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反思(通用14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學反思 篇1
此節課對學生來說是一節快樂的美術課,他們可以隨意想象并做出各種好吃的食品;他們可以自由地找尋喜歡的合作伙伴;他們還可以自由地表演即興的節目……在這節美術課上,學生是快樂的、自由的,他們是課堂的主人!正是本著這種“愉快教學”的思想,我在美術教學工作中始終是快快樂樂的,我的笑容投在每一名學生的臉上,學生開心我就開心,我和我所教的孩子愉快地生活在每一節美術課課堂中!
我心目中的“愉快教學”就是千方百計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喜歡學,學生喜歡學后進一步使他們達到——愿意學,再發展成為——愈學愈有趣,快樂在其中的狀態。當然我不指望每一名學生都畫出精美的畫面、做出優秀的作品,我的目的就是通過“愉快教學”使每一名孩子能夠接受教師的指導,快快樂樂地拿起畫筆來畫畫。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一、靈活運用教材,更新內容開展愉快教學
美術教學的教學內容直接決定學生的繪畫興趣,好的美術課設計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小學美術教材的內容來看,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較好的教學內容,但并不是每一節課的設計都是完美的,不需要補充的。這就需要美術教師能靈活運用課堂內容,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每一個班級的特點來增加或減少教學內容,從而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從美術課堂中找到樂趣!例如《農家宴》一課,有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泥塑食品,而有些學生卻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這種情況下,我便設計了一個游戲:讓完成食品泥塑的學生進行表演,其他沒有畫完的同學一邊欣賞一邊完成。這樣他們在課中相互交流,使整節課很充實,所有學生都體會到了其中的快樂。
二、根據兒童特點,運用游戲開展愉快教學
學生的一個普遍特點就是好動、好玩兒,愛做游戲。可是不少教師無視孩子這一心理特點,讓孩子成為“小木頭人”,一動不動地聽講,結果使活潑好動的孩子成了“小老頭”,失去了“童心”。我們必須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習與游戲相結合,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學玩結合。當然,這不等于說上課就是玩兒,很多功課不可能帶有游戲性,我只是說,能夠帶點游戲性的一定要帶點游戲性。備課、講課要挖掘教材中的游戲性,設計教案要考慮游戲性,只要這樣做,一定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把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發揮出來。在《小小食品店》一課中,學生制作的過程就像是在做游戲,每個學生都找到了游戲中的角色。在巡視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扮演媽媽爸爸,邊講邊做,那專注的模樣很是可愛。可以說,在游戲中上課學生是快樂的,在快樂中學習學生是幸福的,那么,我們何不多制造些快樂,讓學生在美術課中去感受幸福呢?
三、豐富活動形式,適當競爭開展愉快教學
棋迷、球迷們為什么會“迷”呢?因為這里有競爭。如果直接參與競爭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興趣”之意,有了極高的興趣,自然就會在愉快中學習了。《農家宴》一課中,采用了分組競爭的形式貫穿整堂課。黑板布置成一個“食品店”的大幅圖畫,這幅圖在渲染氣氛的同時又是一個評比臺,哪一個小組完成的最好、最快、紀律最好,哪一小組就可以選取樣食品貼在上面。學生們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同時黑板上也布滿了各種食品,也給學生們起到參考作用。
在教學中引起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如果你細致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用競爭的形式進行作業評價,這是調動學生熱情、使他們快樂的有效方法,是使學生用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活動。
我們可以嘗試在每節課中都有一個小比賽,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美術課的評比臺,“看誰畫得好”“我們的畫大家評”等等。小比賽的結果就發布在評比臺中,(老師要注意不能總評個別學生)這樣學生在每節課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情緒,認真地學習并且能夠體驗到成功之后的喜悅。
法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一個學生曾對我說:“老師,您上課一笑,我們可高興了!”事實表明,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緒和情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極大。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既有知識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愛教學、愛教育、愛學生應是教師的職業情感。教師在課堂上應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排除干擾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曾經聽過一位教師剛剛失去親人,他上課前摘下臂上的黑紗,說要帶給學生積極樂觀的情緒。馬卡連柯也說過:“我從來不讓自己有憂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也不在兒童面前表現出來。”
總之,教師樂教就會帶著感情上課,就能創造和諧的氣氛,就會教出意趣來。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就會更好地領會課堂內容,呈現更多精彩的作品,就會使美術課上得有情有趣,師生樂在其中!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我們的美術課堂成為學生最喜歡、最快樂的課堂!讓我們的孩子在愉快中茁壯成長!讓我們的孩子運用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完成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美術教學反思 篇2
一、實踐教學的應用
