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學反思(精選13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月日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我教學時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通過向家長詢問、翻閱課外讀物、上網等手段,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一部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因此在抓住重點的同時,以突破“大月與小月”“平年、閏年的判斷”這一主線作為教學的一條重要的線索展開。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既能獨立、又能相互合作獲取知識,同時尊重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是這節課力求體現的設計思想。因此,我的設計思路如下:
一、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本課從課題的引入到課后的練習,以及課中關于年、月、日小知識的補充,都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體現“小課堂、大社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悟學習數學的意義,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主動探索,合作交流:
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現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再創造出來。”因此,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在交流中對別人的思考方法或質疑,或欣賞;對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陳述,或反思。學生在交流中,思維發生著互相碰撞,互相啟迪,最終澄清辨明,總結出大、小月,判斷平、閏年的方法等。讓他們品嘗到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悅。
三、學以致用,深化新知:
學生的數學能力不僅在于其掌握數學知識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形成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注重聯系實際,練習具有趣味性、發展性、靈活性、開放性,進一步深化新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學生思維更靈活、深刻。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2
1、數學內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上課時,師生先交流此時激動和高興的心情,再讓師生一起記住這難忘的時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時31分6秒。師問:這句話里有哪些表示時間單位?師: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接著借助課件演示講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師再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著讓學生說出課本中四幅有意義的日子發生在什么時間,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最后讓學生在猜迷語的愉悅的氣氛中,師生共同進入新課。
2、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即新知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歷,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問題,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著在師生共同的游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教學時通過設計一張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教師再用課件上的算式說明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完成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探究過程。
3、留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空
在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這樣教學、學生才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但是,在教學中,由于內容比較多,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所以后面判斷平年和閏年這個環節中講得比較快,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深化新知,導致有些學生吃而不消,這就是這節課留給我的遺憾。
以后在教學中,我必須認真反思,爭取在不斷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斷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3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構成的過程,透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潛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同學們你們想猜謎語嗎?出示日歷,引導學生觀察,讀出這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重視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教學不僅僅要思考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原有的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與學生交流了有關年月日的信息后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把知識蘊含于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欲望,并且使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透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一年有幾個月?每月有幾天?并把每月的天數填寫在書上)自學,之后進行反饋,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約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記憶還能夠用拳頭法。在教學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數學小游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學生在游戲中加深了對大月小月的記憶。
在平閏年的教學時,先出示了幾個常規年份讓他們分組決定,學生很快用除法決定出來,之后我又出示1900年,學生決定后大部分表示是閏年,我不給出答案而是出示課件讓學生自主學習看了小知識后,讓學生自己進行決定驗證,利用這種好奇心:為什么會這樣呢?學生們釋然了,大家同時發出了哦,原先是這樣啊!的感嘆,可見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數學教學中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能夠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潛力。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4
透過這次上年月日的復習課,我有了深刻的體會,而且這次課也是作為我們組內的共同研究課,之前,很多老師都在研討如何才能上好數學的復習課,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作為剛接觸數學教學的我來說,更要虛心的學習,向他們請教了。大到一個環節,小到一句導語或者板書都十分重要。
我在分校上課,與組內的同事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討論,只能利用每周開會的時間與他們交流,他們都十分樂意的幫忙我。由于我們組內研討出上同課異構的研究課,對于本校的老師來說,都要用到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而唯獨我那沒有這些,所以就不好統一教案,我們最后商量出每個老師都不用試講,剛好本校有剩余的一個班級,所以就讓我用那個班級上,我也在充分的準備教案,板書都修改過好幾次,但是臨近上課時,我反倒有點不安,因為我對這個班級的學生不太了解,據說一班的孩子很好,所以我也不用擔心了,但是最后因為1班有外教課,所以不能占用,那只能臨時調整,上五班的課,跟著教案走下來,再加上臨場的發揮,總感覺學生說不到點上,而且他們連基本的閏年什么的都不明白,我才當場給補充的這個知識點,在課上我就有點郁悶了,但是還是繼續上下來了,上完后,老師們才說我抽的那些學生都是差生,但是我感覺很納悶,差生為什么舉手啊。他們說他們這個班級就這樣,好學生不愛舉手發言,偏偏是那些差生喜歡回答,但是這節課這幾個差生肯定有收獲,因為都跟著你的思路走的。
聽到這些,我才恍然大悟,在上課過程中,我看到那幾個聽課的老師為什么老跟那笑了,可能是因為那幾個差生總是舉手,我還總是叫那幾個舉手的人回答問題的原因吧,畢竟用別人的班級就有這樣的弊端,我想用同樣的教案,上我自己的班級,效果會更好,畢竟他們已經熟悉了我的教法和語言。
