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教學反思(通用13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化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1
教學總思路:在高一和高二的基礎上加深和鞏固,先是完成教材的新內容,然后是用適當的復習資料作助手,鞏固和提高課本的知識,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
全學年各階段的教學安排:第一學期完成高三的教材新內容和適當的綜合練習;第二學期全面開展復習,特別注意歷年高考試題的分析和利用。
一年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和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準方向
怎樣著手進行化學總復習,復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么?這是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教師在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一些信息進行研究,從中領會出潛在的導向作用,看準復習方向,為完成復習任務奠定基礎。
1、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20xx年的高考卷也不例外。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復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
2、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如內容的調整,實驗比重的加大,知識的傳授過程滲透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新科技、化學史等閱讀材料。
3、熟悉考試說明。考試說明(即考綱)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要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資料。除了高考試題、考綱、教材、課程標準、化學教學基本要求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方法還很多,如各種專業雜志、名校試題、網絡信息等。
二、抓綱務本,擺正關系
進入高三化學教學,很容易走進總復習的怪圈:“迷戀”復習資料,陷入“題海”。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對此,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系。
1、教材和復習資料的關系。教材是化學總復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復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復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復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復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復習資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一套復習資料作為主要參考書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復習的過程中應隨時回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
2、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系。基礎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為如此,化學總復習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全面系統地復習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通常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成五大塊: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如對化學概念、理論的復習,要弄清實質和應用范圍,對重點知識如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要反復記憶不斷深化,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規律性較強的`知識,則應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總結、歸納,使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結構化、規律化,從而做到在需要時易于聯系和提取應用。同時注意規范化學用語的使用(如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規范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3、化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關系。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自然科學,與數學、物理、生物乃至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系,不僅在知識上有相互融合和滲透,而且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鑒的地方。這一點不僅在教材中有所體現,而且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如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化學與新科技、新發現等相互聯系的試題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在復習中可以化學知識為主干,找出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交叉點,并以此為基礎向其他學科領域延伸、擴散,實現從單一學科知識和能力向綜合科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轉化,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切實培養解決化學與社會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4、練習量和復習效率的關系。練習是化學總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避免簡單的機械重復和陷入“題海”。通過練習要達到強化記憶、熟練地掌握知識、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薄弱環節、擴大知識的應用范圍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學總復習的范圍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最佳復習效果,只能采用科學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讀教材,字斟句酌。
系統復習,自始至終都應以教材為本,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系性和應用性。對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都要一一復習到位;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進行反復閱讀、深刻理解,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結構;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學、準確和全面,如規范地使用化學用語,正確、全面地表達實驗現象和操作要點等;對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前因后果。如與離子反應有關的知識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的檢驗和推斷、溶液的導電性變化等。應用性是指通過復習要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可以進行元素位、構、性相互推斷,預測未知元素的性質,比較各種性質的強弱等。此外,要重視對化學實驗內容的復習,而且盡可能地親自動手操作,通過這些典型實驗,深入理解化學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結果的處理等,切實提高實驗能力。
