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 篇1
說明文閱讀是三大文體閱讀中考點不少,難度最淺的現代文閱讀。但總觀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教學設計都是由知識到技能,由淺入深。授課時先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再開始技能訓練。在講評中修正學生的答題思路。在材料選擇上,都是典型的說明文,文后考點都是相同的兩個考點,一是概括說明內容,二是指出某段運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教學設計及訓練程序,看似不存在什么問題,可學生難以領會,原因在哪呢?
首先是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量不大,還不能準確地把握說明文的特點,對說明對象的特點不能精確地把握。
其次是教師評講過程中,不能抓住關鍵環節,特別是涉及到答案的細節積累。如某種考點的提示語,相同的句式,以及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題后的分數的暗示作用,學生在答題技巧上積累不多,得到的答案就不夠精確了。
另外,學生對說明文的名詞術語理解不透,胡亂寫答案。如問說明方法的,學生就不去辨別,不從說明方法的定義上去理解,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心中無底。
還有是說明文的練習量不夠,以為簡單就可以少訓練,在學生記憶中沒有形成“定勢”,常常會與“議論文”相混淆。
基于以上情況,以后說明文閱讀訓練可作如下調整:
(一)多讀一些典型的說明文,加強學生對說明文的感性認識。
(二)一節課只講一個考點,強化學生對該考點的訓練。
(三)讓學生積累一些答題技巧。這些技巧知識可在訓練前聽寫,以加深印象。
(四)訓練形式要多樣化,可嘗試讓學生自己出題作答,以增加趣味性。
(五)進行階段專題測試,以便發現問題,及時修正。
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 篇2
在進行的初三復習中,我上了一堂《說明文閱讀復習課》,課后有許多感受,現反思如下:
以往我們的做法都是先把說明文的相關知識拋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利用這些知識去套用、去閱讀,這就致使我們的說明文閱讀教學變得死氣沉沉、枯燥乏味,不能把說明文的文本內容及相關知識融入到學生的血液中去。如何改變這種現狀,使說明文教學變得鮮活靈動,借以提高說明文閱讀教學效率呢?我在這堂課中做了如下探索:
1、趣味導入,激發興趣。
說明文相對于文學作品來說,內容枯燥,即使是文藝性說明文,它也沒有小說那樣有動人的情節,沒有散文那樣優美的意境,沒有詩歌那樣有和諧的韻律,因此學生對說明文大多沒有多大的學習熱情,因此課堂導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盡量搜集所教課文的相關圖片資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不錯。
2、緊扣文本,探尋規律。
說明文作為一種實用文體,必然有其自身的規律,閱讀說明文自然也有其規律可循,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給學生方法,給學生一把打開說明文閱讀的金鑰匙,然而文章千變萬化,沒有一種規律可以套住每一篇文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依據文本特點進行教學,根據文本特點,點示一些方法,探尋一點規律。在上課之前,我給學生做了相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并且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在課堂上用練習加以考察,學生都能將知識點靈活運用,課堂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靈動機智,生成課堂。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理論,如果他沒有教學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是靈動機智的,這樣才能在“教學預設”的基礎上生成靈動的課堂。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某個問題出現了概念的混淆,于是便要求學生就此問題展開小組討論,事實證明,經過討論,學生對該問題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這是在上課之前沒有預設過的環節,雖然占用了幾分鐘的教學時間,但對學生來說這樣的調整和變動使他們掌握了更為細致的知識點。所以這樣的調整在今后的教學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樣也是教師智慧的體現。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我也發現,本堂課我的教學內容在時間的`把握和習題的設置上均有待加強,還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做練習,在練習中強化知識點。同時,我本人也該深入到學生當中去,與他們共同討論,共同學習,這樣會給學生更多的親切感,也讓學生更加關注課堂。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總結經驗,彌補不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
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 篇3
中考語文復習課歷來被認為是比較難把握的課型。時間緊,任務重,對課堂效率的要求高。說明文閱讀的復習課,因其文體特征,更是如此。現在,回顧我的磨課之旅,談談心得:
一、學習目標的確定
