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檢閱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檢閱教學反思 篇1
《檢閱》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主題是通過閱讀學習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并從中懂得一定的道理。這篇課文主要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檢閱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本文的意義在于通過閱讀領悟到“關注殘疾人就應該給他們和普通人同樣的機會”。
本節課我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走進博萊克,感受自強與自信;走進兒童隊員,感受尊重與關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等幾個環節展開教學,凸顯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課堂呈現出了以下特點:
一、創設情境,感受檢閱之盛大。
檢閱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要體會檢閱的隆重與盛大,就要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才會至深致遠。因此在課前播放了我國反法西斯七十周年時的檢閱視頻,直觀形象的檢閱場面,使學生看后感受頗深:“檢閱的場面真隆重、真壯觀啊!”“這些軍人走得真整齊啊!”這是贊美之語。“我們祖國真強大呀!”“我想為了這次隆重的檢閱,他們一定進行了艱苦的訓練。”這是學生透過畫面想到的。而這也恰恰是我營造這一氛圍所要達到的目的,它為理解課文,感受人物的品質埋下了伏筆,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想要走進波蘭檢閱場面的興趣,一舉兩得。
二、巧妙補白,感受博萊克的自強與自信
在學習語文時,除了要積累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外,還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就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在研讀文本時,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來豐富文章內容,突現文章的主題。課文要體現博萊克的自尊自強,可對博萊克的描寫只有第12自然段,重點描寫了他走上檢閱臺時的動作與神態,要讓學生通過這么一段的描寫就感受到博萊克的品質,那是比較單薄的。因此我在教學這一段時,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段,看畫面,想象博萊克在檢閱時能表現的如此出色,離不開檢閱前辛苦的訓練,那么在訓練時他是怎么做的?為了便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在引導說話時,讓學生聯系實際:在我們舉行運動會前,運動員是怎么訓練的?在進行六一節目演出前,同學們怎么排練的?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巧妙地進行補白。孩子們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出了許多畫面:七月,天非常熱,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博萊克頂著烈日與同學們一起訓練,汗流浹背,但仍然堅持;博萊克在訓練時摔倒了,爬起來繼續練習;當同學們都休息了,可他仍繼續練習……在同學們的補白中,博萊克的形象躍然紙上,他的自尊、自強、自信在同學們的想象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三、抓住關鍵句段,長文短教
《檢閱》一文共有16個自然段,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這是一篇長課文,如果逐段講解,既顯得繁瑣,也體現不了重點,更不能按規定時間學完教學內容。因此我采用了抓關鍵句段理解文意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默讀1-10自然段,思考:“重要的事”指什么事?為什么說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誰都不愿第一個開口說的事?然后找出文中相關句段讀一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抓住關鍵詞語:鴉雀無聲,理解兒童隊員看似無聲卻有聲的矛盾心理,再引出文章第六自然段,描寫兒童隊員心理描寫的段落,反復誦讀,細細品味,在矛盾之中顯真情,在矛盾之中感悟他們對博萊克的關愛。再通過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隊長與隊員的對話,體會隊長想法的大膽及隊員們對博萊克的尊重,文章主題在關鍵句段的理解中呈現,也實現了長文短教,達到了課堂的高效。同時在教學中也授予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素養。
四、拓展延伸升華了主題
常言說“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能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主題,在學習課文前我安排學生收集身邊身殘志堅的事例及社會各界人士關心、幫助殘疾人的事例。學完課文后,讓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故事,進一步感受人們對殘疾人的尊重與關愛。同時我又播放了殘奧會上殘疾運動員頑強拼搏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他們的幫助,讓學生從心里明白作為殘疾人要身殘而不廢,殘志堅,作為健康人一定要尊重殘疾人,關愛殘疾人。在拓展與延伸中升華了主題,在拓展與延伸中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同理一節課總有遺憾之處,在教學本節課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雖能全員參與交流,但在匯報時,不能將自己與組內成員的觀點融為一體,顯得有些凌亂。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多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匯報,教給他們匯報的方法,使合作學習更加實效化,有力地推進高效課堂深入化。
檢閱教學反思 篇2
本文的課題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些陌生所以在教學的進入由釋題著手。用舉例讓學生理解課題“檢閱”的意思。比如,每年國慶節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就是到時候,高級首長會親臨軍隊或群眾隊伍的前面,進行校驗。也可以鼓勵學生查工具書,在學生能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以設問的形式入題,“本課是誰看誰的檢閱儀式。”
