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獅子和鹿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
《獅子和鹿》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七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通過一只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用1課時完成。課上,我就放手讓學生自讀,要求讀準讀通,讀出自已的感受,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讀后,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這篇文章的重點是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腳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度。難點是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為了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寓意,我先有意識地讓學生找出鹿對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態度。通過前后對比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鹿的思想在悄然發生轉變。多次朗讀“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可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這些朗讀訓練,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為下文體會鹿的思想轉變,奠定了基礎。
根據課文中的.道理,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講一講。學生各自發表了意見,有的學生說明白了,好看的東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東西并不是沒有用的。有的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采蘑菇”事例,總結了“有毒的蘑菇往往是漂亮的”。更有一個同說自已明白了,一個人長得雖然漂亮,但有時并不一定美,要看他的心是不是好的,是不是能為大家做好事。大部分學生都能舉出有代表性的例子,但有少數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說得過于羅嗦。今后還要加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2
《獅子和鹿》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十分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沒有作過多的提問。將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課文,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在孩子們說的過程中去引導孩子。
我提出了三個問題:1、你能告訴大家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2、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后有什么不一樣的看法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轉變呢?3、你認為鹿在經過這次獅口逃生后是會依舊喜歡角還是轉而喜歡腿呢?”孩子們讀完課文后基本上都能將故事資料復述出來,對于第二個問題也能利用課文中的語言作答。但對于第三個問題,同學們出現了一邊倒的狀況,都認為鹿會喜歡轉而腿,因為雖然腿不好看,卻很實用,能夠幫忙鹿躲避危險。這與我備課的想法不太一樣,我認為鹿在獅口逃生后就應清楚地認識到長得不漂亮的東西也有它的用處,不能因為其丑陋而否決它的一切,但也不能否定角,角的美麗我們都不能抹殺,我們就應看到兩個事物的長處和短處,將長處和短處合理有效地利用起來。我沒有透過說理的方法讓孩子明白要全面地去看待問題。我出示了一個情景:獅口逃生的鹿啊,來到溪邊,看著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越看越生氣,恨不得把那兩只角給磨平。時間一天天過去,有一天,森林里召開小動物的選美比賽,好多小動物都去參加了。小鹿這時想起自己頭上美麗的角來,于是就去報名參加比賽了,結果,小鹿因為有著像珊瑚一樣美麗的角而贏得了比賽。那你說,這時候鹿又喜歡什么呢?孩子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這個故事告訴
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不必須要與孩子們據理力爭也能到達教學效果。讓孩子看到另一個畫面,用事實說話,在事實中明白該怎樣去分析、看待問題。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3
《獅子和鹿》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的一篇略讀課文,也是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鹿原本十分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險些讓它送了性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好正因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好正因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好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一樣的環境和不一樣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正因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沒有作過多的提問。將時刻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課文,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在孩子們說的`過程中去引導孩子。
教學這篇課文,我主要安排了兩次“閱讀”。第一次閱讀,讓學生透過自由朗讀和借助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讓學生能夠讀準生字,明白新詞。然后我透過課件,檢查學生的自學狀況,進行反饋交流,對學生在自學中有困難的地方幫忙解決和指導。第二次閱讀,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在明白課文資料的基礎上,揭示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對于這節課的教學,我總體感覺還不錯,做得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這節課的重點、難點都能夠突出,基本上能夠完成教學目標,能夠呈現一個完整的課堂;其次,授課思路比較清晰,條理分明,整節課能夠比較流暢地完成,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銜接和過渡也比較自然。個性在安排說課文的主要資料時,我透過課件出示了一個填空題,這樣既降低了難度,讓學生能完整而準確地說出課文的主要資料,又節省了時刻。當然,本課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在檢查生字詞語的自學狀況時,我安排的三個“門”“智慧門”、“快樂門”、“趣味門”,都是讓學生讀詞語,沒有對應的變化和梯度,不能激發學生更大的興趣和熱情。另外,在指導感情朗讀方面,我覺得還不夠到位,不能夠很好地透過朗讀體會態度的變化。這些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要仔細琢磨和推敲。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4
《獅子和鹿》是一篇略讀課文,講了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十分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獅口逃生;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送命。這篇課文的資料較為淺顯,學生對寓言故事具有較為濃厚的興趣,能夠有效地參與到課文的學習中。
回顧整堂課的教學,我覺得以下幾點較為成功:
1、以行為引導學生課堂專注度
在上課伊始,我就以“雙手交叉,置于胸前”的姿勢引導學生坐端正,讓學生能盡快地進入上課這一狀態。從課堂錄像和聽課老師的反饋中,能夠看出學生的`課前準備狀態還是很有效的,有90%以上的學生能夠專注于課堂。同時,在開小火車讀詞語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用手勢表示他人朗讀的對錯,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地決定他人回答的正誤,并用手勢快速地表示出來。在他人回答錯誤的時候,學生也能夠及時地對他人的錯誤進行糾正。在這一環節中,手勢的運用還是較為到位和有效的。
