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精選7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孩子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理,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了同桌100的視頻,下午我有針對部分難點進行了直播,雖然說沒有達到目標的全部完成,但是我認為學生是在自我探究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習,所以我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
由于本節課是一堂計算課因此我以復習,通過選用有針對性的口答計算的方式進行導入,口算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是新舊知識的聯結點,為學習新知識理清思路。接下來把加法計算的兩種方法讓學生總結出來。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有利于學生把計算方法遷移過來。這樣不但重視了知識的回憶,而且重視了方法的遷移,注重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已經系統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整十數加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對上學期學過的湊十法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又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法的基礎。
本節課的教材呈現的是開聯歡會的部分場面,并用圖畫和對話形式呈現問題和所需要的相關數據。我把主題圖設計為我校運動員的歡慶會,讓學生感覺活動就在我們身邊,數學課標要求,創設合理有效的情景,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在課堂教學,尤其是低年級的教學積極創設學生喜歡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運用知識,并能正確計算。
再通過擺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讓學生充分地擺小棒,說過程,動腦、動手、動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湊整十法和相同數位相加法的算理。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比如教學的評價有時缺少針對性,因此評價顯得有些單一,還有個別環節的小結缺少及時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認真反思這節課上完了,也許很多老師和我一樣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這節課究竟在哪里使用學具比較恰當呢?怎樣讓學生產生使用學具的需要呢?我個人覺得,單純的只教算題過程學生能夠理解,也能明白,單獨的說小棒,進行圈一圈,也可以理解,但是綜合到一起,就出現了上下不對照的現象。這也是學生感覺到最困難的,我想我會繼續研究這幾課,以便能夠更清楚的讓學生明白。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2
今天上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這節課,感覺學生掌握不太好。現在重新給這節課整理一下思路,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首先這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把新知識轉化成學生已有知識進行教學。而要較準確的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學生必須對基礎知識達到很熟練的計算程度。這部分知識對部分學生來說很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我是這樣設計這節課,首先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上節課學習的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的加法,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其次在探索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時候,我因為擔心時間的問題和課堂紀律的問題,所以沒有讓學生動手操作小棒進行擺一擺、算一算,而是我把小棒圖畫在黑板上,然后圍繞問題的解決過程,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推理、交流等豐富的數學活動,學生在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聽一聽、練一練中學習,雖然教學目的達到了,但是感覺學生的感悟沒有那么深刻,所以也是造成對計算的過程方法表述不夠清楚的原因吧。
因為一直都在強調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雖然這為后面學習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奠定了基礎,但是在做練習時感覺學生對利用“湊十法“湊成整十數這個方法不夠熟練,不喜歡用這個方法來計算,雖然我們提倡算法多樣化,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用,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樣對于后面教學簡便計算應該是不利的,因為湊十法是簡便方法計算中一種非常常用的方法。
教學完這節課,我真正感受到了數學的確是一門前后知識聯系性很強的學科,可說是環環緊扣,一環脫落,將直接影響后續內容的學習。而上面存在的問題說明我還要更深層次地去思考一些問題,備課要更加充分,仍然要努力填補自己教學能力的不足。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3
上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我總結本堂課的得失如下: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律出發,設計了“參觀機靈狗的書店”這一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習興趣。同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提出數學問題,并自己當小老師找同伴列式解答,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學生自己解決已經學過的問題時,讓他們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師沒有束縛學生的手腳,而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等形式相互補充,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算法多樣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在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的同時,引導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算法的意識。
3、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教學中的每一環節,我都力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擔任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如在討論算法多樣化時,我充分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只是在他們表達不清時幫助他們理清思路、說明算法,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比如教學的評價有時缺少針對性,因此評價顯得有些單一,還有個別環節教師的點播缺少及時性。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4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和“10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有了這個基礎,學生探索進位加法的算理時,就可以調動原有的知識經驗,將探索不進位加法的算理遷移到新知識中來。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先通過“數畫片”的生活情景引入,讓學生觀察之后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從而導入兩位數加一數的進位加法,然后通過小組討論,促進學生去探究,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擺一擺、算一算”的方法,述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得出不同的算法,做到算法多樣化,開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積極性。教學中,我盡量用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操作、交流。學生通過同桌邊操作邊交流想出了計算“24+9”的多種算法,對于學生自己想出的各種算法,我都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與其他同學的算法比一比等活動,在課堂巡視中更多關注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點撥,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
數學學習在學生的操作中體現。小學數學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任務更多側重于“過程與方法”。很多的過程與方法就體現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本課重點是使學生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計算教學應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在本堂課中,我鼓勵學生用多種算法來計算24+9,那“算法多樣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優化”?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5
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是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不進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既是為后面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奠定基礎,同時也是以后學習多位數加多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根基所在。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本節課的優點是:教學思路清晰,以學生為主體,體現了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首先,課堂上先通過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的加法,鞏固學生對加法的認識。為下面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作鋪墊。