在這節課中也得到了幾個肯定的地方,最為顯著的就是我在講解一個習題的過程中用到了數形結合的方式,把抽象的問題,難懂的問題轉化成比較直觀的容易的問題了,也能幫忙學生理解。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5
年、月、日的知識包含著許多規律,它雖然是天文知識,但與數學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奧妙無窮,學生十分感興趣,在教學時能夠引導學生從中發現許多規律。一開始學生認識年、月、日,自主尋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都需要利用年歷,而年歷的構成、各月之間的聯系、星期的循環等,在教材中體現較少,但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繼續學習有很大幫忙,于是我設計本節課的第二個環節:制作年歷。
1、制作年歷數學活動,學生受益多多
本課教學設計,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年月日知識,又進行了知識的拓寬,并與手工勞動、美術、語文(詩詞)等學科融合,讓學生在綜合化的學習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也能制作年歷!)。由此可見,透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
2、數學活動的主旨首先是數學的,千萬不能偏離
在設計中,我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其中的數學的東西是不是太少了?因為它畢竟是數學課,而不是手工課或美術課。
為了手工和美術等的東西不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首先,我把第一步布局設計放在課前。課前,我就讓學生搜集材料,透過討論交流,自主選取和確定年歷的主題。然后,我又大膽放手讓進行布局設計,并把要畫的畫、要填寫的詩詞等進行先期處理。其次,對于第三步完善加工,有些同學課堂上來不及完成,我鼓勵他們在課后繼續不折不扣地高質量完成,還透過評比,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體驗制作的成功體驗。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數學上來,以重點完成第二步制作年歷。具體如下:開始,我透過安排必須時間的復習,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也為下一步制作年歷打下了基礎。
在制作過程中,我注意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重點進行一月份和二月份的表格填寫。因為一月份是一年的開始,既要注意與上一年銜接好,又要注意如何把一個月的天數填到為星期為周期的表格中;二月份的既要注意與一月份的銜接,又要注意它是29天,而不是28天。
透過兩個月的填寫,學生會在其中逐步熟練,并會慢慢體會到一些規律性,以后的填寫就容易多了。以后,我開始由慢到快,但注意每月的月尾進行一次核對,以防發生連瑣性錯誤。
在填寫過程中,我總是注意讓學生不斷總結注意點,循序漸進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現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在一、二月份填寫完成后,讓學生總結注意點,在填寫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原先上下兩排的數字之間正好相差7;前一個月的最后一周剩余了幾天,后一個月的第一周就要空出幾天,這才是正確的銜接;如果前一個月沒有剩余的天數,是后一個月從第一格填寫起;我把一些重要的日子、爸爸媽媽和我的生日都用紅筆進行了標注,這樣看起來比較醒目明了)
3、激發興趣,引導探究,使每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享受快樂
這堂課下課后,我把學生制作的年歷掛滿了教室,讓大家欣賞、交流和評比,又把這些好消息告訴家長,許多家長也很感興趣。一天,一個學生興沖沖地跑過來告訴我:老師,我爸爸說,這天我家不買掛歷,說我的掛歷制作得夠水平,準備掛在客廳里呢!這對學生來說,但是最大最大的表揚和鼓勵了。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6
《教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教師作為學生數學活動的引導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研究,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反思本課的教學,好的方面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數學的心理規律。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年月日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學生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這些都是教學新知的生活基礎。但學生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時間和數學意義上的時間,也不會主動去探究年月日的規律。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安排了5個課時的教學內容,第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完成的教學重點、難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記憶每個月各有多少天。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想。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秘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圣的顫栗中如癡如醉的能力。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本節課,我首先向學生提供了事實材料(2010年的年歷卡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去發現知識;讓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去深化理解知識;接著,我安排讓學生創作記憶大小月的方法,像數學家一樣發現了用拳頭記憶的方法,他們經歷了再創造的過程。我還安排了小游戲,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大小月的信心。
三、注重與生活聯系。
因為年、月、日來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圖體現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為一體。教學中應盡量優化以“生活”為背景的教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猜謎語、讀兒歌、做游戲、和用拳頭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年、月、日的知識。同時,教學中還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不足之處:
一、沒有放手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比如在說全年的天數時,在講各種算法時,或者在練習過程中,基本上對于練習的形式每題都是我自己分析講解,學生本來是很有興趣來解決的,但好像都被我當成了聽眾,自己說得過多,沒有足夠得以他們為主體。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課后的實踐活動本應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了不同的體驗和發展。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在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了知識,而且是在交流、討論和探索的過程中增長了智慧,培養了數學學習的能力。
二、課堂的氣氛調控,我在課中始終以表揚獎勵學生為主, 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只有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擺正師生之間合作交流的關系,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熱情,才能教好學生,才是真正的師者。在培養學生初步的運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還欠缺考慮。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7
本節課的教學,我從引入主題臺圖,說說自己的生日,即為學生創設了寬松的學習氛圍,又讓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更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 “ 現實的 ” 、 “ 富有挑戰性的 ” ,我巧妙引用 “ 過生日 ” 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制造認知沖突,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讓學生進入了自主探究的積極狀態。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作用,生動地為學生展示年、月、日的形成和拳頭記憶法等內容。
1、在教學日的形成時,說明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一日。
2、在教學月的形成時,說明月球繞著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一月。
3、在教學年的形成時,說明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大約時間是365天,也就是一年。