2、以復述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度
歸納課文主要資料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較為困難的。因此,我運用了填空的方式降低歸納的難度。同時,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采取了中等生回答,優等生補充,學習潛力較弱的學生復述的方式,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在指名回答之后,我讓學生同桌互說課文主要資料,有效地彌補了指名回答時學生參與面不廣的問題,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講述或復述中,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3、圖文結合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
在朗讀訓練時,我采用了圖文結合的模式,將鹿得意欣賞自己美麗的角的句子和體現鹿洋洋得意的樣貌的圖片結合起來出示。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專注于搞笑的圖文上,他們在朗讀時也更能投入感情。
對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發現了不少不足之處。比如,在學生手勢決定的時候,有的學生的決定是錯誤的,而在課堂上由于時間關系,我并沒有指出他們的錯誤,僅僅讓全班學生跟著正確的讀音朗讀了一遍,這樣做其實對于錯誤的學生而言記憶并不深刻,之后的詞語聽寫中有些學生對個別詞語掌握不足,也有這個因素在其中。又如,在板書顯示的時候也能夠思考圖文結合,這樣學生對鹿角的美麗和鹿腿的難看會有更為直接的感官,這樣教學效果可能更好。
在此次教學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課堂是一種精雕細琢的藝術,需要多方位的思考,才能讓課堂更為熠熠生輝。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5
上完了《獅子和鹿》這篇課文我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第一,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松后緊。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內容、初步感受劃分意義段的部分花費太多時間。到后來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于時間的限制而顯得十分倉促。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發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后,鼓勵、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第二,語調和語速問題。語速偏快是我一直存在的問題,盡量減慢語速,重點、難點或者指令語尤其減慢,而且重復兩、三遍,學生才能記得或者來得及用筆記下重點。另外,語調起伏不大,缺乏抑揚頓挫,這樣學生會很容易覺得沉悶和疲累。在不同的環節、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課文、語段用不同的語調,整節課堂會生色不少。
總結了五點需要改進的地方后,這節課也有一些做得好的地方:
第一,這節課的重點、難點都能夠突出,基本上能夠完成教學目標,能夠呈現一個完整的課堂;
第二,授課思路比較清晰,條理分明,整節課能夠比較流暢地完成;
第三,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銜接和過渡比較自然;
第四,感情朗讀指導得比較到位,能夠很好地通過朗讀體會態度的變化;
第五,在展現道理的時候,通過對話、練筆既能夠總結全文,也能夠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對道理的感悟自己編寫對話,從而引出寓言的道理所在。這種思維的拓展,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切實明白道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教學基本功上還有十分多的改進空間。希望以后能夠逐步提高教學水平,實現有效的教學。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6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是課文學習的重點。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是教學難點。
這節課因是自讀課文,所以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已讀,要求讀準讀通,讀出問題,讀出自已的感受。這則寓言的開頭和結尾分別寫出了鹿對自己的“角和腿”不同的看法,這是個不錯的朗讀訓練點,可通過前后對比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鹿的思想在悄然發生轉變。在課文的開課我們就以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出。”激發學生通過自讀、互讀的形式去把課文讀準、讀通,同時明白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再讀“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出。”請學生從中找出兩對反義詞。(美麗—難看、送命—逃生)從而引出小鹿對自己的角的贊美和對自己腿的抱怨,讓學生帶著表情有感情朗讀小鹿對自己的贊美和抱怨。學生對于這種形式的讀投入了很大的熱情,面前的課桌仿佛就是那池清水,他們對著“鏡子似的湖面”發自內心地贊嘆道:“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這一朗讀訓練,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為下文體會鹿的思想轉變,奠定了基礎。
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讀后,讓學生思考、分析:難看的'腿有什么優點?美麗的角又有什么缺點?自然的過渡到讓學生自由讀第六自然段。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已的啟示,理解課文中蘊涵的道理:通過這件事中,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學生各自發表了意見,有的學生說自已明白了,好看的東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東西并不是沒有用的。有的學生說明白了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更有一個同學倪杰說自已明白了,一個人長得雖然不美,要是能為大家做好事,那就很好了。看來我們從課文里確實是能教學生學會很多東西,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慢慢學會做人。
這一節課雖然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突破了重難點,特別是朗讀感悟的訓練十分的到位。但是在課堂學習片段的時間把握上協調度還是不夠的,因此造成了我們的拓展訓練沒能在課堂上開展,沒能激活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從這個故事蘊涵的道理拓展開來,使整個課堂上高潮迭起,從而顯得整個課堂結構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了,這是今后在教學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因此,沒堂課的教學設計都應該考慮并設計好每個環節的時效,最好能夠給予充分的、轉圜的空余時間。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態度的原因
難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準備: 1、生字卡“抱怨”2、課件
(1)鹿和獅子圖
(2)“我的發現”—鹿說的四句話
(3)鹿欣賞自己的動畫旁邊配第三自然段文字(關鍵詞點擊后變色)
(4)鹿及鹿的第三句話
(5)鹿的最后一句話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7)選做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看這是誰?(課件1示鹿)這只漂亮的鹿住在叢林中,有一天,它遇上一只兇猛的獅子,你們想不想知道會發生什么事?這節課就讓我們讀讀這個故事吧!獅子和鹿(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故事,標出自然段序號,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精讀感悟
1、同學們讀書可真棒,那你們的觀察力怎么樣?下面讓我來考考你們,大家請看(課件2)“我的發現”——四句話
a指名讀
b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到小組中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C指名交流
2、大家發現這是小鹿說的四句話,那漂亮的小鹿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四句話,它為什么要這樣說呢?請同學到小組中找一找,讀一讀,再說說感受吧!