2、學會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養是化學總復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它通常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辦得到的,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有意識的培養。因此,在復習過程中,特別是做題、單元考試、大型考試后,要常回頭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復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獲得了鞏固和深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復習和解題訓練,而不是做完練習題簡單地對對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進一步思考:該題考查了什么內容,其本質特征是什么,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嗎?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促使知識得到不斷地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秘等,以此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教學創新的動力。教師需要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細心體會,善于發現問題,耐心地與學生溝通,不斷嘗試改進,使學生成績不斷的得以提高。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2
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實施素質教育,時間緊,任務重,上課總覺得時間不夠,問題在哪?那是教師把自己當作了課堂的主人,成了課堂的.主角,學生只能默默的被動的接受,課堂效率可想而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今年教高三實驗班,做了很多嘗試,讓學生多交流,效果很好。
如果班級成績較差,怎么辦?教師自己講,永遠講不完,只有精講,多練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發動學生去講很簡單,讓學生到講臺上把自己的解法和同學們交流,效果很好。
復雜的題目可多讓幾個同學復述,這樣都可以得到提高使多數同學得到鍛煉,更重要的是給了他們足夠的自信。同學們開始樂于交流,不再覺得回答問題很困難;他們開始喜歡主動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交流,我想這是最重要的!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3
高考試卷中越來越多的試題由知識型考查轉向能力型考查時知識的要求難度降低,但能力要求更高,如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現在高考題中很少在知識難度上做文章,往往是把書上知識點與生產實際,日常生活,工業流程聯系起來,通過幾次測試發現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準確,不夠深刻從而造成失誤,下面就近一段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總結:
1.重視雙基,強化細節。
夯實基礎,提高能力,是我們教學必須堅持的原則,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是談不上能力的提高,回歸教材,遵循《考綱》,夯實化學基礎知識是備考復習的很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在此基礎上,要做一定數量的習題來鞏固知識,提高解題技能,并在細節上不能出現問題,要規范化。
2.正確處理訓練速度與培養能力的關系
"熟能生巧"的本意是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或找到竅門,但一般只適合于機械性的操作活動。"熟能"只是一種技能特征,并不反映思維能力較高。解答化學問題的過程主要是動腦思維的過程,思維的重復可以加深記憶,解題的重復可以提高解決相似問題的速度。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確有必要進行解題訓練,但要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題訓練中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的思維能真正展開,充分活動。為此,必須適當控制練習量,為學生切實減負,只有在一個相對寬松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欲望、尋求理論解釋的意念才能真正確立起來,學生的創新精神才會得到培養。
3.正確處理綜合教學與單科教學的關系
綜合科目考試首先考查的是學科內的綜合能力,其次是考查跨學科的綜合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跨學科綜合能力,羅列各學科之間交叉的知識點,拼湊跨學科綜合題,上綜合課,甚至搞猜題、押題,這實際上又是往應試教育的老路上走。如果我們在本學科的基礎還不夠扎實,學科能力還不夠強的情況下,去研究那些本身就比較粗糙的綜合題,實在是沒有必要。
跨學科綜合題重點不在于考查跨學科的綜合知識,而在于考查學生在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的綜合能力。事實上這種能力不僅僅是可以在學習、應用綜合知識時才可以培養。現如今在缺乏能熟練講授綜合知識的教師,而比較規范的綜合題數量很少的情況下,上綜合課將會沖擊單科教學,造成本末倒置。因此,雖然我們面對的是"綜合科目"考試,但我們還是要立足本學科,要以本學科知識為載體,注意有機滲透學科間的知識,拓寬視野,加強理論聯系實際,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由于"綜合科目"的考試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對路,提高教學效率,有必要繼續強化信息意識。
1.注意研究高考試題
高考試題無疑對中學教學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高考試卷是一條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試題只有自己親自做一做,才可能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透過試題領會其潛在的導向,以致理性的升華,從而促進自身教學思想的轉變,自覺矯正思路。
2.關注新大綱、新教材的導向
新大綱、新教材是教育改*的載體,高考命題也會受其影響。新大綱、新教材有了一些明顯變化:第一增加實驗比重;第二由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向更重視知識傳播過程中滲透化學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三增加了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我們要根據新大綱、新教材的這些特點,注意調整高三化學教學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識的復習時間,加強方法論指導,強化和優化學生的參與意識、研究意識、強化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
3.充分發揮各種信息的引導作用
除高考試卷、新大綱和新教材之外,其他的信息渠道還有名師講座、專業雜志、名校試卷、互聯網等,此外從大會交流、小組討論活動中都可能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只有注意廣泛收集信息,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盡快適應高考改*的需要。要真正發揮信息的指導作用,教師還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加強研究,主動思考,提高在各種信息面前的判斷能力,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為我所用,切實使教學對路。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4
目前的復習資料不僅多而且雜,偏題、難題、怪題很容易挫傷考生的積極性,好的習題能激發興趣,啟迪思維并能加強學生對"雙基"的理解,引導學生尋求解題規律,掌握解題技巧。故教師自身必須投入題海,然后篩選訓練題和資料,在復習選題時要有層次、有梯度,由易到難地選擇,并根據考試大綱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制合適的訓練試題。
(1)選題原則
選編習題要以大綱和教材的內容及學生水平和認知規律為依據,要注意知識的整體性和相應能力培養的有機聯系,一個題型要聯系、消化一項基本內容,題型多樣化,層次要分明。
(2)選題有明確的.目標
高三以練為主,一輪復習訓練更突出課本基礎知識,學生易錯知識點及高考的熱點、難點。二輪復習期末考試結束后就要開始了。試題以查漏補缺,回歸課本為主。試題的知識點分布是否合理,難度是否適中,能否反映出學生的一些問題,只有教師自己認真做了研究了才知道。試題應注重基礎、突出能力考查。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5
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變中求新的原則。認真分析、研究近幾年浙江理綜卷化學部分的高考試題,摸清高考試題涉及的知識點、熱點、特點以及變化趨勢,找出它們在教材中相應的知識點以及一系列有層次的題目,在編制教學案時將每個考點依次落實,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很有用。
考試說明(即考綱)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復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對往年考試大綱多對比,找出增刪的內容,題型示例的變化,滲透到教學和學案中,讓學生明確每一知識點在高考中的難度要求。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6
一、實施學案式復習模式