通過媒體演示,學生能更生動形象地理解這些知識,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我還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充分的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觀察結果,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充分的體現出 “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整理知識,不僅幫助學生完成了認知體系的構建,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觀察、對比、概括的能力,還充分的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品嘗到自主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悅。
在教學中,我既讓學生自己尋找熟記大小月的方法,又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本中熟記大小月的方法;既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發散的空間,又為學生提供了統一認識的依據;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精神。計算全年天數、展現不同的計算方法,不僅避免了機械的記憶,而且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方法的優化。
運用所學知識,采用不同形式,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新知,拓展新知,既提高學生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首尾照應,讓學生感悟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方法。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8
《年月日》這課是人教版課程標準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時、分、秒的時間單位之后,學生對年月日的知識也有生活經驗。在杭州參加“千人萬課”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新常態課堂”研討觀摩會時,全國名師劉德武上了這樣一堂課。聽了這課,我感觸很多,于是我想嘗試著學習劉老師這樣,上了這一節《年月日》。
教學這課時,我采用了課前讓學生先自己學習例題,課堂上提出問題,這樣先學后教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對于“年月日”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因此,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學。課堂上,我先教學生怎樣提出問題,把已懂的知識提出問題。如:1年=12月,可以提問“1年=( )個月?”,也可以提問“12個月=( )年?”接著,同桌相互提問考對方。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非常積極主動,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每個同學覺得考別人,很有成功感,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最后,四人小組學習,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這的環節很有必要,孩子們也提出了很多好問題。如:為什么要分大月和小月?為什么每4年有一個閏年,3個平年呢?直到下課,老師沒有給出問題的答案,只是告訴了尋找答案的方法。
當我上完這節課,我們組的老師也很震撼。雖然老師在課堂上沒怎么講授,但學習效果很好,學生十分投入,學得主動。這樣的教學效果,也有些出乎意料。從這節課的教學來說,老師沒有知識的講解,只教給學生怎樣提問,學生有所思考后才能提出問題,學習必須主動,才能提出問題,才能提出很有價值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沒有老師枯燥的反復講解,面對這么多的知識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提出問題,想方設法地考同桌,孩子們很有成功感和幸福感,他們也喜歡這樣的學習,才能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對我個人來說,通過去模仿名師上這樣一節課,讓我明白:名師的這一堂課,主要是傳遞一種思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要考慮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老師有時候并不需要太多講解,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這種思想方法乃至終身學習都有一定作用;讓孩子們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學習。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9
今天 , 我學習了 《年月日》,本節課重點讓學生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以及一年當中有幾個月是大月,幾個月是小月?了解平年和閏年, 設計這節課時借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有以下幾點做法: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觀察不同年份的年歷,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后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只等著聽別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教學平年、閏年時,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當學生有了自己的發現時,再全班交流,總結出判斷的規律。
3、本課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識的記憶、鞏固、深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練習中盡量優化了以“生活”為背景的數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實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本課的不足:
堂上還是沒能大膽放手,把發言權還給學生:任何情況下都要給學生機會先發言,教師不該代替學生來說。
今后,我還要在教材、學法的研究上深鉆,下功夫,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實施主體性的教學,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0
課上完后,自己的第一感覺就是整節課的思路非常清晰,教學環節沒有脫軌。但是明顯覺得學生上課的氛圍沒有調動起來。
總結如下:
學生已經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年月日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學生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這些都是教學新知的生活基礎。為了讓學生充分作好學習的準備,利于提前感知年、月、日,為上課作好鋪墊,我課前先讓學生搜集近幾年的年歷卡。教學重點、難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分清每個月各有多少天,了解平年與閏年的知識。
課堂教學中根據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觀察他們手中的年歷。找一找:一年有幾個月?哪些月份是31天?哪些月份是30天?還有特殊的天數嗎?學生邊觀察日歷邊與小組成員討論。這一過程中,我又有新的發現:
(1)有一部分學生邊看邊把自己所看到的月份天數記錄下來;
(2)還有些些學生當時就問:老師能用筆記下來嗎?課后王主任也對我說:如果能制作一個表格,讓學生填一填效果就更好了。想想:課堂上我應該盡量給予學生操作的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進行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嘗試探究的能力。
因為年、月、日來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書上的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知識引入,而我在引入時并沒有體現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如果讓學生能夠聯系生活找出更多的事例:爸爸、媽媽幾號發工資,你記得他們的生日嗎?等等課堂氣氛會更活躍。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有了這節課的反思,我想: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把不足之處彌補,再重新審視教學設計把這節課堂上的更出彩!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1
《年月日》相關知識點碎而多,又大都屬于常識性知識,沒有太大的探究空間,因此教學時選擇讓學生預習自學。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以及一年當中有幾個月是大月,幾個月是小月?初步了解平年和閏年, 設計這節課時借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質疑提問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1、設置預習卡片,任務清晰到位。
課前發給每個孩子預習卡片,注明其任務。
任務一:[說一說]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知道了什么?
