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十幾減5、4、3、2,這部分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學生經歷了十幾減9和十幾減8、7的大量練習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時學生的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如何靈活運用這些方法?是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難點和十幾減6一樣,這部分內容不再出現圖示,而是讓學生自己想該怎樣算,使學生由具體過渡到抽象,由“眼觀”過渡到“心想”,逐漸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十幾減5、4、3、2包括很多式題,但教材并沒有全部列出來,只是通過兩個例題的5個式題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然后在練習中逐漸出現其它式題。與前面的十幾減9、8、7相比,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相對輕松,絕大多數學生能將“想加算減”、“破十法”等方法自主遷移到本課的學習中。
教學中我讓學生說計算過程時,關注平日里不太會表達、思維較慢的幾個學生,雖然他們在回答中還有些不自信,但也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學生自己來說是一種肯定,對我來說更是高興。但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出現問題了。比如:小白兔采了藍蘑菇和花蘑菇共11個,其中藍蘑菇有5個,花蘑菇有多少個?很多學生列出的算式是:5+6=11,想法是藍蘑菇花蘑菇一共有11個,藍蘑菇有5個,那么花蘑菇就有6個。所以我在說想法“把總的蘑菇數減去藍蘑菇的個數就是花蘑菇的個數”時,強調“減去”兩字,但是講來講去仍有很多學生還是一知半解,作業題中類似的題目繼續用加法做。
在講完例題后,我從實際生活中選了一個例子,請學生閉上眼睛,老師說“第一組一共有14個小朋友,其中女生有5人,男生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把總的人數減去女生的人數就是男生的人數,用減法做。可還是有學生不理解,于是我只能讓他們記住題目中出現的兩個數字一定出現在“=”的前面,以防再出現加法的情況。這種方法雖然有點應試的味道,但針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我又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 篇2
十幾減5、4、3、2是在學生經歷了十幾減9和十幾減8、7的大量練習基礎上,這時學生的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與前面的十幾減9、8、7相比,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相對輕松,絕大多數學生能將“破十法”自主遷移到本課的學習中。教學中有讓學生說計算過程時,關注平日里不太會表達、思維較慢的幾個學生,雖然在回答中還有些不自信,但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學生自己來說是一種肯定,對我來說更是高興。
這堂課我首先讓學生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己先試著去算12-3=12-4=12-5=通過學生試做,再讓孩子們同桌互相說說他是怎么算出來的?最后,我讓孩子們在班上說出來。接著我讓孩子獨立完成11-5=11-4=11-3=8,看誰最快完成。
通過問題:你有什么發現?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會發現被減數沒變,減數越小,結果就越大;減數越大,結果就越小。得到了課堂的生成。
課堂不足,發現孩子掌握破十法以后,在計算的過程中不怎么會用其他的如:看加想減,遞減法等等。從作業的反饋來看,有些學生能正確計算,但不能靈活計算,特別是學生相對喜歡用“想加算減”來計算,面對一個算式時,當他想不到相應的加法就會束手無策,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進一步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去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從課件到教案,我用了不到6個小時完成了。客觀來說,時間準備不足,設計教案時思考不夠全面,但是我認為這也說明了自己在設計教案反面存在很多不足。聽完專家的點評,我深感慚愧,下面我就以下兩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看法。
1、整體設計體現了自主探究的理念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探究,本節課正好體現了這一理念。由于本節課是在教學了十幾減9、8、7、6以后進行的,學生對“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有了較深的認識,也能熟練運用。因此大膽放手讓學生探究十幾減5、4、3、2的計算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大膽嘗試。“放”與“收”的權利都要留在學生自己手中,老師只能為他們做好分配“放”和“收”的時間點。
2、教學語言需要精煉簡潔
數學本身是簡潔的,所以數學教學的語言也應該是簡潔精煉的,否則就有點喧賓奪主了。本節課的情境敘述和過渡性語言都有些羅嗦,以后要特別注意。而有些口頭禪如“對不對”則是一節漂亮的數學課最致命的地方。那么平時的教學也要規范自己的.教學語言,特別是評價性語言。
3、準確把握每個教學環節的目的
我很慚愧地說,我這節課的失敗之處就是我在設計教學時沒有準確把握每個教學環節的目的,單純去追求了“情境創設”和“交流”的形式,從而忽略了它們的本質。因此今后設計教學得先問問自己“為什么”,心中明了后再思考“怎樣做”,不能讓自己的教學變成了附和新課程理念的教學。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 篇4
