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1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小學生學習數學是自我探索、體驗、建構的過程。本節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在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現過程中學習數學,掌握知識。
循環小數這節課容量較大,要學習循環小數、循環節、循環小數的讀法和寫法。這些知識都是全新的知識,概念多,又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為此,從新課的引入開始,讓學生感知循環現象。在探究循環小數特征時,我先是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循環的概念,在循環小數概念的定義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列舉的方式,抓住概念中的關鍵詞引導學生逐個理解之后,再對要點進行概括,從而使學生對循環小數概念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
在教學中,我利用課件出示了大量的圖片以及找規律填數等題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通過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循環節和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以及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區別,讓學生自己發現新知。
不足:
導入時,以故事和填空的形式引入較為新穎,學生也能饒有興趣地傾聽故事和發現規律。但是,也許一部分學生在預習的影響下,已知道“依次不斷重復出現圖案、數字或字母,像這樣的情形叫做循環”。所以我似乎已經輕而易舉地把“循環”給引出來了,但實際上學生中能真正理解“循環”的意義的人大概還不多,所以應該在這時著重再讓學生理解什么樣的情況才是“循環”,使這一概念真正地被學生所接受,內化入學生已有的知識建構中。這樣,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一種探索的品質。
本節課,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讓學生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上,可能由于一個接著一個的過多提問,使學生雖然“學會”了什么是“循環小數”,而沒有更多地思考怎樣通過學習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所以以學生發展為本必須是使每一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更明確地說,就是要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要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2
本節課教學的是循環小數,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知識。由于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因此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四環節教學,其實對于我來說新接觸這樣一個教學方法,一開始我都有點不適應,總感覺在教學時憋得慌,自己總是想說想講,但又意識到要盡可能的讓學生多說,老師要學會聽了,適時地加以指導最好。
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主動的參與,自主的探索,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節課我通過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中獲得循環小數,有限小數及無限小數等相關概念。讓他們在動腦、動眼、動口的過程中探究問題,獲取新知,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后運用新知來解決問題,達到自我檢測,即新知探究結束后做以歸納總結,并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相關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并通過反饋,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享受不同的成功。
新的教學方法要求老師和學生都要有新的改變,老師更要費心費神的去備課,做好引領,讓學生來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學會做學習的真正的主人,敢于質疑,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理論,爭取早日成為一個合格的新課改的先行人。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3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
新課導入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是一節課中最關鍵的環節,上課一開始,我先根據一個故事,讓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說出依次不斷重復,再讓學生通過看圖形找規律,加深感知。在教學中,我合理地創設和運用了情境,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循環小數的特征。
重視對學生探索過程的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節課通過讓學生算一算、想一想、觀察、比較、總結出循環小數的特征。在學習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動腦、動眼、動口研究問題,獲取新知。再通過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循環節和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以及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區別,讓學生自己發現新知,培養學生的閱讀數學書的習慣和自學的能力。
三、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牢固掌握新知。
本節課是個概念課,學習了不少的新知識,如:循環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小數簡寫法及讀法等,由于準備充分,學生對知識掌握牢固。而現在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上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是否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是否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在上述案例中,學生在思考、爭論中發現新知,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應該成為參與數學活動的一分子。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討論與思考,自己得出結論。以上幾點在本節課中體現得較好,獲得了成功。
不足之處:
本節課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觀察的材料較少,針對循環小數的重點依次不斷重復這幾個關鍵詞語可以再出幾道練習題,使學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環小數的特點。
在授課的過程中雖有學生主體性的學習但是還有教師的主導性體現。在練習的設計中對于循環小數的簡寫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環小數的形式,同時也可以增加循環小數與無限不循環小數的區分使學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環小數。其次由于循環小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循環小數的讀法。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4
循環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本堂課,我采用自主課堂的模式,一步一步展開教學內容。用同學們所熟知的“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引入,讓學生發現其中的奧秘,然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自然界中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存在,從而導入本堂課的課題循環小數。導入后,首先讓學生了解這堂課的學習目標,然后設計了學習指導一二三,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并對每一步的學習進行檢驗,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與講解。整個流程還比較順暢,相比較以前而言,有很大的進步,知道自己每一步在干什么。
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1、教學容量過大,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沒有完成。
2、由于趕時間,對教學重難點沒有突出,在讓學生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循環節、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時,過快,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去理解,而是在學生閱讀完一遍之后直接提問、解答、做題,使得學生思維混亂,搞不清那是循環小數,小數部分哪些是循環節,還有怎樣簡便寫循環小數。這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對于新概念的認識與理解一定要讓學生吃透搞懂。
3、制作課件時沒有對每個題目進行推敲,如小數0.6776?再讓學生判斷是不是循環小數時,很多學生都認為是,這里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學生對省略號省略的部分搞不清,第二個是學生認為有省略號的就是循環小數,究根結底就是學生還是沒有搞清楚什么是循環小數,對定義理解不夠透徹。也同時說明了在設計課件時對于這種學生會出現模擬兩可認知混亂的題目沒有事先進行推敲,沒能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出現后又急著去解決,耗費了不少時間。
4、由于內容過大,加上學生前面的知識沒有掌握牢固,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速度比較慢,就出現了催促學生的現象,使得部分學生比較慌。
5、這堂課也反映出了,平時在給學生上課時沒能嚴格要求學生,導致很多學生生養成了懶惰思想,做題時玩兒,不做,或者是做得過程中非常的摸,不認真,不用心,這在以后一定要嚴厲起來。
從教第四年了,雖然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問題還是不少,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多學習,要用善于發現的眼光發現每個教師的閃光點,積極汲取過來,為自己所用,希望快快成長。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5
首先在引入部分為了讓學生便于理解,所以上課一開始我就引用了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住著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住著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有什么規律?由此讓學生感知循環現象。知道這個故事在“不斷重復”,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這種“不斷重復”的現象數學上叫“循環”。
然后在探究循環小數特征時,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充分感知數學中的循環現象。教學時我先引出例題,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發現這些除法試題無論除到小數點后面多少位,都除不盡,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掌握循環小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由于本節課是個概念課,學習了不少的新知識,如:循環小數、循環節、以及循環小數簡寫讀寫法等,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學生會很有說頭,但是由于時間上的.關系,我只是形式上讓學生說說今天都有哪些收獲,就這樣草草的收尾,又使本節課失去了另一個亮點,又一個遺憾。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6
循環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我嘗試從講臺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讓學生暢所欲言,與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傾聽與發現,在激烈的爭論中做引導和評價。
一、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數學課堂要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必須具有積極的學習狀態。在上《循環小數》這節課時,以一個小朋友們都很熟悉的簡短詼諧的故事導入新課,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非常自然地進入了新課教學。同時,我提出了問題:生活中還有象這樣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無窮無盡的現象嗎?你能舉例嗎?通過學生舉生活中有關循環現象的例子,不僅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也讓學生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斷重復出現”?“誰在循環”?這樣,有效地分解了教學難點。
二、大膽嘗試、自主性的發展
在以往的教學程序上主張“先教后學”,這種教學方法容易造成學生被動地學,不利于學生自覺能動性的發展,于是在教學《循環小數》時,我把學習內容設計為前置性研究:
A、通過解決例8和例9,豎式計算,你發現了什么?它們的商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B、什么是循環小數?你還知道了循環小數的哪些知識?