化學學科知識體系龐大,知識點多且分散,學生若不親自動手梳理主干知識、整理要點,單靠有限的課堂時間難以保證細致、全面的復習,同時沒有學生的廣泛參與也難以保證良好的復習效果。針對以上情況,第一輪復習階段實施學案式復習模式。第一輪復習的特點是以課本為中心,落實“雙基”,構建學科知識結構。將每章所涉及的知識點設計成填空、圖表并以作業形式布置下去,學生依照課本即可自行回顧和整理其內容,我通過收查作業、課堂提問、課堂測試等手段落實情況。經過學生的自主復習整理之后,課堂上我所做的是點擊要點、解疑答惑、拓展深廣度。這樣做節省了時間,解決了有限的課時與繁多的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既保證了課堂容量,又確保了教學進度。
一輪復習重要的是準備復習學案,這項工作其實難度是很大的,因為新教材的知識體系和舊教材完全不同,所以對09 年的復習提綱需要進行很大的改動,前期工作是高二上來的幾位老師完成的,我參與了提綱的后續編寫,由于對教材不熟,我將新教材幾冊書利用假期僅有的時間通讀了一遍,其實無論在哪個年級教學,對教材的整體把握還是非常必要的。
一輪復習除了用好提綱,練習冊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選擇的是側重基礎的《高考密碼》,針對09年高考的難度也相應的增加了一輪復習的深廣度。10年高考試題一出爐,我們很慶幸復習導向的正確性,這也是高考取勝的關鍵因素。
二、新課程遼寧、寧夏理科綜合化學試題分析:
20xx年化學試題難度與20xx年相比難度有所下降。全卷試題以能力立意為核心,注重對能力的全面考查,試題情景與設問注重知識與能力的融合,充分體現了三維目標。選擇題部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但非選擇題計算量比20xx年增多,這樣學生在整個答題過程中用的時間就會長些。主觀性試題與20xx年一樣,強調了化學學科內的綜合能力考查,對考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6題無機框圖推斷題涉及到化合物黃銅礦(CuFeS2)是現教材沒有出現的內容;28題第(5)小題,液體體積V字母較多,使學生難以抓住在保持氫離子濃度不變的條件下改變硫酸銅濃度對氫氣生成速率影響的問題分析;選修題36第(4)、(5)小題涉及計算,在學生緊張的考試中容易出錯;選修題38題的有機題,合成路線中烯烴與苯的加成、芳香烴的氧化、苯酚與酮的反應等是現教材不要求學生掌握的,這幾道題對中等以下學生而言,失分的幾率很高。27題、28題相對比較簡單,實驗原理和實驗裝置來自教材內容,但高于教材,設問新穎,全面考查考生的實驗設計,分析能力。
三、精選考題,建立適合學情的題庫
對考題的研究是復習備考的另一重要環節,今年由于領導的信任,我入選為出題組成員,這不僅鍛煉了出題能力而且對考綱的深入研究和高考命題方向的把握促使我要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試題的質量,對我個人而言是難得的機會,我不辱使命,每次的命題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同組老師的肯定。
要想將學生從茫茫題海中解脫出來,教師則必須深入題海潛心研究,抓特點、求新意、尋變化。先從大量的習題中選題,再精選,工作量很大,有時關于這一部分的習題需要去做兩三本的書,更不用說套題了,這樣做雖很辛苦,但選出的題目難度適中、針對性強,達到較好的訓練效果。
從10考題看,傳統常規考題仍然應該作為訓練的重點。另外還根據考情的變化對試題及時更新,保持題目常考常新也是必要的`。
四、查缺補漏,保證考前復習效率
首先,“回歸教材”。認真重讀教材,尋找“弱區”和“盲區”,如教材中的數據、圖象、圖表及習題等,經過整理來指導學生看書、復習。
其次,“回顧錯題”,發揮“錯題本”的功效。在備考復習過程中,注重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的培養。讓學生建立“錯題本”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有錯必究,及時整理,隨時記錄,一年下來,每個學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獲”。學生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從中體會知識的積累過程。考前讓學生翻閱自己的錯題本,理清思路,總結經驗,防止重犯,一改過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狀態,使考前的復習效率得到保證。
五、兩點改進
(1)關于回歸教材。
高三最后的復習階段都是回歸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時間都非常緊,另外部分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如何引領學生回歸教材,我認為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教師和學生的意識問題,二是有效的操作問題。今年我們將回歸教材的時間調整在一輪復習之后,我認為對高考成績的提升應該會有所幫助。
(2)關于試卷講評。由于工作繁忙,考試卷能全批,但我總覺得總結分析不夠,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準備環節:
①記錄答題情況,統計答對率; ②找出錯解原因,將問題歸類。二是講評環節:
①巧妙公布成績;②講評要有側重:側重錯誤原因的分析,側重思想方法的建立,側重解題思路的優化,側重解題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③講評要讓學生參與。三是鞏固、反思環節。
總之,在一年的復習備考中,我努力完成本職工作,與高三組老師精誠合作,盡心盡力,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夯實基礎,注重學生能力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這些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當然也有不足,比如學困生的輔導方面,化學實驗的教學也應加強。 優美的教學環境,互助的教學群體,和諧的干群關系,向上的學習氛圍,這些促使我不斷進步,我將在120中學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勤懇工作,為120中學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7
高三第一學期馬上就結束了,一個學期以來,老師和學生一起拼搏努力,學生的成績是最能說明問題的,雖然每一次測試都有令人喜悅的地方,但是步伐卻不夠快,畢竟還有不到140天的時間就要披掛上戰場了。我們每一位課任教師都很著急。為了提高復習效率,讓學生取得更快的進步,我對一個學期的教學進行了反思。我認為,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本是高考的"根","兩綱"是高考的"脈"。
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追根還應源于課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高考知識體現課本內容,高考的最終落腳點是課本,而課本,《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是高考復習的指揮棒,是高考命題的依據,特別是《考綱》已明確的傳達出"考試目標","考試范圍","命題指導思想","題型比例","題目難易比例",和"組卷原則"等重要信息。認真研究"兩綱"就會把握高考的"脈"。了解命題趨向和要求,明確復習要點,這必然會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復習的效率,特別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試內容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兩綱把握更顯重要。
根據兩綱要求,找到各個考點在課本中的"根",并落實到位,做到以課本,兩綱為依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課本知識,并通過知識的實際應用上升到兩綱要求必備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輔輕教材。要充分認識到"《大綱》是依據,課本是根本,資料是補充"。復習過程中,不可盲目探測不確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費在猜題上,不可大大超過課本而隨意拓寬和加深知識范圍,也不可刻意地為某些多次練習而被強化的題型去增加某些"規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實做到重視課本而不完全依賴課本,從而實現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這一命題指導思想。做到瘦身減肥,扔掉包袱,輕裝上陣。
二,重視基本實驗,形成技能創新。
實驗是理綜試題的重頭戲,高考化學試題的難度往往出現在實驗題中,為此要高度重視對化學實驗的復習。分析近幾年來高考實驗試題,發現均具備以下特點:素材的選取呈回歸課本的態勢;重視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反應原理和實驗原理的考查;試題考查方式體現由淺入深,從課本到創新;試題考查重點是考查學生實驗的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等),出現了開放性試題;;實驗儀器,裝置,現象,操作,設計均在考查范圍之中。針對以上特點,應努力做到:認真復習課本實驗,弄清實驗原理,目的,要求,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實驗基礎知識并能做到舉一反三;復習實驗要做實驗,不要"在黑板上做實驗",也不要講實驗。
只有創設實驗情境,使學生置身于做實驗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實驗題,否則學生可能就答不對或答不準;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創新能力以適應開放性試題。使學生在遇到新的實驗情境時,要學會聯想到已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將其合理地遷移到新情境中去解決新的實驗題。在注重課本實驗復習的同時,還要科學地設置實驗訓練題,使學生見多識廣,在應考中從容應答。