其實以“檢閱”為題,已經點明了事件及故事發生的特定環境。由于本課里的人物名字陌生,要順利地讓學生走進文本,我引導學生借助了手中的課輔資料,了解課文背景,以至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資料內容略)本人對本課也認真地研究了,該課與前一課完全不同。《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的散文。在教學思路上應“以讀伴感”。而本課是寫的一件感人的事情。像這樣的課文首先得注重詞語的理解,以夯實三年級學生的語言基礎;然后得注意場面上的教學引導,以感人的故事場面體現同學之間的關愛,體現團結的力量,體現人們的喝彩;最后要注重人物心情的變化,通過各種方式地朗讀來體會理解。特別抓課后習題作輔助教學的手段是本人在本課中思考的一點。
比如,課后第二題,本人抓住了這一點引導學生以提問式: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去讀文、去體會、去感悟、去寫體會。該問題,本人作了深刻地指導,因為該問題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認真咀嚼,升華對課文主題的理解。博萊克并不因為息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信,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專注“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完完全全地融入了隊員的游行隊伍。他的'自尊,自強、使人們不由得發出“這個小伙子真棒”的感慨。再來看看這些孩子們,他們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大膽地讓拄拐的博萊克站在第一排。雖然他們曾經猶豫過,怕拄拐的博萊克影響兒童隊員游行隊伍的整體形象。但是最終,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孩子們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獲得了“這些孩子們真棒”的贊揚。“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贊揚了自信的博萊克,而且贊揚了兒童隊員們美好善良的心靈。這可以使學生從多方面受到啟發,尤其是兒童隊員關愛殘疾人的舉動,尊重每一個人平等權利的做法會深激起學生心中的漣漪。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教育學生,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識根植學生的心里。也教育我們對待殘疾伙伴不要歧視,要善意地給予鼓勵,友好相助,使其增強自信,得到溫暖。
其次閱讀感悟寫法,也是本人在本課中要給學生滲透的寫作方法。在本課中所體現的文筆是“刻畫人物形象”。那么要成功地刻畫人物形象要注重的兩點:首先要進行細致的心理描寫。直接描述和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及其狀態,是刻畫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課就是集中體現了細致的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文章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博萊克站在隊伍的什么位置參加檢閱這個難題。大家既想使自己的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好伙伴博萊克。還是隊長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并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動,自豪,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變化過程。最后,檢閱獲得成功,隊員們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文章是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敘述順序來安排顯得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然后要語言描寫有特色,成功的人物語言,應該突出人物性格,使讀者讀了以后,就能“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例如“媽媽,您好錯了”這是一篇學生習作。中間有這樣幾句話“死,有什么怕的!您打死我吧,再過十年又是今天這么大……”這些話體現的是一個孩子委屈大膽頂撞媽媽的作為。使人物形象立刻鮮明起來。
同時,本課在文章結構上運用了順敘的寫法。怎樣運用順序的寫法呢?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后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層次、段落、事件發生,發展過程是基本一致的。這里本人安排習作實踐。“秋季運動會”按比賽的過程順序來寫。(學生習作略)
上完本課收獲還是不小,不過在教學中因為滲透了寫作,自始至終都是“閱讀與寫作”相互“分”相互“合”。“以寫提高興趣,以讀融入真情”沒有時間的限制。本人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研究學生的心理,并根據教材的出發點確立自己的教學思想,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
檢閱教學反思 篇3
《檢閱》這篇課文通過波蘭國慶節檢閱儀式上,兒童隊員讓拄拐博萊克走在第一排,獲得大家一致稱贊的故事,啟發學生理解殘疾人,關心、尊重他們;同時,生活中也要學習博萊克的自信、自強。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領悟到這一人文關懷,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一、激情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就是以教材為主,以多媒體教學為輔,進行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課堂伊始,我精心設計,利用我國建國六十周年國慶節檢閱儀式上的圖片,感受到檢閱的隆重與盛大,理解“檢閱”一詞的含義,進而引出本文課題——《檢閱》
二、推敲字詞,揣摩人物心理
上課時,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過找詞句、劃詞句、交流等方式來體會:“誰都不愿意開口”(怕傷害博萊克),“終于有人開口了”(但也沒有解決問題),“俱樂部里立刻鴉雀無聲了”在(這個鴉雀無聲,表面看是一點聲音也沒有,但其實心里卻在做著激烈的思想斗爭)再加上下面連續六個問號的句子,(這靜止的畫面更是孩子們思想斗爭的矛盾的焦點,思想的高潮。)通過這些詞句的推敲,一群集體榮譽感強、心地善良的孩子漸漸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礎上,本課的難點,最后兩句話:“這個小伙子真棒!”“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經過這么艱難的抉擇,這群孩子值得稱贊。
三、圖片呈現,情感升華
課件最終以幾幅殘疾人的圖片呈現結束,在幻燈片呈現過程中,引導學生加強對殘疾人的關注、尊重與信任,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盡其所能的給予殘疾人幫助,不歧視他們,還要學習殘疾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堅強與自信。讓我們一起伸出彼此的雙手,去尊重、關愛身邊的殘疾人,用我們的愛心去營造這美麗的世界,讓世界充滿愛!