教師在自然環境中講解速寫,在實踐中教學,為學生設立情景,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給人帶來的視覺的藝術美感,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感受娛樂之中的快樂,陶冶了學生的情感。如對《我的飛機飛上藍天》一課的繪畫講解,使學生學會運用彩紙折疊的方法制作出飛機的形狀。教師先出示飛機的圖片,引發學生的制作欲望。再讓學生分析飛機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學生說出了飛機的種類及性能。運用教師教的幾種方法制作出多種飛機。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飛機試飛比賽,與學生一起互動,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 在對《速寫風景》的講解中,使學生學到了運用速寫的方法繪畫風景畫,學會了如何取景進行繪畫。抓住了事物的結構特征進行描繪。本課,教師通過運用在真實景中繪畫,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學生的情感。在對《速寫游戲活動》的講解中,使學生學到了運用速寫的方法繪畫游戲活動,學會了如何構圖進行繪畫。抓住了游戲活動的特點進行描繪。
二、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親自動手,利用自己身邊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個《童話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鉆來鉆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動的事!本課就給同學們這樣一個動手圓夢的機會,因為美術學習不但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要貼近兒童的年齡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表現活動。學生能夠選擇適合的顏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擺一擺,看一看。在裝飾細節時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簾、小路等,只要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到了樂趣就是成功的學習。
三、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在上完美術課《名字的設計》后,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形式設計自己的名字。開始我以我的名字用兩種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一種形式,導入主題。說出自己的設計想法,然后開始繪制。 整節課,學生的興趣很濃,想象力得到了發揮。設計出了多種造型的名字形狀。而且還圖上了美麗的色彩,在筆畫的形狀上學生有多種的造型。如“點”,有的學生用七星瓢蟲,還有的用水珠等表示。總之通過本節美術課的學習,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發揮。
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級美術《幻想動物》時,開始我以龍來舉例。龍是由:鹿、牛、蛇、鷹等動物組成的動物。并出示龍的圖片,學生分析圖片。他們的興趣被好奇感激發出來,我再引導他們創作學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頭、貓的身體的動物為例,可以由兩個或三個或更多的動物組合。接下來由學生創作,可以運用不同種類的工具制作或繪畫。學生創作出許多有趣的怪物,并為它們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的特點,以龍來激發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在《幻想未來的景色》的繪畫中,我通過圖片、故事的結合,給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未來。孩子根據教師的提示,畫出了未來的景色。孩子對未來都充滿希望,因此產生了繪畫的興趣。教師再正確的引導他們創作。由此,也會產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學生把未來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
本節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現實事物進行再創造。而且還能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知識。
五、美術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術課《誰最美》中,學生通過教師講故事和圖片,使學生了解故事。從中學到了美的真正含義。
在教學中,我先展示圖片讓學生觀看,要求他們分析出圖片的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步的理解圖片的意義。這時我再把圖片的內容編成故事講給他們聽,使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并且能發自真情實感的完成老師留給的繪畫內容。
總之,社會在進步,方法在更新。要想與時俱進必須不斷的反思過去,從中發現優點進行總結應用。
美術教學反思 篇3
美術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新課標指出:美術課對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法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一直到精神生活運動的根。”美術教育被公認為培養創造力和最具成效的科學之一,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徑。在美術教學中,我重點突出“特長”二字。特長就是高于普通學生的能力,在素描、色彩、速寫等專業基礎學科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指導和培養,為向高一級美術院校輸送人才奠定下雄厚的美術基礎。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素質,近年來在美術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我認為以下幾點不容忽視。
一、教師轉變觀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創新教育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改變舊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的現象。師生角色互換,把課堂還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的錯覺。教師可以走到學生當中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放松心情,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去感覺,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活躍和創造才能的發揮。