3、交流
(1)誰來讀第一句,它為什么要這樣說?(指名說)
請生讀第二段評議后再指名讀
男女生合作讀
(2)是啊,這是我嗎?(課件3)你們瞧,鹿在干什么?書中怎么說?(引讀第二段)如果你是這只漂亮的鹿,你現在心情怎樣?
A想不想給這組畫面配上音?那就請你們在小組中得意地讀讀,選出代表來給這幅畫面配音!
B指名讀,評議覺得他哪兒讀得好?
(學生說到的詞、點擊變色,提示讀好這些詞)
C自由練練,愿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3)你們看,鹿又說話了(課件4)
A誰讀一讀。剛才還得意洋洋的鹿怎么又說出這樣的話來了呢?
B指名讀第四段
C評議再讀
D它現在的心情怎樣?
E其實,這樣不滿意地說話用咱們課文中的詞就叫“抱怨”
(4)課件5讀鹿最后一句話,剛才在抱怨自己難看的腿的'鹿,怎么忽然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A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小組中說說讀后感受!
B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生了什么事?
C再自由讀文,讀出緊張的氣氛來!
(5)結果怎樣,讀第七自然段
(6)同學們,經這小鹿這次“獅口逃生”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話想對它說?
先在小組中說,再交流
(7)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對,對待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我們不能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正如我們常說的那樣——
(課件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四、拓展:選做題
(課件7)《陶罐和鐵罐》告訴我們應該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你能把《獅子和鹿》與它聯系起來,想想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嗎?
討論,說一說。
五、教學反思
《獅子和鹿》是本學期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通過一只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任務應在一節課之內完成。因此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略讀課文的教學,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本課立足這一精神,努力讓學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時間自己去讀課文,以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于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完此課,我覺得值得反思的是:
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松后緊。前面聽故事導入、初讀、以及抓兩個嘆氣的句子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在朗讀上(包括個別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等,特別是齊讀)花費了太多時間。雖然在設計中強調了略讀課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悟的特點,但在操作中卻沒能很好地突出這一點,導致學生在感悟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和聯系生活實際時由于時間倉促而沒能很好地思考,教師給了學生過多的提示,把一些主觀的意念加給了學生。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再安排續寫,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發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后,鼓勵、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還有十分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8
獅子和鹿這篇略讀的文章講述了一只鹿在叢林中遇到一只獅子時掙扎著擺脫危險的故事。通常,鹿欣賞它們美麗的角,并抱怨它們四條丑陋纖細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時,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助它逃離獅子的口,它美麗的角被樹枝夾住,差點喪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因為他們的優點而忽略他們的缺點,也不要因為他們的缺點而否定他們的優點。它不僅告訴我們要看起來漂亮,而且要談論實用美和實用性,它們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本文的重點是了解和引導鹿對自己的腳和腿的不同態度。難點在于理解文本和理解故事的真相。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含義,我首先有意識地要求學生了解鹿對其角和腿的不同態度。當學生們讀到美麗的角幾乎殺死了鹿,而丑陋的腿卻讓它從獅子的嘴里逃走時,我創造了一個情境:在這一刻,獅子會對它的角和腿說什么?學生們踴躍發言。他們的演講告訴我,孩子們已經能夠比較鹿角和鹿腿的優缺點,并且對事物有了必要的.理解。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所以讓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文中觸發的真相。閱讀后,我們將討論理解和深化真理,讓學生理解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之后,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他們不能以不變的視角來對待變化的事物,讓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適應這種變化,啟發學生關注和發現生活中不斷變化的人和事,引導學生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語文是學生精神的家園。語文的終極意義在于滋養學生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引導學生的精神。這是我的追求。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9
《獅子和鹿》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七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通過一只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任務在1節課之內完成。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第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通過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從而懂得寓言所蘊涵的道理。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于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不同階段的朗讀目標而采取不同朗讀教學策略。第一次朗讀目標設定為“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我通過課件展示比較難讀的以及與課文理解有直接幫助的字詞,在指讀當中發現不正確的字詞讀音,隨即把它們進行正音。第二次朗讀的目標是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從而實現由初讀到品讀的過渡。第三次朗讀,是重點句段的品讀,此次朗讀的目標是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所以,第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貫穿于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懂得道理的重要手段。后來各小組在理解鹿對角、腿態度變化的原因的匯報上,學生能找出體現鹿對角、腿態度的重點句段,然后通過指導朗讀感悟,從讀中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第二個目標達成,一節課解決了所有問題。
我認為,《獅子和鹿》這篇課文的教學,值得反思的是:
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松后緊。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內容、初步感受劃分意義段的部分花費太多時間。另外,在品讀鹿討厭自己的腿的時候,讓學生一邊做動作“噘嘴”“皺眉”,一邊抱怨,這個環節太羅嗦,先全班讀、再個別讀、再指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指名表演、再全班齊讀。一個句子就足足花費了5分鐘,實在沒有必要。所以,到后來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于時間的限制而顯得十分倉促。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0
反思: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透過一只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任務在1節課之內完成。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
第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透過了解課文的主要資料,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從而懂得寓言所蘊涵的道理。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于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不同階段的朗讀目標而采取不同朗讀教學策略。第一次朗讀目標設定為“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我透過課件展示比較難讀的以及與課文理解有直接幫忙的字詞,在指讀當中發現不正確的字詞讀音,隨即把它們進行正音。然后,進行換詞、造句、演一演等形式對字詞進行理解。第二次朗讀的目標是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的主要資料,對課文的主要資料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從而實現由初讀到品讀的過渡。第三次朗讀,是重點句段的品讀,此次朗讀的目標是在學生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透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所以,第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貫穿于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是了解課文資料、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懂得道理的重要手段。
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除了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外,在主要資料的把握上,還透過主要資料填空、理清課文的條理,從而為品讀課文奠定基礎。在理解鹿對角、腿態度變化的原因上,我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找出能夠體現鹿對角、腿態度的重點句段,然后透過指導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從讀中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今天聽了陳喻老師《獅子和鹿》的第二次教學后,心里有了很多的想法。課文是一篇故事,它本身就充滿趣味性,應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出現的,照道理應該很容易將清楚,是否我們成年人太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總怕她們不懂,總要什么事都幫她們想好,包辦好,為什么不能放手呢?
