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
《秋思》是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詞三首》的第二首。這三首詩都是抒發作者思鄉之情的詩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思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秋思教學反思 篇1
《秋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同組的還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這組詩詞反應的主題是:思鄉情。《秋思》雖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如何在課堂上能與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么?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應怎么教,古詩教學應把握什么?應帶給學生什么?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于古人創造詩詞,無愧于詩詞有別于其它文體,無愧于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和學生一起在讀中感悟詩情。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于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只有28個字,我們不能把詩拆得支離破碎,使它失去了整體的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二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再師生配合讀,讀出這首詩特有的憂傷。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老師的引讀、看意境讀、想像讀,最后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鄉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引領學生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煉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后,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后,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么”“見不到什么”,“風是無形的,看不見但作者卻感受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愁生于秋風里”、“鄉思寄寓家書中”、“鄉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梁,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詩的重點。當學生感受到張翰能棄官而回,而詩人卻只能通過寫家書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于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詩人的“意萬重”我讓學生交流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了解后,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么?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類型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三、指導學生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凄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這瑟瑟的秋思,絞碎了詩人思鄉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么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課采用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愁后,當捎信人帶走了信時,我及時挑疑:這帶走的僅僅是一封信嗎?它還帶走了什么?學生馬上反應出帶走還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鄉情、作者對家人的祝福……我及時把學生引入孟郊的《歸信吟》:書去魂亦去,兀然恐一身。讓學生再一次走進了張籍的心中。接著我還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思鄉古詩,進一步感受鄉愁,最后把學生帶進來現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中,在凄婉的音樂背景下,聽教師范讀,學生自己讀,把鄉愁提升到愛國情愁中。
課前的設想只是我的一個理想課堂,一堂課下來,遺憾頗多。如:時間的掌握,詩中的挖掘都還欠火候,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
秋思教學反思 篇2
正思:
1、課前注重到學生中去了解學情。每一堂課在要求學生提前預習的同時,我都要提前、深入“基層”去了解學情。問問他們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這堂課也是一樣。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在于能夠及時再次修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已經弄懂了的就不說,節約教學時間;需要說的重點講,集中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學生的學情是我教學生長的土壤。
