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反思
片斷實錄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魂、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學習課文中,我要求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哈爾威船長在災難前表現得臨危不懼,鎮定自若、舍已救人的崇高品質。在讓學生交流了學習中的疑問之后,我就開始要求學生讀哈爾威船長給自己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的回答大多空洞而表面化,缺乏那種從心底流淌出的感動,面對這樣的課堂局面,怎么辦?
于是,我靈機一動,讓學生回憶升旗儀式上吳校長關于1994年12月8日我國新疆克拉瑪依那場無情的大火,回憶升旗儀式上,校長讓同學按順序(由于天陰沉快下雨)退場混亂局面,吳校長又讓全體師生回到大操場上,校長語重心長、擲地有聲地說:“剛才如果發生地震或火災,我們不是被地震或火災奪去生命,而是被混亂的秩序奪去生命。”學生受到教育后安靜有秩序的退場,在學生回憶中,我問學生:“面對災情,我們該怎樣評價不同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再結合有名的《泰坦尼克號》中“大副”的表現,我們重新再來審視哈爾威船長的“英雄行為”,體會到常人背后不平常的表現,這時學生的理解就有深層次不同的感受。接著我讓學生寫一句最能代表自己感情的.話,送給哈爾威船長,沒想到產生了未曾預約的精彩。有的同學寫道:“面對死亡的威脅,人的選擇往往鑄就了人的層次。哈爾威船長是用生命鑄就贊歌的英雄。”有的同學寫道:“英雄的顏色是七彩的,這是用人格折射出來的光輝。”有的同學寫道:“靈魂的偉大是一個人最高的榮譽”。……
從學生的寫法不難看出,他們的思想感情已完全進入課文中了,他們已體會到了文章的主題思想,并且從哈爾威船長偉大人格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后反思:
這未曾預約的精彩應該說我沒有料到,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養,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大力提倡的。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我們要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種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和教育,從而使教學演變成為學生高尚的道德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篇課文教學如果沒有深入聯系實際進行回憶,就無法觸動學生的心靈,無法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