秋游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游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秋游的教學反思1
《秋游》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景,在教學過程中,我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訓練。
詞語的朗讀主要在一開始的詞語復習中,其中:稻子、高粱、棉花的第二個字都是輕聲,尤其是“棉花”這個詞,學生很容易把“花”讀成第一聲。這是我,們要特別重視的,讀到這一行詞語的時候,我特別提醒了一下學生,學生個別回答有錯的時候,我沒有馬上讓學生坐下,換一個學生來讀,而是給這個學生糾正之后讓他再讀一遍,還讓全體學生共同練讀,所以在接下來的對所有詞語進行齊讀的時候,學生能夠改正過來了第二自然段中的“一望無邊”,我讓學生想象天有多大,大得連邊都看不到。學生就知道了這個詞語該怎么讀,齊讀的時候能夠聽出來對于這個詞語特別留意。在朗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著重抓住了同學們去郊游的這種高興的心情,讓學生高興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講到了豐收的景象,我播放了稻子、高粱、棉花這三種農作物的圖片,讓學生體會農民伯伯看到豐收景象時候的高興激動的心情,帶著這種心情來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是講同學們的,秋游,最開心的當然是同學們,我也播放了圖片,并且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帶著自己的心情來讀這一自然段。有幾個女生讀得特別好,尤其是“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讀得很有感情,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公。
本課蘊含了豐富的說話訓練的材料。重點訓練了“有時像……有時像……”和“有的……有的……有的……”這兩個句型。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我也給學生穿插了說話訓練,并讓學生積累了一些表示顏色的詞語。由這一段中表示顏色的字“黃”、“紅”、“白”引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黃澄澄”、“金燦燦”、“火紅火紅”等,讓學生積累相關詞匯,并且通過跟讀“黃澄澄的稻子”、“金燦燦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等學會應用。再由這些詞語進而發揮想象,練習說比喻句。
秋游的教學反思2
《秋游》是本冊書繼識字后面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情景交融,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近階段的重點工作的需求,我將先前設計好的教案作了以下調整:
一是導入部分,不以教師的激情描述和指導看圖導入,而是利用復習成語作為課的入口。復習完跟秋天有關的四條成語后問學生:“在你腦中,秋天是什么樣的?”學生有的說:“我腦中的秋天很美麗!”有的說:“秋天是金色的。”此時,學生對秋天的印象還比較局限,只停留在很膚淺的視覺感官上,而對于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以及秋天給小朋友們帶來的那種無與倫比的歡樂,他們還沒有深切地感受。我順勢將話題一轉:“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也許你能找到更多不同的感受。請大家把眼睛閉上,到達那里再睜開眼來。”這樣,課文插圖被自然地出示出來,也將課引入了新課。
二是對圖的利用稍作簡化。在這里,圖主要用作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睜眼時進入一個全新的美麗環境中,然后讓他們簡單描述看到的景物,對環境作整體感知,靠近課文內容。而對圖的詳細觀察和述說放在第二課時,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起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
三是將課堂的重點轉向學生常規的訓練。課堂常規是學習活動的基石,“制度保證質量”,在今后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使學生常規訓練達到集體晨會上所宣讀的“十五條標準”那種水平,任務還是很艱巨的,在每天的每一節課中都不能放松。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欲望和過程還是清晰可見的,而且已經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使這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但課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可充裕些,常規訓練時方式比較僵硬等等。值得思考的是:短期內如何更有效地養成十五項常規習慣?何種方式方法能訓練中競爭的積極現象?如何連貫訓練常規過程中學生學的情感線和教師教的情感線?
