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6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
《美麗的黃昏》是一首四三拍的二聲部輪唱曲,歌曲優美動聽,非常好的描繪出黃昏下的甜美意境。這節課我模仿了市實驗小學蔣琪老師的教學設計,在三(2)班教授這節課。以下是我對本堂課的一些反思。
一開始,我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去欣賞美麗的黃昏景色,學生非常投入,而且被美麗的景色深深吸引,他們有的說:“黃昏真美啊”有的說:“黃昏的顏色五彩繽紛”還有的說:“黃昏像大地鋪上一層金子”“黃昏的顏色還有變化”。應該說這時是情感很好的激發點。可是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而是馬上進行下一個環節,按節奏讀歌詞,我自己范讀又很不在狀態,導致學生讀的也很不在狀態,以致影響了整堂課學生歌聲的控制,一節課上,學生的歌聲都不夠美,情感的處理都不到位,優美的意境沒有形成,這是本節課的一大敗筆。
在演唱第一樂句時,第一次演唱學生唱得還不錯,可當我請一位學生來演唱師,該學生在3—1之間唱成滑音變成321,我見狀又連忙去糾正他的歌聲,而糾正又不到位,以致這位錯的同學反而成了全班同學的示范,讓全班同學都犯了這個錯。其實,當發現這個同學不對時,我應請其他同學幫助他,讓別人正確的歌聲成全班同學的示范,讓生與生之間有個對比,這樣對后面的'歌聲就會有幫助。
一節課下來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看我們的老師如何有效地引導。我們的目標定在哪里?我們是否對學生應掌握的能力有個明確的告知。以上就是我對自己本堂課的一些反思,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望同行們能批評指正。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2
對于這堂課我的教學設計思路是以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以他們的體驗為教學起點,把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形象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音樂、參與音樂、認識音樂、喜愛音樂、理解和表現音樂,體會音樂豐富的內涵。通過具有引導性、挖掘性的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進行自由探索,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現能力。
開始部分從他們熟悉的樂曲導入,通過律動讓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進入教室,加深3/4拍拍號的印象,同時為歌曲學習作鋪墊,開始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過程。對于三年級學生的音樂教學來說,要從多方面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已經養成的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課堂上十分注重情境創設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貝殼之歌是一首旋律瑯瑯上口的兒童歌曲,我將教學目標定為:學生能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為歌曲設計舞蹈動作進行展示。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首歌曲,三(2)班的孩子表現突出,他們各顯神通,表演的非常精彩!在課的設計上,始終圍繞本課教學目標,通過觀看大海的掛圖和老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初步認識大海和貝殼,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通過范唱,再次感受音樂風格,熟悉旋律,來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景。根據歌曲的內容,通過合作表演,加強相互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學生在學會歌曲后,很希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再現歌曲,在和諧、平等的評價中,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長,給每個學生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綜上所述,這節課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上老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需要加強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對于學生演唱時的要求還不夠細致,聲音位置、氣息的要求不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踏實地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3
二胡獨奏曲《賽馬》是小學音樂第五冊中的一首聆聽曲目。音樂結構是常見的帶再現的三段體。樂曲描寫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日舉行賽馬盛會時的熱鬧而歡快的場面。它以二胡這種獨特的民族樂器,表現了賽馬時那種萬馬奔騰、蹄聲“得得”的壯觀場面。聽來使人仿佛置身于駿馬在草原上狂奔的情景中,令人隨著跳蕩的節奏而心潮起伏,對遼闊神秘的內蒙古草原無限神住,同時也了表達內蒙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樂曲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段音樂熱烈奔放,刻畫了賽馬場上馬兒飛奔的沸騰場景,第二段音樂抒發了人們在節日賽馬的歡樂情緒,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現,使賽馬場面又一次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律動引發學生的.興趣,體驗樂曲,幫助學生理解樂曲內容;以打擊樂器的伴奏來增強學生對音樂元素的感悟,以及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以總分總的形式展開。首先是了解草原文化,初聽樂曲,感受基本情緒,并認識演奏的樂器二胡。然后分段細聽,第一段著重從律動出發,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并了解樂曲基調,加上簡單聲勢;第二段在律動之外,又加上打擊樂器的伴奏,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并與所聽到的音樂進行交流;打擊樂器的節奏進行變化后延入到第三樂段,實現比賽快到終點時的氣氛與前幾段的比較,并加入人聲的節奏,重現賽場的白熱化。最后,總體感受樂曲,把律動與聲勢結合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抓住聽,并嘗試培養學生好的聆聽習慣,從細處入手,努力與本課的三個教學目標靠攏。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4
我把自己這幾個星期的教學心得做了一個總結和反思。