1、教師應該全面把握教材,靈活運用。高中美術教學主要包括教師解說、學生討論、問答等幾種類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進行不同授課方式的變幻,讓課堂活躍,讓智慧飛揚。我國擁有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形式,優秀的美學文化貫穿于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只要能夠認真觀察,便會發現生活處處是美術。在講授課程之前,教師應該做好備課教案,把重難點進行區分,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節奏,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理解所講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升華和醞釀,培養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才是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美學能夠開發人的智慧,能夠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藝術真正的美在于眼睛對美的捕捉和對心靈的感悟,運用美學價值較高的美學作品來引導學生學習美術、欣賞美術,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娛樂中喜歡美術、熱愛美術。營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可以多方面感覺美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的感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春天里盛開的鮮花,夏日里低垂的楊柳,秋天里的片片楓葉,冬日里皚皚的白雪,一切自然美的東西,它們就在我們的眼下,當我們有一天嘗試去發現它們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原來生活真的很美,就會理解生活處處是美。
二、擺正文化課和專業課的關系
針對美術特長生,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學生表現出比較明顯的“重美輕文”。針對這一傾向,我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發現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生本身的原因:絕大多數美術特長生文化課基礎差,成績偏低,對專業學習表現出較為濃厚的興趣和自覺性。但對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態度,比之藝術專業的學習勁頭就顯得松松垮垮,熱情偏淡。他們具有形象思維活躍和動手能力強的特點,但缺乏邏輯思維能力。部分美術生在學習方法上存在較大問題,比如學習無計劃或無法堅持,課前無預習,上課聽講精神不集中,容易走神,不會做筆記,因怕難不愿完成作業或抄襲別人答案,平時不刻苦、臨考抱佛腳,學習主動性不強,專業與文化、休息與學習時間配置不當等。二是社會原因:由于近年高考對藝術生的文化成績要求偏低,使不少學生家長、教師和學生本人錯誤地認為將來考藝術類高等院校,只要專業成績優秀就行了,在提高文化課成績上花那么多力氣不值得。
針對以上情況,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轉變認識。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藝術院校的招生形式。如今藝術院校招生,文化課錄取分數呈逐年提高的趨勢,過分地強調專業而忽視文化課的學習,是不會有什么發展的。同時列舉學生身邊每年都有專業特別出色的學生只是因為文化課的原因被淘汰的實例,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使他們轉變對文化課的認識,擺正專業課和文化課之間的關系。
2、跟學生一起分析,講明道理,使他們從理論上認識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雖然文化課與專業課在思維方式、課程能力上要求側重不同,但是二者之間并不矛盾,文化課與專業課之間是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學好文化課會對專業課的學習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不注重文化課的學習,美術專業的提高和發展就會受到局限。教師應讓學生明白:要想將來真正步入藝術殿堂,必須是“專業+文化=成功”,藝術必須有一定的文化作基礎,只有具備了較好的文化底蘊,才能讓自己的特長在藝術中放飛。“光會畫畫只能是個畫匠,絕對不會成為杰出的藝術家。”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學好文化課的意識,增強學好文化課的信心,通過專業課的學習帶動文化課成績的提高。
3、尋求專業課和文化課在教學方法上的統一,在專業教學中滲透文化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所帶的專業學生不但專業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而且文化課成績也都有了明顯進步。
三、美術教學應聯系實際
美術教學首先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把握住大的方向,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在美術教學中,不應光念書本,因為這樣課堂氣氛就會很死板。我采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美術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應,它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美術創作的源泉。在畫寫生和記憶畫等課業中從選擇學習用具、玩具、水果等學生熟悉的物品入手;在創作畫課業中,圍繞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及學生可能參與其中的社會生活來進行命題;在藝術設計課業中,開展實用物品的模擬設計與制作,讓學生從小就有意識地為方便生活、美化生活而動手動腦。另外,在工藝制作的用材上盡可能生活化,除紙工、泥工等手工常用材料外,還引導學生開發生活中的廢棄物品,鍛煉學生從平凡之中發現美的本領,從而達到因材施藝、變廢為寶的目的。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審美力,將眼、腦、手協調配合與珍愛美、崇尚美的心靈相結合,舉一反三,使學生既能很快地理解美術的真諦,又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從美術學習和創作中增強了審美、愛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
美術教學反思 篇4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課改后初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