三,課堂精講,課后精練,提高復習效益。
由于時間等問題,復習過程中師生往往會產生急躁情緒,滿堂灌,滿堂壓,欲"以量取勝"的現象時有發生,其結果是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聽得很辛苦,許多學生聽不懂或當時糊里糊涂的算聽懂了,但并沒有聽懂其本質,其精髓其精彩之處。講得天花亂墜不如學生學得扎扎實實,課堂上講述要精要,精到。精要是要講清重點,難點,易混點,講清知識體系,對沒有命中的目標再射一箭,讓知識之樹在學生心中扎根,否則不僅增加學生負擔,而且會影響復習進度和課堂容量。精到,就是要講授到位,橫向到邊,傾向到底,前聯后展。但講要有尺度,太透會使學生不勞而獲,造成思維惰性,引不起思維波瀾,只是風吹水面,不留痕跡。要通過講來啟迪學生思維,"雛雞只有啄破蛋殼才能自己站起來","不給學步的孩子送拐杖"。不提倡讓學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讓學生跳一跳甚至跳兩跳摘果子。
練習是高考復習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要求學生做一定量的題目,以提高解題速度和鞏固基礎知識,無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題必做,揀到籃子就是菜,勢必會沉溺于題海,這樣雖做了大量的題目,但多數可能是生吞活剝,連滾帶爬勉強做過去,以后遇到同樣的問題,仍然有可能做不出來。題海戰術不能提高學生能力,只能讓學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師首先要跳出"題海",先親自逐題演練,"遍嘗百草苦甘"。從而認真篩選習題,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優。既重視知識深度和知識體系,又要注重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全","細"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又要具有啟發性,時代性,符全高考命題趨勢和題型變化。幫助學生走出題海,通過演練,力爭學生"答一會一類,明一知百,練一題習一法,舉一反三"。
其實高考并不難,高考試題中難題還會超過20%,切不可講得比練的難,練得比考的難,教輔比課本難。
四,落實反思總結和嚴格糾錯,提高復習效率。
所謂反思,就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提示問題本質,探索一般規律,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系,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并進而產生新的發現。反思是進行有效學習,獲取有效知識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學總復習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反思,積極反思,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要通過嚴格,合理,規范的要求來幫助,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1,"一門知識的基礎就是概念的積累。"
在概念復習中,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約有220多個,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其復習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起著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理綜化學試題共11題(其中7個選擇題,4個主觀性試題),這么多知識點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對知識的考查只能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抽樣,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學生所能達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過關,后面的復習就會障礙重重。因此必須確實注意這一環節的復習,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努力把每一個概念及理論真正弄清楚。對眾多的知識點,要仔細比較,認真琢磨。例如原子質量,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質量數,元素相對原子質量,元素近似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與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一物質等等,通過對課本中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的反思,明確其共性,認清差異,達到真正掌握實質之目的。
2,養成在解題后再思考的的習慣。
每次解完題后要回顧解題過程,審視自己的解題方案,方法是否恰當,過程是否正確,合理,是否還可以優化,檢查語言表述是否規范,是否合乎邏輯。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要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使知識得到不斷的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秘,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長期堅持就能駕馭化學問題的全貌,掌握化學知識及其運用的內存規律和聯系。
3,及時歸納總結。
每個單元或章節復習完后,要反思本單元或章節主要研究了哪些問題 重點是什么 用了哪些方法 與以前的知識有哪些聯系 通過反思融匯同類知識而形成有效的知識塊,使普遍的知識規律化,零碎的知識系統化。例如:對無機化學,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可以以"元素→單質→氧化物(氫化物)→存在"為線索;學習具體的單質,化合物時既可以"結構→性質→用途→制法"為思路,又可以從該單質到各類化合物之間的橫向聯系進行復習,同時結合元素周期律,將元素化合物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有機化學的規律性更強,"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熟悉了官能團的性質就把握了各類有機物間的衍生關系及相互轉化;理解了同分異構體,就會感覺到有機物種類的繁多。這樣,通過多種途徑,循環往復的聯想,不僅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而且有助于思維發散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光有許多零碎的知識而沒有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就猶如沒有組裝成整機的一堆零部件而難以發揮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復習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各部分相應的知識按其內在的聯系進行歸納整理,將散,亂和知識串成線,結成網,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之中,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對于知識結構圖,教師不要全部包辦,要在學生自己歸納整合后再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對比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意識整合過程中的不足。
4,認真做好考后分析。
每次考試結束后要求學生認真填寫失分統計表,要回頭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復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了鞏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問題,以便在今后的復習中對癥下藥,自我提高。
重視做題和考后的糾錯。復習中常用的糾錯方式有:一種是在試卷或參考書上把錯題做上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第二種方式是專門備一本錯題筆記本,將自己感觸最深的解題錯誤摘錄在錯題集上,并且尋根求源以防再錯。第三種方式是把糾錯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知識點相應處,用不同字符標出糾錯點,標出該點糾錯題目位置,出處,錯因及簡易分析等內容。
每一次練習或考試后,都要求學生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差錯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錯誤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當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對出現的差錯要做記載,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一次成果總結,看看哪些毛病已經"痊愈",哪些"頑癥"尚末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從而不斷地消除化學復習中的疑點,盲點。努力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達到"會做的保證對,錯過的不再錯"。
