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1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的初步打算,就是要像文中的父親那樣,做好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讓學生走一步,再走一步,逐漸學會欣賞文章,打消學生對鑒賞文章的恐懼感。為此,我的思路是讓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再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一個指路人。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上完了這堂課后,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導語的設計引人入勝。
我從作者的一次飛行經歷導入: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作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并不難,然后,是飛臨德國。
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于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啟示。這個人就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那么小時候的一段什么樣的經歷改變了他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走一步,再走一步》這個導語是以故事的形式說給大家,加之我生動的語言,一上課就吸引了學生目光,創設了很好的教學情境。
二、通過問題的設計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1、首先,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學生概括的方法,抓住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2、然后,接著問:文中寫了幾個人物?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這個題型在閱讀中經常出現,要指導學生解題的方法。回歸文本,從文章確定答題的大致范圍,一段一段按順序找能概括其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果有的段落沒有詞語,就從所做的事中或者這個人的語言、動作等概括起特點。
3、接著,我要求學生再仔細研讀課文,找出描寫“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和環境描寫的語句,引導學生探究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的作用
4、最后是寫法探究。首先是寫作順序。把記敘的幾種順序告訴學生,讓學生分析本文的記敘順序是順敘。其次點撥學生說出以小見大的寫法。
5、作業練筆。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有什么經驗教訓?寫一篇隨筆。讓學生寫自己的經歷,以小見大,有感而發易寫出真情實感。從批閱情況看,學生寫的不錯。
這節課也有幾點不足:
在反思中,我發現了一點遺憾,就是學生對文章的哲理領會不夠深入。不能從它的深度和廣度上去認識,這大概學生的年齡小有關系。所以談得很膚淺。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2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七年級語文課文,也是貫徹“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的一個有利契機。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我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理清文章思路,明確課文思想;訓練默讀技巧,學會通過事情或現象得到生活啟示。
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設計的問題適合七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
1、這個故事敘述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抓住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練習默讀,快讀瀏覽課文勾畫字句)
2、復述課文,詳細敘述故事情節:入險——遇險——脫險。
3、小組合作:“我”入險前,遇險時,脫險后是什么樣的心情?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練習默讀,跳讀課文勾畫句子)
4、“我”成長了很多,“我”在這次經歷中獲得了什么人生經驗?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點明中心,并教導答題方法,提示議論的`語句往往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關鍵句)
險與夷(不失自信,往往就會化險為夷)
短與長(你走的一小步,悄悄是你人生中跨出的一大步)
思與行(只想著困難,不付諸行動,反而會陷入困境)
5、學習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或得到什么啟示?(引導孩子暢所欲言)實現遠大理想,從小事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做人做事要有自信心。作者有一件小事引發感悟,生活中就需要善于感悟,感悟能使人聰明、強大。
6、寫一段自己的生活經歷,揭示你從中獲得的啟示。(200字左右)
在反思中我也發現了一個現象,值得深思:城市學校的學生眼界開闊、預習充分,農村學校的孩子動筆少,不預習。結果我這堂課學生回答問題多引用學習工具上面的話,思路受限;農村學生卻很能在課堂上跟著老師的引導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活躍,但筆記與練習卻跟不上。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3
因為這是初一語文學習的第二課,也是貫徹“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一個有利的契機,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時,我的思路是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起到個指路人的作用,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