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例如:我校學生在制作樓道內的裝飾作品時,學生們學習到利用毛線材料,如何制作完成具有國畫特點和抽象畫特點的作品。我還讓學生制作以童話寓言故事為內容的作品,并把寓意告訴學生,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并感受到作品的教育意義。這就讓學生在制作作品的同時,也受到情感教育。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
通常在上課快要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獲;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么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
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美術所涉獵的范圍很大,像歷史、地理、生物、音樂、語文、數學等各學科,尤其是歷史,每次我在講美術作品欣賞課時,我都要讓學生好好學歷史,讓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畫家們的繪畫特點、繪畫風格及當時時代的背景。
4、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身邊的現有材料制作美術作品,這既節省了學生的開支,也做到了變廢為寶。
5、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比如:學習達芬奇的繪畫作品《最后的晚餐》時,放影像資料讓學生首先了解達芬奇的身世,即它的名字的由來和他的主要成就,讓學生了解畫家的畫風和他同時代的'畫家(文藝復興三杰)。學生們學習興趣很高,而且知識掌握得也非常好,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如有不足之處,希望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
美術教學反思 篇5
上個世紀以“統編”或“試用”的名義,編寫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和“教學參考”用書,都是以小學美術教師和美術教研員為主體進行的美術教學“改革”。因為中、小學美術教學僅僅是美術教育整體的基礎部分,在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互相并不銜節,沒有關于啟蒙——基礎——專業的整體美術教學改革的設計,沒有改革美術教育教學理論的研討和沒有明確進行美術教材與教學方法的改革目標,其結果都是不管你“教材”和“教學參考”怎樣變臉,最終都沒有可能擺脫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學的束縛。所以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一直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進入新世紀以來,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了可喜的新變化;一是把過去從未正視過的“兒童畫”納入美術課堂教學,步入了用最具有創造性的,把對人類認知發展具有重要啟蒙教育功能的“兒童畫”正式作為美術啟蒙教學的途徑。二是開始注意美術與其他各門學科的教學配合,特別是進行了把音樂和美術合二為一的“藝術”課的教學改革實驗。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現了以專家參與編寫中、小學的“美術”和“藝術”教材,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新局面。專家介入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他們就有了直接參與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建設和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契機,站得高就能望得遠,這給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帶來了希望。但是,因為中、小學美術教學不但是美術專業教學培養美術專業人才的基礎課程,它還是培養各行各業,各門學科,各類人才啟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不僅需要美術專業院校的專家學者們的參與,當然還需要社會各學界專家學者們的關注。歷史上就有著名學者和美術家達芬奇和哲學家盧梭等人,關注過美術教學改革的先例。作為倡導美術教學改革的領導部門,為了確保美術教學改革的權威性,應該廣泛組織這樣的學術研討。
最近我有機會在小學看到了兩種版本的美術教學實驗教材及其實驗課,還在網上見到有關改革實驗的議論,特別是從山東兒童中心李力加同志的“實驗調研”和“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實驗報導文章中,看到了實驗教學一線的教師們提出的疑難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問題我也曾經經歷和思考過,聯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導“發展式”美術教學改革實驗的經歷,我認為美術教學改革方案在沒有得到美術老師的認同和理解時,他們提出上述問題是很正常的。可是,作為已經承擔實驗改革的一線老師如果還存有這些不解的疑慮,實驗教學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受過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術教學訓練的美術教師,接受新的發展“兒童畫”的美術教學改革的理念,擺脫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學的常規,需要經過一個從理論——實踐的認識過程。所以我認為,改革小學美術教學,必須首先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建樹改革美術教育教學的科學的、藝術的、系統的理論。改革美術教學的實驗,需要實驗教師理解與掌握改革美術教學的基本要求。美術教學改革要在啟蒙教學中,通過發展“兒童”,達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表現才能的教育目標,就必須首先用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把受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縛的美術教師“解放”出來。
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建設,首先必須要有由啟蒙——基礎——專業美術教學整體的改革理論的構想設計,進行改革美術教學選擇最佳教學途徑的理論指導。在實驗教師掌握了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之后,才可能調動與發揮出一般人并不具備,只有啟蒙美術教師才可能具有的藝術教育教學的職業素養,進行創造性的美術教學的改革。