任務二:[查一查]看書本76~77頁的年歷,看看每個月的天數,圈一圈,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任務三:[理一理]關于《年月日》,哪些知識需要我們去記呢?用圖、表格或者其他的數學方法,把這些知識整理,爭取讓所有同學一眼看明白。正因為有清晰的任務設置,學生匯報時是以形式多樣、相對完整、表達簡潔的預習成果進行展示。
2、重視學生交流,知識點趨向完整。
預習過程對于學生個體而言都很有收獲,會有分享的愿望;但獨立學習又難免有遺漏或者錯誤,需要在交流中補充與改進。從教學現場可見,這樣的過程絕不是形式,伙伴之間的交流都是那么投入與頂真。
3、教師順勢引導,兼顧完善與釋疑。
(2)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知識網絡,體會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3)鼓勵學生質疑,應需提供學習材料。當黑板上呈現完整年月日知識結構圖時,老師提出“在學習中有碰到不明白的,都可以提出來,讓全班同學一起幫助我們解答,誰有問題要提的?”讓學生進行質疑提問。
4、本課概念多,容易混淆。
知識的記憶、鞏固、深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練習中盡量優化了以“生活”為背景的數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實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整堂課在關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突出關注了“如何分享”“如何傾聽”“如何交流”“如何表達”“如何質疑”等等方面的指導與培養,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以學為本。”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2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及相關的知識,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之上,通過網絡平臺交流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而且,學生關于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為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首先安排讓學生觀察年歷,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年歷中發現各月的天數。從而探索出大月、小月、平月以及平閏年。然后,結合兒歌和拳頭等游戲的方式記憶大月和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并且發現七月、八月是連續的兩個大月。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學習關于平年、閏年時,通過平閏年的排列順序,找出4年一閏的規律,并運用這一規律解決了2012年和1996年是什么平年還是閏年的問題。再要求1935年是什么年?當學生感覺運用剛才的規律不能解決這一問題時,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年份與4有什么關系。學生得出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閏年,不能則是平年。學生嘗試計算不同的公歷年份,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這時展示萬年歷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圖,這是為什么呢?再次讓學生猜想。從而引出當公歷年份是整百的時候,能被400整除就是閏年,反之,則是平年。
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3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在4月份月歷上找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重視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原有的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與學生交流了有關年月日的信息后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把知識蘊含于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欲望,并且使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后讓學生交流導學單上查找的不同年份的年歷,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有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或29天。再讓學生介紹記住大小月的方法,有左拳記憶法、兒歌記憶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大小月。在教學大小月之后,可以安排數學小游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學生在游戲中加深了對大月小月的記憶。
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備課時預設的不夠充分,認識月歷和年歷時拖沓了些,計算一年的天數時間不夠,沒能交流多種算法,有點太匆忙了。
2、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給予評價。
3、本節課練習較少,學生動筆的不多。應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年月日教學反思(精選13篇)】相關文章:
認識年月日教學課件07-29
《離騷》教學反思精選01-08
精選化石吟教學反思02-02
《荷花》教學反思(精選13篇)12-23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精選7篇)12-10
觀潮教學反思(精選9篇)12-06
《貓》教學反思(精選15篇)12-15
燕子教學反思(精選8篇)12-06
《燕子》教學反思精選15篇12-04
寒號鳥教學反思(精選8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