《十幾減5、4、3、2》是在學生經歷了十幾減9和十幾減8、7、6的學習基礎上學習的,學生的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與前面的十幾減9、8、7、6相比,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得相對輕松。課開始,我首先復習了有關十幾減9、8、7、的計算,為學習本課新知做好鋪墊。
顯然,他們在計算每一組的第一題時,都是通過“想加算減”或“破十法”等方法進行認真計算的,而在計算第二、第三道時是利用規律在計算的,可惜的是,他們沒找到這種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小,差應該反而變大的規律,所以答案錯得一模一樣。
看到他們的情況,我并沒有急著告訴他們規律,而是讓他們再用方法認真算一遍。與此同時,我巡視了一些算得比較慢的同學,他們的答案更是算對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于“想加算減”、“破十法”還是掌握得不錯,但速度不是很快。
講評時,我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學生基本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對他們給予了積極鼓勵。同時,我針對剛才嘗試練習中出現的錯誤現象,耐心引導學生共同探索“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小或變大,差變化的規律”。首先我肯定了那幾個同學特別愛動腦,能夠觀察題目特點,找規律,算答案,這種學習習慣和方法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但找規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思考,減法計算與加法計算的變化規律是否會相同呢?我們一起來認真觀察每一組算式的特點為,看看什么沒變,什么變了,怎樣變的?
當學生匯報完正確答案時,我故意把剛才錯誤答案寫在正確答案旁邊,讓學生看看算式再想想,他們為什么錯了?
在正確答案與錯誤答案對比的情況下,一些反應很快的同學似乎想到了這些算式存在變化規律,于是一位同學激動得叫起來了,答案應該是一個比一個多1,不是越來越小。我趁機問,為什么得數會越來越大呢?很多同學舉起了小手。指名回答,學生說:因為減數越來越小,所以差就越來越大,雖然這樣總結不完整,但在引導之后,大部分同學還是能慢慢說清楚,逐步體會了“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小,差反而變大”的關系。
鞏固練習中在做練習第3題時,很多同學一下子就發現了這一題每組題的特點: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大。所以,很多同學能正確利用規律計算:先算每一組的第一個算式的答案,后面兩個計算就只看減數,減數多1,差就少1。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都有所提高。
反思這節課,感覺我們有些同學還是很愛動腦筋的,但思維還不夠完善,需要我們老師好好引導、啟發,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我們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化錯誤為有效教學資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節課本堂不太成功的地方是:很少同學會聯想前面的十幾減9、8、7、6來計計算相應的十幾減5、4、3、2,可能是學生對于20以內的退位減法還不夠熟練,以后應該加強練習。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 篇5
十幾減6、5、4、3、2是在學生掌握十幾減9、8、7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交流,探索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重點是幫助學生探索算法,難點是正確計算。分析教材,我覺得例題作為一種新類型的應用題,也應該作為重點探索。
一、依據例題,學習求其中一部分的應用題。
例題情境圖出現的是求另一個加數的實際問題的情境,都是減法意義的具體應用。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這種題目經常會用加法計算。所以例題我作為重點來講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意義。出示情境圖后,讓學生觀察蘑菇可以分為兩類,藍蘑菇有5個,灰蘑菇有6個,一共有11個。在出示兩個問題,讓學生有列出相應的減法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引導學生理解從總數當中去掉一個加數,等于另一個加數,用減法計算。
二、交流算法,觀察發現,應用提高。
學生對于“11-5”與“11-6”這兩個算式,很自然地想到用“破十法”和“算減法想加法”來進行計算。這兒我只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想想做做的第1題與第2題,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學生都會發現每組的兩個算式數字相同。小結引導根據一道減法算式也可以想有關系的另一道減法算式。
這節課總的說,學生計算的效果還不錯,練習時多數學生都能主動找規律找聯系去計算。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04-12
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04-12
《十幾減6、5、4、3、2》教學反思05-26
數學課程《十幾減5、4、3、2》教學反思(通用5篇)03-14
十幾減教學反思11-10
《十幾減7》教學反思04-08
十幾減8教學反思02-15
十幾減9教學反思10-25
十幾減幾的教學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