其次,把“兒童畫”納入美術教學之后,要對“兒童畫”自由表現的各個階段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對終止“兒童畫”自由表現的所謂“危險”階段的普遍規律,對兒童藝術表現與心理發展的過程和對教學途徑與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提出科學的教學方略和改革設想。要在“兒童畫”長期被封殺的美術教學中開辟發展“兒童畫”的教學途徑,改革成人化的教學模式,“理論”建設尤其重要。當前在小學進行的美術教學改革實驗中的“美術”和“藝術”等不同實驗版本的“兒童畫”教學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兩種傾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規教學的老路;二是“自由化”,受“無輔導”或“隨意性”教學的誤導,根本沒有進行科學的教學引導。這兩種傾向的出現,都是美術教學理論建設匱乏的必然結果。
再者,在兒童畫的基礎上向寫生畫和記憶、想象創作畫等基礎教學的引導、過渡和教學發展的途徑,還有美術與音樂等其他學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須認真進行科學的理論研討的新課題。
小學美術教學改革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教學改革實驗只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許失敗。任何改革設想和實驗方案都應該先進行廣泛的科學研討,再進行比較驗證和可行性的教學試驗。進行改革實驗需要選擇有改革要求的實驗教師,啟發他們靈活運用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要求,進行創造性的改革教學的實踐探索。指導改革實驗必須進行跟蹤指導,指導的方式要以創造性的、啟發式的“引導”和“建議”為主,可以用“觀摩課”的研究學習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切忌使用模仿性的“示范課”和“樣板課”的指導方式。。因為促進發展學生的“創造性”的美術教學,只有通過美術教師進行“創造性”的美術教學實踐才可能實現。所以,實驗指導教師要注意引導發揮實驗教師的創造性的才能。最好的美術教學改革實驗教師,最好的啟蒙美術老師,不只是能畫出好畫的老師,還應該是最具“創造性”的、有多學科修養的、多才多藝的老師。
因為傳統的模仿性的美術教育和受多方面的模仿習慣的影響,不但我們的美術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習慣于模仿性的教學常規,其實在各行各業的工作中也多是習慣于依賴、仿照、模仿式的工作。缺乏“創造性”,思想不解放,創新才能被嚴重束縛,是我們多數人普遍的遺憾。進行改革中、小學美術教學實驗,美術啟蒙教師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承擔的歷史使命——要用發展“兒童畫”作為美術教學的啟蒙教學,用保護與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表現的教學引導和心理訓練,實現促進學生發展創造性才能的教育目標。
美術教學改革實驗不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一輪的時間。在我們現在已經認識到培養“創造型”人才,必須用“創造性”教學改革“模仿性”教學的今天,就不應該允許美術教學再用“模仿性”教學封閉和束縛學生的“創造性”才能的發展。為此筆者建議:在進行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研討與教學改革實驗的同時,普通中小學應當開展以“形象記憶訓練”為主的“記憶畫”教學和速寫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過渡。“記憶畫”教學的教材可以隨意選擇生活中簡單的幾何形體和復雜組合形體的各種物象。它能夠適應城市與農村、班型大與小、教師的專業水平的高低等不同的要求。學生的作畫工具可以自由選擇。組織教學,選擇教材都不太難。它對學生的注意、觀察、識記和創造性表現等心理素質和藝術表現的技能技巧都會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它對于轉變美術教師的教育思想,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與發揮自己在美術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由教師主導的“傳授”知識和技術的“模仿性”教學,轉變為由教師主導的“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識記、發現和創造性表現的“創造性”教學,操練進行吸引穩定的注意、培養觀察要求、引導比較思考和識記與創造性表現等心理訓練的教學方法等,將會有重要的影響。自覺的把自己轉變成為適應美術教學改革需要的美術教師,對于大多數中、小學美術教師來說,這個“過渡”可能是非常需要的。
美術教學反思 篇6
從來都提倡課堂形式的多樣性,美術課也不例外。但在很多人的眼里美術課就是繪畫課,其實不然,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現在的美術課形式多樣,不僅有繪畫課,還有很多手工課,鑒賞課等。但由于學校配套設施的限制,我們的美術課基本都是在一般的教室里面完成,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們的課程。在設施設備的限制下,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們就放棄了部分形式的美術課堂教學,如美術戶外活動課、美術親子活動課、美術欣賞活動課。
由于我們的課程設置,很多是沒辦法在教室里面能夠更好地完成的,我個人也算是比較傾向于多形式課堂的教學。所以,從一年級的第一學期我進行了美術戶外活動課的嘗試,并且在后面的每一個學期都陸續進行了美術戶外活動課,隨著他們學齡的增長,本學習我也加大了美術戶外活動課。在美術戶外活動課的探索中,可謂感受頗豐。
一年級的第一學期《讓我的飛機上藍天》一課,是我第一次對戶外活動課進行嘗試。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學齡特點,為了更好的讓學生體驗折紙的樂趣,我在教室里進行了折紙部分的教學,留了10分鐘的戶外活動。起初我也有所猶豫,怕出去會混亂,怕出安全事故,但看到還在們渴望的眼神,最后還是把他們帶出去了。出去前我明確講好要求,比如如何排隊,要保持安靜,聽從老師指揮,紙飛機不能隨意丟棄等。后來帶他們到操場進行了飛飛機比賽。可能是初次到室外進行美術活動的原因,孩子們非常興奮,對于室外活動的要求還沒有一定的規范,有部分學生不太聽招呼,存在亂跑的現象。針對這個現象,我也進行了針對性的教育。下學期的《介紹我最喜歡的玩具》,我也帶了每個班級進行了戶外活動,讓他們彼此介紹自己的玩具,一起分享玩具。這次的戶外活動進行的就比較完整,而且課堂常規也大大提高,整節課的氛圍輕松,心情愉悅,最為老師,我也很好的完成了本科的教學任務,學生也收獲了知識,懂得了分享,提高了對美術課的興趣。
本學期的美術課程設置,活動課的比列有所增加。孩子們到了二年級,有些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有所消減,開始出現經常不帶工具的情況。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好的落實課程要求,我將部分課程場所由教室轉到了陽光明媚、寬敞的室外。孩子們的興趣大大的提高,而且值得驕傲的是,從教室到室外的整個過程,孩子們都按照我的要求安安靜靜。室外活動時也按照老師的要求并積極參加,努力合作。每一節戶外活動課下來覺得很輕松,覺得時間太短,由于可以根據材料選擇合作對象,以及場地的原因,他們的作品非常豐富,很多時候我都是屬于忙不過來的狀態,要指導,要拍照存檔,到處都是“老師快過來,我們完成了”、“老師,我們又完成了一個”。每月一次學生和我的感覺意猶未盡就下課了。每一次結束孩子們也都按照我的要求將帶來了東西全部帶走,做到了來時干干凈凈,走時也干干凈凈。