于是一改以往我主宰課堂我長篇大論的授課方式,換成學生當主角,因此,在45分鐘的課堂上,我一會是參與者,和學生共同探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問題;一會又是提問者,再一次把學生引領到課文之中;一會又是設計者,為學生思考創設某種環境氛圍……學生也隨之不斷改變角色,不斷變換思路,一會是旁觀者,為小主人公著急;一會又是文章中的主人公,身臨其境體會當時的心境;一會又是主人公的伙伴,為他出謀劃策。學生的興趣完全被調動出來,整個課堂氣氛熱烈而不喧嘩,緊湊而不緊張,有張有弛,于快樂輕松的氛圍中達到了教學目標。
最后的10分鐘,用5分鐘讓學生寫自己遇到的一個困難及如何克服困難的片段,在用5分鐘學生讀習作和點評,真沒想到初一學生會有如此精彩的故事,而他們對困難的認識也告訴我他們的確是需要挫折教育的一代。
一節課下來,我說話的時間加起來不到15分鐘,大多數時間都是學生討論、發言和練筆,但我想,學生從同學和老師的討論交流中所獲得的東西遠比從我的長篇大論中學到的多。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4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中的自讀課文,而在這之前,卻是精讀課文。這就要思考這篇課文在內容上的取舍問題了。
精讀課文的話,老師可入手的點很多,在課時上也可以安排為兩個課時。作為自讀課文,就更側重于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新課程標準提倡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基于此,再加上本單元的相關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自己對課文的認識。
2、勾畫出描寫“我”心理的句子,說說作者從中所得的“經驗”。
3、多角度閱讀課文,獲得新的理解和感悟。(難點)
第一個學習目標的設定,是得益于余映潮老師的教案。為了讓學生認識課文,理解課文,從不同的角度說說自己對課文的認識。學生可以從文章體裁、故事內容、情節順序、文章結構、人物特點、文章技法、給人啟迪等等多個角度選取一個,表達自己的見解。
這一篇是我們學習默讀課文中的第八篇課文了,剛好可以借鑒余老師的這個方法檢測學生前段時間默讀的`情況。
第二個學習目標,勾畫描寫“我”心理的句子,從“我”的心理歷程過渡到自己所得的“經驗”,也就是從文章內容到主題。
第三個學習目標,更多的是用新的角度讀課文。隨著閱讀的深入,讓學生能從一篇課文中有不同的閱讀體驗,獲得新的理解和感悟。
這樣一來,自讀課文中學生的自主性就處處體現出來了,更側重于學生的閱讀體驗,而文中傳遞出來的“經歷”和“經驗”也沒有因自讀缺失,老師起到了很好的統籌作用。
自讀課文并不是老師放手不管,任由學生漫無目的地讀,而是更需要老師有放眼全局的大手筆。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5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自讀課文是,是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一個有利契機。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我的思路是讓學生合作研究,自主學習,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起到一個指路人的作用,目的是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
于是一改我以往長期主宰課堂長篇大論的習慣,換成學生當主角,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45分鐘的課堂上,我一會是參與者,一會是引導者,一會又是點撥者,和學生共同探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話題;一會又是提問者,再一次把學生引領到課文中來;一會又是設計者,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環境氛圍……學生也隨之不斷變化角色,不斷變換思考……學生的興趣完全被調動出來,整個課堂氣氛熱鬧而無喧嘩,緊湊而不緊張,有張有馳。一節課里大多數時間都是學生討論,交流,發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各個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從對本課的學習中,使學生真正領悟到了生活中大困難只要走一步,再走一步,將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但在這節課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學情估計不足,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們參與熱情高我不忍打斷他們,導致教學任務在落實的過程中不很到位,最終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引導不夠。
最后的5分鐘,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為了訓練學生觀察生活和領悟生活的能力,但在這個設計上,有些欠缺,深度不夠。
以上是我在這節課完成后的一點思考。
通過這堂課,我明白在今后教學中一定要貫徹一個宗旨——訓練學生的能力,時時刻刻不忘訓練學生,多考慮學生的學情,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適合學生的學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6
在此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分析人物形象的環節:讓學生找出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然后根據課文中的記敘和描寫,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分析“我”,“杰利”,“父親”的形象。
“我”的形象分析中,我的問題是:“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交流討論后,突出強調了“我”的形象是有變化的'。經歷了這件事,“我”變了。由膽小變得勇敢。并且提醒學生,文章中的人物正如生活中的人物一樣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性格也有可能會發生變化,尤其是經歷了一些對他來說有特殊意義的事情之后。
在問“杰利”能不能算是“我”最好的朋友這個問題后,正如預料的一樣,學生之間發生了爭論。一番討論回答之后,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杰利不夠朋友。理由如下:
1、杰利雖然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他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2、從后文天色越來越暗,父親和杰利一起來找我,父親說,“晚飯做好了”來看,極有可能是晚飯做好后,父親等不到兒子回來吃飯,到杰利家找我,才知道我可能還在懸崖上,而并非杰利去找的父親。雖然如此,我還是對學生說:如果換成是你,你又會怎樣?學生于是有的表示要像父親一樣幫助我,有的表示要找人來救我,有的說要打110。我和他們討論了每一種方法的可能性。并且最后說:要注意,杰利畢竟也只是一個八歲左右的孩子,我們對待一個小朋友也該多一些寬容吧?