2、課中遵循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根據學情來定教,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在整體感知時,我先問孩子“你們讀懂了些什么?”,在他們的發言中很多問題就已經自行解決了。然后我又問“那你們還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呢?”,繼而透過梳理小結學生提出的問題來開始我接下來的教學思路與方向。
3、從整體入手,圍繞詩題解讀文本。在學生解釋詩題后,我在“思”字下做一標記,問:“圍繞這個字你有什么想問的?”,透過學生的一一回答,我們梳理出三大問題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思什么?為何思?如何思?這既是問題也是古詩的脈絡,捋清了“教與學”的思路。
4、體現高年段古詩教學特點,注重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潛力的培養。圍繞“思什么?”這個問題讓學生去默讀古詩再次思考“意萬重”的豐富內涵。并在小組交流討論。透過反饋學生說出了很多動人的場景和資料。有對年邁母親的擔憂與思念,有對弟妹的詢問,有對家鄉一草一木詢問,有對親人的節日問候,還有對家人說的寬慰的話語……
5、注重“走個來回”,從語言文字中來再到語言文字中去。不僅僅學習、積累、感悟詩句,更積累學習詩人的寫作及表達方法。本詩曾被王安石評價為:“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與岑參的《逢入京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不斷品讀感悟的過程中學生已經逐步感受到詩的動人之處就在于抓住一個看似平常的動作“又開封”,將自己那“意萬重”,“說不盡”的心理烘托表現得淋漓盡致。此時我透過一個簡單的比較讀之后,進行小結帶領學生體會那種“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卻非人人所能道出。”神來之筆,是對其獨到寫作方法的一種體會與學習。
反思:
1、讀中指導欠缺,詩句誦讀在感悟這一層面沒有到位。誦讀的韻味沒能淋漓盡致體現出來。
2、對學生的生成沒有及時利用,趁熱打鐵,引導感悟中讀,讀中再感悟。在學生一個個起來反饋自己所感受,想象“意萬重”的資料時,我沒有及時讓他們一一讀出在每一次思念,每一份思緒時的情緒。試想當孩子站起來說出自己獨特感受后,相機立刻讓他們讀出感受那不就是不斷與作者的內心對話嗎,不就是一次次讓我們聆聽張籍的萬重思緒嗎?這樣個性化的想與個性化的讀就結合起來了,起到了一個深刻理解與升華的作用。
3、學生的情感體會仍然不夠深,從讀中能夠感覺得到。這也說明與文本的對話還有點“浮”,也許還只是在與文字對話,還沒有真正做到與作者的內心去對話。進入到他的精神世界里。老師的引導與示范作用不明顯。
4、板書設計及演示存在問題。一個是書寫功底還不夠,沒能把文字本身的美感表現出來。另外一個就是板書安排有些凌亂和隨意。這也是一個老師教學思路是否清晰,從容的反映。
5、在應對“啟而不發”的局面時,仍然不夠嫻熟、老練。語言過快,過碎。需要沉積下去繼續打磨。
在進行本次古詩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同事、領導的幫忙與指導。你們的展示,你們的推薦,你們語重心長又一語中的的評價都讓我受益匪淺。在那里請允許我感謝在我前面執教的五位優秀老師的啟迪。我們雖然上的課型不一樣,但是卻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借鑒的地方。還要感謝我們五年級語文組的同伴們,在你我那一次次,一句句隨意但真誠的交流中,給了我不少的靈感。更要感謝萬校長、宗主任、錢主任、朱校長您們對我的幫忙、指導。您的不吝賜教讓我能夠站得更高,無論是看文本,還是看自己都能夠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與反思,謝謝!
秋思教學反思 篇3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動作,十分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課后練習中有一題要把這首詩改成一個小故事。因此,上課學這首詩時,我就特意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交流“詩人在寫家書時,他會想些什么?以及如何拆開家書,再看一遍自己寫的詩?”就這樣,在教完詩后,我認為學生就應能寫出自己的想法了。但是,學生寫完后,一看基本就是把課文翻譯一遍,沒有自己的資料,上課說的,作者的心理活動,作者拆開信時的動作,這寫方面能夠說是等于在課堂上,白白地走過場呀!
反思之后覺得,讓學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就應允許他們在詩意的基礎上去擴充,或是讓一些困難學生抄抄詩意也行。能夠鼓勵部分同學進行改寫。作業中的“練筆”,在教學時,就應因材而寫。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同時,也要注意因人而異。
秋思教學反思 篇4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動作,十分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教完全詩,應課后要求,要這首詩改成一個小故事。因此,上課學這首詩時,我就特意引導學生觀察
課文中的插圖;交流“詩人在寫家書時,他會想些什么?以及如何拆開家書,再看一遍自己寫的詩?”就這樣,在教完詩后,我自以為學生這下就應會寫了。但是,學生寫完后,一看上交的作業,竟然會像課堂上學生自己口述的文章很少,能夠說是幾乎沒有呀。上課說的,作者的心理活動,作者拆開信時的動作,這兩方面能夠說是等于在課堂上,白白地走過場呀!