我覺得戶外活動課不僅能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還能培養學生的常規、行為習慣,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我們不應該懼怕來到戶外,懼怕課堂會亂,懼怕學生可能出現安全事故,只要我們把學生的常規訓練好,把課外活動的相關工作做好,其實課外活動不僅不累,還會更輕松,效果更好,樂趣更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多的開展屬于我,屬于孩子們的美術戶外活動課。
美術教學反思 篇7
《畫夜景》是小學人美版美術教材第四冊,第16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是以“夜色”為主的創作畫。教學意圖是,促使學生發現和捕捉美麗夜景的特征,體會美的景象,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的造型表現能力,以及熱愛生活的情感。在引導環節,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同學們都很熟悉的北京故宮,通過白天和夜晚體會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學中提問:“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對比,對夜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達到了預先的設想。
趁著引導環節已調動起來的興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圖片,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見慣的景物中發現美,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學中,學生對熟悉的景物不時的發出贊嘆聲,看到煙花,更是歡呼雀躍,我心中暗喜:目的達到了!接下來就到了知識環節,以問題“為什么煙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導學生思考,感受顏色的深淺對比。自我感覺這樣的過度很自然。學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雖然表達未必很精確,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而言,已經很不錯了。
對學生作品的欣賞力在拓展學生的思路,我有意選擇了同齡人的畫,意在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更具指導性,學生易于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再強化和提煉一下可能會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現時,色彩也是很豐富的,感覺強化不夠。
《候鳥的樂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各種鳥的動態,樣子,和顏色。首先我們采取欣賞鄱陽湖的各種鳥來導入,真實的看到實物鳥,進一步加深印象。老師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學里可以看到鳥的基本畫法,頭、身子、連接的脖子、四肢等。還有這樣畫非常簡單。你只要想好鳥的動態,按這方法一會便會畫。
我自我感覺這堂課還算可以,我所要教的、說的,還有師生的佩合還算好。甚至有些學生答的很到位。后面更投入,前面有點緊張,不夠放松。說到這缺點,自己沒什么笑臉,沒什么教態,以后在這些方面我得向鄒校學習,她的表情非常豐富。最后作業效果還算可以,時間再緊湊點就更好。上完后,就能感到自己上的怎樣,特別是你一說學生就能回答到位,你的激情就會更高。
課后老師的評價與自己的感覺基本一樣,在想,下次一定準備充分點,我的經驗是一定要有自信,心情的自信讓我的這一課在我心里取得了勝利,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好的經驗和意見。
美術教學反思 篇8
新課程要求在美術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并在動手實踐中能力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朝著目標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本堂課我用實踐法導入課題:
1、讓學生準備一些表面粗糙的物品,讓學生用手觸摸,通過感受每樣物體的觸覺來理解物體表面這些粗細不同的紋路。增加課題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對《感受肌理》這課題的學習興趣。
2、課件制作:利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來自不同領域的肌理的視覺美,形成對美的事物的向往。
3、開展——最佳“感受肌理”設計制作比賽
學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和同學互相討論,一起構思自己的畫面,也可虛心聽聽小組其他同學的想法,一起學習制作一份肌理構成圖,同時也可耐心主動地向另一位同學傳授自己的制作方法。
這種教學活動可使接受力弱的學生再有一次學習機會,減輕在課堂上教師作巡回輔導因學生數量多而無法顧及全面;也可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使接受力強的學生能很快地學以致用,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第一次的能力轉換,讓學生感覺到學以致用,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再次提升他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本課從人們的認知規律出發,即“感知——思維——知識——技能”,始終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游戲、實驗、競賽等方式,吸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活動,鼓勵學生自主、自由地去發散思維、創造性地想象,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運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發揮全部技能去表達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愛的形象。在課堂上同學們看到自己手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都雀躍不已,有學生說:“平時生活中并不怎么關注所謂的美,而今天肌理一課讓我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還有學生說:“我第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成功真是一種享受!不要畏懼,其實我真的能行!”……我想,作為一名美術教學者,能讓學生在快樂中自主地學習并掌握知識,這是最重要的!