對學生學習目標的理解和定位,直接影響到教學行為。它影響著教師對這節課學習內容的加工,重難點的確立,方法的選擇。此次的說明文閱讀復習課是在進行了一次摸底測試之后進行的。因此,摸底測試的情況對課堂學習目標的確定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上課之前,我分別對我校初三年級不同層次的三個班級都進行了《臺風》一文的摸底測試。通過仔細批改,我發現,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還是比較明顯的。前兩個選擇題,選項本身并未設置什么難度,主要考察學生對說明文閱讀的細致度。兩個題失分率都不高,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為不細心丟分。主要問題出現在第三題上,幾乎每個班的均分都只有二點幾分。第三題的題目是:“結合文段內容,簡要概括臺風為人類帶來的功勞和益處。”這是一個要點概括題,考察的是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讓人有所知,其閱讀過程重在準確把握文本信息,獲取文本知識,屬于感知類閱讀。因此,對文本信息的獲取是閱讀此類文體的基本手段,處理信息的能力則是此類文體的基本考察點。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對此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對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的把握、對說明順序的梳理、對說明方法說明語言的考察,幾乎都可以表現為對文本信息的處理能力的考察,實質也都是對文本信息的提取、篩選、辨析、整合的過程。因此,我就將這節說明文閱讀復習課學生的能力訓練點就定為——訓練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學的重難點也在于此。
第三題出現失誤的原因從細節上看,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學生對說明文思路的把握不得其法,對文體知識不能活學活用等,都直接導致了他們不能抓住每一段的關鍵信息、不能準確地篩選整合信息。因此,相關的知識鋪墊(針對摸底測試篇目而言)就包括了對關聯詞、連接詞所顯示的句子關系的回顧,對說明方法的理解運用(對于《臺風》一文而言,主要是做詮釋和舉例子)等。
學生不能準確地篩選整合信息,還與學生的閱讀態度有很大關系。說明文是知識性很強的文體,它更需要專注閱讀才能將內容了然于心。所以說明文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更注意學生集中精力、潛心閱讀習慣的養成。要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說明文語言雖然較為平實簡潔,仔細解讀就會發現其內容條理井然,結構清晰縝密,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要有耐心細致的閱讀態度就一定能讀明白。
二、教學方法的確定
說明文的閱讀復習有了準確的目標定位,才能選擇科學的教法。這節課,教學的重難點就在提高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呢?經過幾天的思考和嘗試,我還是覺得應該最大程度的利用摸底測試的篇目——《臺風》一文。 于是,我沉下心開始讀這篇文章,我的師傅甚至建議我把它背下來。
經過認真地分析探討,我漸漸開始感受到教研室張寶華老師的用心。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說明文:行文思路非常明晰,段落特點又各個不同。
首段由“臺風”的定義引入,接著寫一般人看法,然后用“然而”轉入正題——“臺風的功甚至大于過”。只要學生閱讀時關注到這句話,答第三題時就能基本找到答題區域。加上第六段“除了……外”的提示,答題區域就能被準確地定位到2—6段。下文分寫的部分有五段。第二段是闡述+總結+補充說明(推測未來的情況)。第三段是一個總分結構的段落:中心句+闡述。此段的信息提煉很少有人出錯,直接提取主句即可。第四段沒有明顯的中心句,關鍵信息提煉不準確。三個分句,關鍵信息分別為:節約用水用電、節約原煤、用于風力發電。前兩個是并列關系,連接詞“一方面”“也”標識;第三層用連接詞“而且”“甚至”表明是遞進關系。前兩層有可以歸并為“節約資源”,第三層遞進,需要信息疊加。這是“分層歸并法”。關注連詞,解讀句子之間的關系很重要。第五段是典型的承接式結構:海水上翻——魚餌增多——有利于魚群生長。關鍵信息也比較明顯,出錯率較低。第六段信息提煉錯誤較多,首句就是段落中心句,組合要言:“臺風會引發慢地震,逐漸釋放地殼能量,避免大型地震”。很多學生都選擇尾句:“臺風有助于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害”作答。如何取舍?必須要對這一段的段內層次進行分析:首句就是中心句;第二句講述“慢地震”,詮釋中心句;第三句是舉例子說明慢地震與臺風的關系,也在為中心句服務。比較來說,前者是中心信息,后者是輔助信息。明白了這一點,就容易取舍了。
因此,我結合這篇例文歸納了三點篩選整合信息的方法:組合要言法、提取主句法、分層歸并法。過程中提醒學生關注關鍵詞(中心詞、連接詞),注意作者對說明方法的運用,解析段落層次。以此達到準確篩選整合信息的目標。當然,這一切都要以端正的閱讀態度和耐心細致的閱讀習慣為前提。
三、教學過程的反思
整個教學過程先通過對摸底測試情況的介紹,明確學習的重難點;這個過程中簡單講解前兩個選擇題,并簡要提煉做選擇題的方法;然后結合考綱的相應要求明確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在閱讀說明文時的重要性;再通過對《臺風》一文的層次分析和要點概括,歸納整合信息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接著,當堂訓練,并小組交流確定疑難點,師生互動解決問題;最后布置課后作業。根據摸底測試的文本特征,歸納信息提煉的方法,隨文而教。根據課后對學生的跟蹤詢問,學生基本都能在課上有所得。
不足之處:
課堂內容有點多,時間安排還可優化。
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是我們閱讀說明文的核心能力。在一堂課的時間內,我選擇了隨文而教。希望能夠對這幫即將面臨中考的孩子一點幫助。說到底,語文閱讀的復習課要想高效,只有態度方法兩手抓:在學生端正的閱讀態度,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前提下,“授之以漁”,才能高效實用。
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 篇4