不足之處:
1.讓學生自由朗讀沒有明確問題。應該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這樣他們就會更專心,注意力更集中。把課文獨立分割了,沒有做到在整體上把握課文,這樣一來,課堂就顯得有些散亂,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這是一個改進的重難點。
2.讓學生思考、感悟的時間不夠充分,在學生的幾次回答讓我不夠滿意時,我常心急地說出來,缺乏等待的耐心。或者是自己就不自主的點出應該讓學生回答的部分。今后應該注意培養自己的耐心和引導學生的積極回答。
3.朗讀的指導不夠到位。對于重點段落,雖然有點同學讀,但只是蜻蜓點水,并無深入。特別是在一個同學朗讀完,另一個同學點評后,沒有讓該同學以他理解的感情去讀,錯失了讓其他同學向該學生學習的契機,課堂語言組織不夠靈活。另外,在朗讀過程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看準、讀準。
4.對于學生的語言組織,沒有指導好。比如,在引導同學記生字“默”時,一同學說道“一個黑色的小狗”,當時應該立即糾正是“一只”。學習語文,貴在平時積累,我們要隨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讓他們養成一個準確用詞的習慣。
檢閱教學反思 篇4
我以下幾點是我本堂課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聚焦國慶檢閱場面”,適時地插入國慶檢閱的情境圖片,為學生創設形象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檢閱場面的隆重。“體會‘這些小伙子真棒’”這個環節中,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然后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我們可以想象,左腿截肢的博萊克拄著拐杖和隊員們起早貪黑,堅持訓練:當……時,他;我們鼓勵他:這個…“,讓學生想象博萊克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體會博萊克的自尊、自強和自信。”看博萊克高昂著頭,提起胸膛,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如果你是博萊克,此刻你最想說什么……”讓學生感受博萊克的心理變化。
二、通過朗讀,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
課堂上,我們采用了默讀、齊讀、老師帶讀等形式,讓學生深入文本,去理解詞句,體會人物心理。比如,在理解詞語“棘手”時,我說“讀檢閱準備一部分,看從那一段看出很棘手“,本意是讓他們找第六段5個問號的一句。不過同學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詞語,分別找了”沒有一個人開口“”這件事很難辦“等語句。通過分析,他們更加深入地體會到這件事確實很難辦。感悟他們的人文精神,不歧視殘疾人,讓他和普通的兒童隊員一樣參加檢閱。
三、讀寫結合,深化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理解了“這些小伙子”和“這個小伙子”分別棒在哪里后,學生體會到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關愛,也看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所以,在最后設計了小練筆“寫寫對他們的稱贊“。學生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認識比較深刻,大部分同學語言表達準確生動,達到了”具體“這個要求。最后的思考題,讓學生走出文本,升華認識。問題貼近學生生活,也引起了學生興趣,遺憾的是課堂沒有完成。不過有些學生,已經準備在日記中完成。學生有表達的欲望,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差不多達成了。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存在了一些的問題:
許多教育專家說過:“朗讀是語文課的靈魂,沒有朗讀的語文課一定不是一堂好課。”本節課我也在努力實踐這一句話。可是由于本文篇幅較長,雖然也讓學生們進行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師引讀、默讀、齊讀等,但是描寫隊員們為難的段落,讓學生找出來了,也進行了指導朗讀,沒有讓學生多讀幾遍,感覺讀得不到位,這是本節課很失敗的地方,也是我在今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過,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正因為有些遺憾,我們才會有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反思中提升。只要不斷努力,就會在探索路中不斷前進!