《獅子和鹿》這篇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鹿平時總覺得自己的角美麗,而總抱怨自己的四條腿長得難看,可當兇猛的獅子想捉它的時候是它那四條腿救了它一命,反而它自認為美麗的雙角因被樹枝掛住而差點送命。故事其實想告訴我們:所有東西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有它本身存在的價值。
教這篇課文的時候陳老師花了20分鐘用不同的形式去讓學生認識生字詞,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可以嘗試把句子滲進在課文當中進行教學,或者先簡單的初步了解,在分析課文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再隨機學習,不要把故事和生字詞生生的分開來學,這樣會大大的減弱了故事的趣味性。我們都知道,一節課里面,三年級的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只有10分鐘,其余時間就要靠老師不斷的制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高潮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生字詞的學習可以靈活一點,先把學生吸引到故事中來,然后再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時候理解生字詞可能會恰當一點。
學完生字詞后教師視頻播放朗讀課文,因為是動畫片形式出現,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看完后陳老師問:“同學們,看完了視頻后你知道剛才說了一件什么事嗎?”其實這里我們是否可以換一種方法,給課文設置懸念,因為學生看到獅子狂追小鹿,小鹿美麗的角卻被樹枝纏住,眼看就要被獅子追上的時候,學生包括我自己在內都很緊張,生怕鹿被獅子追到,如果這個時候老師停一停,問問她們接下來會有怎么樣的結果呢?問了后讓學生自己來讀,我想這個時候學生已經走進了文本,朗讀起來肯定很有感情,等學生讀完后可以提問學生:“你可以告訴老師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我想這個時候的學生肯定能暢所欲言。過后讓學生再把課文讀一遍,順便找找鹿認為自己美麗的地方的詞語。找到后再轉入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的深入學習,讓學生自己說說鹿認為自己最美的雙角在危機關頭發生了什么事?而它經常抱怨的雙腿又怎樣了?我想,通過學生自己對比不難發現個中的道理,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發現問題之余去總結問題,得出結論:每個人都會有優點,也會有缺點,我們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也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到這里后我們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多方面去說自己的觀點,讓思想教育在學生心中進行內化。我想這樣我們當老師的就可以把課堂交還給學生,不用牽著她們的鼻子跟著我們走,而我們也可以放開她們自己的思維,讓她們有更多思想的空間。
語文的學習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任何人都不能直接教學生走捷徑,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捷徑可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只能給學生一條打開知識的鑰匙,讓學生自己去開啟,最終修成正果。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1
在教學《獅子和鹿》這篇閱讀課文時,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第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通過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從而懂得寓言所蘊涵的道理。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于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不同階段的朗讀目標而采取不同朗讀教學策略。第一次朗讀目標設定為“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于是,我通過齊讀的方式,在讀當中發現不正確的字詞讀音,隨即把它們板書到黑板上,在齊讀后,馬上對這些字詞進行正音,并讓學生把正確讀音標到書本上。然后,進行第二次的朗讀——自由朗讀。第二次朗讀的目標是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從而實現由初讀到品讀的過渡。第三次朗讀,是重點句段的品讀,此次朗讀的`目標是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所以,第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貫穿于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懂得道理的重要手段。
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除了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外,在主要內容的把握上,還通過主要內容填空、根據有條理的主要內容初步接觸劃分意義段等方法,理清課文的條理,從而為品讀課文奠定基礎。在理解鹿對角、腿態度變化的原因上,我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找出能夠體現鹿對角、腿態度的重點句段,然后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從讀中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至于道理的把握,在整篇課文完結的時候,我編寫了一個后續的故事,利用這個后續的故事,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在教師的點撥下,悟出課文所蘊涵的道理。
我認為,《獅子和鹿》這篇課文的教學,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第一,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松后緊。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內容、初步感受劃分意義段的部分花費太多時間。另外,在品讀鹿討厭自己的腿的時候,讓學生一邊做動作“噘嘴”“皺眉”,一邊抱怨,這個環節太羅嗦,先全班讀、再個別讀、再指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指名表演、再全班齊讀。一個句子就足足花費了5分鐘,實在沒有必要。所以,到后來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于時間的限制而顯得十分倉促.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在出示了續寫以后,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發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后,鼓勵、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第二,引導和指令語言未能切合學生水平。在點明朗讀要求的時候,我只是說“請同學們讀出緊急的氣氛”。這就忽略了三年級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他們不能理解“緊急的氣氛”應該怎么讀。經過思考,我認為,指令一定要包含引導,如果在下達指令的時候,再加上引導“你們覺得很著急的時候說話的速度會怎么樣?語調會怎么樣?”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就能清楚地明白如何讀出“緊急的氣氛”,并且在以后的課文中,如果再遇到類似狀況,他們就自然理解應該如何讀了。