課間,我把這事與同一個年級段的其他幾位語文老師交流了一番。才明白,讓學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就應允許他們在詩意的基礎上去擴充,或是讓一些學困生抄抄詩意也行。
【反思】
作業中的“練筆”,在我們教學時,就應因材而寫。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同時,也要注意因人而異。我想,應對這樣比較難操作的資料,可事先與同年級段的老師交流,這樣集思廣益,也能相互之間有成長。但是,絕對不能走過場;批改時也就應把握尺度,這也是個關鍵。
秋思教學反思 篇5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整首古詩,側重情景描述,看似簡單,實則情在言外。每個環境、每個動作都透露出詩人的凄楚,惶恐與思念。
在教學這篇詩文時,首先,我介紹了張籍其人。然后讓學生讀詩文,初步感知它,獨立理解詩文。但是,很明顯,學生對于古詩文中的字義的積累相當的匱乏。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面,不能夠進行字義與意境的轉化。如:第一句“洛陽城里見秋風”學生將之理解為:在洛陽城里看見了秋風。學生根本沒有在意我在開始的時候給學生介紹的張籍的基本資料:幼年家貧,年紀很小就已經遠離故鄉,漂泊異鄉,浪跡天涯。因此學生不能進行主角植入進入那時那景,更不能體會那時情緒,無法感知“見秋風”下的孤單凄楚。由此可見,在對學生進行古詩文教學時,教師要個性注意加強對字義的講解,同時嚴格要求學生積累古詩文字義;其次,加強學生對資料感知、運用的潛力。
在引導學生對詩文意境的體會時,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引導學生對詩文意境的體驗。盡管大費口舌,卻收效甚微。忽略了學生年齡,生活經驗。造成這次課堂教學的一大失誤,偏離了方向。正是因為學生的年齡,生活環境,使得學生無法感知詩人當時那種細微的情感體驗。在之后,學生想象詩人家書資料,學生更是頭腦發懵,眼神里透露出的是一片茫然。詩人千言萬語說不盡,千愁萬緒難落筆之后,詩人到底會寫些什么?在那里,務必得有學生的主角代入。而學生極少有類似的情感體
驗,學生想象的資料也僅僅是干癟的空話。無新鮮之感。此處教學:一、教師引導不到位,教學功底不夠,汗顏!二、過高的估計學生的潛力,就應記住:要相信學生的潛力,卻不能盲目的高估學生的潛力。在課后的練習中有一個練習:想象《秋思》中的畫面,把《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練習,能夠彌補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加深學生對詩文的理解,體會。迫使學生主角代入,體驗詩人情感。教師就應重視到這個練習的重要作用。
在教學詩詞時,我們就應要求學生體會而不是體驗詩人情感,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就應制造各種條件,充分引導學生盡可能的“體驗”到詩人情感。詩文教學,不是簡簡單單的理解就能完成任務的。
秋思教學反思 篇6
本節課在談話導入時,結合上節課的資料,及以前學過的古詩,大膽的說出古詩《秋思》的大意,透過回憶比較,激發學習興趣。之后進行了作者簡介,為什么要做這一環節呢?能夠讓學生先了解作者的祖籍在江蘇,此刻客居洛陽。洛陽在河南西部,黃河南岸,可凸顯作者家鄉遙遠,歸途渺渺,有家難返的處境。對學生理解作者思鄉之情大有幫忙。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一,進行了字音、字形的識記。
會讀古詩,是小學生務必掌握的基本功,所以我將稍作停頓以及需要重讀的地方告訴給學生,防止文意割裂。這對后面進行的詩意理解,也是大有裨益的'。在理解詩的大意時,我大膽的讓學生自學,自己給予適當的提示與引導。由于前面朗讀時做足了功課,所以理解詩句意思時顯得并不困難。課堂總結時,教師講述結合舒緩音樂,讓學生想象詩中畫面,為完成潛力拓展(根據詩意,寫一則小故事)夯實了基礎。提升了學生課外探究的潛力,從學生反饋的作業信息上看,效果不錯。所以,語文課別小看新授之前的一個細小的環節,(作者簡介等等),只要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不妨多下些功夫,并不必須要把重點放在超多的文章分析上。
秋思教學反思 篇7
拿到《天凈沙秋思》這首小曲的時候,我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去上好這節課。這首小曲短小精悍,特色鮮明。但如何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完成這節課的教學而又不顯空洞,就成了我這節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于是,我上網查閱了大量資料,希望能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卻終不能得。眼看離講課就剩一天的時間了,我卻一點思路也沒有。沒辦法,我想,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吧。只要我對教材吃透,就能應對自如。所以,我把這首曲反復研讀,直到爛熟于心。
雖然沒想好如何去上這節課,但我心里卻有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習得。有了這個信念,下一步的教學思路也就逐漸顯現出來了:讓學生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課后也證實了這種做法的可行性。