小學三年級的音樂課即唱歌課為主,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我覺得現在有這樣一種現象,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里(特別是課的后半部分)唱歌都是“老太婆念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里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就要到課外去找。找學生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里,并引以為豪。我覺得音樂應該與時俱進,把最新的資信帶進課堂,第一是可以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第二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剛進入音樂教學的第一個星期,我進入了思想的誤區,即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光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于偏重技能,使我的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小學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里,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所以在第二周的時候我改變了教學的方法,畢竟還是3年級的學生,不要把他們的興趣個磨滅了,技術性的東西還是要講的,但講要講得生動,而且不能過多,主要還是激發他們的興趣為主,音樂雖然在很多家長或學生的眼里不是什么重要的科目。但是,是一個人,特別是小學生情操的培養一個重要的途徑。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5
三年級的學生對歌曲(樂曲)的理解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對歌曲(樂曲)進行比較貼切的分析,可見學生的音樂能力有一定的基礎了,這和二年級時的能力培養是分不開的,所以音樂教學,或者說學生音樂方面的各種能力都是要從一開始慢慢培養的,我們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
近兩年來學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較狹隘,容易跟著別人走,自己的創新意識不夠強,有部分學生的.表現欲望不是很強,畏畏縮縮不敢在同學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表演能力方面,當然這其中也有老師的責任,比如說沒有更好地考慮到一部分能力較弱的同學;沒有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表現自己才能的平臺等等。
建議學校或老師多搞一些文藝方面的活動,比如班級的歌手比賽,小小舞蹈家的比賽等等,為學生創設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6
《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的民間童謠。2/4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優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具有搖籃曲的特點。這首歌曲的特點主要是讓孩子在聆聽、學唱、感受上海孩子兒時的童謠的同時,尤其是歌詞中用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一只饅頭一塊糕”這句上海地方方言,非常口語化,好像媽媽在哄寶寶睡覺時的語言和歌唱,從而讓我們自己的孩子回憶起自己童年的美好,增加內在的`幸福感。
由于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平穩,而且只有三句,很多孩子都以為這首歌曲簡單,其實不然,這首歌曲的第3小節的四度跳進,以及第二樂句中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使得很多孩子唱的不夠準確,尤其在落音的地方,由于知道自己唱不準,因此個別孩子在演唱時就缺少自信,教學中,除了要求孩子在聆聽范唱時認真聆聽,跟音樂或我小聲唱時,認真聽、認真唱、認真記以外,我還結合科爾文手勢在難點處用手勢的高低感受,來演唱歌曲。只是個人認為這首歌曲的范唱中,能加入一個用上海地方方言演唱的版本,或許更能激發孩子對自己童年的美好回憶。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7
新課程標準要求能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培養興趣、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自然地滲透,在注重個性發展的同時培養其創新能力,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祖國懷抱里》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目標要求學生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傾聽音樂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突出音樂聽覺體驗,中心點是“聽”,圍繞聽來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所以在課堂上,我抓住歌曲的'“情”、“樂”和學生多次靜心聽賞歌曲,并且每次聽賞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學生帶著思考去聽,循序漸進,在教師的引導下,一邊聽一邊解決歌曲學唱中的難點、重點、知識點、情感點,將音樂的理解、表現融入歌曲聽賞和學唱中。
二、參與音樂在課堂上僅僅憑教師口頭傳授,哪怕是音樂知識、音樂技能技巧,學生也是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為一體,自己親自主動的去探尋、領悟、體驗。通過讓孩子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節奏,歌曲情緒,按節奏朗讀歌詞來掌握歌曲。到自己創編動作,能用樂器為歌曲伴奏與最后開的一個小型音樂會來。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8
三年級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投入地來欣賞一段音樂,那么就需要音樂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要把枯燥的音樂欣賞課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教師應幫助他們處理好聽覺與聯想的關系,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從而豐富和發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
本課課前我認真備課、精心準備,因此,課堂上師生興致盎然,氣氛活躍,學生始終以愉快、飽滿的情緒進行學習,取得較好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聽看結合,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入門老師”,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前提。而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學生不易理解,如果光靠老師的'講解、介紹,學生就會缺乏興趣,厭倦音樂欣賞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盡量地運用圖片、多媒體、視頻等手段進行教學,通過視聽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其積極的思維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本課在欣賞《賽馬》時,我采用自制,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大屏幕上時而出現騎手們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的賽馬熱烈場面,時而又出現人們在草原上唱歌跳舞、休閑娛樂的場面。由于欣賞時,能有效地將視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強了對作品的理解。