第三,教態不夠自然。由于個人習慣和緊張兩個原因,上課的時候我總是不停地走來走去,這種情況必須盡量控制、減少。因為學生的目光總是會跟隨著老師,老師如果不停地走動的話,會影響學生精神的集中。
最后,語調和語速問題。語速偏慢是我一直存在的問題.另外,語調起伏不大,缺乏抑揚頓挫,這樣學生會很容易覺得沉悶和疲累。在不同的環節、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課文、語段用不同的語調,整節課堂會生色不少。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教學基本功上還有十分多的改進空間。希望以后能夠逐步提高教學水平,實現有效的教學。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2
《獅子和鹿》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十分欣賞自我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一樣的環境和不一樣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理解指導鹿對自我的腳和腿的前后不一樣的態度。難點是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為了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寓意,我先有意識地讓學生找出鹿對它的角和腿前后不一樣的態度。當學生讀到美麗的角差點讓鹿送了命,而難看的腿卻讓它獅口逃生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此時此刻,獅子會對它的角和腿說什么呢?學生踴躍發言。他們的發言告訴我孩子們已經能比較鹿的角和腿的優點和缺點,對事物有了必須的了解。我覺得時機成熟,于是,讓他們聯系自我的生活經驗,談談課文中引發的道理。經過讀說到感悟,深化道理,讓學生明白經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應對變化著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我的的想法和行為順應這樣的變化,啟發學生關注和發現生活中不斷變化的人和事,引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這是我的追求。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3
《獅子和鹿》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七組課文的一篇寓言故事,是動畫片的再現,是發生在森林里的一次生命大逃亡。課文語言親切樸實,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曲折,引人深思,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良好教材。
為了讓學生很好地在生動的動畫情境中,在自己讀好文本的過程中體會寓意。在這節課里,我在精心創設的情境中,用朗讀這一語文教學的永恒主題,涵詠其中,積極引導學生認真讀文,在讀中體會、思考,在讀中受到思想教育。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之處有: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和新教材均要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呢?于是,我努力創設了樂學的氛圍。上課伊始:歡快的音樂聲起,一只漂亮的鹿從叢林里出來,蹦到池塘邊。
1、同學們,今天老師把誰請來了?(小鹿姐姐)你喜歡它嗎?你覺得它什么地方最美?學生交流。
2、鹿姐姐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歷了一件事,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放音,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出。”
3、學生朗讀句子,師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讀題。
由課件動畫展示引出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讀書的欲望,使學生樂學,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觀察思維能力。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我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成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我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創設情境引入學文后,我先有意識地讓學生自讀自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讀流利。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有什么疑難問題打上問號或寫在預習本上。當學生讀到“小鹿夸贊自己的角和身段”這一環節時,讓學生自讀自悟后,我又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小鹿,站在池塘邊,看到自己美麗的影子,也來夸贊自己一番吧;小鹿可能回家看到了爸爸,會怎樣對爸爸夸耀自己?如果其他動物看到了小鹿,會怎么夸他呢?當學生讀到“獅口脫險”時,先由我當解說員,讓學生的腦海里隨著我的朗讀出現畫面(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而后在自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入故事,把“它”轉換成“我”來說,合作演一演這個故事,最后全班一起向鹿爸爸匯報經歷。當學生讀到“美麗的角差點讓鹿送了命,而難看的腿卻讓它獅口逃生”時,我又創設了一個情境:此時此刻,獅子會對它的角和腿說什么呢?學生踴躍發言。最后,在拓展創新環節,我又讓學生討論“鹿難看的腿有什么優點,美麗的角又有什么缺點?從鹿的經歷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在這種看似不經意的設計,事實上不僅一步一步引領著學生走進故事,還一步一步走進小鹿的內心世界:為小鹿的美麗而歡欣,為小鹿的脫險而慶幸,同時還無痕地使學生領悟文中的道理,真正做到濃濃語文味,郁郁快樂情。
三、在朗讀指導中,使學生積累語言,感悟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創設一種富有感染力的情境,通過多種多樣、活潑靈動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調動學生朗讀積極性,使學生與作者和文中主人公產生共鳴,從而積累語言,感悟道理。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例如這一教學片段:
師:小鹿開始夸贊自己的角和身段,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夸贊的?自己讀課文的1——3段
生自由讀
生:站在池塘邊,看到自己的倒影夸的。
師:同學們,來到池塘邊,看到了清清的水,像一面鏡子,它從來沒有注意到自己是這么漂亮,情不自禁地夸贊——生接讀:“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師:如果你就是小鹿,站在池塘邊,看到自己美麗的影子,也來夸贊自己一番吧。
生自己讀——指名
師:是呀,小鹿的身材是多么勻稱呀!它還有一對像珊瑚的角。
展示珊瑚圖片——生再齊讀
師:小鹿可能回家看到了爸爸,會怎樣對爸爸夸耀自己?
生:爸爸,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師:還可能對誰說?
生:對媽媽說。媽媽,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師:如果其他動物看到了小鹿,會怎么夸他呢?