確立了教學目標后就好辦了,圍繞目標展開教學。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一是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寫法。
在設計朗讀者一環節的時候,最初的想法是讓學生在熟讀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展示,如果學生讀的還需要提高,就讓學生聽課文的范讀去感受。充分的準備總能帶來良好的效果,學生在展示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有個別展示,有兩位同學的展示,有小組展示,同學們聲情并茂,十分投入。
有了讀這個基礎,再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一切都自然而然。
為了讓學生的素質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我又設計了“寫、畫、讀、唱”《天凈沙秋思》環節,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學生也是熱情高漲的完成了任務。
唯一的一點遺憾就是在拓展白樸的《天凈沙秋思》的時候,時間緊張,完成的有些倉促。但我深深地知道。是因為學生前面參與熱情高和參與度高造成的。我于是把它化為作業,讓學生課下繼續去品析。
整節課下來,聽課老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從教學環節的設計到教學目標的達成;從教師的素質到學生的活動……但我深知,我還差的很遠。如教學語言的組織,教學機智的運用,對課堂教學時間的掌控……
在這個教師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素養都很高的學校里,我感覺自己真的是滄海一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秋思教學反思 篇8
《漁家傲秋思》是本學期誦讀材料中的一首宋詞,是范仲淹在西北軍中的感懷之作,描寫了奇異的塞下秋景,抒發了身處邊塞的征人之情。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從題材、情調到藝術方面都為宋詞開拓了新領域。
值學校讀書節之際,我選擇并執教了這一節誦讀公開課。作為誦讀課,執教這首宋詞,我其實挺茫然的。從備課到上課,都進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斟酌,也請教了同年級的老師,慢慢有了一點頭緒,也漸漸有了一種撥開云霧見到青天的豁然開朗的感覺。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教學的理念還不夠先進,思想還不夠成熟,但總算是一種嘗試,一種學習,一種和同仁之間的研討,一種思維火花碰撞的交流。
一、矛盾中的思辨
誦讀課,顧名思義,應以誦讀指導為主,我心知肚明。可備課時,就一直傷腦筋,怎么指導,孩子誦讀呢?
想起之前一些老師執教古詩誦讀課時,引導學生了解詩詞的平仄,并學習吟唱,品味出了詩詞獨特的韻律美,一時也心癢癢的。但冷靜過后,還是做出了比較正常或者說正確的決定,絕不做東施效顰的“傻事”。畢竟個人對詩詞的平仄不甚了了,誦讀水平也就這樣,怎能在課堂上盲目地去嘗試所謂的“高大上”了!這方面的思考也得到了同年級老師的贊同。
第一次備好課,我心里又矛盾著:我的教案賞析詩詞部分是不是太過詳實了,而誦讀指導的味兒卻遠遠不夠,感覺不像誦讀課,更像語文課,別人會有這樣的質疑或評價吧?但這首詞作,無論是意境或情感都離學生比較遙遠,且蘊含典故,沒有一定的賞析品悟,學生根本無法感受,那怎能讀出意境讀出情感呢,怎能讀得有情有味呢?讀不好,就是最大的敗筆。
困惑中無法找到出路,矛盾中無法得到解答,只好讓同事指點迷津。辦公室的老師看了我的教案,跟我不謀而合:“作為語文課,這樣上挺好,但這是誦讀課,課堂上只講一首宋詞略顯單薄,賞析太多,誦讀方法的指導要更有層次一點。”是啊,可是補充什么內容呢?有老師提出:下闋的情感體現在“淚”上,可不可以拓展些古往今來不同文人墨客的“淚”呢?在課堂上誦讀誦讀,體會不同“淚”中蘊含的情感。可回家一搜,學過的詩詞中含“淚”的詩句太少太少,如若補充陌生的詩句,學生對詞作都不理解,對作家都不了解,怎能吟誦出感情呢?又有老師提出:拓展同一主題——滿腔愛國情懷卻壯志未酬的詞作,比如:陸游的《訴衷情》、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讓孩子在誦讀中品味感受。是啊,同一主題,更能激起學生情感共鳴,于是便決定做這方面的嘗試。與此同時,賞析品悟部分抓關鍵詞、關鍵句,更集中一點。誦讀方法的指導提煉得再明確一點,層次感再強一點,讓課堂的誦讀一次比一次精彩,以達到理想的境界。
二、遺憾中的成長
有人說:遺憾也是一種美。我要說:遺憾也是一種成長。
教學中,我以“誦讀三步曲”展開:
1、整體感知,字正腔圓地讀,
2、理解詞意,有板有眼地讀。
3、賞析品悟,有情有味地讀。
可由于第一、二環節比較拖沓,走得太過謹慎、平穩,所以導致誦讀的第三環節教學略顯倉促,最后的拓展也根本沒來得及引導學生誦讀。之前想得那么多,在矛盾中掙扎、斟酌了許久,卻因為課堂節奏得把握不到位,自我調控的能力不夠,而留下了小小的遺憾,心里還是有點失望的。
但經過老師們的點評,我反而覺得這是一次寶貴的成長之旅。
“在知人論世交流過程中,學生的資料交流太過零碎,應指導學生學會搜集有價值的資料,并進行整合。”是啊,這是一種多么重要的學習能力啊!謝謝老師的提醒指點!
“前面走得再穩當扎實,可后面的腳步匆匆,致使精髓內涵無法彰顯,也會讓別人對你前半堂課的種種好感抹滅殆盡。何必呢?既要注意細節的處理,也不能忽視宏觀的掌控。”的確,課堂教學切記不要闖入“虎頭蛇尾”的誤區呀!謝謝老師的不吝賜教!
