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1
在初讀環節中,我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讀:走進七月的天山,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把相關的句子找出來推薦給其他同學。安排這個環節,意在用這樣一種比較輕松自然的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能力。
教學中,遵循略讀課的教學原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因為學生的預習做的較好,在我引導學生找出方位轉換的句子,弄清楚作者游覽的順序,了解作者筆下的天山是怎樣一番景象時,學生已經弄清楚了課文大意。其次我著重引導學生圍繞“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表情達意的”進行自主研讀和交流。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詞匯的豐富,風景的優美和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待到走入文中的時候,讓學生在“在文中有哪些景物,分別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問題去品讀、積累語言。感受到作者能把寫得這么美,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借鑒的地方就是比喻手法的運用還有語言的準確性。的最后,那是作者面對漫山遍野的繁花的時候最直接的表達,請同學們換種表達來陳述,這里也是一個語言的訓練點。在訓練的時候,我讓學生模仿去說句子,學生能夠較好的表達,并用上了本課的優美詞句,我想,學生在提前預習中還是做了很多準備。
教學這篇課文,我著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天山的美和作者對天山的贊美與熱愛。學完本課,孩子們受益匪淺,教學效果較好,學生能夠較好的運用好詞好句,并把本節課的學習用于學習和說話中,無形之中,也對學生進行了寫法的滲透。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2
《七月的天山》是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一篇略讀課文,它文字優美,脈絡清晰,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作者緊扣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贊美。反思這一課的教學,我力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以學生自學、合作學習為主,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我認為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在這節課中得到了體現。
具體表現如下:
1、注重講讀訓練,達到從感悟到積累
本節課的設計緊扣新課程的觀念,注重創設寬松和諧的自主學習氛圍,在教學中予以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和空間,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把讀放在首位,讓學生把課文從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并使學生在讀中掌握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人們的快樂、喜悅和自豪的心情,從而增強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達到對語言的感知,感悟和積累。
2、強化語言積累,凸出課堂語文味
本文篇幅短,卻把天山的美麗、神奇形象地再現出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欣賞這美麗的天山。背誦是積累的好方法,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下來,并熟讀成誦,從中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好處,全面積累語言。在理解課文時,充分的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學以致用,適時的強化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凸顯語文課堂的語文味。
3、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讓學生用自學討論法去讀書、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并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進而構建新的知識。
4、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習體驗
這節課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溝通,師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情感、經驗,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通過激發興趣,誘發體驗;師生互動,感悟體驗;多元評價,升華體驗,使語文教學中人文內涵具有教育意義,使語言表達富有真情實感。
改進措施:
1、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加強朗讀訓練,注重語感訓練,課余時間讓學生多朗讀,提高朗讀水平。
2、這節課中小組合作學習訓練尚欠到位,小組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今后要加強這方面的培養訓練。
3、教學時對過程的評價較少,特別是小組的合作學習,評價的方式單一,要適當地增加一些學生的互評,小組之間的互評的話,可更好地促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3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贊美。
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其在略讀文章中獨占鰲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積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據本次教研專題《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經過不斷嘗試,反復修改,設計了此課。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由于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不可與精讀課文相提并論,進行精講,因此,在課前通過課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天山產生直觀的感受,從視覺上來認識天山,了解天山,激發學生對天山的向往,引導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進入中高年級后,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即每個單元的導讀都會明確提出單元訓練的重點,于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閱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后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游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里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通過奇特的想象,展現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著……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贊美。這樣的閱讀指導,才會讓學生嘗試到自主獲取的快樂。
三、注重自讀品析,倡導合作交流。
在品讀、感悟優美語句這一環節中,先是讓學生默讀思考,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獨立感悟優美語句的前提下,進行同桌交流,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這樣的訓練一是為了滲透單元訓練重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范文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對略讀課教學的把握還有些欠缺。略讀課教學宜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自主學習,在師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我認為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是讓學生積累語言,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朗讀和背誦積累上,學生理解的深與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一些優美的句子,詞語收到學生的記憶深處。而對于天山景物有什么特點,可以簡單處理,而不必在景物特點上花費太多時間。這樣做學生和老師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峰的特點是高、大、白,溪流的特點是快、清、活,森林則是綠、密、幽,野花是高、多、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4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也是寫景物的略讀課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贊美。
