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1
通過本節授課,我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進行了反思,在總結經驗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成功的地方: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本節從學生親身體驗入手引出問題,較好的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本節打好基礎。
本節課學習難度不是很大,學生可以親自設計實驗、動手探究,方便易操作現象明顯的實驗,親自體驗當魔術師的感覺,嘗試合作的力量,體驗解決困惑后的喜悅。通過實驗探究,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識別酸和堿,并通過對比學習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和它們的特性,也是為以后學習酸堿做好輔墊。
授課過程中,利用食物味道和回憶感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從而獲取對酸和堿的感性認識;用小魔術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從而到出酸堿指示劑,并會用指示劑區分酸堿溶液;通過實驗探究和圖片的展示,幫助學生推理出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特性,同時在使用濃硫酸時,注意它的強烈的腐蝕性,從而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辯證思維的方法。教學效果比較好。
不足的地方:
在講授酸堿能使指示劑變色時,有點雜亂。
總之,教學傳授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只有認真進行反思,才能在今后的教學中得到不斷的完善,水平才能提高。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2
《常見的酸和堿》是初中化學知識的重中之重。設計本節課我首先明確了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一過程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
酸和堿是化學中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兩類物質。但此時學生對這些物質的認識還比較模糊,而且本節課又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比較困難的“酸堿鹽”的入門課,所以本節課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師啟發講解與學生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方法。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學生平等對話,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指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和擬人化的活動展示學習化學知識;按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討論得出結論,將好奇轉變為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探究。培養實驗技能、分析能力及與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四點指導:
1、對學生實驗方案的指導。
2、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規范操作的方法和觀察現象的角度。
3、注重引導學生完整而準確地描述實驗現象。規范、準確、全面的描述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求實、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4、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指導探索活動中,應及時對學生實驗的`成功或失敗給予鼓勵或指導。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實驗結果,更應注重實驗過程的科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對本節課教材內容的處理:對教材內容的處理及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將三個活動按情境進行處理。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以故事《巫婆的騙術》設置懸念并結合日常生活常識創設情境,引入酸和堿的知識。學生發表觀看騙術后的見解通過故事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入新課。
在學習教材基礎上進行探究活動(采用游戲方式)探究物質的酸堿性探究活動采用小游戲方式:部分學生分別扮演食醋、石灰水、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并分別戴上寫有相應名稱的帽子,手執一支試管。另一部分學生扮演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手執相應滴瓶,并將藥品滴入前面四種物質扮演者手中試管,讓同學們觀看顏色的變化。通過實驗揭穿“巫婆的騙術”,激起學習欲望。對實驗10—1進行改造,采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并在此實驗基礎上得出了指示劑的變化規律。
從實驗室的條件與學生安全考慮,對濃硫酸和濃鹽酸的物理性質通過教師演示來進行,因天氣比較寒冷,濃鹽酸瓶口有白霧的現象要學生非常仔細地觀察才能看到。對濃硫酸的特性,課件展示濃硫酸傷人后皮膚被腐蝕的畫面 →濃硫酸的腐蝕性 →提出問題:如何合理利用酸 →課件展示稀釋濃硫酸方法不當導致危害的情景→提問:如何處理不良后果 →展示:規范操作稀釋濃硫酸的步驟。從而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通過問題在生活中發現有哪些含酸的物質?從化學走向生活,讓學生體驗到化學無處不在。
對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的認識,首先是通過學生小組開展探究性實驗來認識的。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去觀察現象,感性地去體驗稀鹽酸、稀硫酸的一些化學性質,同時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這樣使學生對稀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有一個初步了解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知識還沒有形成,只是一個粗淺的認識,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知識的歸納、理解,并完成一定的練習加以鞏固。
在實驗的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進行對比實驗。本內容中金屬與酸的反應設計成兩種類型的對比實驗:①三種不同金屬在同一種酸中反應的對比實驗②同種金屬分別與稀硫酸、稀鹽酸反應的對比實驗。在知識與技能上通過對比:①學生能知道不同金屬在同一種酸中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表現的化學性質不同,通過對比②學生能知道稀硫酸和稀鹽酸化學性質有共同之處;在過程與方法中能通過實驗初步了解控制變量法在實驗中的具體應用,通過實驗觀察中的交流,如“哎,這支試管很熱呢!”,讓不同觀察角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比較充分的交流,進而體驗合作所帶來的認同、贊許。在情感與態度上,學生通過在兩種類型對比實驗中真實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現象,接受“化學實驗是與客觀事實為基礎”的科學思想的熏陶,更體驗“做中學”的樂趣。
本節課由于實驗探究、討論整理的環節偏多,所以課堂節奏的調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靈活地處理和把握,以便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這節課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時間控制方面還存在一些欠缺。這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藝與技巧,當前學生思維和信息來源廣泛,這既是需要教師注意與研究比以往更為生動與豐富多彩的全新教學資源,需要教師以積極態度加以指導。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3
1、反思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學生剛了解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就提出“書寫SO3與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要求,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吹自大的氣球”用以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氣體發生了反應,沒有學生提出問題:“會不會是CO2被水吸收了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做對比實驗。對“氫氧化鈉用來除油污”的用途,沒有關注課本P55“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在生活中可用來去油污”的表述,若能比較一下汽油去油污、洗滌劑去油污與氫氧化鈉去油污的原理,就能更有效地將新舊知識融合,形成知識體系。
2、有效預設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所用生石灰不是塊狀的,實驗現象不明顯。播放【實驗10—8】的錄像,降低了實驗的可信度。沒有探討“氫氧化鈣溶液常用于檢驗CO2氣體而氫氧化鈉溶液常用于除去CO2氣體” 的本質原因。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備課過程中有效預設,教學過程中有效生成,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4
“堿的化學性質”是化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雖然傳統的教學是教師給定實驗步驟,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實驗,最后得出結論。缺少學生的自主性,但是這個授課班級是個平行班,如果本節課在設計時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許多學生將無法動手。不過由于學生動手有快慢,所以課堂顯得有點亂。
在教學時,要注意把握住以下幾點:
(1)控制好學生交流討論的時間,既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應給學生合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科學探究。
(2)本節課的起點較高,難度較大,因此在分組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搭配,從而避免基礎較弱的學生不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習效率低下。
(3)對練習時間以授課時間的把握不夠到位,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到最后的小結就顯得有些匆忙。以后可以在復習小測的安排上少一些內容。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化學《常見的酸和堿》教案03-30
《酸和堿中和反應》說課稿12-22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04-23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15篇04-23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04-04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15篇)04-03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15篇)04-03
人教二年級上《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01-27
《大洲和大洋》教學反思范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