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磁鐵的磁力》教學反思(通用3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電磁鐵的磁力》教學反思(通用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磁鐵的磁力》教學反思1
本課屬于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能量的內容,課本上分為電磁鐵的磁力(一)和電磁鐵的磁力(二)兩課,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將兩課的內容綜合合并為一節課。在完成第一次授課以后,有很多值得我反思。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反應十分迅速,我能感覺到他們的緊跟了我上課的節奏,因此一堂課上下來,過程相當流暢,我以為我上的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當教研組老師們一起研討時,回過頭細細想來,我發現我這堂課還是有一些問題和值得改進的地方。
首先,是教案的教學目標和評價任務還要再進行改進,尤其教學目標要清楚本節課的幾個知識點,評價任務應該與教學目標一一對應。
其次是教學過程,可將板塊1的課堂回顧和板塊2的圖片導入整合,甚至可以聯系前一節課制作電磁鐵時測試發現吸引大頭針個數有多有少制造疑問,引發學生認知沖突,由此引入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篩選,學生有的時候思維天馬行空,提出的問題可能價值不高,或者難于探究,這時候要選取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再進行接下來的假設。在學生分組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時,我在上課時,事先在給學生分實驗材料時就已經替學生安排了他們要探究的因素,但是我們現在越來越關注“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因素進行探究的做法顯然對學生的關注更高,對課堂上沒有小組選擇某一因素這樣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時,需要教育機智,鼓勵學生和我一起挑戰一下該因素。
當學生匯報交流時,分別讓匯報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互相提出要求,如:“你對同學們有什么要求?”、“大家對他的要求是什么?”。其他學生可能就會要求匯報的學生聲音響亮,表達清晰;而匯報的學生則會要求其他學生保持安靜,認真聽取匯報。通過這一環節以期達到更好的匯報效果。當然,在學生分不同因素實驗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在匯報時先在實物投影下演示,再說明他們的實驗結果和發現。這樣可以讓學生兩種因素都有所發現。
對于教材最后的設計制作強力電磁鐵的部分,這是對于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應用,在課堂上是有必要出現的。此時再出示電磁起重機的圖片,由此引入制作強力電磁鐵更為恰當。若時間充裕,可讓學生利用課上已有材料嘗試設計制作強力電磁鐵;當時間緊迫時,作為課后拓展,讓學生課后嘗試做一個強力電磁鐵。借用周校長的比喻,上好一堂課就像開車,有起步有加速也有剎車,我們要學會剎車,一節課剎車要剎得住。尤其是作為新教師,在上一節課時,由于時間節奏把握不好,往往一節課上不完,這個時候就要求收放自如,能在合適恰當的地方結束本節課內容。
我們教研組一起對我本節課的研討,讓我受益匪淺,上了一節課自我滿足是遠遠不夠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家一起研討時,往往能發現我自己發現不了的問題。上出一堂優秀的課就像打造出一把好劍,需要經過不斷的敲打、淬煉,才能讓打出的“絕世好劍”熠熠發光。
《電磁鐵的磁力》教學反思2
平時的每一節科學課,我們都該應該認真地去備、去設計、去琢磨。不要從教材內容把教學內容限死,就如王院常常說的一樣“教材內容不等于教學內容”,我們明明可以把活動環節設計更環環相扣、更引人入勝。這就要求我們科學老師要常常去動腦筋,把教學環節設計得活潑一點、有趣一點,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積極性,去思考怎樣從學生主體出發,讓學生的體驗和探究活動效益最優。
公開課需要試教,也需要試講。
21日,我試教了兩個班,獲得了各種體會。教學設計當中沒有想到的問題,試教的時候碰到了就馬上解決,那么真正上起公開課來就不會手忙腳亂、挫敗感十足了。
609班的試教體會如下:
1、電磁鐵的基本結構可不可以從PPT騰到板書上,使學生更容易有邏輯地從電池、鐵芯、線圈三個角度上去分析哪些因素跟電磁鐵的磁力有關;
2、讓學生作出假設的時間要設計得再緊湊一些,教師語言切忌重復累贅,有可能的話,把每一句話都寫下來,磨一磨,準確地去表達。這樣就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制定計劃和實施計劃了。
3、教師和同學探討實驗的注意點,是不是可以在學生動手實驗之前,用PPT溫馨提示的方式打出,因此制作一張溫馨提示PPT是很必要的。內容是“線圈圈數要變化,變化的差距大一些;電路是短路的,不能長時間連接電路”;
4、動手實驗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用電池盒,事實證明,不用電池盒,電路當中的阻力變小,電流變大,電磁鐵的磁力更強了;
5、有些小組遇到線圈繞太少,不能吸引大頭針的情況,就手足無措了。但事實上,能吸引0個大頭針就是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再增加線圈圈數即可;
