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的教學反思
本節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結合具體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導出形如ax±b=c和ax±bx=c形式的方程,并結合原有舊知——等式的性質推導出解法步驟,同時利用這些方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豐富學生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幾課時的教學與練習,學生在掌握方程解法上沒有問題,說明學生對等式的性質掌握的比較扎實。但在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部分學生表現出缺少一定的分析習慣和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造成在解決問題(特別是一些例題的變式題)時產生較多錯誤。
通過前后練習的比較、觀察,發現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練習時偏重模仿和記憶,缺少具體分析的意識。從而造成在碰到一些變式題時就明顯缺少解題策略,學生在讀題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思考題中有怎樣的數量關系,而是在記憶中極力搜索“這個問題以前有沒有講過?或跟哪個問題是一樣的?”等舊痕跡。然而這些變式題的解答難就難在它與例題有密切的聯系,但又有區別。如果學生不能找到其中的區別和練習,光靠模仿和記憶,那就很難正確解答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重模仿輕分析的學習方式,在練習中要加強數量關系的分析,注重學生對解題思路的表述。教師要強調學生讀題后先分析并寫出等量關系,每個實際問題的解答過程中都要設計等量關系的分析與交流,從潛意識中使學生重視起對問題的分析與判斷。一開始學生可能在分析、判斷等量關系時還會模仿例題的形式,因此在學生對基本類型有了一定的感悟后,要有針對性的出現變式題讓學生來解決,使其在認知沖突中進一步感悟先分析、判斷等量關系的重要性。但同時教師也要十分清楚的認識到尋找等量關系對于課改后的六年級學生來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缺少一定的意識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在新教材的編排中,在六年級前很少涉及甚至沒有安排過等量關系尋找的內容。正是由于教材中忽視了這方面內容的安排,也就引起了第二個原因——教師和學生都忽視了尋找等量關系能力的培養。等到六年級要大量具體涉及到時,就發現學生很不適應了。如何提高學生尋找題目中等量關系的能力,就成了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為了提高學生等量關系的分析能力,除了如前所述要加強意識培養外,還應在具體方法上加以指導。而用線段圖來表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升學生分析、判斷等量關系的方法,教材在例題分析中就先借助了線段圖來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在實際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畫線段圖來表示條件和問題,從而形象的表示出等量關系的有效性。同時,在教學中不能因為問題簡單或趕進度而忽視畫線段圖表示條件和問題的環節。一開始學生可能由于以前缺少一定的訓練而顯得有些不適應,但經過幾次的努力后,學生就能很快提高作圖能力,從而有助于等量關系的尋找。
綜上所述,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從偏重模仿和記憶中逐步糾正過來,逐步建立具體分析的意識。其次是要培養學生用線段圖表示題目中條件和問題的能力,借助線段圖的表示形象的表現出相關的等量關系,提高學生尋找等量關系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解方程》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解方程教學反思》08-11
《解方程》教學反思01-20
解方程的教學反思12-29
《解方程》教學反思05-17
解方程教學反思04-04
解方程教學反思02-24
復習解方程教學反思05-13
《解方程(二)》教學反思05-22
解方程過程的教學反思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