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在日常生活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1
《永遠的白衣戰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記敘了護士長葉欣面對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從死神手里把患者一個一個地奪回來,自己卻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犧牲的動人事跡。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朗讀、感悟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從而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圍繞教學的重點,我在教學中抓好以下兩個方面:
一、利用好課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我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帶著問題來閱讀文章,最后,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感悟中釋疑,再次領會課題的含義。這樣的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過程。教學中我這樣設計:
1、讀課題,說說通過預習你對"永遠的白衣戰士"這個題目,有了哪些了解?
生:永遠的白衣戰士指的是葉欣。(師介紹葉欣生平。)
生:因為葉欣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所以稱為永遠的白衣戰士。
師:你對"永遠"這個詞了解很深刻,請你再讀讀課題。
師:我們以前都稱護士們為白衣天使,為什么這里卻稱為白衣戰士呢?
這里我沒有急著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引領學生走進文本,一起來研讀和體會這篇感人的文章,這樣激起了學生閱讀探究的強烈欲望。
2、深化課題
平常我們都把醫護人員稱為"白衣天使",那課題可不可以改成"永遠的白衣天使"呢?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這時的學生對課題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們懂得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課題,此時他們明白了:葉欣是"白衣天使",但更是一名戰士,因為她是在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犧牲的。課題用"永遠的白衣戰士"比用"永遠的白衣天使"好,這樣更能突出"戰爭"的殘酷和葉欣的英勇精神。再次齊讀課題。
二、聯系生活,激活體驗
課文的(4-7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跡。為了使學生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學中,我拋開煩瑣的講解,直接問學生:"讀了這篇課文,你有沒有受到感動?什么地方最讓你感動?"然后讓學生再讀課文,找找受感動的地方,把有關的詞語和句子劃出來,然后說說為什么感動,再好好把受感動的地方讀一讀,讓別的同學也能受到感動。這個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
學生經歷一個默讀、體會、感悟的過程,再進行相互的交流,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中去咀嚼和品味語言文字,同時,在交流和評價中指導感情朗讀,情感才得以升華。學生再此進行交流,感悟和體會比前面更加豐富多樣。
生:葉欣忙得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讓我感動。因為我們平時經常打電話給家里人的,而且那時候她加班是隔離的,根本見不到家里人,家人一定很擔心她的。
生:是的,我也覺得感動。因為她覺得病人比自己家里人更重要。
生:我覺得葉欣"身先士卒"讓我感動。因為"非典"是要傳染的,我媽單位有個人從北京一回來就被隔離了。而葉欣她一點都沒意識到這一點,甚至把自己的生死拋之腦后。(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的意思。)
生:葉欣搶救完一位患者,又投入到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讓我非常感動。因為搶救一個患者就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那么兩個患者就需要半天了,葉欣什么時候休息呀?我覺得她太累了。
師:是啊,一起看看她是怎樣搶救梁先生吧!
齊讀搶救梁先生的句子。
生:老師,我還覺得這個梁先生病情惡化,煩躁不安,葉欣護士長給她靜脈注射一定非常困難,肯定需要耐心和高超的技術。葉欣阿姨真了不起!
生:課文說葉欣阿姨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一樣全速運轉,真讓我感動!因為她完全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
師:的確,有人說,葉欣是一本書,每一頁都燃燒著生命的激情。讓我們再來好好讀讀這本書,體驗一下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吧!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教學決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而經驗是體驗的基礎。要想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課文情境,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作為感悟課文內容的前提。最根本的手段還是要抓住課文的關鍵詞句,精心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體會,鍛煉其敏銳的語感。一句話,激活經驗,以讀求悟,讀中見悟,品讀悟情。
通過師生的平等對話交流,讓學生自己發現受感動的地方,然后根據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經驗認真讀讀,細細品味。這樣,不僅能體會人物形象,表達自己的情感,還加深了對"白衣戰士"的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2
在上這一課時,學生對于非典很是陌生,所以我在第一課時開始時了解并觀看了有關非典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了非典抗戰前線。
第二課時從也信這個人物入手又安排了一組許多人與葉欣的遺像告別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了“花圈如海,淚水如雨”的動人場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什么葉欣會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這樣帶著問題去研讀課文。
第三課時安排了:面對葉欣的遺像,假如你是她的同事、孩子或她曾救治過的病人,你會對她說什么?然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不止葉欣一位醫護人員,還有許許多多,又出示了一組醫護人員的照片,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這些醫護人員的肅然起敬的感覺。結束時讓學生觀看醫護人員在抗擊非典戰斗中工作的場景,又一次把學生帶入情境中,更體會了他們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而且更能理解課題用“永遠的白衣戰士”比“永遠的白衣天使”更恰當,說明他們不僅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是犧牲在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而且“白衣戰士”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和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3
本篇生字較多,第一課時能讓學生讀通全文,讀懂大意已經不錯了,僅讓學生自由讀書就化了很長時間。原本在設計時也要讓學生分段的,只是上課時講“雙引號”的用法以及簡稱的時候又多化了一些時間。特別是簡稱,因為我聯想到在2003年小學畢業會考時,我市教研室的老師就曾出了關于“非典”題材的短文分析。其中有這樣一道題:“非典”是非典型肺炎的簡稱,您還能舉例一些例子嗎?至少三個。于是,我就引導學生理解“央視”、“中國”、“美國”以及自己學校的簡稱。也算彌補當時教畢業班時沒給學生教過的遺憾吧!