五,優化考試心理,消除失分隱患。
解題需要的一是知識,二是策略,三是心態。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誤都會導致失分。因知識和策略造成的失誤可以認為是知識性失誤,而一些筆誤,計算失誤及某些習慣性錯誤可以歸結為心理失誤。要解決"高考化學得高分難"的問題,優化考試心理是高考復習不可忽略的一環。面對一套題,應該有穩定的心態,在按題號順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適當采用先易后難,先熟后生,先同后異(同學科,同類型)的策略,以最佳狀態去克服慌亂急躁,緊張焦慮和丟三落四的情緒,對會做的題,要特別注意表述準確,考慮周到,書寫規范,切實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解題時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視復查環節,還要敢于放棄。在平時的模擬訓練中,一定要體現"平時是高考,高考是平時",的訓練思維,把學生置于一種仿真的環境,對答題速度,答題規范做出嚴格要求,只有關注了時間,就有了時間,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緊迫感,就有了機智。時間長了,就自然達到"平時訓練當大考,大考自然當小考"的境界,高考時心態自然就會平和了。
高三備考復習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努力達到:知識結構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層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練,學習方法上的自我發展,科學素養上的自我升華,綜合應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絕不是簡單的拼時間,拼精力,漫無邊際地大量演題的過程,而是科學的,有計劃的過程。在復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時刻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為依據,明確復習要求,把握復習方向,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
總之,高三化學復習要講究方法。針對化學各類知識的特點,將所學知識進行濃縮,收斂, 精煉,放大,升華,遷移,利用聯系,比較,歸納,推理等多種方法進行復習,以良好的心態正視高考,相信20xx年6月,定是我們大豐收的季節!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第三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
課程類型:
復習課
教學模式:
引導一完善模式
化學反應速率,是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中第三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中的一節內容,它作為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化學平衡的重要知識點。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加深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也是進一步學習化學反應以及電離平衡、水解平衡等化學平衡知識的基矗另外通過化學反應速率的學習,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化學變化本質的認識,了解人們在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是如何根據化學反應規律,控制和利用化學反應的。
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反應的深層本質學生是接觸不到的,只能憑抽象的思維進行想象、推理,學習的難度較大。但是通過有效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在思考和實驗探究中進行有效地學習,達到復習、鞏固和加深理解化學反應速率有關知識的目的。
本人在聽了汕頭一中林綺玲老師的公開課后,加上自身的教學經驗對這一內容的教學反思有如下幾點:
一、有經驗的老師應具有學科相關知識網絡系統整合的能力。
比如,林綺玲老師在復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因素時所采用的教學策略就是整合了有效碰撞理論與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常見因素有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學生在這方面所出現的.問題,從根本上講還是對反應要能夠發生的條件,即要求反應物分子應發生足夠有力的且取向良好的碰撞的理解不夠,因此要盡可能講透活化分子、普通分子、有效碰撞等概念。只有弄請了這些概念,才能將上述影響轉化為單位體積活化分子數、活化分子百分數、反應途徑等的改變,形成正確的認識,也才能理解為什么固體和純液體的濃度是常數。而這一點又剛好是我平時的教學中所忽略的。
二、講究學生探究性實驗的有效教學策略。
從學生實驗入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觀察、記錄現象的能力。通過實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使學生有了親身體驗,更使學生懂得了實驗是化學知識的來源,使學生明白尊重事實,實事求是是科學研究的最基本精神。
三、注重教師是主導,學生是自體的教學模式。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地進行分組討論上課和小組實驗,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有利于學生互相討論,主動發言,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師生互動好;另外,設置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指向性,便于學生通過思考,教師的引導,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可從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合理的答案。
四、注重對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
例如,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與草酸反應的實驗探究,引導學生探究如何控制變量與不變量的關系。從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強化了實驗目的(探究的目的),對存在干擾因素的分析到位;采用了科學方法教育,并引導學生采用歸納的方法,由普通歸納出一般規律。
五、注重教學細節上的處理。
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定性分析,什么是定量分析,兩者的區別何在,表示有何不同。“有效壓強”中哪些情況屬于“真變”哪些屬于“假變”。讓學生能夠運用表格的形式表達實驗數據。用例題的分析讓學生明白規范作答,有效數字的處理。還有,從引導學生如何去讀懂圖象引伸到如何用圖象正確地表過實驗結果。
六、一個好教師應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能對教材內容所蘊涵的知識的能力價值和情感價值能深入地分析和挖掘,教學目標的設置要科學,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培養要恰當,一定要對教材把握好,教學設計及學案的作用才能到位,才能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與需掌握的新知識之間發生強烈的認知沖突,在師生共同的討論和交流中,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了重建和改組。這樣,才算是一個有效的課堂吧。
實踐出真知,寫好了教學反思,就應該好好地將有效教學策略運用到日常教學中,讓自己的課堂更高效。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9
摘要:一輪復習是高考化學復習的重中之重,對于提高高考化學成績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提高課堂復習的效率成為高三化學教師一直在探索的工作,同時及時做好教學反思為將來的新一輪教學積攢經驗。
關鍵詞:高三化學 一輪復習課 演示實驗 課堂效率
新課程改革以后,高三教學時間整整縮短一個月,筆者任教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層次較低,能力水平不高,更加要求我們在一輪復習的時候充分提高課堂效率。然而鑒于化學學科具有知識點多,并且相對繁瑣的特點,因此教師在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課中往往習慣于通過歸納、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從重難點知識梳理到典型習題剖析以及解題方法分析,教師講得非常細致,分析得十分透徹,總結的特別全面。
這種“保姆式”做法容易實施,時間容易控制,而且條理清楚,每個環節銜接緊湊,老師往往樂于這種復習方式。但是實踐證明學生有效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效率不高。很多學生都感覺知識點多、碎、亂,難以系統把握,再加上化學課上課能聽懂,考試易出錯,得不到理想成績,讓許多學生望化學而卻步,不感興趣,針對這些問題,進入高三復習時,我主要采用下面幾個方面做法:
一、改革教法,優化學法,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再好的教科書,要通過學生鉆研、消化才能掌握;再好的教學方法,沒有學生的主動配合也發揮不出效益。要保證高三一輪復習的質量,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鉆研精神和創新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研究型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感受、理解化學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結論;要消滅機械重復、主次不分、滿堂灌輸、以講帶練、以講帶學、重結論輕過程、重答案輕分析的現象。
另外由于學生知識水平層次的差異,我一般都是綜合多種復習資料,糅合教材精心分層次設計教案,引用的例題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的將知識點進行堆積,應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將頭腦中散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規律化,將零星的知識“點”梳理成知識“線”,并編織成知識“網”。同時還要將化學知識提煉升華,形成牢固的知識框架結構和學科知識體系。這樣才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消除知識上的盲點,拓展知識的生長點,達到啟迪思維,開發智力,將知識內化為能力的目的。
二、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用好課本
化學學習,重在掌握規律。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很容易走進總復習的怪圈:“迷戀”復習資料,陷入“題海”。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教材是化學總復習、備考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資料都無法替代的。決不能以復習資料代替教材。在復習過程中應以教材為主體,通過通讀、精讀、回顧教材,關鍵處字斟句酌,引導學生對中學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隨時回歸教材,找到知識(或考題)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生長點,不斷建構、完善和深化學生化學知識結構。
例如在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我以“元素→單質→氧化物(氫化物)→存在”為線索;復習具體的單質、化合物時既可以“結構→性質→用途→制法”為思路,又可從該單質到各類化合物之間的橫向聯系進行復習,同時結合元素周期律,將元素化合物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是蘇教版本,對照以前的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分模塊設計,這樣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實驗化學》、《化學與技術》和《化學與生活》幾本選修教材我們沒有學習,造成一定知識的真空,所以在一輪復習的時候我還是在課堂中有機加入這部分的內容,因為《實驗化學》————化學就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與技術》————現在高考的熱門試題工業流程題往往與其有關,所以需要學生具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化學與生活》————這部分內容主要涉及考查的化學與STS。
另外,對課本中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的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我都是采用比較復習的方法,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明確其共性,認清其差異,達到真正掌握實質之目的。同時特別關注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聯系性和應用性。如元素周期律,可以進行元素位、構、性相互推斷,預測未知元素的性質,比較各種性質的強弱等。同時為了讓學生重視教材的作用,我常將教材上的習題、圖表、概念、實驗作為月考的素材,將教材上的復習原題作為考題,也將教材習題稍作改動作為考題,例如將鉑電極改為銅電極,再如將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示意圖的物質名稱刪除一部分,讓學生填空,合成SO3的圖表,問為什么SO2的含量為7%,O2的含量為11%等等,以教材為主,夯實基礎,注意復習范圍的寬度和廣度,消滅知識盲點。再通過練習要達到強化記憶、熟練地掌握知識、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薄弱環節、擴大知識的應用范圍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三、別遺漏了演示實驗
教材實驗是高考實驗題命制的源泉,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多講習題,減少實驗,甚至不做實驗,其結果是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差,不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化學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離不開實驗事實的探討和論證。中等教育階段,化學實驗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復習教學中,我總是會挑課本中重點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實驗再做一下,給學生加深印象,盡可能動手演示習題中涉及的`探究實驗,通過實驗引入概念,得出規律,檢驗假設,發展思維,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例如,在講解鈉的化學性質時,可增加一個實驗:取一小塊鈉投入到裝有硫酸銅溶液或硫酸鐵溶液的小試管中,會有沉淀生成甚至黑色物質產生,這種現象必然很快引起學生的好奇,思維開始活躍,產生積極的探究的欲望。將某些演示實驗(簡單的試管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鼓動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操作實驗,如習題中出現的鈉放入煤油和水的混合液的這個實驗,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時候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做,看看模型加深理解;周末假期我一般不布置書面的作業,而是安排一些家庭探究式實驗,如復習原電池知識后,布置一個課外作業: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簡易原電池,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變成實際的應用。這樣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去設計實驗,去創新。教育科學實踐證明:化學實驗教學在完善學生學科素質、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訓練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過化學實驗教學能熟練掌握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實驗事實以及單質、化合物的制備原理和方法。化學實驗是證實某物質是否具有某種性質的唯一手段。中學階段的大部分化學實驗都是定性實驗,這些實驗雖然簡單,但確實可以培養學生透過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看清反應實質,進而推斷物質的微觀組成、結構與實驗結果的相互關系。
四、精心編制學案,提高練習效率和準確性
在高三復習時,必須轉變“知識點到位”的傳統教學思想,應抓住主干知識,夯實基礎知識,突出重點考點,復習時要在吃透教材、統觀全局、分清主次的前提下,大膽取舍,突出主干。隨著高考難度在一定程度的降低,高考不是比誰難題做得好,而是比誰做得準。有些學生化學基礎不差,考試時往往得不到高分,究其原因就是解題不規范造成的。
所以編制學案在高三化學復習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課前將“學案”發給學生,通過課前學生看書完成預習學案,教師在批閱中發現問題,歸納總結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重點講解和強調書寫規范;同時學生經過課前的準備,在課堂上與老師展開充分的討論,從而達到把精力花在學生最為困惑的知識點上以及重要的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化學學科思想和知識的相互聯系上,克服過分強調覆蓋率產生的不良影響,將學生從過難、過量的習題演練中解脫出來,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節省勞動時間,減輕學生負擔。
五、拓展學生的視野,關注課外化學知識
