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精選4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精選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1
《江城子密州出獵》本堂課我主要突出了“讀”的環節。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后再齊讀,老師點撥后,學生再齊讀課文。因為讀的不夠理想,讓學生聽了錄音示范后,再讓學生自由訓練,最后再讓學生個別示范。
這細致而充分的朗讀,在理解文意與示范朗讀方面是有益處的。但細想來,卻又有大缺陷。
首先這樣的朗讀過分集中,使得本來書生朗朗的課堂,只在此時熱鬧了一時,卻并未貫穿始終。這使得朗讀的效益大減,只起到理解文意與為讀而讀的作用。如果這一時的朗讀能夠在整堂課上細水長流,那么他的效能既可幫助理解文意,又可加深詞句的賞析印象,更能體會詞的意境與情感。
其次這樣的朗讀指導過于強硬,無論是教師關于高低、輕重、快慢的指導,都非學生自己的情感體悟,而是別人強加給他們的,即便學生能夠讀出一點感覺,也決非來自他們真實的體會。如果在學生自由朗讀后,不是齊讀,而是讓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學生在表達自己的體會后再來指導。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示范作用,又引導學生在初步的了解與體會后再來朗讀,那樣的讀才是有效的朗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2
本周,學校安排了我的一節公開課,課前我對文本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讀,為了使我對文本的理解,更好地為課堂所用,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我設計了初識蘇軾、賞讀析詞、悟讀詞眼幾個環節,試圖以“狂”字貫穿全文,讓學生感悟作者出獵時的狂態和想要為國效力的狂心。
通過學生描述一幅幅畫面來感受形象與情感,進而將課堂推向對蘇軾豁達豪邁的人生態度賞析上。
接下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
得:
首先在對文本的語言分析這一環節,疏通文字以后,我做了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
上片對出獵的壯闊場面進行了大量描寫,也是最直觀體現作者“狂”態的。我讓學生想象詞的上片中壯闊的出獵場面,用“我看見了一個……的太守”這樣的話語,激發學生對詩詞的想象力,讓空洞的`文字變得生動,更好地為下片體會作者的感情做準備。
其次在讀法的指導上,隨著教學環節的推進,我對字的重音,句子的節奏,整首詞作朗讀時所應把握的感情做出了適當的指導,讓朗讀教學落到實處,學生課前和課中的朗讀明顯有進步,能讀出整首作品的豪放之情。
最后由對詞的賞析轉換到對詞人豁達豪邁的人生態度的賞析上。
失:
這一節課中,也有遺憾。
比如在聽讀明義的環節上,沒有留有時間為學生答疑,使得下面環節的描述畫面有些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前一環節的處理不到位,還沒有弄懂詞義。對學生所答問題的指導上,我做得還不夠。沒有因勢利導,這也提醒了我,面對不同的學情,老師向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自己都要有充分的準備。
只有在充分預設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還應當注意教學的評價語言。這也督促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靈活地對待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有對于課堂時間的把握不到位,稍微有點拖堂,這也是一個大遺憾。
這一次公開教學已經結束,但是相信它會是我教師之路的一個新的起點。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多上好課,讓遺憾變少,精彩變多。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3
這節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和啟發。如果說有“閃光點”,我自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 以誦讀為主。
初一的學生學習《江城子·密州出獵》,有一定的難 度,誦讀是最好的方法。讀題,讀作者,讀課文,讀注釋,通過多次的“ 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語感,了解詞的思想感情。
二、質疑探究。
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先在小組里提 出,小組探究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在班上提出,師生一起探究。學生 提出的問題先由其他同學分析解決,老師點撥。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 提出的問題的“面”廣,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三、討論延伸。
由老師設計問題,讓學生討論解決。目的是引導學生 把握重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學生帶進作者所營造的意境里,品 味這首詞的美。水到渠成地感情朗誦和背誦課文。
根據新課標精神,改革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學模式,實行民主、開放 、以生為本的教學,讓學生“走出灌注”。以上幾點正是這一精神的體現 。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學習勁頭高漲,與老師配合得較好 ,課堂氣氛活躍,較好地完成了這節課的學習任務。
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朗誦、背誦。
2、感知、品味。
這更使我深刻地認識到:
要教好古詩文,一定要透切理解新課標的精神 ,指導教學活動,利用最佳的教學方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對古詩文的教學才有促進作用。
當然,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上課時情緒比較緊張,普通話不夠標準,對 這首詞還理解得不夠透切等。比如,一學生提問:“為什么文題用“密州 出獵”而不用“密州打獵”?一個同學回答是因為作者當時想到“出”,沒有 想到“打”;另一個同學回答是因為他們打獵要走出城里的原因。
我的補充回答是:同意第二個同學的說法,還有一個原因是“打獵”是口頭語, 而“出獵”是書面語。這顯然是不到位的牽強的回答。造成這原因是因為 對古詩文知識積累不多,理解不夠透切。
這警示我趕快廣泛閱讀古詩文 ,積累這方面的知識,提高文化素養。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4
古詩詞教學必須堅持誦讀為主、整體感知為主、積累為主。在新的課程 標準指導下,古詩詞教學如何才能既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又符合 古詩詞教學的基本原則和規律呢?
上了《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課我作了有益的探索,表現出三個特點:
一、因“放”而活。
這堂課開放性很強,老師沒有預先設置套路,引生入 甕,而是讓學生在自己預習教學內容與相關資料的基礎上質疑,在自主 閱讀中生成問題,教師圍繞學生的問題展開教學。這對教師來說,具有 挑戰性,但本堂課的生命力正在于此。在理解詞的主旨和典故這一教學中心環節里,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多角度分析,對學生的不同見解,只要 言之成理,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成果。整堂課始終 以學生為中心,活而不亂。這正是課程標準倡導的。
二、因“合”而深。
這里的“合”,側重于合作學習,即學生帶著疑問到小 組里進行討論、研究,在思維的相互碰撞中有效地解決問題。毛老師具 有較強的親和力,并充分發揮這一特點,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整堂 課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氛圍中展開。學生之間的互問互答、師生之 間的探討和諧自然,教師成為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說教者。由于“合作 ”,對詩歌的挖掘較有深度,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在 “誦讀”這一環節中,教師持合作的態度的“示范”,通過取長補短,師生 共同進步。
三、因“引”而高。
詩言志,詞言情。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領會詞中的“情 ”,就可以達到詩歌教學的最高目標。課堂教學中,毛教師十分善于引導 ,把學生導向重難點,抓住詞眼,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領會詞的意境。
《江城子·密州出獵》全詞只有70字,但字字珠璣,意境深遠。毛教師通 過背景引導、誦讀引導、詞眼引導、典故引導,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距 離,使學生從感性的層次到理性的高度認識了蘇軾的報國之志,從而落 實三個維度目標。
作為一位年輕教師,異地借班,現場作課,難免有不足之處,主要是:
(1)導入比較拖沓,整堂課顯得前松后緊,以至關鍵性問題和背誦的任 務未能很好地落實;
(2)嚼得太碎,過分糾纏一些細節,重理性的分析 ,使學生對全詞整體感知不足;
(3)誦讀缺乏足夠的指導,未能充分引 導學生感受詞的美。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精選4篇)】相關文章:
江城子密州出獵賞析10-12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課稿12-20
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理解05-01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詩詞12-11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4篇12-30
《江城子·密州出獵》練習附答案02-17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答案09-04
《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試題及答案02-22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作品鑒賞07-27
北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品讀賞析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