二、聽唱結合,加深理解
欣賞一首音樂作品,一定要熟悉該作品的音樂主題,因為音樂主題是作品的核心,是音樂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要素。而唱音樂主題,是讓學生熟悉主題,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好方法。通過哼唱主題,有利于學生把握音樂形象,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準確辨認主題的重復和變化,使學生的音樂思維真正調動起來,更好地獲得音響體驗,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在欣賞《賽馬》樂曲時,我讓學生跟隨樂曲哼唱第二主題旋律,并運用圖形譜來輔助學生學唱,通過學唱,學生不僅分辨出音樂主題的重復和變化,還能體會出音樂的風格和情緒變化,從而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三、聽動結合,體驗情感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以情感打動人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欣賞教學應通過音樂作品的鮮明藝術形象來誘發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而體驗就是讓學生親自參加音樂實踐,通過律動、演奏、舞蹈等,使學生在音樂中“動”起來,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深化對音樂感情的體驗,提高學生審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欣賞《賽馬》樂曲時,我讓學生以雙響筒、自制沙錘、手鼓、串鈴等打擊樂器表演模擬馬蹄聲、馬鈴聲、馬鞭聲、歡呼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節課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打擊樂器環節中,該加入一些不同速度、力度設計,讓學生能夠很好的表現馬的“行進”、“慢跑”、“奔騰”的聲音,來更好的體驗感受躍馬奔騰馳騁草原之時的歡快、自豪情感。
通過這節音樂欣賞課,我體會到,教師只有開放學生的多個感知通道,充分利用他們靈巧的形體、自然的嗓音、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欣賞教學,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努力營造一個“動態”的課堂,才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之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使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都得到動態享受,真正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9
《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對音樂教學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的課程標準突出以審美為核心,深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觀。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贊賞。
《開心里個來》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數板歌詞,學唱歌曲《開心里個來》和感受生活中的數板這一過程,讓孩子感受現代都市變化之快,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贊頌新生活,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系,通過音樂體驗身邊都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都市霓虹燈下用心去開拓屬于自己的音樂空間。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天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對于音樂的感受總是喜歡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那么如何讓這堂課變的生動而有趣,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設計這節課時,針對以上幾個問題,又結合個人對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解,進行了以下幾種教學嘗試:
一、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用聽音樂回答問題的方式導入,而且用的是以前課堂上學過的歌曲。這樣做,不僅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輕松自然的導入課堂內容,還發展了學生的音樂聽覺,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感受能力。
二、以合作為手段,創造為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音樂新課標告訴我們,一切學習的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數板歌詞這一環節中,孩子的合作和創造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數板的朗讀需要體現出強弱的變化,在課上我請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相互合作,找出表現數板歌詞強弱規律正確的朗讀方式。當孩子們將自己的親身體驗表現出時,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節奏認知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合作能力,既尊重個性,又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
三、以審美為核心,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新課標中要求注重以審美為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的美、聽覺的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在教學生演唱歌曲時,我先讓學生充分而完整地聆聽歌曲,感受帶有數板的現代民歌的特點,接著用整體聽唱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歌曲,然后通過難點和情緒的處理,最終學生熟練地掌握歌曲的演唱。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體驗了歌曲的特殊音響形式,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在解決歌曲難點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自己找出唱的不好的地方,這種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方式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以課件為輔助,有效地進行音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它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能力。在這節課的拓展部分,我用課件給學生欣賞了現代說唱音樂、廣告音樂,將這些內容較為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聽的同時,更是比較直觀的看到了說唱音樂、廣告音樂的魅力所在,帶來了視聽新感受。