生:我是小鹿的朋友,小鹿,你的身段多么勻稱,你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生:我是小鹿的同學。小鹿,你的身段多么勻稱,你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同一句話“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朗讀訓練時的形式是多變:最先是自己讀——指名讀——看了珊瑚圖片,體會了鹿角的.美后再讀——創設情景,如果你是小鹿會怎樣向別人夸耀自己的角——再次創設情景,如果你是小鹿的朋友,會怎樣贊美它的角。粗略估計這句話孩子們讀了不少于十遍,可他們還是樂于讀,還想讀。可見,教師已將朗讀訓練悄然無聲地融入到了“獅子和鹿”的童話世界中,朗讀中也體現了濃濃的童趣!
又如這一教學片段:
師:是呀!同學們,這頭小鹿回到家里,一定會把自己的遭遇告訴爸爸、媽媽。它對自己的腿、角也會有新的認識。開始的時候,它覺得——生接讀“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師:可對自己的腿,它認為——生接讀“哎,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師:經歷了獅口逃生,他對自己的角深有感觸地說——生接讀“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師:就是這么一次死里逃生的險情,讓鹿對它的角和腿有了新的認識。這時,小鹿還會說些什么?
生:我在難看的腿的幫助下,逃離了獅口,我知道了難看的東西不一定一無是處。
生:我真是糊涂,如果沒有這難看的腿,我就成了獅子的下酒菜了。
生:我那美麗的角掛在了樹枝上,差點讓我送命,這也驗證了美麗不一定是最好的。
……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盡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再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對學生實際估計不足,教學環節處理不當,時間安排前松后緊,導致寓意的揭示不夠深刻等等,都是今后要注意的問題。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4
今天在班里上了《獅子和鹿》這篇課文的優質課,大致程序走了下來,特地找常老師評課,缺點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后面主題閱讀拓展了三個小故事,用時一共十分鐘,其中還包括對道理的解讀。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似乎有些多,也不容易吃透。其實,可以撿三個故事之一進行閱讀,然后闡述道理,因為三個故事道理差不多。而且,一定要找簡單且確實主題切合的故事,避免孩子的疑義。
二是讓孩子手寫道理環節。可以換到前面,即緊接著課文內容,“當鹿再次來到小溪邊。。。”,這樣,從課文中獲得的道理,是孩子們理解最透徹的,因為他們是跟著老師的指引一步步得出來的,比從自主閱讀類似故事得出的道理要好得多。可以再用這些故事來印證前面課文學習得出的道理。
三是似乎對孩子的牽引太多,孩子的`主動性未充分地發掘出來。在講解課文時,主要是通過兩組詞來引導孩子深入學習課文,如果讓孩子自己主動地走到課文中去自己發現這兩組詞語,那么會更好。可是,這也就提升了課的難度,值得慢慢推敲。
四是作為自身素質層面,語言需要有起有伏、語氣需要再錘煉,各個環節、各個小結語一定要明晰,使人沒怎么聽,就能抓住你所要說的重點,而不是一直豎著耳朵在想,這個環節你要做什么,怎么做。也就是說,語言一定要抓人,人家一聽,就知道你強調的問題、強調的重點。這個方面是較難的一個方面,需要以后深入思考、多多學習!
聽了常老師的評課,受益匪淺,以后多在這幾個方面爭取有所突破!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5
《獅子和鹿》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略讀課文的要求,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第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通過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從而懂得寓言所蘊涵的道理。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不同階段的朗讀目標而采取不同朗讀教學。第一次朗讀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第二次朗讀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從而實現由初讀到品讀的過渡。第三次朗讀,是重點句段的品讀,此次朗讀的目標是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除了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外,還通過填空、理清課文內容,為品讀課文奠定基礎。在理解鹿對角、腿態度變化的原因上,我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找出能夠體現鹿對角、腿態度的重點句段,然后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從讀中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6
這節課因是自讀課,所以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已讀,要求讀準讀通,讀出問題,讀出自已的感受,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讀后,讓學生說說自已的啟示,并根據課文中的道理,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講一講。學生各自發表了意見,有的學生說自已明白了,好看的東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東西并不是沒有用的。有的'學生說明白了好看的東西有時也會變得十分令人討厭,不好看的東西有時卻會使自已有所成就。更有一個同學范朋飛說自已明白了,一個人長得雖然漂亮,但有時并不一定美,要看他的心是不是也很好,是不是能為大家做好事。同學們更總結了“有毒的蘑菇往往是漂亮的”。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只看外表的。看來我們從課文里確實是能教學生學會很多東西。同時我也突然有了一個計劃:現在市面上雖然有很多兒童讀物,但很多內容卻并不能引導學生有一顆美好的心靈,我想為我的學生們多寫一些這樣的故事,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慢慢學會做人。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7
《獅子和鹿》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8課,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兩束美麗的角,抱怨細長的腿,之后寫到獅子撲來了,鹿四條細長的腿讓它逃脫了,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緊奏,前后比較分明,語言十分優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作為授課老師,徐老師對寓意的感觸頗深:此刻的小孩子往往在乎外在衣著的漂亮,而往往忽視了心靈的完美。或者他們總喜愛找別人的缺點而總發現不了別人的優點。基于這些因素,徐老師決定拿這樣一篇看似不那么重要的略讀課文作為本次精品課程探究的對象。
葉圣陶曾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因此,略讀課文的預設目標即是:抓重點,學運用。
經科組討論分析得出:這篇課文學習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是學習的難點,明白鹿對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一樣的態度是學習的重點。在教授課文時,讓學生初知課文的大意,無需字斟句酌,只要抓住重點引導孩子明白課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運用他們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明白課文。有了對課型特點的分析和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同時針對小學三年級學生活潑踴躍、喜愛表演以及鮮明的個性化特點,徐老師設計了以下目標:
第一、透過閱讀來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資料。
第二、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聯系上下文來明白詞語,邊讀邊想來讀懂課文。