檢閱教學反思 篇5
《檢閱》是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下冊的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這篇課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非常突出。特別體現在細致的心理描寫上: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參加檢閱這個難題。因為隊員們既希望自己的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萊克,這讓大家左右為難。最后隊長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并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動自豪,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變化過程。從中,一群善良、純真的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課文洋溢著濃濃的現代意識和人文關懷:作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作為殘疾人,也應該像課文中的博萊克一樣,自尊、自強。
分析教材后,我又走出教材,面對學生,我發現學生對學習這篇課文還有很大的難度。首先:檢閱對很多同學來說,是很陌生的事,課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其次,課文篇幅較長,初讀課文,很多學生大概意思都讀不懂,更不用說通過語言文字理解人文內涵了。再者,課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沒有直白的敘述,都是隱含的,只有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讀懂。考慮到這些,我在教學中,努力使課堂成為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交流,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進行自由、開放、弘揚個性的對話。讓學生在一次次的對話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一、讓學生與課程資源對話
在設計教學時,我努力尋找、充分利用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課程資源。
如:一上課,我就給學生播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式的錄像。放完后,請學生說說感受。錄像的播出,學生一方面理解了檢閱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過看錄像,讓學生感受閱兵式的莊嚴、隆重的場面,讓學生明白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嚴格的事。同時,為后面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做好鋪墊。事情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們會猶豫不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同時,這么重大的事也讓博萊克參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們做出這一決定的偉大。
結束教學之前,我又播放了《千手觀音》的表演片斷,孩子們看得那么專注,那些殘疾人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和力量又讓他們深深地震撼了,使他們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內涵。
二、讓學生與文本對話
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中盡情地流淌,學生就產生了與文本對話的內在需要,師生對話就成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過程。
在課文描寫的第一個場景的教學中,我采用了情景模擬的教學方式。在老師的朗讀中,學生馬上進入了創設的情景,表情、心理活動隨著文本內容而變化,大家都在為遇到的難題苦惱、思索;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邊聽邊思考,聯系上下文理解了文本中重點的詞語;在師生進一步的交談中,學生完全進入了兒童隊員的角色,體會了他們矛盾的內心世界,對課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課文第六自然段是連續六個問號的句子,這靜止的畫面更是孩子們思想斗爭的矛盾的焦點,思想的高潮。老師隨著學生的每一句朗讀,引導他們以兒童隊員的角色深入到文本中,入情入境地體會人物感情,體會他們的想法,體會他們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體會他們善良的心地,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就這樣,孩子在教師的引領下,與文本無數次的對話,真正走進了文本,融入了文本,知識、技能目標自然達成,過程與方法潛移默化,情感自然萌發,價值觀又得以提升。
三、讓學生與文中人物對話
老師帶領學生與文中的人物進行“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讓學生們“悟”得其神,“說”得其法,盡情展現學生的個性與學習智慧。
在課文描述的第二個場景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兩次的采訪,這種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愛,他們興致勃勃地選擇當起了小記者,當起了博萊克,當起了現場的觀眾,設身處地想,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與文中的人物進行了一次次對話。這時,學生在感悟、體驗、交流中,已經自然進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情感也完全調動起來了,與文中的博萊克、觀眾思想感情產生強烈的共鳴,形成“心理相融”。對博萊克油然而生敬仰、贊嘆之情,同時,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礎上,對本課的難點,最后兩句話:“這個小伙子真棒!”“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此時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他們的表現投入而到位,感悟也越加豐富而透徹,在動情的朗讀中,學生的心靈得以飛揚,生命的活力得以煥發。
總之,在這堂課中,我讓學生親近文本,與文本碰撞,讓學生與文本與作者進行了“零距離”的心靈對話。用心靈去傾聽心靈,達到心靈相通,情感共鳴,形成獨特的閱讀體驗。但是,教學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準備的《波蘭國歌》不知為何無法正常播放,所以無法給學生的朗讀營造那種隆重、熱烈的氣氛;另外,由于有些教學環節還不夠緊湊,以至教學時間延長了兩分鐘。
【檢閱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檢閱》教學反思11-28
檢閱教學設計(15篇)12-04
三年級下冊語文《檢閱》教學反思三年級12-16
《離騷》教學反思精選01-08
精選化石吟教學反思02-02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精選7篇)12-10
觀潮教學反思(精選9篇)12-06
《荷花》教學反思(精選13篇)12-23
備課教學反思(精選6篇)12-23
《松鼠》教學反思(精選1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