美術教學反思 篇9
反思一:孩子給我的印象
美術課向來都是輕松愉快的課,在一節美術課上,孩子的畫都是雜亂無序,亂七八糟。大人看了,往往都會搖搖頭,但仔細一看,在無序中又會發現兒童天然的童真,爛漫稚拙的雕琢,豐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就是這些點點滴滴都足以讓大人相信,孩子所擁有的優點,是很多大人所不能比的。所以對每個小孩子,我都非常喜歡和尊重他們的畫。
反思二:課堂教學
一節美術課的時間很短,似乎一說就過去了,我很珍惜上課的時間。我把課堂教學的重點都放在美術教學上。有時在課堂的組織上難免會出現無序性的矛盾。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游戲、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對于這樣的情況我都會有機的抑制一下他們。但也不會很強硬的要求他們端端正正,規規矩矩的坐在那里自己畫自己,有時課堂的太過有秩序往往會讓他們交上來的畫“大眾化”。
發思三:教學內容
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美術課,因為美術課比較好上,其實不然。現在的兒童給美術老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太難的畫他們不懂畫,太容易的畫他們又不想畫,傳統的訓練又枯燥無味。這其中就需要美術老師對自己的繪畫手法進行另一個層次的轉變。比如在一節《公園的一角》繪畫課上,在一個班示范時,學生說很難。結果學生問題多多,效果也不好。回去后我思考了一番,換了一種簡單的手法--畫“雞蛋”法,結果簡單的手法畫出效果顯著的畫,學生很喜歡,教學成果也容易出。
美術教學反思 篇10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里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游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
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并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涂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采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制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制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么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于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于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確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在評價作業時,可以采用開放的評價標準。我認為“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并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里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 “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繪畫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美術教學反思 篇11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藝術教學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創造力,還要注重藝術與文化、歷史與生活的聯系,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多維互動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和游戲中學習。在教學中,我努力用新的思路組織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色彩的情感聯想”課程中,雖然學生對色彩并不陌生,但他們不了解色彩的分配和變化規律。而且,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說他們對每一個物體和顏色都充滿了好奇,所以我充分讓學生在教學中獨立實踐和探索。我首先讓學生們觀察教室里有什么顏色,你喜歡什么顏色。教室里有許多美麗的裝飾品,包括綠葉、紅色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服和文具。
學生們驚訝地發現我們教室里有這么多美麗的顏色。我讓學生們觀察外面大自然的顏色。經過觀察,學生們發現我們生活的世界真的五彩繽紛,激發了他們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在適當的時候問了一個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與顏料混合嗎?學生們齊聲回答:是的。我不急于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混合顏色。學生們極具進取心,不斷向同齡人和老師展示他們的新發現。學生們在自己的實踐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回味無窮。看到學生如此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的權威說教取代學生的直覺體驗,扼殺學生的探索自由,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大師。在教學中,還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情緒,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以達到教學目標,開創教學新境界。
美術教學反思 篇12
要適時適度的激勵與表揚孩子。贊揚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鍛煉。特別是對孩子,要留意他們在美術學習中通過努力表現出來的點滴進步,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贊揚。溫存的微笑、親切的撫摸、友好的合作,對于孩子都是一種鼓舞。當孩子畫的不成功時,更應該幫他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并明確表示相信他有畫好的能力,切不可說“我就知道你什么也畫不好”之類的喪氣話,這只會使孩子的自信心進一步受挫,直至最終失去信心。贊揚孩子是為了鼓勵孩子,能讓孩子增加自信,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在這里要注意,當觀察孩子真正有進步時,再加以稱贊和表揚。
不要以為只一味的贊美就沒有問題,而要視情形對孩子贊美才對。如有的老師看到孩子畫了一張畫,就說“哇,畫的真好,如果拿去比賽,一定會得冠軍呢!”其實根本不知道孩子畫的是什么。而且每次都說一些贊揚的話,成為一種習慣。對孩子而言,這些稱贊或是已成了一種冷漠的評價,使孩子不屑一顧,失去了它的真正效果;或是令孩子沾沾自喜,看不清自己的真實水平,阻礙學習的進步。所以,我覺得老師夸贊孩子時應謹慎,適時、適度,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美術教學反思 篇13
在藝術教育中以情感訴求為基礎和紐帶,可以促進藝術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產生一系列優化效應。