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后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語文課上,我教學《七月的天山》這篇略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新詞,列出作者的旅游路線,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讓他們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看看那部分寫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學生的學習經過十幾分鐘的思考、討論,好像看來都有了結果。于是,我就組織全班學生匯報交流。可就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學生的匯報積極性不高,都在那兒默默無語,有回答的同學,回答問題的準確度也較差,回答問題不夠全面,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課堂氛圍不活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素養十分重要。我運用極富感情的語言,給他們塑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課堂之中,要掌控住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多種方式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才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建立起高效的課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選取多組天山的圖片,與學生們一起欣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學也將簡單有趣得多。
下課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過程,是哪出了差錯?我仔細思考,一課時完成是略讀課文的要求,不僅把課堂教給學生,還得讓課堂緊湊有效,抓好主問題,切中要害,由點及面,由點成線,才能達到理想的要求。看來我是沒處理好學生的學習需求,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小組交流,致使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都在那兒默默無語,回答問題的準確度也差,回答問題不夠全面,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氣氛沒有預想的那么活躍。
《七月的天山》這篇略讀課文所描繪的景色非常優美,學生在較短的閱讀過程中一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天山的美。所以,我應該從這個角度提出問題,那樣,學生們都會有話可說,有話愿說了。
還有一點做得也不夠讓我自己滿意,就是學生在朗讀技巧的掌握上還存在差距。今后我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多注重這些,以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爭取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獲取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大的收獲。
正是這雪山上的雪水滋潤著天山上的花草樹木,才會有這生機勃勃的美麗的天山。老師對待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不正是這雪山上的雪水嗎?
每位老師都渴望把自己的知識化成春雨,滋潤灌溉學生的心田,陪伴他們茁壯成長。作為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有責任不斷改進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缺點、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做一名不斷進步的優秀教師。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5
《七月的天山》這篇課文描繪了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這里的夏天有著春天的魅力,秋天的涼爽,冬天的潔白。
作者從天山的水、樹、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贊美之情。
教學這篇課文,首先我讓學生欣賞天山美景,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天山的水這一方面時,是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來談體會,學生能抓住幾個重要的比喻句,談得有板有眼的。
教學天山的樹和花兩部分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談論,提示學生用剛才的學習方法。他們小組合作,既能談對句子的理解,又能總結各自的景物特點。特別是在學習“——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時,我用換詞的方法讓學生比較,為什么用“漏”而不用“照”,學生能把“是因為枝葉茂密,陽光照不到,只能從縫隙里漏下點點的光”,說得清清楚楚。
又如,學到——“像——像——像——”這個句式時,我讓學生練習說話,沒想到學生的思維如此敏捷,能說那么多的句子。在這一段里,有“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一句話,我問:為什么一個用“走”,一個用“浮”?學生能聯系前面 “滿是過高馬頭的野花”來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這一課,我自認為,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沒把握好時間,把想在課內的寫話練習放到了課外。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文。作者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后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我上課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學時依照課堂教學規律,就抓住一個問題展開:“七月的天山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學生馬上蹦出一個詞:“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著問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間啊?”指名的學生先說到了“雪山”,自然要體會其中的兩處比喻,從中體會了比喻的妙處,再用朗讀體現雪山的壯麗,由雪山的壯美再到雪水的歡快。
接著學生找到了“花”、“塔松”、“魚兒”三處,都進行了深入理解,并結合句子開展聯想說話,用朗讀表現。學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體的理解,小到一個句子,一個短語,一個詞語,小到一個字“浮”“捧”的深入理解;還從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寫作情感,小到從“心愛”感受作者對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現出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無形當中,對學生進行了寫法的滲透。最后在贊美天山中結束了一節課的學習。
學生明白了這天山美麗、幽靜卻又生機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給了這些花草樹木、魚兒澆灌,才會有那些生機勃勃的樹和那些歡快的魚兒。
完成略讀課文,不僅學生理解深入,而且體會深刻。但也有兩點做得不夠讓我滿意。一是學生在抓住重點語句表達的時候,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二是學生在朗讀技巧的掌握上還存在差距。
這是我在以后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努力去培養學生的兩個方面。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通用6篇)】相關文章:
《七月的天山》說課稿03-28
四年級下冊語文《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12-16
人教版七月的天山課文原文07-21
四年級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6篇01-01
《村居》的教學反思(通用11篇)02-24
節約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04-01
春天山水的詩句02-15
《陀螺》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3
寒號鳥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