說明文即是客觀地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對這種類型的文章,大部分學生學起來覺得枯燥乏味,沒有興趣,但說明文歷來又是要求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因此,在教學時無疑成為了一個難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極力尋找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這類文章。現將針對說明文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一、興趣培養法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開啟成功大門的最為有效的一把鑰匙。”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十分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比如,在教授八年級上冊的《核舟記》(這篇文章比三四單元的說明文先講授)時,我便提前一個星期找了兩位畫畫畫得比較好的同學和平時比較愛動手制作的同學,提前讓他們明確了文章的說明對象,并梳理了文章的大意,要求其在周六時畫一幅《蘇軾泛赤壁》的圖畫,并制作一個“核舟”的模型。這樣,在教授課文時,這幅圖畫和核舟模型對整個課堂教學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僅讓學生快速地了解了核舟的特征,而且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當堂背誦課文,對說明文的相關知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以后學習說明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與說明文的要點
在閱讀一篇說明文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朗讀文章的標題,從標題中猜想文章的寫作思路、說明對象、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等,對說明對象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再細讀文章,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然后將自己猜想的與細讀后的加以分析,這樣,學生對說明文的基本要點易于進行梳理與分析了。比如,在學習《故宮博物院》時,我先讓學生思考怎樣介紹我們的教室,比如可以采用哪些說明順序與說明方法,可以抓住哪些特征進行介紹等。在學生對教室的介紹有了初步感知后,再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對“故宮”有總體的了解,這樣,學生在學起枯燥的說明文時,也會覺得很有興趣。
三、知識與技能結合法
學生在對說明文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后,在課堂教學中,我也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對說明文知識進行理解與鞏固。遇到一個知識點時,教師適當進行闡釋,然后再找一些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析,教師便可了解學生對說明文的掌握情況,以便采取相應的策略對學生還未充分掌握的知識加以復習鞏固。如在講到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時,我采取讓學生反復朗讀、然后再把那些用得準確的詞刪掉(換掉),重新組織成文,讓學生與原文進行比較的方法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樣,學生對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體會就深得多了。
此外,在教授說明文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我感覺我有些過于強調教師的中心作用。由于學生是第一次系統地接觸說明文,怕學生不能理解,所以,在課堂上,每當提問問題學生無動于衷時,我便代替了學生,枯燥地給學生講解知識點。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有些過高估計學生的能力,對每篇文章都滿堂灌。既想把說明文的知識點全部傳授給學生,又想讓學生準確全面的掌握說明文的知識,能夠自主地對一篇說明文進行分析,由于對學生要求較高,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
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 篇5
前幾天終于結束了說明文閱讀的教學。看了近三年的中考試卷后發現,每年的閱讀題都會在說明文閱讀和議論文閱讀中選擇其中一種來考試,分值在8-10分,難度比記敘要低得多,但奇怪的是,學生似乎更怕做說明文閱讀閱讀。
授課時我先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再讓學生自己根據平時的答題經驗總結了一些答題技巧,然后我再進行了一些補充,告訴了他們一些答題套路,答題術語等等,教學設計都是由知識到技能,由淺入深,最后再選擇一些說明文閱讀題來讓學生做,教學設計及訓練程序,看似不存在什么問題,可是學生難以領會,原因在哪呢?我總結了一下,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是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量不大,還不能準確地把握說明文的特點,對說明對象的特點不能精確地把握。
其次是學生對說明文沒有閱讀興趣,因為它不像記敘文那樣有動人的故事情節,這樣一來,學生連仔細看一遍文章的興趣都沒有,又怎么能答好題呢。
另外,我在評講過程中,不能抓住關鍵環節。如某種考點的提示語,甚至題后的分數的暗示作用,加上學生在答題技巧上積累不多,得到的答案就不夠精確了。
還有就是說明文的練習量不夠,以為簡單就可以少訓練,在學生記憶中沒有形成“定勢”,常常會與“議論文”相混淆。
基于以上情況,以后說明文閱讀訓練可作如下調整:
(一)多讀一些典型的說明文,加強學生對說明文的感性認識。
(二)讓學生積累一些答題技巧。這些技巧知識可在訓練前聽寫,以加深印象。
(三)訓練形式要多樣化,以增加趣味性。
【語文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中考說明文閱讀復習03-01
語文單元復習教學反思08-17
高三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1-22
語文閱讀教學反思15篇01-25
中考語文復習專項資料02-23
中考語文復習資料05-28
中考語文復習計劃12-22
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03-04
中考語文總復習資料11-08
中考語文復習之木蘭詩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