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反思范文(精選4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反思范文(精選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反思1
一、反思教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知識點較多,涉及化學中的有機知識,而學生缺少這部分化學知識做鋪墊,所以在備課的時候盡可能對知識點進行形象化具體化,由簡到繁,有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滲透和補充。
二、反思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本節課的一個中歐那個男的就是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比較抽象,所以突破這個難點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形象直觀的看到脫水縮合這個變化過程。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還選擇了讓學生扮演氨基酸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講臺手拉手從站成一排到多排,體現肽鏈的不同以及形成的多肽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數目的計算。這樣讓學生參與進來積極主動的探討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一方面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雖然有些知識點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但是蛋白質的功能相關知識和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所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有利于蛋白質功能的掌握。加深了學生對這部分難點的掌握。
三、反思教學效果
從學生實際出發,認真鉆研教材,備學生,備教材,所以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學習實際。但是由于我校學生的生源制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強,所以在突破重難點時花費時間較長,本節課的教學完成時間略顯倉促。其次,由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知識靈活運用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反思2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蛋白質》這節課是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內容包括: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以及蛋白質功能三部分,并且與以后涉及的載體蛋白、酶、抗體等只是密切相關,同時與《遺傳與進化》中基因表達的內容密切相關。因此,蛋白質的內容是高中生物課程學習其他模塊的基礎。
本節知識內容多,新名詞多,蛋白質空間結構較抽象,還涉及到了有機化學的知識,而由于高一還沒有進行到有機化學部分,對羧基,羥基等很陌生,因此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學生能夠說出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品,知道蛋白質對人的生活非常重要,也知道蛋白質能夠被消化分解,但對于蛋白質的結構以及氨基酸的結構是陌生的。
為此本節我將重難點定位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和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的講解上以及氨基,羧基,肽鍵的寫法上。
在導入方面,引入“大頭娃娃”時間,通過采用貼近生活實際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出示一幅有幾個氨基酸結構式的圖片引導學生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在對比的基礎上找出不同氨基酸分子共有的結構,寫出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其次,在教學時結合學生的認知,把人的軀干比作碳原子,兩臂比作氨基(—NH2)和羧基(—COOH),雙腿比作氫原子(—H),每張臉比作側鏈基團(R基)進行了教學設計,由于側鏈基團(R基)的不同從而區分不同的氨基酸,使學生很形象的了解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為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質奠定基礎。蛋白質功能部分考慮不足,以教師講授為主。通過對蛋白質各項功能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這一教學目標。
課堂氣氛不錯,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高,對知識的掌握也比較好,較好地突破了重難點知識。但是由于學生缺乏相應的化學知識,在一些知識的理解上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積極思考,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注重生物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反思3
通過《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教學后,反思教學過程“預設與生成”的得與失,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二者的關系,一切教學都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在實踐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把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本課教學基本能達到預設和生成的和諧統一。通過設計生活中有關蛋白質的實例“激趣引入教學————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蛋白質功能”的正常思維教學。其中氨基酸及其種類的教學,首先出示甲烷分子結構式明確課本氨基酸的書寫形式代表的含義,然后再按學習小組觀察歸納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引導嘗試書寫氨基酸的結構通式。關于蛋白質的結構的教學先引領分析氨基酸脫水縮合示意圖,并提出相關問題,有針對性的識圖,之后思考蛋白質的多樣性的原因;關于蛋白質功能的教學,是根據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原理并結合蛋白質的主要功能實例圖進行完成,基本能較好達到預設和生成的和諧統一,發展了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不足之處:
一切教學都是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體,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充滿活力的、不可完全預知的過程,必然在實施預設過程中存在意外,如明顯的不足之處有,由于學生本身有機化學知識缺乏,雖用甲烷結構式模型說明氨基酸分子式的書寫含義,但涉及具體的題仍有困惑(如24也練習2題)。
如蛋白質的有關計算規律的理解性推倒與得出,有些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較差,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實際問題上不能靈活應用。還有教學時間緊,留給學生的時間較少,活動不徹底,當教學生成與預設出現矛盾時,未能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表達和表現的機會。
三、教學過程中靈感的迸發:
主要有兩點:一是把人體結構比喻為氨基酸分子結構,軀干部看成中心碳原子,頭部看做R基,左右手看做氨基和羧基,下肢看做H基團,這樣可以把不同的氨基酸是因為R基不同比喻成不同的人主要是因為頭部不同;二是把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的過程看成學生升入高中后與原來朋友分開后又找到新的好朋友的過程,相互拉在一起的手看做形成的肽鍵,自由存在的手看做游離氨基和游離的羧基,中間“說多了都是淚”看作是脫去的水。這樣就可以把生疏的問題熟悉化,深入淺出的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性掌握。
四、再教設計:
在總體思路不變的情況下,預設中考慮加入氨基酸分子結構和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的擬人化的比喻,使之形象化,趣味化,增加學習興趣。再有,教學過程中,生成與預設出現矛盾時,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表達和表現的機會,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通過反思本課教學中的得與失,收獲確實很大,在今后教學中一定要不斷完善自己,充分體現出生物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更加注意細節問題,努力追尋綜合的、最佳的動態平衡,以達到最有效的教學效果。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反思4
今年任教高一生物月余,感覺不佳,尤其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一節,上起來很費勁,效果不好。又恰逢九月份進行了“核心素養引領課堂教學創新”遠程繼教培訓與研修,我想結合新理論對這節的教學進行反思。
1、對學生認知的反思:
由于帶慣了高三,猛一帶高一,我的教學層次還沒有降下來,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估計不足,小縣城二流高中普通班,文理尚未分科,學習自覺性差,基礎差,學習思維特別淺層化:依賴性、單一性、無序性、緩慢性,這些都表現無遺。針對這種情況我要降低教學思維層次,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他們嚴格要求,逐步改善他們的思維缺陷,上課盡量通俗一點,細致一點,如:學生初次接觸有機化學,對氨基、羧基,肽鍵的結構式,結構簡式的幾種寫法要一一交代清楚,對氨基酸通式的幾種變化,共同特點,脫水縮合的位置,肽鍵的位置都要展示清楚。充分運用形象的比喻,如:讓幾個同學手拉手站一排代表氨基酸的脫水縮合,開頭和結尾處的同學沒有拉起來的手代表游離的氨基和羧基。
在教學蛋白質多樣性是可以啟發學生用小圓圈、三角形等表示不同的氨基酸進行排列。
2、對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關系的反思:
現在新課標提出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一點在教學目標上怎樣把握?我認為在三維目標基礎上提出核心素養,是對三維目標的'發展和深化,核心素養更直指教育的真實目的,那就是育人。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這是從教書走向育人。所以我認為本節的教學目標應這樣寫在:
。1)知識與能力(強調對知識的獲取過程,對認知的加工過程,在過程中培養關鍵能力)
a、通過自主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得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培養觀察、思考能力)
b、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得出蛋白質結構層次及多樣性的原因及功能。(培養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表達的能力。)
。2)核心素養:
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鍛煉與培養,通過與蛋白質相關的社會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
3、對難點突破的反思:
生物學上有一些核心概念圍繞核心概念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遷移應用。本節課的難點是與脫水縮合相關的計算。要突破這里就要充分運用本節課的核心概念,氨基酸通式、脫水縮合與多肽的結構式,無論是計算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還是氮原子、氧原子,腦中首先要顯現這幾個概念,開始可以在草稿紙上寫出多肽的結構式,進行推測,熟練后直接運用。
新的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挑戰,要在以后的教學不斷反思。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11-11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11-05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09-26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07-25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07-25
生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教學反思11-23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3篇11-11
第2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04-19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通用6篇)08-09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