總之,一次矛盾一次思辨,一次磨練一次蛻變,一次遺憾一次成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無論是誦讀教學還是語文課堂教學,都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一直在學習中,在摸索中,即使沒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即使沒有“春色滿園”的一天,但我始終相信“雨后的彩虹是最美的!”
秋思教學反思 篇9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12)、(13)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課前反思
在課前,我仔細研究作為初一學生的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放棄了上屆學生教學過程中花很多時間討論頸聯內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讀中體會鄉愁。誠然,頸聯作為備受稱贊的名句,仔細研討無可厚非,但作為初一新生,要他們理解過于深刻的句子,似無必要,而應貼合最近發展區理論。事實證明,教學目標的這一改變,使得學生反響較上屆要好,學生都能從課堂中感受到濃濃的鄉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在備課時,我了解到初一學生應有一種對新鮮事物的強烈的好奇,所以在講《天凈沙秋思》時,特地將以前寫的另一首《天凈沙中秋》投影到屏幕,學生都呈驚訝狀,課堂氣氛出現高潮,而這都在我的預料之內。
二、課中反思
在講《天凈沙秋思》時,本來按課前制定的教學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現的意象后,逐個分析體會鄉愁。但學生在列舉意象時漏了“瘦馬”,于是,我放棄了原先的教學設計,緊抓“瘦馬”不放,由馬瘦講到人瘦,由物質講到感情,最終歸結為鄉愁,這樣只講了一個意象就把“曲”的主題講清了,學生聽起來也容易理解。
三、課后反思
課后,在陸教師、沈教師、葉教師的指點下,我總結了五個方面:
1、容上,“意象”這個概念能夠不提出,只講“事物”即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也可不講,否則就脫離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仗這個律詩的要求要講清,這是講課時遺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問是表現了鄉愁,然后讓學生找出句子中表現出來的鄉愁,這是違背學生認知規律的做法,應經過朗讀分析,指導學生從句子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3、詞語上,對重點詞語,如“風正一帆懸”中的“一帆懸”解毒不夠,沒有沒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問上,團體回答較多,個別提問較少,沒有很好地顧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學。
5、板書設計上,字不夠端正,并且較亂。
總得來說,這堂課基本到達了我預定的教學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問題,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厲的。
秋思教學反思 篇10
《天凈沙秋思》是多么的精練,古人宋玉曾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個字,既無夸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出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前四句沒提到過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卻沒有一個字不在抒發著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羅列,就把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今天我與學生一起學習了《天凈沙秋思》,課后我經過反思,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這節課上,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渲染這種濃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圖文結合的講解方法來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詩人流浪他鄉,心中孤寂悲傷的思鄉之情。詩中“小橋流水人家”穿插在這種悲涼的曲調當中,將樂景與哀景融為一體,更反襯出他的思鄉愁緒。但是,我想這曲小令除了讓學生理解詩句,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更應該讓學生學會這首小令的寫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二,講完這節課,我感到語文課堂一定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應力求達到知識與情感的有機結合。