秋游的教學反思3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秋游》一課。有以下三點感悟:
一、以讀為主,引導看圖、想象,培養語感。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要將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達到以讀激情,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教學目的。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繪形繪色地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為幫助學生體會秋天的美麗。我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顏色是“藍藍的”,美在“一望無邊”,美在白云的形態變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闌。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白云有時像什么?有時像什么?”“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說些什么?”我著力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培養語感。當學生把白云的變幻,田野的五彩斑闌描述得很美時,我創設了一個語言情境:“小朋友說得可真美呀!誰來把這美景讀出來?”當一名學生朗讀時,其他學生閉上眼睛聽,進入課文的意境中。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雖然,我創設了朗讀情境,采取了激勵措施,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對朗讀的技巧領會不到位。這時,教師沒有及時采取其他形式的朗讀方法去引導學生,而是直接告訴學生朗讀的方法。課后,我想:指導朗讀這兩個自然段時,可以先讓一名朗讀水平一般的學生讀,再讓一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讀,然后讓學生評議他們的朗讀。這樣,學生通過對比,就知道該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讀了,自然也就掌握了朗讀的技巧了。
二、閱讀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切實地對學生進行扎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新課程理念,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當學生通過有關的語句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歡快心情時,我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課文,融入課文,鼓勵他們學著文中的孩子向著藍天亮開嗓子,有的孩子喊:“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有的孩子喊:“我們多么開心呀!我愛這美麗的秋天。”學生完全被感染了,“開心”在課堂上空飄蕩著。這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著課文,在讀體會、感悟,表達這種心情。
三、閱讀教學和識字教學相結合。
識字教學脫離了一定的語言情境,就顯得枯燥乏味。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安排學生識字,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快樂,激發識字的欲望。
教學第四自然段時,在學生感受著同學們在草地上打滾兒、逮螞蚱、奔跑追逐的歡樂心情時,我引出了“追逐”這個詞語,問學生:“追逐”是什么意思?然后用字理的方法分析字的結構,讓學生描紅。這樣,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識字,可以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讓識字教學充滿樂趣。
秋游的教學反思4
一堂好課就像藝術珍品,讓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怎樣的課才算好課?特級教師賈志敏認為,好的課,要體現三個教學原則。我依據這三個原則對我校解麗老師執教的二年級《秋游》進行反思。
1、要以學生為本。
時間是學生的,空間是學生的,是學生在學習語言,因此,學生理應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是配角,充分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活動,千萬不能互換角色,本末倒置。本節課學生精神專注、積極投入,做到了充分地讀、盡情地說、扎實地寫。
2、要以訓練為主。
語言是一種技能。要掌握它,必須通過無數次的訓練,要讓學生聽得清楚,說得明白,讀得正確,寫得流暢。本事是訓練出來的,絕非“講”出來的。
在這節課解老師有三處說話訓練:“有時……有時……”的句式想象天空中變化的白云,用果園里,葡萄( )了,柿子( )了,梨子( )了感受秋天果園的美,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體驗秋游的快樂。有了這一次次的訓練,學生就會把話說得有條理,說得具體,說得生動。在這節課中解老師還將讀貫穿始終,朗讀的形式多樣:個別讀、示范讀、賽讀,在讀中領略秋天的美,在讀中體驗秋游的快樂。除此之外,還留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寫字指導。“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3、要以鼓勵為主。
課堂上學生出現差錯、產生困難是十分正常的,要多給學生以鼓勵與幫助。鼓勵學生不僅是種手段,也是一個教師思想的具體體現。在學生不愿意亮開嗓子,不敢亮開嗓子時,解老師沒有訓斥學生,沒有說些大道理,而是故意壓低嗓子唱《郊游》,讓學生辨析。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愿意亮開嗓子。秋游的快樂在課堂上蕩漾開來。
建議:
課文的二、三自然段可以這樣處理:
1、自由讀這兩段,想想描繪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在書上畫出來。(天空、白云、果園里的稻子、高粱、棉花)
2、示范讀第二自然段,想象秋天的景色。你喜歡這兒的景色嗎嗎?