6、研究電磁鐵磁力和線圈圈數的活動記錄可以設計得開放一些,然后學生多做幾組嘗試。但是為了從數據的科學性和時間上去考慮,每組重復實驗做2次為好;
在605班上課之前,我及時地進行了反思和調整,但是同樣的,這樣次試教也讓我有所收獲。
605班的試教體會如下:
1、好的板書設計很重要,怎樣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2、并不需要全班控制統一的線圈和鐵芯規格,只需要每個實驗小組內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線圈圈數即可,這樣做實驗還是符合公平性的。
是的,有反思才能有進步。試教和及時調整,讓我收獲很多,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我的教學技能。
公開課前的試講,也很重要,也很必要。多次試講,能讓老師對知識點和各個環節的設計更熟悉,那么真正上起課來就會信心十足了。試講讓我明確了,哪些地方要切換PPT,哪些地方要使用實物投影,哪些地方要落筆寫板書。試講結束后,羅列出課前準備和上課注意點,讓我在實驗準備之前和上課的過程可以更從容不迫,自信滿滿。
22日公開課,我對自己的表現還是覺得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例如,前面作出假設的部分,語言還是太瑣碎,不夠準確精煉。由于602班的學生平時較少接觸實驗,所以他們做起實驗來欠積極,總有一種慢熱的感覺。這就要求教師要給他們更多充足的時間去探究、去完成活動記錄。如果能在先前考慮到學生實際,教師就能妥善地調整實驗時間,前面內容引導得緊湊一些,后面給予學生更多的長時探究。對于本節課,在設計上的亮點之處,可以多作一些文章,直白的表示反而凸顯不出亮點。這就要求教師要多動動腦筋,怎樣用語言、肢體等,把亮點環節設計得更有趣,更吸引人、更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并且更加愛好科學課的學習。強力電磁鐵是本節課的法寶儀器,那是不是在視頻呈現它磁力的同時,讓在座的同學上來試一試,兩個同學拔一下河,感受強力電磁鐵的磁力。
這節課還有許多需要去琢磨的地方,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實驗器材,保證學生的長時探究,同時又充滿趣味性。
《電磁鐵的磁力》教學反思3
科學的本質就是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特別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強調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并從中獲得科學知識,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這便是科學教育的過程。我認為這是科學課的重點,也是和其他學科的區別所在,它并不在于傳授知識點而是學會一種學習的方法,學會處事的方式,培養一種科學的意識。
《電磁鐵的磁力(一)》是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能量》單元的第3課。學生都希望做一個磁力很大的電磁鐵,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其結構有明顯的聯系,所以做實驗尋找影響磁力大小的因素,適合學生心理需要和認知水平。設計用兩課時間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過程,比較深入地探究哪些因素影響電磁鐵磁力的大小,并制作一個強磁力電磁鐵。本課有兩個活動。
第一,作出我們的假設。
在這一步驟中,我讓學生尋找所有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可能因素。在全班列出一張假設因素表,推測什么因素可能是影響最大的因素。
第二,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本節課安排全班共同檢驗一個假設: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過程分為制訂計劃、交流計劃、實施計劃,重點思考如何在對比實驗中控制條件的問題。扎扎實實地經歷這個過程不但是檢驗這個假設的需要,也為下節課學生更獨立地檢驗其他假設打下基礎。
對比實驗強調的是對變量的控制,早在四、五年級時學生就已接觸過對比實驗,對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也已基本掌握,因此,本課指導設計對比實驗的重點不是一步一步具體指導,而是在學生自己設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考慮得更周密、更科學、更細致,從而使取得的數據更科學,更有說服力。
為此,在學生完成研究計劃后,安排學生交流、展示研究計劃,并引導學生對所展示的研究計劃質疑,闡述自己的想法,在研討中逐步完善研究計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示應注意的細節,如:先做哪個實驗?做幾次?為什么?一個實驗完成后需要把線圈拆下來嗎?圈數多繞不下時怎么辦?按怎樣的方向繞?等等,目的是使實驗時盡可能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擾,只改變其中一個條件,其它條件都不變,確保所取得的數據的科學性。
【關于《電磁鐵的磁力》教學反思(通用3篇)】相關文章:
電磁鐵的磁力一說課稿(通用6篇)05-12
電磁鐵教學反思04-13
電磁鐵教學反思04-13
神奇的電磁鐵教學課件04-12
關于教學反思的反思05-24
關于教學反思的反思05-24
關于教學反思03-31
關于觀潮的教學反思11-14
關于《觀潮》的教學反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