通過對音樂新課標的學習,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其光彩之處,但也存在著不少遺憾。在學習朗讀數板的過程中,有讓學生注意其強弱規律,但是過于強調學生用動作來體會,而忽視了朗讀聲音上的表現,所以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數板部分強弱規律朗讀的不明顯。另外,在歌唱教學時,對于歌曲本身所表達的涵義,老師不僅沒有在課堂上強調,而且也沒有讓學生表達出來。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繼續深入研究新課標,吃透教材,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使課堂教學再上新臺階!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0
《小小羊兒要回家》這首歌曲的我的教學目標是能用親切地柔聲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體驗到家是個讓人感到安全、溫暖、幸福的地方,增進對母子親情的'珍惜與對家的熱愛;樂句之間換氣要求演唱,柔和聲音表現意境。認識全音符并準確演唱。經過這節公開課以及其他綜合其他老師的意見,我總結以下幾點不足:
1、即時評價不夠準確貼切:對于學生的回答我沒有給予一個恰當,豐富的評價,只是用你說的真好這樣的句子帶過。沒有說出你好在哪里的依據。
2、歌曲處理方式單一。在學習歌曲過程中,沒有采用多元的方法,比較單一;歌曲內容比較冗長,處理不太細膩,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
3、提問方式過于直接。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是一個引導者,對于問題的拋出,應該有更多的思考。如何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明白你要他回答的點。
4、豐富學習內容,可以加入律動,加入樂器。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1
作為一名小學三年級的音樂老師,我在教學過程中一直秉持著以喜洋洋教育為理念。最近,我對三年級下音樂教學進行了反思,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我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講解內容過于簡單、缺乏深度的問題。在教授樂理知識的過程中,我只是簡單地講解一些基礎知識,沒有進一步深入探究。這樣會讓學生們學到的知識片面,難以深入記憶和理解,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動力。
我發現自己在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創作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教學中,我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如何進行編曲、創作樂曲等,但沒有對學生的創作過程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指導。這樣會讓學生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缺乏探究精神,對于音樂的理解和認識難以進一步提升。
最后,我發現自己在音樂教學的實際運用方面還需要改進。在教學中,我只是簡單地進行知識傳授,而沒有將所學知識與實際音樂演奏或其他音樂活動結合起來。這樣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無趣,難以使他們真正地產生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在反思之后,我意識到需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和學習。我將更加注重樂理知識的深度探究和引導學生的音樂創作,同時也會更多地結合實際音樂演奏或其他音樂活動,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加有趣和接地氣。我相信,這樣的改進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認識,讓他們更有興趣和熱情地學習音樂。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2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運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多層次、多領域地感受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之產生強烈而濃郁的審美動力和審美欲望,培養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以達到審美教育目標。
經過反思,我認為這節課有以下閃光點:
1.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一起討論,聽取、采納同學的建議,共同參與表演活動,當學生出現緊張情緒時能及時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師生間建立了親密和諧的關系,給學生增添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誘發了他們的審美情感。
2.能夠鼓勵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用各種形式表演歌曲,展現他們的音樂特長。
3.本課的問題設計比較簡明直接、通俗易懂,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也能及時有效地調整、解決。
4.語言簡潔、幽默,教態自然,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教材的分析雖然很透徹,但對學生學情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只考慮到了學生在接受知識程度上與我校學生的差異,但沒有顧及學生學習、行為習慣及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到前面表演敲鑼打鼓時由于緊張沒有發揮出他原有的水平,這是我沒有預設到的。
2.在表演這一環節上,對學生情感的激發還不夠,部分學生不敢放開胸懷,表達自己,表達音樂。
3.教師的體態語言還可以更豐富、更準確一些,如對切分節奏、連線等音樂知識的手勢提示,還有待商榷。
總體上說,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感受歌曲《圓圓和彎彎》表現的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悅之情,能夠用歌聲、自編動作,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通過歌篇上字的大小、顏色等變化的暗示,唱準了歌中的切分節奏、一字多音、波音記號、跳音記號等,學生能夠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身體動作等為歌曲伴奏;整體的教學效果較好。
從這節課中我深深領悟到:要在音樂教育中體現以審美為核心,必須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為一體,在主動地探尋、領悟、體驗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進而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3