3、交流。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
(2)見過稻子、高粱、棉花嗎?先說說你見過的景象。補充高粱的圖片,觀察感受。指導朗讀。
(3)我們又走進了果園,看到這樣的景象。(出示課件)進行說話訓練。
(4)我們在秋游時還路過菜園、樹林,也能仿照的說說。
(5)積累描寫顏色的詞語。朗讀,讀出秋天的美。
(6)農田、果園、菜園里的一切與我們有關系嗎?你看到這樣的景象心情如何?簡單說說。再次朗讀,讀出秋田豐收的喜悅。
5、配樂朗讀二三自然段,整體感受秋天的美。
秋游的教學反思5
這篇課文情景交融,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郊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歡樂心情。
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抓住“漸漸”一詞幫助學生感受秋天的到來。通過句子的比較,學生讀后都能比較出加了“漸漸”語言表達更加準確。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繪形繪色的描寫出了秋天天空與莊稼的美麗。第二自然段中,我先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喜歡白云?接著讓學生試著用朗讀的方法讓大家體會到白云的有趣,再讓學生大膽想象:白云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此時孩子們的想象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有時像一串串糖葫蘆”、“有時像張牙舞爪的大老虎”、“有時像活潑可愛的小松鼠”……我順勢把“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千變萬化”補充給學生,最后順勢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第四自然段中,我抓住“開心極了”,問孩子“你從哪看出他們開心極了?”他們一下子找到了“打個滾兒,忙著逮螞蚱,亮開了嗓子”等詞語,我們就這些詞語聊著,讀著,有的孩子都忍不住離開椅子做起了相應的動作,看得出孩子們透過這些文字感受到了郊游的快樂,當我問著“你來亮一亮你的嗓子吧,你會喊什么呢?”第一個女生有些羞澀,下面的男生可豪放多了,一個接著一個喊了起來“我太開心了!”“我好像飛啊!”“藍天你真美啊!”乘著這股子熱情,我讓他們說說你去郊游,你會玩什么呢?用“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下子,他們好像真得來到了郊外,眾說紛紜,有放風箏的,有跳舞的,有拉著老師一起轉圈的,有拍照片的……這樣的課堂真快樂!
秋游的教學反思6
《秋游》是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的內容是金秋時節,老師帶同學們去郊外游玩,游覽郊外的美麗景色,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這篇課文重在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好,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向往和熱愛。現在的學生多是生活在高樓里,玩得是電腦游戲,學得是溜冰跳舞,很少去郊外感受大自然的景色。爭對這些問題,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看圖片,感受郊外美景
其實學生去秋游過,地點多數是游樂園,對郊外的情況相對陌生。在上課伊始,我就讓學生說說郊外有些什么,他們的回答很籠統,“郊外有很多樹,很多山”,我引導學生欣賞郊外的圖片。圖片內容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五顏六色的鮮花,藍藍的天空等,這些圖片從視覺上給學生以美的感受。讓他們在第一時間感受到郊外的美麗景色,激起他們對郊外的向往,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重在朗讀,讀出美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繪形繪色的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在欣賞了圖片后,學生有了具體感受,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白云有時像什么?有時像什么?”我著力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培養語感。讓學生說說天空的美,田野的美,同學們很會說。有的小朋友說“白云有時像棉花糖,有時像一匹白馬,有時像一張白紙,有時像一架飛機等等”。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我創設了朗讀情境,采取了激勵措施,請朗讀較好的與一般的同學進行比較,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該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使學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三、生字教學
在生字教學中,最難寫正確的字是“兔”,很多同學會將“兔”中的點漏掉。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理解,這個點就是兔子的眼睛,眼睛沒了的小兔子多可憐啊。還有生字“追”的第一筆容易寫成點,我故意將“追”字寫錯,讓學生發現,加深記憶。
在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在練習說話“有的……有的……還有的”時,應該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如下課時同學們在……,體育課上小朋友們……,公園里的人們……等等。這樣具體化之后,訓練才會更扎實。在教學生字時,對他們的要求過低,很多學生有了自己的寫字風格,應該讓他們在寫整潔的同時注意字的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這些都是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意與改善的。
秋游的教學反思7
