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精選9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1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可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沒有學過。為了使幼兒學起來更容易,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復雜的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
雖然現在的日歷樣式多,我在本次教學中沒有時間去說,但孩子們只要認識了典型的日歷,掌握了日歷要先看年份,再看月份、日期、星期這一方法,相信孩子們碰到別的樣式的日歷,也能慢慢看懂。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2
《認識日歷》不僅僅是一節認知活動,更是具有科學性的活動。不僅要讓孩子們認識到日歷,并讓孩子們了解日歷、知道日歷的用途。因此,在活動的開始,我沒有繞任何的彎子,直接開門見山的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這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并不認識,只有少部分孩子能說上來。雖然孩子們并不認識,但從他們的眼中我看到他們求知的欲望。我靈機一動,忽然想到了“年的故事”,孩子們一聽到故事,興趣更濃厚了。
孩子們最喜歡聽故事了,我就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讓他們更主動、喜歡、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樂趣和積極性,幼兒很容易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分別有大月和小月,并能和我一起數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而大約為31天,小月為30天,其中最小的月是二月,或是28天或是29天。
雖然整節活動順利進行,但我還是覺得少些什么,于是我決定分成兩節活動來進行,這樣更利于幼兒理解。課后我仔細做了一個分析,想想應該再補充一些什么,讓孩子們了解更多關于日歷的知識。
這中間我做了一些鋪墊,讓孩子們知道一年之中都有那些節日。我大量的搜集了更多的日歷圖片和臺歷,讓孩子們知道每個日期的下面一行小字為陰歷,過很多節日就是按照下面的小字來知道的。分別用找節日、找生日來進行,活動比較順利,但還是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里一些小小的阻力,沒能讓全部的.孩子們更好的操作。
從兩節活動結合看來,看似枯燥的《認識日歷》,通過故事的形式變為生動、簡單的方法確實不錯,有效果。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準備活動材料方面我惡魔能遇到了兩難的境地,這值得我再一次的深思與探討,讓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的完善,讓幼兒能更快樂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3
這次數學活動,我精心設計了三個實踐環節,每一環節都是環環相套,層層遞進。
活動開始,我神秘地說要與數字朋友做游戲,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給吸引住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 、說說數字,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進行著有趣的游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開了一個展覽會,孩子們更是樂開了天更重要的是這個情境激發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發現,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數學《認識日歷》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日歷 掛歷 臺歷等來讓幼兒認識日期,查閱日期.活動中充分體現了《綱要》精神:幼兒的'教育內容必須生活化、游戲化、社會化!罢n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創設出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應該讓學生懂得:生活就是數學學習的課堂,數學學習就在廣闊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長中。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4
課堂上我給幼兒出示的是一本臺歷,所以我結合臺歷的特點,首先引導幼兒認識一年有12個月及月份之間的排列順序。
我告訴幼兒,翻過封皮后是一張一張的日歷,每一張表示一個月,一年有多少個月,日歷就有多少張,我通過翻閱日歷和幼兒一起點數的方法,讓幼兒知道一年有12個月,同時讓幼兒觀察出一年開始的'那一個月是1月,一年最后的一個月是12月。接著,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日歷上表示月份的數字,通過老師任意翻閱,讓幼兒練習辨認出是幾月。
讓幼兒認識一個月有31天或30天。我啟發幼兒:“日歷上的數字是表示日期的,如2就表示今天是2號,最后一個數字是表示這個月一共有多少天”,我任意翻出幾張日歷,請幼兒練習和判斷,說這個月有多少天。老師引導幼兒發現有的是30天或31天,最后我按順序翻閱日歷,請幼兒說出這個月的天數并記錄在統計圖上,重點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老師的記錄,找出哪幾個月是30天,哪幾個月是31天,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2月份的天數最少,有28天,我告訴幼兒2月份是閏月。
本節課我是通過臺歷引導幼兒學習認識一年有12個月及月份之間的排列順序,讓幼兒認識一個月有31天或30天,今后我還會繼續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掛歷復習一個星期有幾天和它們的排列順序,引導幼兒學習日歷上哪幾個字是表示星期的,告訴幼兒星期日用紅色表示,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是用黑色的字表示等,豐富幼兒對日歷的了解。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5
“天氣日歷”是記錄天氣現象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像氣象學家那樣觀察和記錄每天的天氣,通過相當一段時間地觀察記錄,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天氣,了解更多的天氣信息。
當學生基本掌握了怎樣觀察天氣,怎樣用天氣符號記錄,天氣日歷的作用等有關操作層面的內容后,引導學生討論,今后怎樣記錄好我們的天氣日歷,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學生的主體意識強烈,樂于參與這項具有科學意義的觀察記錄活動,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通過討論,全班60名同學2人一組,剛好30組,可以持續記錄一個月。兩名同學一人負責氣溫的觀察和記錄,另一人負責觀察記錄其他的內容,教師為他們準備了“我們的天氣日歷”和“我們的日期 氣溫表”兩份表格,供學生記錄用,從課堂學生的表現看,他們的情緒還是十分高漲的。
我想,我們并不是為了記錄而記錄,因為這是一項持續觀察的科學活動,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教科書所規定的學習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耐心的、較長時間的觀察事物的發展與變化,因為有價值的`科學發現絕不可能只是一兩次簡單的觀察,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幾十年如一日觀察物候,記錄各種植物花開花落的日期,持續24年,發現了太陽黑子活動與植物之間的聯系,它充分說明,觀察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要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必須付出艱苦的、單調的、重復的工作,而這一切,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6
我聽了老師執教的《看日歷》!犊慈諝v》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知識,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年、月、日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張老師這一刻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
一,教態自然大方
教態是無聲的語言,它包括教師的面部表情、站姿、手勢能對有聲語言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作用,可以使教師通過表情讓語言的表達更加準確、豐富,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所以,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生安全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如張老師在講課是面帶微笑,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目光注視著學生,給與學生尊重。