在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靈活改變教學情境,創設了過“六一”節時,小紅和小明為同學們買了24瓶礦泉水夠分嗎?再買來9瓶夠嗎?學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數學問題后,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29+4=33,但當我問他們“你是怎么想的”時,他們就說不出來了。就在學生腦子一片空白時,我并不急于教給學生算法,而是將這一學習任務完全交給學生,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主動學習的工具——小棒,對學生說“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好嗎?讓他們自由、獨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題的方法,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算法。此時此刻我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的過程。通過擺小棒,對于已經知道得數的學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對于不知道得數的學生,他們也學會了如何計算進位加法。對于學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加以鼓勵,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之間能互相啟發。在練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充分理解算理,多讓孩子說說這個結果是怎么算出來的?讓學生講出24+9的計算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述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理解。讓學生通過比較24+5和24+9的異同點,知道24+5是不進位的加法,24+9是進位加法。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復習時間太長。
2、例題處理的不夠完整。
3、練習題的設計應先出示口算題,讓孩子們在親筆練習后,再出示判斷題,結合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這樣設計會更合適。
4、只注重了老師的教,表面看上去這是一節比較完美的課堂,從復習—新授—練習環環相扣,層次清楚,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沒有照顧到學生的學情,只注重了學生的說,實際上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已脫離了操作的視線,是在空說,造成學生根本不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強化訓練不到位,造成會的不講已懂,不會的還是不會,課堂教學效果不夠好,還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
雖然學生的口算方法不成熟,計算速度不夠快,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會讓學生掌握方法之后,學生的口算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6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和100以內數的認識、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口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在本節課中注重的是通過小棒操作的過程,體現學生經歷計算的基本思維過程,從一開始的實物操作(主題和小棒)、到隨后的表象操作(頭腦中重現分一分、擺一擺的過程),再到最后的符號操作(語言表征,計算結果),讓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形成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繼而達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標。
針對課堂練習的高效性這個研究課題,我主要想通過以下兩點來體現:
一是:練習的層次性。從一開始的圈一圈算一算切合例題進行鞏固,到小手對數,進展到無實物的抽象計算,再到填十位上的數,發現進位與不進位的區別,最后進行生活運用,深透估算的思想。
二是:練習的趣味性。結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在平日的教學中常常用到小手游戲,例如課前的對對碰(就是練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課中的小手對數等,旨在讓孩子用最愛動、最直接的教具——小手來進行口算練習,而且用小手的形式展現,速度快易于檢查。
三是:練習的針對性。本節課的重點算法就是相同數位相加,算理則是個位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本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想法,在練習設計中,我特意安排了“小手對數”“十位上填幾”以及“拓展練習”這三個版塊,旨在通過多個練習,針對性的進行重點的訓練和難點的遞進式突破。
在本堂課中,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尤其是聽取了趙曉英主任和張志娜校長的點評后,更是深得反思:
其一:“數形結合如何才是真正的有效?”
低年級的計算教學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是最優化的選擇,本節課中我在設計中也想要突出這點,但一堂課上下來,總覺得在數形結合點上不是很流暢,學生能正確的擺小棒,準確說出自己的擺法,但落實到算法上就總是出現問題,聽從了兩位專家的點評后,我頓悟:數形的結合要適時而緊湊,學生在自己體驗擺法后,就應該結合他們的口述一邊說一邊提煉算法一邊進行板書,這樣“形”(小棒)和“數”(算法的算式)才會讓學生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的結合,學生才會明白:我擺的這個過程原來就是用這個算式來表示的呀!從而更有效的理解算理和算法。
其二:“算法多樣化和算法最優化的抉擇”
我鼓勵學生用多種算法來計算24+8,那“算法多樣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優化”?對于《課程標準》中“提倡算法多樣化”如何理解?我個人認為算法多樣化絕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從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層次的目的是從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我價值觀角度提出的。為此,數學教學中算法多樣應區別于趣味數學的游戲,應當組織學生學會從多種算法中分析、辨別出最佳或較佳的方法,當然不應是教師主觀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較佳方法中的標準,一是簡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類問題中均可使用,這兩條標準必須同時具備。讓學生從小就學會“多中選優,擇優費用”。同時,學生發現自己所創造的算法被列為最佳成或較佳,在他們幼小心靈里會萌發出自我價值,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學習中會主動挑戰自我,這才是教學改革的真諦!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7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口算;經歷探索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過程,通過算法多樣化,初步學會有個性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喜歡數學。
為了順利地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中我主要關注了以下幾點:
1、抓住知識“生長點”,巧設復習過關題,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
本節課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用“湊十法”來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所以上課伊始我首先以“游戲”和“搶答”的形式設計了三類練習題,對剛學過的“9加幾”進行了回顧復習,通過復習為下面學習新知做好了知識鋪墊,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樹立起了學習的信心,保證了學生能以最佳的學習狀態投入到后面的學習中。
2、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新授過程中,我設計從學生熟悉的校園運動會入手,利用教材中學生領取飲料的場景,通過這樣的設計安排,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找出了兩個主要問題(兩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兩組一共要多少瓶水);接下來我引導學生先尋找第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學生很輕松地列出了算式。但在探索用多種方法計算得數時,學生只探索出了一種計算方法“湊十法”,給人的感覺學生的思維想象太狹窄,可能這與第一節課“9加幾”的教學時,強化了“湊十法”有關系。在順利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我把第二個問題完全放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教學由“扶”到“放”,師生平等參與,共同探討、交流,學生擁有了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從而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分層練習體現不夠,課堂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課堂語言還不夠生動簡練等。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慢慢感知體會算法,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自我感悟,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切身體會發自內心的選擇出對于他們來說最簡便的方法,也就是讓學生學會怎么學習、怎么思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活動中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個性和潛能,在體驗中獲取到知識,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學習的樂趣!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精選7篇)】相關文章:
進位加法教學反思12-26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說課稿11-05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課后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2-18
一年級數學《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教學反思09-26
《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教學反思15篇03-03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課后的教學反思范文12-18
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11-07
小學《進位加》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