在此同時,聽過好幾節語文課,有些教師只在于過多進行內容分析,而忽視了作者的情感抒發,“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因此在課堂上我僅僅抓住“秋思”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詞語、句子進行品讀和賞析,品讀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同時對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拓展延伸,像講到“昏鴉”時,我讓學生讀相關詩句“饑啅空籬雀,寒棲滿樹鴉。荒涼池館內,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鴉何處落,野渡少人行。黃葉聲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昏鴉”意象的理解。
第三,我感到一堂課除了夯實教學重點,緊緊抓住教學情感外,更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學設計。這是個逐漸成熟的教學功夫,教師一定要有教學敏感性,當看到課本的每一篇文章時,要很快地找到切入點。這節課我就以“秋思”為切入點。另外,在聽課時,我還發現了九年級的一位老師在講文言文時,從文題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點,而由文題的兩個字來統領全文,使整個教學設計緊湊而有序。
第四,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采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聯想的能力,我采用“學生自己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第五,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于內心并借助于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
我認為要讓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通過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層面引導學生感悟詩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審美心理的形成規律,要注意意象的特點品質和詩人情感之間的微妙關系。
在分析意象組合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再創造,意象之間似離實合,似斷實續的狀態被學生還原了。如在分析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幅蒼涼悲壯的秋行圖。原來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斷腸人,所以第一層形成的動靜相迭的事態描繪的其實是天涯淪落人那種顛波流離、潦倒無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態下的情感軌跡。學生亦能從這樣畫面的還原和情感的體驗,將詩歌意象通過鑒賞升華為一個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審美升華。
詩歌鑒賞的教學,應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知體驗,從此來培養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養。在過去的詩歌教學中,由于應試專家和老師們精心炮制詩歌鑒賞的解題技巧,學生并沒有進行真正的鑒賞活動,而是追求技巧的運用和答案的要點的完整性,跳過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層面。我認為詩歌鑒賞的教學要充分尊重審美心理的形成規律,從術語、文化知識的抽象的植入轉變到文化感悟的培養,展開合理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有關詩句的意象、意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最后,在這節課上,我在今后教學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于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學生不敢舉手大膽發表言論,還需要在以后的課堂上多引導學生大膽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還有沒有課外拓展知識,還需多拓展課外知識,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回歸現實生活,用心感悟課文知識。
【秋思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秋思》教學反思11-20
秋思教學反思10-19
《秋思》教學反思07-08
秋思教學反思04-08
秋思教學反思05-22
《秋思》教學反思08-02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05-12
《天凈沙秋思》的教學反思06-25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07-22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