C、這樣的商應該如何表示?
這樣不僅讓學生通過課前研究,初步了解所要學的知識的基礎上,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課堂上在小組里面交流、探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并做出適當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自立能力和創造能力,體會到成功之喜悅,又達到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優化教學過程。在學生探索后匯報、展示不同思維方式后,又以此為出發點,順勢研討,怎樣來判斷循環小數,為什么要加省略號?能不能省略不寫?對于循環小數的寫法,則讓學生比較兩種寫法有什么區別?哪種寫法更簡便?從而進一步指導學生獲得科學的認識方法。經歷主動建構過程,得到正確結論,使認識不斷深化。
三、練習的突破
練習時,我采用各個擊破,在循環小數一課的練習時,我出了一組判斷題,其中有一題:32.7272是循環小數。讓學生判斷對錯,并說明為什么?在此基礎上,一改題目:要使32.7272成為循環小數,應怎么改?在教寫法時,則讓學生把研究題中3道有代表性的循環小數用循環節表示,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資料,又使學生牢牢記住,只有那些小數部分有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才是循環小數。練習設計中,我多次采用設疑的方法。如問32.7272是循環小數嗎?這樣設疑,一是能針對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做進一步思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循環小數的認識,二是注意了結合數學內容訓練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而不是滿足于學生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這樣就能培養學生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和“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地回答問題或敘述理由的能力。
四、對小組合作展示的思考
小組合作展示讓多個孩子成為一個小集體,在這個小集體中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發言的機會,人人都有展示的機會,個人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7
1、“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在處理教材時,我沒有注意把教材與學生的特點有機的結合起來。導致學生對于“循環”這個詞理解的不是很好。用學生身邊的循環現象來突破循環小數的定義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學時,我從學生功能的思維特點出發,設計復習舊知得出循環小數,再從循環小數的概念——判斷——循環節——寫法——分類,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逐步加深對循環小數的認識,并注意讓學生在應用“新知”的過程中,加深對“新知”的理解。
但是在教學中關于商是循環小數的列豎式計算,我只是在開頭導入時粗略的講解,沒有告訴學生應該怎樣操作。豎式計算對于學生來說并非“新知”,但是它們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時不可缺少的形象生動的模型,在教學中,我應該先讓學生嘗試著自己進行計算,同時引導學生做到哪一步就可以了?為什么?把精力放在引導學生觀察豎式、發現規律上,使學生對“依次、不斷、重復出現”有了更為具體的感性認識,是學生在十分自然的狀態下逐步進入“角色”,突出了模型的作用。這一點本來我是可以在導入部分就講好的,這是個小小的敗筆。
3、以往的教學程序上主張“先教后學”,這種教學方法容易造成學生被動地學,不利于學生自覺能動性的發展。我的教學設計能讓學生在復習舊知的過程中發現新知,弄清知識的前后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自學的能力,養成自己解決新問題的好習慣,變“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課堂上在小組里面交流、探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并做出適當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這一點我是做的比較差一點的了,過分注重了個體,沒有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只有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自立能力和創造能力,體會到成功之喜悅,又達到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優化教學過程。
4、練習的設計,我是花了較多的心思。這些練習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一是能針對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做進一步思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循環小數的認識;二是注意了結合數學內容訓練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而不是滿足于學生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這樣就能培養學生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和“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地回答問題或敘述理由的能力,進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的課堂不是自己的課堂,而是學生課堂。我們老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讓學生暢所欲言。新課程中我們不再是課堂的統治者,因為統治者總免不了令人“懼怕”。我們不能再居高臨下,而是與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傾聽與發現者,在激烈的爭論中做引導和評價,覺得和學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很多。這樣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獲取知,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時,學會學習的策略與發現的方法。這是我們每個人民教師都希望的理想模式。我們定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數學循環小數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相關文章:
《平均分》的數學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小學數學教案:《循環小數》03-31
數學教學反思05-23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10
小學數學《循環小數》教案設計03-16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精選6篇】04-2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22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05-21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5-09
《通分》數學教學反思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