突破呆板的教學模式。毋庸諱言,傳統的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呆板的教學模式。這種教條、注入式的教法形成了學生思想上的依賴、創造力的凝固。藝術教育本身就需要大量動作、肢體訓練的重復,乏味的教法必然會束縛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貫穿情感,就會創造引人入勝的形象化氛圍,使學生用“心”去學。
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只有與學生經驗相聯系的內容,才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由于興趣是一種使思維的對象保留在意識中的內在力量,因此,調動和運用這種東西能使學生保持意識的警覺狀態。偉大的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這種興趣主要是經驗的興趣和同情的興趣。在藝術教學中貫注情感,就會使學生激起強烈的心理活動和求知欲望。
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個性和創造力來自于學生主體意識的樹立。用情感激發學生追溯教學內容的本源,感受其產生的原因、形態和環境,就會使學生深浸于形象之中。而這種形象化的再創造過程,促使學生把自己的能力和目的對象化,增強獨立性和意志力,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進入內心的探索。
構筑典型的環境。由于情感是一種意識的力量,是認知、感受環境的過程,在推進素質教育和素質形成中,發揮情感的基礎性作用,提供典型環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可以構筑和聯結教學內容本源的環境,現實和社會生活的環境,拓展廣闊的空間,引導學生認知和探索,促進教育的個性和社會化。
在藝術教學中貫注情感,可以有幾種途徑。
全景式——構筑情感的“環境”。教師在藝術教學之始就要把本源的歷史文化、風格特點以及蘊藏其中的思想感情向學生作生動的介紹,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環境。同時,走出課堂,調動學生的“經驗”感覺,進入一個情感的真實環境。這是一個全景式的環境,即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聯系,本源環境與現實環境的聯系。
形象化——全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學的著力點必須始終放在調動學生“經驗的興趣和同情的興趣”上,使學生處于萌發情趣的氛圍之中。這里面,關鍵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使學生由動作的單純模仿進入藝術形象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述,進入自己的探索。
創造力——重視塑造藝術個性。藝術教育重在發現、培養和弘揚藝術個性,這關系到學生素質的提高和藝術人才的造就。在這里,教育培養的重點還是積累、調動、升華學生的情感經驗,著力其理解力、獨立性和創造力的提升和發揮。
組合式——創造情感教學過程。要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過程,必須精心編創教案,調動多種手段,開展組合式教學,動靜結合,銜接配套。具體到舞蹈藝術教育,就是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學習與編創結合,使動作訓練與情感表達互為作用。
美術教學反思 篇14
新課程給美術課堂帶來的生機新課程不僅是課程內容、教材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學理念發生了具大變化。教師的角色、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從教師角色上看。教師已一改昔日傳統的“唯師是從”、“師道尊嚴”的狀況,構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參與者”“組織者”,如“我們大家一起畫”?”“你覺得怎樣?”“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太棒了”等等即尊重學生又激勵學生奮進的語言在許多課堂中隨處可見。
從教師教學方法上看。教師已改變傳統的、枯燥單一的專業化的技能訓練,大膽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提供開放式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反饋,注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課程的整合與延伸,積極引導學生感知、體驗、表現美術,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努力縮短美術藝術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著眼于學生的藝術發展,融合眾多藝術風格于一體。
從學生學習方法上看。由于教師的教學思想已從培養專業人才轉變為培養人為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及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因此,在課堂學習中學生也改變了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積極主動地感知美術、體驗美術、表現美術,同時能夠大膽地探究問題、發現問題。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能根據美術的感知特點、美術標準不確定性特點,給了學生極大的空間想象力,讓學生大膽闡述自己對作品的獨到見解。
走出課程實施的誤區,新的教學理念注重興趣的培養、課程的整合,注重創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注重探究性學習方式。因此,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美術。這的確是我們美術教育改革的一個可喜的變化。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卻走了另一個極端。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于教師片面地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忽視了基本技能與知識的掌握、忽視了以審美為中心這一重要理念,追求形式上的熱鬧。
為了突出課程的整合。美術課程的整合應以美術文化為主線。當前許多課為了突出課程的整合,將美術課的教學重點偏離了,把美術課上成歷史課、地理課。
合作性探究學習。為了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合作性探究學習這一環節,有的問題學生可以馬上就回答出來的,可教師卻要刻意安排小組討論、研究回答。本人認為美術合作性探究學習,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外進行探究、實踐。如共同畫一張長期作品或共同創作不同類型的畫種等。時間可定在一周內或一個月內完成,這樣的探究性學習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最后,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美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對美術教學的反思》教學反思01-10
美術教學反思02-23
美術教學的反思01-07
美術教學反思精選05-27
美術教學反思05-21
美術教學反思01-03
美術教學反思08-21
美術的教學反思01-21
美術教學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