《秋游》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一課,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敘文。全文生動的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秋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樂心情。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段簡要的介紹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游玩,第二三自然段分別描述了秋天的天空和的田野的美麗景象。全文描繪了充滿生機的秋景圖。我在上這一課時做了如下嘗試:
首先,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說自己了解到有關秋天的特點,尤其是農村的孩子當提到果園的景象時,同學們爭先恐后的搶著發言,將果園里葡萄,蘋果的樣子顏色味道敘述的很細致,在孩子的眼里,秋天也是很美的。再仔細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讓插圖充分起到服務學習的作用。學生仿佛去了一個新的世界,學習興趣特別濃厚,課堂氣氛自然很活躍。其次,在講第二、三小節的時候放手讓學生自已學習,并且學習自己喜歡的部分。開始我還在猶豫,二年級學生自己提學生提問能行嗎?于是抱著試一試的做法,沒有想到的是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有價值:“老師,為什么為什么天空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我正好順著問題講下去,我也把一些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已解決,如: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什么是一望無邊,馬上同學的理解就是沒有邊,看不到頭,還舉了田野的稻子,一眼看上去就看不到田埂,哈哈,多聰明的孩子啊!在這節課上讓許多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讓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思考問題,并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講解,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利于孩子思維的迅速發展。
最后,教學是一門留下遺憾的藝術!這堂課不足體現在:課堂時間的把握上,前一部分講的時間太久,占去了一大半的時間,以至于后面的一段時間顯得不夠用,并且使這節課設計好的許多環節沒有時間去完成。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不斷的揣摩學習,才會有進步!
秋游的教學反思8
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的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錯、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例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并讓學生思考下面問題:“天上的白云除了像白兔、像綿羊、還會像什么?”接著讓學生動手做“撕紙游戲”,看能利用手中的白紙變成什么形狀的“白云”來。學生動手后得出的答案是各種各樣的:有的說白云除了像白兔,還像小鳥、小蛇、小狗……有的說還像可愛的松鼠、奔跑的馬、頑皮的猴子。
這個環節的教學既引導學生讀好了課文,從而體會到白云變幻之美,又讓學生動腦動手,從自己動手腦過程中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又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有趣味,做到了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秋游的教學反思9
本文語言優美,敘述了老師帶孩子們出去游玩的情景,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寫,使課文充滿詩意。 教學中,圖文結合,重點讓孩子們觀察,把看到的結合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話說說,然后一遍一遍去讀課文,從中感悟到秋天的美好,激發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首先指導孩子們看圖,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秋天里農田的莊稼成熟了嗎?你是如何看出來的?孩子們觀察很細,聯系實際生活,他們盡情地說。
有的說:“天上的白云像棉花,有時又像奔跑的馬兒……有的說:“天上的云有時像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孩子們的想象真豐富。秋姑娘來到果園里,蘋果笑紅了臉、秋姑娘來到農田里,玉米樂開了花,稻子笑彎了腰、秋姑娘來到校園里,孩子們在涼爽中游玩……孩子們真會想,真會說,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感悟。從中感受到秋天的景色美如畫。
把課本還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讀中體悟、讀中掌握學習方法,邊讀、邊動筆、標自然段,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詞語,聯系上下理解課文,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
秋游的教學反思10
《秋游》課文描寫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
上本節課時,我著力于引領學生從語言文字,從圖畫,走進秋天,感受秋天的美好,并適時地進行說話訓練。
第一處:
小黑板出示: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
我說:秋天的天空是又大又藍,小鳥在藍天中快樂的游戲,幾朵白云悠閑地飄呀,飄呀,一陣清風吹來,這些白云就像一個個魔術師一樣,不時地變換著自己的模樣,多有趣呀!你能說說白云還會變成什么嗎?這時美麗的云彩在孩子們的頭腦中變成了可愛的圖像:白馬、老爺爺的胡子、山羊、騰飛的巨龍、棉花糖……白云的千姿百態、變化多端,輕輕地在課堂上空飄浮著。
第二處:
出示:農田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師述: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的農田怎么樣呢?請看(出示圖)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秋天農田的景色嗎?