關于“父親”是不是一個好父親的問題,當然學生都認為是的。他們提供的理由是:他鎮定冷靜,首先安慰我,然后耐心地幫助我,指導我一步步地脫離險境。這里學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我讓他們去想像一下:如果是他們的父母找到了兒子,發現他們在懸崖上,他們的父母第一句話會是什么?想象的結果中有一種是:叫你不聽話,現在害怕了吧?活該!我們笑過之后,我說:其實,這樣的父母也是有的。但并不是說這樣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一個人一個性格嘛!打是親,罵是愛啊!當然文中的父親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遇到困難,我們也應該首先安慰他。然后再想辦法幫助他。
總之,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他們的現實生活,去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7
前段時間學校針對教師評估組織了一次講課、聽課活動,我有幸參與其中,獲益不少。
我們初一語文組統一講的一篇課文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內容是同樣的,要求每位老師用自己的方法去講授,體現自己的教學方式的特色,按抽簽我被安排在同一天的上午第三節,而前兩名老師都是任教多年,有很豐富經驗的老師,讓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用兩個字來評價管老師的課堂就是“灑脫”,從不按常規形式展示,采取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從不同文本中尋找課堂目標的'語句,這樣更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張老師的課堂特別嚴謹,更像我長期以后接受的教學方式,內容豐富,講解也很獨到,調動學生積極性跟著自己走,課堂學習氛圍特別濃厚。
但相比之下,我的課堂就顯得稚嫩無章法了,課下自我反思,就是學習目標定得太多,受課上固定時間的限制,導致每個目標都沒有展開,使得課堂沒有亮點,其次,課堂內容安排不妥,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也不夠,整個課堂呈現一種慵懶的狀態,以后還要依此改進。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8
本學期公開課,我上的課題是《走一步,再走一步》。
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個反思
一、反思教學設計思路
我采用一首通俗易懂的現代詩歌導入本文,詩歌的內容同課文相關,詩歌內涵同課文主旨相符,讓學生先齊讀,順其自然的導入了課文,且為學生理解文章主旨做好了鋪墊。
明確目標后,用五分鐘的時間檢測學生生字詞的自學情況。然后是整體感知課文環節:讓學生先速讀課文、劃出“六要素”,再搶答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抓住記敘文“六記素”的方式來整體把握課文,繼而引出怎么概括文章這個問題,討論后學生整理出概括記敘文的方法。
接下來是本課的重點:感悟文本,探究主旨環節。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讓學生自悟,然后讓學生自由的表達閱讀感悟或個人觀點;最后,讓全班齊讀重點段,通過推敲重點段中的重點語句,來探究主旨,主旨仍先讓學生發言師再總結。
這節課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寫一篇名為“那件事告訴了我”的作文,這個題目的設計,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深刻領悟文章的主旨,又可以讓學生學習模仿本文的寫作方法,起到既讓學生深刻感悟生活,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又學習了典型寫作手法的“一箭雙雕”之效果。
從教學效果來看,設計思路清晰,由簡至繁,由表及里,既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有很強的教師主導操作性。
二、反思教學重點目標的確立及實現。
以人的`發展為核心的語文教育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要求教師應根據文本的特點確定以人的生存發展為出發點的教學重點。《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特點是文字淺顯,哲理性強,這決定了它的教學重點應該是對學生人生態度的影響、思想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學習并內化對待困難、克服困難的經驗,而不僅是某一具體知識和能力。
所以我這節課設計的重點是情感、文化目標:結合語境理解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聯系自身生活體驗,感悟人生哲理。這節課通過學生自讀,分角色讀,重點齊讀等鋪墊后,學生已經能夠把握學習的重點,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三、反思教學策略
我平時注重培養學生課堂上合作學習的能力,也為此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措施和考核方法。所以這節課我的主要教學策略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充足的交流討論的時間,給學生充足的表達自己觀點的時間,給不愛發言的同學機會,讓他們做為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在這堂公開課上,學生發揮了正常的合作學習水平,集體的智慧得到展現,個人積極性得以調動,同時又兼顧了個體差異(點名或小組選“沉默”類型的同學做代表匯報答案)。我認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很有實效”這一點可算做我這堂課的亮點。
四、總結教訓
從總目標上看,我基本完成了課程設計的三維目標:
1、學會一套方法:快速閱讀課文后按要求概括文章;
2、感悟生活道理:面對困難要學會分而化之;
3、學會寫作的一種構思:先記敘,再議論抒情、升華。但本堂課也存在一些不足,現反思出來以做為以后工作的借鑒。
一是對文章內容的探討不夠全面,比如文中父親救我下懸崖的方式同一般父親的不同,這個話題就可以引導學生發表觀點,總結經驗。
二、是收尾匆忙,沒有充分的時間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特色,使課后的模仿習作效果受到影響。
三、是設計比較“保守”,創新不足,這點是我以后上課追求的主要方向。
最后,感謝科組老師,尤其是初一備課組老師的指導。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9
我的思路是讓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再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知道如何做人,如何交友。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一個指路人。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上完了這堂課后,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
首先,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學生概括的方法,抓住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其次,接著問:文中寫了幾個人物?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這個題型在閱讀中經常出現,要指導學生解題的方法。最后,聯系生活實際。多種形式談感悟。
