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守信》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誠信守信》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誠實守信》這一課的主題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行為。誠實是守信的基礎,只有擁有誠實的品德才能真正做到守信。本課主體分為四個部分:
1、品味典故,認識誠信。用立木為信的故事,教育學生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誠實做人的原則。
2、欣賞故事,感悟誠信。通過欣賞一則經典散文,讓學生認識到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3、聯系實際,深化觀點。通過讓學生討論生活實際中可能會遇到的具體事例,認識要堅持原則與靈活變通之間的關系。
4、教師寄語,真誠祝愿。通過這四個環節,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和體驗,在活動中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學生民誠實的態度解決生活中一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受人尊重和信任的人。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道德觀念的深層內涵,是現代社會生活中創造信用社會、富民強國的基礎,是中華民族在新時期競爭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網代表的當代信息社會,正以驚人的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調查表明,有不少學生就是通過網絡學會了撒謊失信,并以撒謊或愚弄他人為樂事。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誠實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本課教學要注意雖然誠實守信這一問題學生在道理上能夠認識,但在現實生活中又很困惑,教學中要注意不要簡單地讓學生認識對與不對,也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培養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學生在以往生活中已產生了不少情感體驗,從這些已有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也能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因而,我根據第一個目標,對學生中誠實的現象進行了調查,使教學更加有的放矢。通過課前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我發現學生都知道要講誠實,有生活中講誠實的體驗。當然,學生有了正確的認知,并不一定有明確的行為。因為學生受年齡、閱歷等限制,有時因為不知道該怎樣做,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時因為缺乏堅強的意志,很多美好愿望就此夭折,“聽聽激動,做做不動”這是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只有曉之以理,導之以行,讓學生認之深,情之真,才能意之堅,行之久。例如有的學生認為不誠實能占點小便宜,老師及時捕捉了學生的心理,讓他們展開討論“不誠實給自己,給他人帶來什么”,在思維的碰撞中更加明白了誠實的重要性。雖然誠實有時候吃點小虧,但是對你,對我,對大家,對社會都有好處。這就對學生的實際生活起到了指導作用。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制作了一個調查表,讓學生調查同學、朋友、家人誠實的行為,用給老師寫悄悄話的形式讓學生回憶了自己不誠實的經歷。這一做法,對我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很大。特別是第三個環節,要求每一個學生參與,孩子們的有些想法出乎老師的意料。在活動中,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時啟發學生自己評價自己。在教學中,我力圖讓學生通過:樂于收集、樂于傾聽、主動交流、認識明辯、情境體會、感知接納、領悟;等方式讓學生在愉快、樂于交流和樂于傾聽的`學習氛圍中,對誠信的品行進一步的理解與內化。誠實的話題源遠流長,不可能一節課就談得完,老師們是否覺得這節課沒有把誠實的含義挖掘透,沒有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誠實的重要性?在短短的40分鐘內,有必要在教學中、或接納學生生活的過程中,我努力的方向是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能夠及時的、正確的進行把握。能夠對學生的價值取向做及時的更正、定位和適時的引導!
【《誠信守信》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誠信是金教學反思12-25
《品格的試金石》誠信的回報教學反思12-23
《與誠信結伴同行》教學反思01-26
誠實守信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有關守信的名言11-02
誠實守信作文03-25
課堂的教學反思03-15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3
bpmf的教學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