馬上,學生就想到了田野的顏色美:五彩斑斕、五顏六色、色彩繽紛等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接著,我讓學生給“黃”換詞,如:黃燦燦、金黃金黃、金燦燦、黃澄澄,再說說稻子黃得怎么樣?像給大地鋪了一層金地毯。
對高粱、棉花,我也是讓學生先給顏色的詞換詞,再說說紅得怎么樣?白得怎么樣?學生說的都不錯,如:
高粱火紅火紅的,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
高粱樂紅了臉,像是一把把高舉的火炬!
棉花雪白雪白的,像天上的白云飄落到了人間。
棉花雪白雪白的,像草原上成群的羊兒在散步。
……
第三處:
農田很美,但是我和學生都不僅僅滿足于秋天的田野美,我們聯想到了果園的美,果園的芳香。
我出示句式:果園里……
學生說到:果園里,蘋果紅了,梨子黃了,葡萄紫了,石榴露出了笑臉……
這時,學生自然而然想到了成語:瓜果遍地、丹桂飄香,豐收在望,想到了兒歌《秋天到》、《果園大豐收》,都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第四處: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緊扣“開心”,讓學生說說同學們還會在草地上玩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由于在一年級時有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說起來很容易,內容很廣,有聯歡會的,有大掃除的,有大課間的,自習課的,還有菜市場上人們的行動,一個學生還說到了小朋友上學時乘坐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說話能力在不斷提高!
總之,一堂課下來,學生的聽、說、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訓練。本學期,市局將我們將二年級的研究重點定為寫話,要求我們積極進行“每天一句話(或一段話)”的教學探索,那我想我們教師首先要用好語文教材這本書,深入文本,開發教學資源,扎扎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秋游的教學反思11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將“讀”貫穿始終,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達到以讀激情,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教學目的。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就落實在指導朗讀上。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以外,課文的插圖的配合也很重要。
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簡單明了,我沒有放過多的時間在講解上,而是通過讓學生讀,感知這一自然段寫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質疑,說說在讀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更好的讓孩子與文本進行對話,產生共鳴。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為幫助學生體驗秋天的美麗,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是“藍藍的”,是 “一望無邊”的,白云一直在變幻,田野里色彩斑闌,到處充滿了果實成熟的美。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朗讀的方法讓大家體會到白云的有趣,想象:“天上的白云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 “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高梁熟了,像......,棉花白了,像......”再想,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說些什么?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讓一名同學朗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聽,進入課文的意境中,然后再找一名同學進行比賽,培養語感。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采取了激勵措施,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該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
秋游的教學反思12
低年級的小朋友對小動物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前我讓學生通過猜謎活動復習以前在課文中學過的小動物,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上課奠定了良好的師生交往氛圍,而且自然過渡到課文中的主要角色,再借助簡筆畫,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踏上了學習旅程。
課文的一、二小節比較淺顯,為整個故事的展開交代了背景。我創造性地利用了文本資源,作為課堂情境創設的載體,讓孩子迅速進入課文情境,并且在自然的語境中根據不同的識字目標認讀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
三個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是本篇課文的重點內容,而且描述過冬方式的三個小節也是文中最難讀的段落。我緊緊抓住文本的重點難點指導學生朗讀,分解閱讀的困難,為讀好全文作鋪墊。同時在生字的學習上,我采用不同的方式突破,使生字學習豐富有效。“暖”字重形,“鉆、藏、巢”字重音,“春暖花開、暖和、蜂巢”重義。課文的語言形式是對話,對話的內容體現了好朋友間的互相關心,因此在突破課文閱讀的難點之后,由扶到放,由部分到整體,引導學生關注對話,關注商量,學會分角色讀課文,尤其是“疑問句”的讀法。
【秋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堂的教學反思03-15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3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北京的教學反思12-25
簫的教學反思12-23
數學的教學反思12-27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1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北京的教學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