《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的民間童謠。2/4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優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具有搖籃曲的特點。這首歌曲的特點主要是讓孩子在聆聽、學唱、感受上海孩子兒時的童謠的同時,尤其是歌詞中用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一只饅頭一塊糕”這句上海地方方言,非常口語化,好像媽媽在哄寶寶睡覺時的語言和歌唱,從而讓我們自己的.孩子回憶起自己童年的美好,增加內在的幸福感。
由于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平穩,而且只有三句,很多孩子都以為這首歌曲簡單,其實不然,這首歌曲的第3小節的四度跳進,以及第二樂句中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使得很多孩子唱的不夠準確,尤其在落音的地方,由于知道自己唱不準,因此個別孩子在演唱時就缺少自信,教學中,除了要求孩子在聆聽范唱時認真聆聽,跟音樂或我小聲唱時,認真聽、認真唱、認真記以外,我還結合科爾文手勢在難點處用手勢的高低感受,來演唱歌曲。只是個人認為這首歌曲的范唱中,能加入一個用上海地方方言演唱的版本,或許更能激發孩子對自己童年的美好回憶。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4
《我是小音樂家》是三年級下冊的一首兒童歌曲。我在設計本課時以體驗當“小音樂家”的樂趣為教學的鏈條來貫穿整堂課,把教學內容有效的整合在這條線上,讓學生在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感受和表現音樂。
游戲導入,埋設懸念
通過預設的節奏練習,將歌曲中最不容易唱好的部分單獨拿出來,讓學生在模仿游戲中掌握歌曲中難點節奏,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之后,三位音樂家也參與到課堂中給同學們“提問”。通過各種設問,學生知道了每種樂器的名稱,音色特點,并且還能夠用游戲中出現的節奏來模仿各種樂器的音色。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準備了三種樂器的模型,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看到每種樂器的細節,創設一定的情境,完成教學目標中認識中外樂器及了解音色的內容。
注重自己探究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表現精彩,在此點題,送給他們“小音樂家”的稱號,學生們自豪的`念出課題,激發當“小音樂家”的欲 望。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聽、模仿、唱”等要素,讓學生去體驗音樂的情緒。分別讓孩子聆聽歌曲的情緒、扮演“小音樂家”去模仿樂器的演奏,去充分聆聽,感受音樂。由于歌曲本身難度不大,在2遍聆聽后很多學生已經能夠哼唱出歌曲,這為教唱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教唱環節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因此不管是歌曲動作的設計,歌曲重難點的解決,還是到進一步打開思路,藝術處理歌曲,都是學生自己嘗試探究后,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學會了歌曲,解決了難點,有感情的表演唱了歌曲,又感悟到了音樂的魅力。作為老師,范唱很重要。在范唱第一段歌曲時,盡量用夸張、對比、極富表現力的演唱方法,讓學生感受不同樂句的情緒變化。第二、三段學生跟唱時,基本能夠唱出歌曲所要求的情緒。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5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一直秉持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課堂。然而,教育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需要及時反思和調整教學方法。
在三年級下學期的音樂教學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存在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經過反思,我意識到可能是教學內容不夠生動有趣,沒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嘗試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資料、音樂游戲等方式,讓課堂更加活潑有趣。同時,我也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溝通,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去創造、發現、體驗音樂,讓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其中。
在教學中,我也時刻關注著學生的學習情況,注意調整教學節奏和方式,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我也積極與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的表現和進步,增強家校合作,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培養。
總體而言,三年級下學期的音樂教學給我提供了很好的反思機會。通過不斷探索和改進,我相信我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享受音樂的魅力。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6
音樂欣賞課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發展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內容大部分跟我們的生活及我們一些歷史掛鉤的,并且每一首作品都有自己表達的內在涵意,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知道這個道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讓學生懂得作品的背景和表達的意義,不能只讓學生聽聽就算交任務了。
如何在欣賞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音樂欣賞的興趣,其中最有效的放飛是激發學生興趣,創設愉快的音樂情境,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采用最簡單、通俗、藝術化的語言敘述是我們在音樂欣賞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例如《空山鳥語》一課,作為音樂欣賞課,最主要的學習目標就是讓學生了解民族器樂以及理解民族器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上這種音樂欣賞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力量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視、聽相結合的教學效果不錯。在導入環節,我將同學們曾經學過的古詩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先從“空山”“鳥語”作品名稱的涵蓋詞匯意義上初步理解作品表達的意境,然后通過聆聽,進行感受。結合信息技術手段,以豐富的圖片、視頻,創設音樂情境。在欣賞環節,運用聆聽感受與對比的方式,感受二胡作品的不同風格特點,加深《空山鳥語》音樂作品的理解,同時達到拓展的目的。
通過《空山鳥語》一課的教學,結合前輩教師的評課,反思自己。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反思07-22
音樂教學的反思07-02
音樂的教學反思01-29
音樂的教學的反思10-04
《音樂》的教學反思05-27
音樂的教學反思09-13
音樂教學反思06-25
音樂的教學反思09-22
音樂教學反思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