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3篇
《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1
《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
新課程理念指出:教學過程是學生的過程,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得知識,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真正讓教師的“講壇”變成學生的“學壇”。略讀課文的教學更應遵循這一原則。在教學《假如沒胡灰塵》一課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放手讓學生去“讀”:語文教學就要創設一種想讀就讀,會讀就讀的場面,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體驗。在課堂上我花了許多時間讓學生去“讀”,讀懂讀透。因此,為后邊的交流打下了基礎。
2、放手讓學生去“問”: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能主動去提問題,通過提問,通過思考,不僅讓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更帶動了其他學生去思考、提問。
3、放手讓學生去“講”:通過“讀”和“問”,學生有了自己的認識,我讓學生放開膽,主動表達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有了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
4、放手讓學生去“評”: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參與評點、爭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實現。
5、放手讓學生去“練”:課后練筆很重要,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與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筆——以第一人稱寫寫灰塵。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張揚。
教學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要學會放手,放手讓學生去做,雖然本課教學過程還有很多遺憾,但是也帶給我許多啟發,使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繼續前進。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2
十一假期之后,我先安排講授了這篇自讀課文,讓學生找找學習的感覺,調整一下狀態。說實話,學完了這篇課文,我的收獲很大,因為作為教師的我也對塵埃有了新的認識。《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思路清晰,說明有序,淺顯易懂。它也是一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而又生動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在教學時以學生自學為主,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點撥引導。導入課題時,創設了灰塵博士參加聯合國評選環保衛士,被拒之門外的情景,先讓學生說說為什么灰塵博士被拒絕了,然后讓學生找出灰塵博士能參加大會的證據,體會假設的說明方法,再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然后,引導學生先學習新聞發布會的要求,再現場舉辦“灰塵的作用新聞發布會”,最后,引導學生想:為什么灰塵有這么多的優點,還不能參加評選大會呢?讓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萬事萬物都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他們的.優點,也要看到他們的缺點。
學了這篇課文,課后練筆也很有必要。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及相關的資料進行練筆,并以第一人稱寫灰塵。這樣有助于使學生獨特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均得到提高。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2
《假如沒有灰塵》原本打算一課時完成的,但是在課堂進行的過程中,教室里來了一位修多媒體的師傅,只好再利用午自習的時間繼續上完本堂課。
和《新型玻璃》一樣,我并沒有采用多媒體,而是用傳統的素課,在我看來,素課或許更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我讓學生在早讀課先將本課讀熟,于是在課堂伊始,就讓學生自由找出本文的多音字,本文的多音字有很多:曾、將、散、調、分等,在課堂反饋看來,學生們對這一課的多音字掌握的還不錯。
接下來,我便讓學生再次讀課文,這次采用分角色朗讀,女生讀1、3、5自然段,男生讀2、4、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并且用一個字概括。學生們找的很快,一齊說“小”;覊m“小”的特點是在第三自然段,在這里,我著重講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并且點撥了“龐然大物”,學生對這個詞并不是很了解,在讀詞語的意思時也結結巴巴的。這個環節,我可以再讓學生對詞語進行造句,或者是列舉近義詞,這堂課上我沒有做到,這點我應該及時關注并且舉一反三。
文章的重點部分是在列舉灰塵的作用,對于作用這個知識點,學生們的概括能力并不是很好,需要引導他們讀很多次,并且講出句子的一部分,大部分學生才能反應過來。對于灰塵的三個作用,是很容易明白的,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對文章的提煉和概括能力!凹偃绱髿庵袥]有灰塵”這句話,文中出現了5次,學生們也都能找得到。不足的是,我并沒有提出這里運用了假設的說明方法。
文章的一二自然段,我是放在左后講的,從而告訴學生們,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并且讓學生舉例生活中有兩面性的東西,學生們回答的都很好。
對于第一自然段,還可以引導學生回答“生息”、“拂拭”的意思。
其實對于第六自然段,我講得并不是很透徹?梢韵茸寣W生齊讀“空氣中的'水蒸汽必須依附在灰塵上才能粘結成……漂浮!币龑W生想一想,剛才的話里邊灰塵的作用是什么?并且提醒,這樣的文章有時要多讀讀開頭的地方和末尾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往往會有提示性很強的句子。
“晚霞朝暉、閑云迷霧、彩虹日暈”這幾個詞語,可以出示圖片,并且點撥“朝”的讀音。
此處也可以出示填空:“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嚴重的是……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
此處引導學生,從“更嚴重的是”和“此外”這兩個詞,可以看出作者用詞準確,條理清晰。
此處讓學生回顧第三單元導語,說說有什么發現:學習本組的說明性文章,要抓住課文的要點,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試著加以運用。
根據“假如沒有灰塵”,可以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中的句子,并且將它們呈現出來,形成一首詩的形式:
假如沒有灰塵
陽光將使人無法睜眼,
天空將始終蔚藍,
地面上的萬物都是濕漉漉的,
濕度不斷上升,
影響生命生存
大自然將變得非常單調。
有了灰塵,
生活就會多姿多彩。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9-05
《假如沒有灰塵》的教學反思09-04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9-05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4-15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3-22
《假如沒有灰塵》的教學反思06-16
假如沒有灰塵的教學反思05-06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5-14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6-10
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教學反思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