與以往教材相比較,現在使用的新教材進行了內容的調整,加大了實驗比重,知識的傳授過程滲透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新科技、化學史等閱讀材料。這些變化將體現在高考命題中,熟悉新教材的這些變化,將有利于把握復習的方向和深難度,有利于增強復習的針對性。由于現在的學生對于有些生活實際并沒有體驗,比如說鈉保存于煤油中,他們可能連煤油都沒有見過,所以在抓好化學基礎知識復習及學科內綜合能力培養的前提下,還要做好學生生活實際和知識實際的摸底了解工作,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關心社會動態,增強環保意識,聯系生活實際去拓展學生視野,促進學科知識相互交叉與滲透,發揮想象力與創造潛能。比如把與諾貝爾化學獎有關的飛秒化學,與環境保護有關的綠色化學,以及酸雨、克隆、納米材料、臭氧層空洞、高能電池等知識,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相聯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學以至用的過程也正是轉變觀念、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過程。現行高考的命題,打破了過去那種建立在理想化模型的基礎上強調緊叩課本的命題思路,加強了知識的應用考查,強調了聯系實際,體現了以現實問題為主,注重學科知識與能力的具體應用,即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釋實際問題的思想。
總之,新課標、新高考、新要求。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新課程改理念的體現,在復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著力自學能力、推理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抓好學科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牢固掌握學科本質的方法,注重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在高考中學生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10
9月26日,按照學校教學計劃,高三各學科備課組組長進行了高三復習課展示。化學學科根據教學計劃和進度進行了《原子結構》一節的展示,經過授課和組內評價,我特作教學反思如下:
一、教學設計方面:
首先,我帶領學生分析了20xx、20xx年的考試綱要和教學大綱對本章知識的要求和教學目標,借此幫助學生認識本章知識的重點難點,使學生的復習有明確的目的。
其次,根據第一輪復習的重點和學生特點,把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雙基”的落實、典型高考點的理解。通過對原子結構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復習,使學生回憶相關的內容:原子的`構成、原子的表達、相關粒子的關系及計算公式、原子質量、相對原子量、相對平均原子量、相對分子量、同位素與核素的關系。
第三,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穿插歷年本部分高考題和課后習題的分析講解,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運用和熟悉考試題類型。
第四,適當的附以習題進行鞏固聯系。
二、本節課的優點:
能夠緊密貼近考試大綱和高考的要求,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以抓基礎為主,符合我校學生特點,復習內容比較全面,學生掌握較好,課后反饋良好。能夠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體現了高三復習課的特點,知識容量大。教師的語言表達合理,教態自然。
三、存在的不足:
通過課后交流,本節課在知識體系的形成和知識網絡的建立方面還有待加強。教師課堂教學中還是有些放不開,學生回答問題較少,有趕進度的嫌疑。知識內容的排列上可以分為兩課時,這樣時間比較充裕。課堂練習內容可以設置為分組聯系,節約一定的時間。板書的設計和字體的書寫還要加強。
通過交流和反思,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高三階段是學生的黃金時間,應當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11
20XX年保定市第一次模擬考試結束了,學生的成績是最能說明問題的,雖然每一次都有令人喜悅的地方,但是步伐卻不夠快,畢竟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要披掛上戰場了。我們每一位課任教師都很著急。XX月10日化學教學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會上聽取了其它老師的發言,深受啟發,指出了二輪復習的基本意義和復習方法。
一、認真分析試卷,發現問題,有的放矢。
在高三后期的復習中,平時測驗要讓學生認真總結答題中的問題,作出詳細的數據統計,然后總結出錯題的共性之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作為專題獨自攻破,通過強化訓練,讓學生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加以鞏固。再通過強化練習加以掌握。
二、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動手。
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真正動手,去體會師生互動的快樂,并在輕松的氣氛中掌握所復習的知識。一直以來,我頭疼的問題是,講過很多遍的知識點,學生的錯誤率還是很高,當和他們交流的時候,學生都會說,課堂上我聽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時候,就沒有思路了。其實,在課堂上學生只注重了聽,而沒有消化的過程,沒有自己動手的過程。這幾天,我注重了學生的動手訓練,發現了許多問題,對我的教學很有幫助,對學生的知識掌握也事半功倍。
三、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解決實驗題大難關。
化學實驗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試中學生實驗題的平均分很低,從答題的情況來看,主要問題是:語言表達混亂不清,不規范,沒有使用化學術語。換句話說,就是心里明白,表達不出來。所以后一階段的復習中,將注重學生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
四、注重規范解題,掌握其答題規律。
做過去的題進行分類處理,總結解題方法和答題技巧。總結遇到什么樣的題,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解答,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回答。怎樣回答才能是標準答案或是接近標準答案。
五、掌握做題技巧,節省解題時間。
做題首要審題,據統計做錯題的同學,錯的原因大多都是沒有審清題就進行解題,費了時間也沒有做對,很是冤枉。那怎么辦?專家指出審三遍題才能動筆答題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審,主要是審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無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綜合分析有用信息進行分析解答題。這樣才能把題分析透,解答才準,且不用反功,還節約了時間,但現代高中生為了節約時間,第一遍審題就開始解答題,結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還得回去審題,甚至還得重來,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正確。
做題還是注意解題范圍,首先要平行題意,其次要平行課本,解題才能快速,才會準確。思考范圍的大小決定著解題的快慢,所以要掌握準思考范圍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思考范圍是什么,那就是大綱和考綱。這樣既省時間又準確,具體例子就不再舉了。
反思教學是教師提升自己的必要階段,經常反思的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會總結出不同階段學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學的側重點,是一項很好的教學活動,這項活動的開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義的事。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12
高考攻堅戰在全體高三教師的誓師大會召開之際拉開了帷幕,其間不乏有眾志成城的豪言壯語、氣壯山河的鴻鵠之志,更有有條不紊的試卷分析、切實可行的教學規劃。眾所周知,高考是一個萬眾矚目的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關乎全局的成與敗,而教師做為全程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可見其責任中重大。對于一名親歷高三的青年教師而言,應努力做到教學相長,使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業務水平能夠相得益彰,并駕齊驅。回眸一年來的復習課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和反思。
一、重計劃性,忌盲目性
高三的教學較之高一、高二無論是在知識容量上還是在能力要求上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是在高一、高二基礎上對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難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效率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換言之,教師要對自己一年的工作有所計劃,而決不能漫無目的、得過且過。我們化學組高三復習課教學工作計劃是在開學初學科組成員經過仔細研讀教學大綱、深入分析近幾年的高考題和高考說明的基礎上研究討論制定出來的,,而且還對具體章節的復習策略和習題篩選進行了仔細推敲,把工作細化到每個細節。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做到有條不紊、張弛有度而游刃有余。今年是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新版高考說明面市時我們及時與舊版說明進行比較,隨時調整我們的教學內容和側重點。總之,在計劃中靈活變通,使我們較為順利地完成了高三化學復習工作。