二、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鍛煉。
運用朗讀復述、合作探究閱讀這種方式,引導學先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內涵,再走出文本,聯系生活,從而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在整個過程中,我一會是提問者,一會是引導者,一會又是點撥者,和學生共同探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話題;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環境氛圍……學生也隨之不斷變化角色,不斷變換思考……學生的興趣完全被調動出來,整個課堂氣氛熱鬧而無喧嘩,緊湊而不緊張,有張有馳。
一節課里大多數時間都是學生討論,交流,發言,但在這節課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缺點:
1、 復述課文時語言表達不給準確,不簡潔,不流暢。 最后的5分鐘,我設計了一個拓展,但在這個設計上,有些欠缺,深度不夠。
2、 學生談交友方面,應該敞開了談,多拓寬學生的眼界,抓住實例來講,更好。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10
一、《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整體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65歲時寫的一篇回憶性文章。課文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寓理于事、文字淺顯、故事性強,富有啟發性。作者通過回憶自己8歲時的一次爬懸崖脫險的經歷,告訴讀者一條重要的人生經驗:無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戰勝困難。閱讀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對待困難的正確態度和克服困難的方法,對他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遇到困難挫折時如何對待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學習和影響是無法外加的,它必須由學生自己通過閱讀、理解、體驗、感悟、內化才能起作用。我在案例設計時從以下兩點著手,以期達到上述目的:
1、學生體驗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不管是學生自讀還是課堂討論,都強調學生情感體驗的主動參與。
2、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只有獨立學習,主動體驗,主動發現,學到的才有可能成為自己一輩子受用的東西。
3、閱讀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在理清了文章的線索和中心后,對文章進行多角度的閱讀探索。
這一設計的優點:學生的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角度的閱讀探索。這樣能讀得有創意,能提高閱讀質量。缺點是學生的體驗不給深刻,生活閱歷少,解釋不到位。還的老師的引導。
二、 教學過程設計
整個教學按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方式策劃。“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的閱讀指導應以學生的學情為依歸,就學生共同關心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引導。一句話,不是我們要教給學生什么,而是學生需要我們指導什么。同時,本文的教學目標也只有通過學生的自主閱讀和感悟體驗才能有效實現。
這一過程的設計突出的特點是: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環節設計滲透情感,積極實踐“大語文”觀。
開頭的歌曲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師生的'朗讀,與文章形成一個整體,加強學生的感悟。
2.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鍛煉。
運用朗讀復述、合作探究閱讀這種方式,引導學先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內涵,再走出文本,聯系生活,從而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3.問題的設計緊湊,扣住主題。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在組織教學的各個環中,要適時點撥。在第二課時探究人物的環節中,我設計了四個問題。這幾個問題緊扣中心,有梯度感,注重情感的滲透。既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人物,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既面向全體學生,又發揮了學生的個性體驗。
缺點:
1.復述課文時語言表達不給準確,不簡潔,不流暢。
2.對人物的性格和心里的把握不準確。
3.由于生活閱歷和閱讀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自讀課文的最大問題出現在對“我”恐懼心理的漠視,對“我”面臨的困難的小視,對 克服困難過程的忽視。他們會因為“我”的伙伴們輕而易舉地爬上懸崖而忽視了“我”的具體情況;會不自覺地拿自己的能力去衡量“我”的能力,產生“這么點困難都克服不了”等想法。這必定會削弱這篇文章的教育意義,影響學習目標的達成。
改進建議:
1.多給學生指導如何復述,抓住記敘的要素,抓住關鍵的詞語,關鍵的句子。
2.讓學生多讀課文,創設情境多角度理解,走進文本,走進人物。角色朗讀。閱讀感想和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可進行書面準備;
3.必需多鼓勵。
4.在學生交流之后,迅速整合關鍵問題,要求學生關注重點片段,引導學生進入故事情境,在閱讀、想像、整合中讓學生充分體悟。
教學技能與教學策略的運用都很恰當。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品讀、探究對人物的刻畫,感悟故事內涵。并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全班交流的方式,對人物進行深入的揣摩。再引導學生走出文本,調動他們的生活體驗,從而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不足的是學習語文沒有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沒有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改進的建議:運用語言可以從模仿開始,不會說的學著說,堅持不懈,語言能力就會提高。
通過這次培訓,我懂得了反思對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性,“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思進”只有在反思中成長,在研究中發展,才能成為一名新時期的合格的教師。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的朗讀能力培養不夠。七年級學生,需要加強朗讀能力,第一單元重點也是提高朗讀能力,本節課第一課時內容有些多,忽視了這一能力。我覺得除了學生自己讀外,品析重點段落時可以抽學生朗讀,尤其是心理活動、動作的詞句朗讀,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