二,語言干凈利落
上好一堂課,教師的語言至關重要,諺語說的好:“它不是糖,卻能粘住一切!边@里講的就是語言的魅力。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能始終緊扣學生的心弦,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我們每一位一年級的教師都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努力提高語言藝術。張老師在《看日歷》這節課上,教學語言干凈利索,用自己富有魅力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孩子們都能認真地傾聽,“你的知識太豐富了”等親切的話語,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注,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積極愉悅的學習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上,學生都能認真地傾聽老師的每一句話,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
本節課我認為不足的地方有:提出的問題不清晰,如“還有幾月是相同的?”這樣的問題提出后,學生有的說7月,有的說除了二月都相同。好多都不是老師想要的答案,其實老是想問的是一年中有哪些月份的天數是相同的,這樣的話學生就明白了。當然,在我的課堂上,也出現過類似的問題如我在北師大版二年級上的其中一節《做家務》這節課,有這樣一個環節:“小組研究編寫。如果有困難,可以看一看書中的算式,再編2的乘法口訣。你能編幾句就幾句!比绻麑W生走神只聽見最后一句,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所以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清晰。最后一句應該換成“2的乘法口訣比一比誰編的最多”
聽了這節課,我學會了教師的課堂語言要簡練,提問是要注意問題的指向性要清晰。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7
天氣幾乎每天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從前面這兩個課時的情況看,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對天氣有了
初步認識。但是他們還不清楚天氣的基本特征,不知從那些方面描述天氣,當問及“今天天氣怎么樣?”的時候,他們往往回答“秋天來了”“今天好冷”等等。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描述天氣,并且意識到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高關心天氣的意識。由此開始“天氣日歷”的學習,使得他們的興趣更加濃厚。
通過天氣符號的認識和學習,讓學生具體去制作天氣日歷表。最高溫度、最低溫度、平均溫度、東南風、西北風、無風、微風、大風、小風、0級、1級、2級、小雨、中雨、大雨、晴天、多云、陰天等術語及天氣符號反映在天氣日歷表中,并根據日歷表統計一季度、一個月、一周的.天氣情況,以后分析“天氣日歷表”搜集到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讓學生了解天氣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響,我們該如何去做,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只是學生能否持之以恒地進行觀察并記錄,還有待于老師的督促指導。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8
《看日歷》教學反思《看日歷》是第七單元第一節的內容。主要是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年、月、日的知識包含著許多規律,它雖然是天文知識,但與數學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奧妙無窮,學生非常感興趣,我引導學生從中發現許多規律。
一開始學生認識年、月、日,自主尋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一年有幾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等都需要利用年歷,而年歷的形成、各月之間的聯系、星期的循環等,在教材中體現較少,但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繼續學習有很大幫助,于是教師設計本節課的第二個環節:制作年歷。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星期的循環和日期的連續性。在教學時,學生給12個月排序時速度很慢,使得“猜生日”的活動并不充分。
我發現學生能夠理解“一個月的最后一天和下一個月的第一天”之間的聯系,但是并不熟悉,導致排序的速度慢了。如果提前布置預習作業,在課前體驗“一個月的最后一天與下個月的第一天”之間的聯系,課上排序的速度快多了,學生也很高興,因為他們自學的知識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本課在設計時,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又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學習需要及認知規律對教材進行了適當調整,以制作“本班的`特色年歷”為主線,營造了豐富的、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充分的體現了數學學習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趣味的”這一基本理念。這節課在教學時,我還特別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
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機會,“制作年歷”、“看年歷”、“找節日”、“猜生日”等活動都是學生自主完成的,使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研究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 篇9
《看日歷》這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年、月、日》的第一課,是在學生已有對時、分、秒的認知基礎上,對時間上更大的單位年、月、日的認識。
關于看日歷,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導入環節用談話法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正是由于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想要表達的學生較多,而課上只是形式上的提問了兩三個同學,沒有充分的讓學生進行表達,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如果換做以奧運會、大閱兵或一些傳統節日等有意義的日子引入,既能夠讓學生了解這些特殊日子,感受數學無處不在,又能夠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小組合作記錄20xx~20xx年各月天數時,有個別小組沒有順利進行,讓我意識到大概沒有給學生明確任務要求。如果先帶領學生觀察其中一年的日歷再讓學生統計,可能學生完成起來會更輕松;蛘呦日堃坏絻擅〗M代表說一說本組準備怎樣進行記錄,再分組進行探究活動。同時也應該給學生探究知識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先獨立觀察、思考,在小組整理、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的態度。
小游戲環節,根據口令,是大月的舉右手,是小月的舉左手。當喊出二月時,有的學生認為兩只手都舉,也有的學生認為兩只手都不舉。這一矛盾的.現象雖然可以加深學生記住二月的天數比較特殊,但沒有給學生解釋應該怎樣舉手,只是保持中立的觀點,認為兩種都可以。課下還有學生在此糾結,學生糾結也就說明他明白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從學習目標來看,教學效果達到了。但我也在思考是否應該在游戲中給學生明確一個動作。
教學應該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時間以及展示自我的機會,這樣學生才會打開思路,張揚個性。但是,由于課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后面在日歷中標出自己家人的生日并展示環節匆匆帶過,這也是這節課留給我的遺憾。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提升的過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提高自我。
【幼兒園大班《認識日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日歷教學反思04-05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日歷10-25
大班《認識日歷》教學設計(通用10篇)01-08
大班數學《認識日歷》教案01-15
大班數學《認識日歷》教案02-16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04-02
看日歷教學反思04-03
天氣日歷教學反思01-12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日歷》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