二、重因材施教,忌好高騖遠
我所任教的高三(3)班和高三(4)班是兩個理科普通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差。進入高三以來,學生的情緒波動較大,厭學情緒日趨嚴重,針對這一具體情況,在參考重點班教學的基礎上,適當降低了教學難度,習題也主要以基礎和中等難度為主,而且注重講練結合,并適時選做相關內容的高考題,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穩定學生的焦躁情緒。此外,題型教學在高三復習課中顯得尤為重要,可克服盲目的題海戰使學生收效甚微之弊。課堂上學生經過練習歸納出某一類題的解題方法,對以后的階梯會起到高屋建瓴、事半功倍之效。在狠抓教學的同時,學生的心理問題也不容忽視。狀態反常的學生一經發現,我主動與班主任交流溝通,以便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其加以引導,使其盡快調整好狀態,去迎接新的挑戰。總之,教育和教學都需要切合實際的因材施教,忌偏離實際的好高騖遠。
三、重步步為營,忌一知半解
有了較為縝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下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具體的實施工作了,也就是具體的課堂教學。教師要向每一節課要效率,每一節課要達到什么教學目標、知識點要落實到什么程度,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點,通過課堂反饋得知學生仍不能很好地掌握,下節課需再加以鞏固練習,讓其落實到位,重視課堂教學的步步為營。不能為了趕進度,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就萬事大吉,這樣會使學生的知識體系中出現盲點,不利于其解題。作業、統練題中的反饋信息也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學生思維上的誤區,教師應及時更正學生的這些誤區,對知識點進行反復剖析,使知識點逐步在學生頭腦中落實到位。
四、重隨時充電,忌孤陋寡聞
根據化學學科特點,每年的化學高考題中都會有一些與近年科技前沿相關的信息題出現。教師如果只重視書本知識,沒有在教學中滲透這些新信息意識,學生遇到此類題時就會出現嚴重的畏難情緒,為解題設置了一道無形的障礙。
因此,教師應注意及時捕捉與化學相關的科技要聞,隨時給自己充電,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把最新的咨訊傳遞給學生,為學生的備考助一臂之力。例如:今年被吵得沸沸揚揚的蘇丹紅事件、巨能鈣事件,都是很好的課堂素材,及時把其引入課堂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解信息題的能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我一年來最大的感受。教師是知識的先行者,更是學習的先行者,它是教師的職責之所在。以上幾條具體的體會是我一年來教學中感受最深的,當然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教學中缺少一本理論性較強的學生用書,給學生復習帶來了一些不便。我會繼續耕耘在這片我深愛的沃土上,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技藝高超、受人愛戴的辛勤園丁。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 篇13
在多年的高三復習教學中,我深刻的體會到,高三復習教學要時刻研究學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研究學法指導,以知識、能力、思想、方法的教學為終極目標,充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以學生的學習實際為起點,以學生的發展提高為落腳點,提高復習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教學為重點。教學中我們要切忌虛無縹緲式的空中樓閣的理論堆積,而要善于用化學理論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這是高考化學試題考查的不變規律,是科學發展的原動力,也是化學存在的價值所在!
本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結合考試大綱的要求對教材的知識進行了系統的研讀,學生對化學鍵的相關概念的理解更加準確,深刻理解了化學鍵的類型以及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對物質類型和化學鍵類型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
本節課設計了四個環節:真題回眸、考情解密、智能提升、題型特訓。
首先從近5年高考真題入手,讓學生了解化學鍵在高考中的出現頻率,以及出現的形式,進而使學生明白這節課復習的重要性。
在了解了化學鍵在高考化學中重要性后,通過高考考試大綱的考綱要求,進一步使學生了解化學鍵的考綱要求,通過考綱的借讀,對20xx年的高考試題進行大膽地預測,并對化學鍵的復習以及高考化學的'復習進一步明確復習的方法以及要領。
在學生了解高考化學中化學鍵復習的重要性后,精心講解進行智能提升。從淺入深的講解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在復習化學鍵時利用微觀粒子原子結構講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實質。總結離子鍵、共價鍵判斷規律:含有金屬陽離子和銨根離子的化合物就一定屬于離子鍵,同時通過化學鍵的存在,掌握化合物與化學鍵的關系,以及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多角度判斷,在每復習一個概念時,都讓學生找出其關鍵詞,并總結學習規律或經驗。
在學生智能提升的基礎上進行題型特訓,根據化學鍵在高考化學真題中出現的形式,進行不同題型的訓練。但由于在講解化學鍵時,學生對知識的不熟悉以及掌握不到位,所以有些耽誤時間。在整個授課過程中,由于中期耽誤了一些時間,所以后期的練習沒有做完,但是整堂課的教學思路還是很清晰明確的。授課時面向全班學生,提問全面化。在今后的教學中注重概念的理解,在講解所用語氣中強調概念中的關鍵語,同時向學生傳授如何進行讀題、審題,如何找到題設條件中的關鍵詞、關鍵句以及如何挖掘題設隱含條件,也就是注重學法的教學。
以往的復習教學中都是按教材“離子鍵→電子式及化合物形成過程→共價鍵→化學鍵”的順序來學習,但經常出現學生把離子鍵、共價鍵、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混淆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節復習課采用多媒體在屏幕上運用對比列表的形式來設計教學,將離子鍵和共價鍵同時對比學習,突出兩種化學鍵的形成微粒、構成元素、成因等,對比他們的不同之處,使學生對高一所學內容的混亂情況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從上課情況來看,師生間的交流能夠順利完成,效果明顯比以前的教學感覺要好。課堂上,學生能根據教師對知識的鋪墊,完成問題的分析討論,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教師能盡量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但由于教學中多以問題引導學生,期望學生根據問題引導得出結論,而由于時間限制,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討論時間,有些結論就由教師直接給出,也有的地方缺少總結性的內容或沒有及時總結到位。
在教學中采取了多種教學手段,多媒體的應用在課堂上使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并采用了知識的探究遷移、對比、應用,加強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再理解再掌握;還利用擬人化的比喻激發學生的興趣,始終讓學生處于興奮狀態,有利于教學的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在概念上的混淆有一定的好轉。通過這節課的復習教學模式的應用也為我們今后的復習教學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復習課型模式.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10-27
高二化學教學反思范文高三化學教學反思01-05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優秀03-13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08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22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13篇04-24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15篇)07-29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優秀09-22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15篇04-21
高三化學教學反思(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