第三、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想法和體會,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
第四、能夠結合自己生活當中的實際來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那就是要全面地看到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美和適用在不一樣的條件和不一樣的環境下,它卻有存在的價值,從而學習全面客觀地看問題和想問題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有了以上的目標把握,我們便開始了第一次授課。課堂上,徐老師首先設置了巧妙的導語把學生們置于美麗的童話故事之中:“在茂密的叢林中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其中有一只漂亮的鹿,它十分的想和大家做朋友,這天老師把它請到了課堂上,大家歡迎它嗎?(出示鹿的圖片,在小鹿身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生回答:角)鹿也從認為自己的角很美,但是經歷了一件事情后,它改變了原先的一些看法。那么鹿到底經歷了一些什么事情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齊來學習一個有關于獅子和鹿的故事。”學生自然進入課文。之后,徐老師便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要求讀準讀通,讀出問題,讀出自己的感受。自由讀、個別讀、領讀、跟讀、男女生分別讀、師范讀、配樂讀等,在老師的點撥和變化多樣的朗讀手段之后,學生讀得有聲有色,朗讀感情也比較豐富。給了學生足夠的時刻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啟示,學生大都能說出:“美麗的東西不務必有用,難看的東西也會有他的用處”等類似的話。看來透過多讀,學生對于寓意還是有務必的把握。但更深層次的話,尤其是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講一講,舉手的學生則少了很多,回答面也顯得比較狹窄。看來,我們不就應把課文與生活,個性是與學生實際割裂開來。要多運用從書中領悟的道理去引導
孩子了解、明白我們現實所處的環境,懂得做人、為人的方法。不能讓書本上的知識成為死的,要想方設法使它“活”起來。
基于此,我們進行了改善,決定把寓意中的道理實踐到課堂中去。
在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指出我們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孩子具有感受明白、欣賞、評價的潛質,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是他個性化的行為,學生作為生命的個體,他是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獨特的生活經驗來走入文本開始閱讀的,在閱讀當中他會利用他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的經驗來感悟文本,明白文本,在交流中來欣賞文本,進而來評價文本與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終他會帶著新的感悟走出文本,走進生活。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8
這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七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通過一只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
本節課我設置了三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故事講述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于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設計好教案和課件后,在三(3)班我進行了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如下:
一、由詞進入,談話導入。
二、初讀感知,自學生詞。
三、從句入手,自主探究。
四、拓展延伸。雖然教學流程清晰,但由于對重點句的讀指導不夠到位,結果時間有多,在拓展延伸的環節,我臨時增加了一個講寓言故事的環節,有點牽強。一堂課下來,覺得特別飽滿,教學效果還不錯。
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第一,這節課的重點、難點都能夠突出,基本上能夠完成教學目標,能夠呈現一個完整的課堂;
第二,授課思路比較清晰,條理分明,整節課能夠比較流暢地完成;
第三,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銜接和過渡比較自然;
第四,注意前后呼應,課前的提問“美麗與難看,這兩個詞你更喜歡哪一個?”與學完課文后道理的揭示“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形成呼應,使教學更緊湊。
第五,本文雖是略讀課文,但在教學中也呈現出了語言訓練,如用“多么——多么——”仿寫句子,比較反問句和陳述句的區別“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換成:“配不上這兩只美麗的角。”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值得反思的是:第一;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如“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哎!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兩個句子中,語氣詞的讀法和小鹿當時的心理變化,體會還不夠深刻。第二;領悟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時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還不夠,所以學生的表達不夠深刻。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19
《獅子和鹿》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七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通過一只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任務在1節課之內完成。本節課我設置了三個教學目標:
第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能按照學習提示語來學習課文,初步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第三,通過品讀課文,了解鹿態度改變的'原因,從而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教學重點是了解鹿態度改變的原因,從而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不同階段的朗讀目標而采取不同朗讀教學策略。第一次朗讀目標設定為“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于是,我通過齊讀的方式,在齊讀當中發現不正確的字詞讀音,馬上對這些字詞進行正音。然后,進行第二次的朗讀——自由朗讀。第二次朗讀的目標是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從而實現由初讀到品讀的過渡。第三次朗讀,是重點句段的品讀,此次朗讀的目標是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所以,第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貫穿于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懂得道理的重要手段。
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除了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外,在主要內容的把握上,還通過主要內容填空、根據有條理的主要內容初步接觸劃分意義段等方法,理清課文的條理,從而為品讀課文奠定基礎。在理解鹿對角、腿態度變化的原因上,我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找出能夠體現鹿對角、腿態度的重點句段,然后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從讀中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至于道理的把握,在整篇課文完結的時候哦,我編寫了一個后續的故事,利用這個后續的故事,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在教師的點撥下,悟出課文所蘊涵的道理。
