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1
《江畔獨步尋花》是一首描寫春天美麗景象的古詩,全詩表現了詩人對多姿多彩的春天的贊美之情。課前,我先讓學生積累古詩,培養學生對古詩的興趣。上課,我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運用導入激發學習新課的欲望,指名背誦一首杜甫寫過的古詩,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古詩時,為了使學生初步對古詩內容的感知,先采用自由讀,要求讀古詩正確流利,接著播放視頻范讀,學生邊聽邊練讀,學生在練讀時,我巡視學生朗讀古詩的情況,從中發現學生沒有讀出古詩的節奏,我再采用同桌、齊讀的朗讀方式,經過多次反復朗讀,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在讀出古詩韻味的基礎上,讓學生借助注釋、插圖小組合作交流理解詩句的意思。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每個小組的組員都積極參與,到匯報時,每個學生都積極舉手,大膽發言。詩讀幾遍,學生對古詩內容更進一步的感悟詩情,我提問學生,詩人來到江邊看到什么景物,作者是帶著怎樣的心情來江邊散步,愉悅的心情,我就要求學生再帶愉悅的心情全班朗讀古詩,通過朗讀學生能夠在誦讀中感受古詩的畫面,在誦讀中體會古詩的情感,在誦讀到會吟誦。
上完這首古詩,我覺得效果好,學生在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意,會讀出古詩的韻味。不足的地方是沒有把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時間是前松后緊,造成沒有很好反饋測試的練習。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2
《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所呈現的畫面,應該是春天里,古塔前,江水邊,春光暖洋洋地照耀著大地,春風輕輕地吹拂著萬物。這樣的天氣會把人們熏得又懶又困,可詩人卻倚靠著春風去游春。一叢叢深紅間雜著淺紅的桃花,雖然無人管理,卻依然開得如此美麗,讓人頓生喜愛之情。
這首詩我在教學時,是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詩意,根據課本的插圖,想像畫面,如果能夠把想像到的畫面表達出來,這說明孩子們讀出了味道,更能讀懂了詩人所要表達的心情。心情愉悅的情況下去春游,看到的景色自然很美,這些美就是通過桃花展現的,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讀中想像桃花盛開的情景,進而擴大到整個大自然。學生走進情境,自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3
這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杜甫通過對黃四娘家花叢的描寫,生動的再現了春天里繁花盛開、蝴蝶飛舞、黃鶯高歌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生機勃勃的春天的贊美之情。教學是在先讓學生整體感知的情況下,說說知道了什么:學生說黃四娘家院子里的花開放了很多,把路都占滿了。
從“滿”字看出花多!千朵萬朵壓枝低,也能看出花茂盛多!我就相機引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很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貼切、生動、形象描繪出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一句就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學生又說“留連戲蝶時時舞”中的“留連”看出蝴蝶被花吸引了,都舍不得離開。也可以看出花多、花香、花茂盛。我又相機引導詩人把花當做為“我”開、蝶為“我”舞、鶯為“我”啼,向學生們介紹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整體來說教學效果不錯,同樣是抓住關鍵字詞體會是人的情感!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4
《江畔獨步尋花》一文是是第3單元的第一課。教材結合單元主題“花”選編了兩首描寫春花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所見。這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杜甫通過對黃四娘家花叢的描寫,生動的再現了春天里繁花盛開、蝴蝶飛舞、黃鶯高歌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生機勃勃的春天的贊美之情。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前兩句從滿蹊(分布)、干朵萬朵(數量)、壓枝低(繁茂)等不同角度寫花之狀態。后兩句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流連花間的景象,由寫靜態轉為寫動態,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在教學設計時中我原想做到:
1、由圖入手,由直觀感受入手,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
古詩以誦讀為主,要求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意思,在誦讀的過程中,展開想象,感悟詩中描繪的景象,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會讀到會吟誦再到能有感情地背誦古詩。這節課,試圖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通過喚起記憶,引出今天要學的這首古詩。而后,通過班班通創設情景,為他們創造體驗、感悟的條件,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
2、力爭抓住關鍵字,反復“品”,體會詩人的感情
在學習難點的設計上,我想順勢引導,隨機應變,引導學生仔細品讀。在詩歌中,我想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詩人對生機勃勃的春天的贊美之情。總之,古詩的教學,應以感悟為重。小學古詩教學,目的`在使他們在感悟中領會古詩意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詩人的感情。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1、教師的心理素質較差,不能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這主要歸結于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有欠缺,平時學習不夠。
2、對教材的把握不深,對古詩教學的幾大步驟過于僵化,不能靈活,板書不及時。
3、教師的教學準備不足,教學目標沒有真正達到,學生的理解也是皮毛一二。
4、對于一些重點詞語滲透和感悟不深,只能說是隔靴搔癢,淺嘗輒止。對詩人的情感也是泛泛而談,讀不深,悟不夠,失去了語文教學藝術的內涵。
這些人為的因素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高效課堂。今后將慢慢的通過學習和借鑒,來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也希望各位老師能實事求是的進行評課,說一些真知灼見。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5
今天,我與孩子們一起走進了唐代詩人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興趣濃,思維活躍,讀、說、聽、寫的能力得到了培養,教學效果較好。但對于自己的課堂,我也有不少的思考。
1、教學目標的確立體現了課標的要求,舉辦了科學合理的特性。課前,我多次研讀課標,也認真分析了本班孩子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結合北師大教材的編寫特點,確立了“三維目標”。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在40分鐘內順利達標,體現了學習的主體性,與以往比較,課堂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2、教學方法的運用比較恰當,也比較到位。在本課教學中,我結合“金鑰匙”,向學生推薦了兩種最基本、最恰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有法可用,并據此進行讀、悟、說、批注、思考、想象,充分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體會文章“用蝶和鳥襯托春花之繁茂的寫法”,讀出了古詩的韻味,悟出了作者凝聚于詩中的情感,使自己也融入到詩中,也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實現了作者、文本、讀者的三方融合。
3、從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這堂課是有效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用“故事描寫的景物是什么?”作為課堂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速讀課文,找到文本中要落實的知識點——“用蝶和鳥襯托春花之繁茂”。
(2)、用“作者怎么樣描寫這些景物?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物?”引導學生默讀古詩,想象意境,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體會詩人的喜悅與贊嘆,進而將自己也融入到這美好的春光中。這一活動,可以說是找準了文本中語文技能的訓練點、情感的滲透點和延伸點,尤其是“情景再現”的出示,更是將文本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點、文本的銜接點有機地鏈接到一起,扎扎實實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
古人講究“煉字”、“推敲”。在本詩教學中,如果能將一些重點詞句再次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品味、咀嚼,一定可以更扎實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欣賞古詩的水平。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江畔獨步尋花作文15篇02-08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譯文及賞析12-30
《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2篇12-16
《花鐘》教學反思01-17
金色花教學反思12-27
《花鐘》的教學反思12-22
語文花鐘教學反思12-22
金色花教學反思15篇12-27
金色花教學反思(15篇)01-05
《送你一束轉基因花》教學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