對于閱讀教學想達到的能力仍然有些偏多,第一課時教學有些雜亂。因此我覺得教學重點,對于學生獲得的戰勝困難的方法、態度目標雖然完成了,但沒有“重錘猛敲”,給學生的.影響可能就要打折扣。我覺得如果能舍棄多角度閱讀,換為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如何戰勝困難的,效果要比現在好。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12
我在上這節課時,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當中,去體驗文章的人物情感,感悟生活哲理。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小組內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之后,自行處理生字詞。講解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抓住歷險和脫險這兩個環節,通過對歷險經歷的體會,更深一步地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感悟那永遠忘不了的人生經驗。只有經過歷險部分的充分感受,才能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在普通人眼里這么簡單的事情為什么在我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感。脫險部分的體驗是為了感受“我”在父親的幫助下,怎樣從一個毫無信心的孩子到頓生信心,到信心大增,繼之獲得巨大的成功感,獲得生活的哲理。只有把這兩點突破了,才能真正明白文章揭示的生活哲理。
總之,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去做,自主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自覺性,自己去體驗,然后講解感受,因為故事貼近他們的生活,所以學生愿意學,課堂效果還是不錯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13
這堂結束了,我教得舒心,學生學得輕松,甚至有學生情不自禁地說:“這么快就下課了,我還沒覺得時間這樣快過呢!”仿佛學生還沉浸在膽小鬼的恐懼到勇敢者的蛻變中。學生們喜歡活躍的'課堂,喜歡自由的課堂,喜歡充滿討論碰撞的課堂。這就啟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對每一篇文章都要深入研究、精心設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具體做好以下幾點:
1、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識,深挖文本。
2、教學中教師要全面準備資料,精心備課,指導、點撥要有步驟,有層次。
3、教師遇到疑難問題時,要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先讓學生自由讀,有利于個性化的讀和理解;再合作碰撞,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篇課文篇幅不長。在課堂上,充分給學生讀悟時間,然后利用小組合作,分享學習成果互相討論交流,然后師在課堂上引導總結感悟學習方法。最后,學以致用,評價測評。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14
上這一課時,我主要運用朗讀、品味結合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朗讀文中富有心理描寫的語句、有代表意義的關鍵詞語以及蘊含哲理的議論句、抒情句。在學習了文章以后,給學生留下思考題:你在生活中曾經遇到過什么困難?當時你是怎么對待的?結果如何?如果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讓學生寫下來。
課后我也發現本節課的缺憾:就是學生對文章哲理的領會不夠深入。原來設計的意圖是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我在父親的幫助下怎樣樹立信心,增強勇氣,獲得巨大的成功感。然后讓學生設想:如果父親是自己爬上去把我背下來,我的人生又該是怎樣的人生?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父親博大的'愛的同時,明白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人生哲理的理解。但覺得自己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有些簡單化了。
總之,今后我要多讀教學研究方面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授課的水平,做一名讓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篇15
因為這是初一語文學習的第二課,也是貫徹“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一個有利的契機,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時,我的思路是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起到個指路人的作用,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
于是一改以往我主宰課堂我長篇大論的授課方式,換成學生當主角,因此,在45分鐘的課堂上,我一會是參與者,和學生共同探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問題;一會又是提問者,再一次把學生引領到課文之中;一會又是設計者,為學生思考創設某種環境氛圍……學生也隨之不斷改變角色,不斷變換思路,一會是旁觀者,為小主人公著急;一會又是文章中的主人公,身臨其境體會當時的心境;一會又是主人公的伙伴,為他出謀劃策。……學生的興趣完全被調動出來,整個課堂氣氛熱烈而不喧嘩,緊湊而不緊張,有張有弛,于快樂輕松的氛圍中達到了教學目標。
最后的10分鐘,用5分鐘讓學生寫自己遇到的一個困難及如何克服困難的片段,在用5分鐘學生讀習作和點評,真沒想到初一學生會有如此精彩的'故事,而他們對困難的認識也告訴我他們的確是需要挫折教育的一代。
一節課下來,我說話的時間加起來不到15分鐘,大多數時間都是學生討論、發言和練筆,但我想,學生從同學和老師的討論交流中所獲得的東西遠比從我的長篇大論中學到的多。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反思10-19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8-0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9-26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10-11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4-2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4-21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4-09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與反思03-0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精選23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