我認為,《獅子和鹿》這篇課文的教學,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第一,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松后緊。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內容、初步感受劃分意義段的部分花費太多時間。另外,在品讀鹿討厭自己的腿的時候,讓學生一邊做動作“噘嘴”“皺眉”,一邊抱怨,這個環節太羅嗦,先全班讀、再個別讀、再指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指名表演、再全班齊讀。一個句子就足足花費了5分鐘,實在沒有必要。所以,到后來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于時間的限制而顯得十分倉促,能夠感悟到道理的學生寥寥無幾。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在出示了續寫以后,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發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后,鼓勵、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20
一轉眼我已經在語文課堂上成長了很多年了,也聽了很多優秀語文教師的課,面對他們精彩的教學設計,具有感染力的語言,讓我有不少的感悟。至今我對上好一堂語文課的感悟還停留在上好一堂語文課,就如同寫好一篇文章一樣,有中心,有重點,有詳細,有層次,有感情,有深意。在面對自己設計教案時,我從自己的理解出發,并作努力,但有很多地方顯得力不從心。這就是所謂的眼高手底,而在操作上更是無法運行自如了。
就像在設計《獅子和鹿》這一課教案時,我花了不少時間對文本進行學習解讀,還查了一些相關資料,在自以為已經準備就緒,便用自己的理解完成了此課的教學方案,教學過程如下:
課前談話:同學們,老師是剛剛和大家認識是不是啊,那第一次見面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見面禮(出示快板:小鹿愛角不愛腳,撅著嘴巴皺眉毛。忽然看到獅子瞄,于是撒腿就跑,樹枝勾住了角,腳兒跑不了。慌忙一扯腳脫了,跑過了獅子心里跳 :角兒不好還是腳兒好!)師示范讀,生自由讀,指名學生展示讀。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圖片)同學們,這就是那只愛自己頭上角,而不喜歡自己走路的腳的小鹿。可是它后來經歷了一些事情,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看一看鹿自己是怎么說的吧 (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師讀
2、師引:同學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讀題課題。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鹿為什么說兩只美麗的角差點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呢 "
指名學生解答"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三、品讀課文,初步感悟驚險
1、師:對啊,鹿一開始認為自己的角非常美麗,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她在池塘邊的情景吧!(出示第三段)我們先自己把這一段來讀一讀吧!
2、同學們,從這一段中,你讀出了什么呢 你認為池塘邊的鹿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3、同學們,現在我們就是這只漂亮鹿,她來到池邊喝水,突然發現了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真美啊!來,誰愿意來夸夸自己好,老師和你一起合作:在小鹿的面前就是那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她對著"鏡子似的湖面"發自內心地贊嘆道:"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 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但是好景不長,鹿忽然看到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小鹿抱怨起自己的腿來,顯得沒精打彩。做出沒精打彩的樣子(出示這兩句話,讓學生對比著朗讀)
指名讀,評價讀,齊讀等多種形式
師:鹿千萬也沒有想到它的一舉一動正在被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那是(獅子)。
4、(閉上眼睛)就在鹿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這次,獅子再也沒有追上。(師范讀,讓學生體會到那種劫后余生的感覺,有一些"驚心"了)
5、同學們,剛才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6、小鹿真是有驚無險啊。它還驚了三次呢,我們來看大屏幕。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次驚慌,加上自己的理解來讀一讀,把"好險啊"也加進去。指名讀
三次驚慌一次比一次緊張,咱們再把第五和第六兩段連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現在我們把"好險啊"放在心里,不要讀出來了。自己大聲讀一讀。
7、我請小朋友來展示一下你的朗讀風彩。
8、師生合作讀:一句一句輪讀
9、小鹿死里逃生,緊張的氣氛終于漸漸平息下來,它嘆了口氣說: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出示句子)
10、我們都松了一口氣,小鹿脫離了危險,那現在我們再自己把課文讀一讀吧!
四、交流體會
1、課文學到讀到這里,你最想對小鹿說些什么呢 那你覺得小鹿的角要不要據 學生思辯
2、學了這一課文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大膽的告訴同學,我們一起學習。
(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五、了解寓言
同學們,像這樣先講一個故事,在從故事中懂得一個道理的文章叫作寓言,鐘老師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叫《伊索寓言》,這里面有許許多多的智慧,要我們自己去尋找,希望大家能和寓言交上朋友,回家可以去借來看一看,去寓言的城堡里玩一玩!
六、最后我們再來讀一讀《角和腳》(完)
課堂上的實際教學把教案中存在的所有問題都一個個的反應了出來,"雖說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但在這節試教課中,我都覺察到了很大的問題。在課堂上,在與學生的直面對話中,我第一個反應就是:重點沒有把握好,學生的朗讀沒有達到要求,還有一些我自己感覺到,卻不知道是什么的問題。這樣的想法讓我感到了緊張,感覺到了牽強,緊張讓我冒汗,殊不知這是因緊張而流的,還是因投入而流的,也許或多或少都有一點。
在課后,老師們都針對這一試教課,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小到一句對學生的評價,對課件中圖片的清楚程度的影響。大到對課文的整體把握,整個板塊的設計。老師們寶貴的意見,讓整個教案仿佛撥開了云霧,見到了太陽。我的心里也仿佛更加開朗。
接下來得努力的就是參考老師們給我提出的意見,將教案的某些環節設計的更加精彩化,并應認真對教學語言進行思考,大方面的預設課堂中所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小細節,為之努力,我更加堅定起信心!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03-04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06-19
《獅子和鹿》的教學反思11-20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06-12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03-04
教學反思《獅子和鹿》07-18
獅子和鹿的教學反思02-23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01-03
獅子和鹿的教學反思03-07
《獅子和鹿》的教學反思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