至于本課的分段,我倒傾向于教參上的提示。其實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只是文本采用了倒敘的寫作方法,對四年級學生來說可能有點陌生。因此,我認為在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的時候,建議先把第一自然段除外,只讓學生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的2-9自然段進行意義分段。我相信只要學生按照事情的起因(出現“非典”,收治病人)-→經過(搶救患者,不幸感染)-→結果(牽動人心,離開人世)的順序,估計這對學生是不難的。至于第一自然段教師完全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段是整個事件的結果,按照一般邏輯應該放在文本的結尾,現在放在文本的開頭就可以單獨作為一段。至于文本的結構為什么這樣安排,在第一課時是沒有必要與學生討論的,可以在學完整篇課文,學生已經比較充分地感悟了主人公葉欣的偉大形象后再來討論這種寫作方法的好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文本主題的進一步感悟。學生不僅能感悟到葉欣精神的崇高、人格的偉大和形象的美好,也能體會出人們對于這樣一位“戰士”離去的不舍、不忍和對她的深深懷念。
白衣戰士葉欣的事,對于我們老師來說不陌生,因為那次兩個月的戰爭太可怕了,那場戰爭全國人民都動起來了。非典宣布結束后,很快國家搞了個表彰會,葉欣就是被表彰的,在表彰會上,中央電視臺現場轉播了她的動人事跡,我們還知道葉欣獲得了白衣天使南丁格爾獎,后來圍繞葉欣的事跡還創作了一部電視劇,再后來,廣東還專門給她建立一個紀念館……但這些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早已經忘記,甚至是不知道。因此,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先向學生介紹了2003年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一些故事,講述了“非典”的可怕?吹贸,學生的心靈有些觸動,但部分孩子感觸不深。剛才看到高子陽老師所撰寫的《讓學生到葉欣紀念館去——《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思考》,我覺得,這篇課文學習之前,如果領著孩子們去電腦房,讓孩子自己查閱資料,相信課堂中學生會有更多的感悟。
不過,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孩子預習作業都能很認真地完成,他們在課中交流的感悟令我感動。在朗讀全文時,孩子們帶著自己的感情去朗讀,帶著遺憾,帶著沉痛的思念,帶著拳拳的愛意去朗讀。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因此,課結尾的一個問題“平常我們都把醫護人員稱為‘白衣天使’,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可不可以改成‘永遠的白衣天使’?”對于學生來說輕而易舉,幾乎全班學生都舉手了
《永遠的白衣戰士》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第四、五、六、七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動作、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中體會到了什么?(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加強討論和交流,當然教師也尊重學生對重點段落的個體體驗和獨特感悟,并進行適當點撥。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比賽讀、小組齊讀、男女生對讀……這樣來構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探究,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但上完課,總覺得有點兒遺憾,因為學生沒有充滿深情的朗讀,對葉欣精神的崇高、人格的偉大、形象的美好還比較模糊,沒有真正的被感動。后來我看到了高子陽的一篇教學思考——《讓學生到葉欣紀念館去》,覺得這種方法不錯,決定嘗試一下。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4
《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非典的戰斗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這是一篇令人落淚的課文,然而教學本課時學生的情感并沒有得到太多的觸動,朗讀時感情出不來,學生不能和老師產生情感的共鳴。學生不盡人意的表現令我困惑不已,經過反思,發現本課教學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導語感染力不夠
本課是情感型的課文,老師運用豐富、感人和語言帶領學生進入情境非常重要,在教學設計中,我在這方面的設計欠佳,在上課的時候導得不夠,學生的思路沒有被打開,課堂氣氛不活躍,影響教學質量。
2、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夠
“非典”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并不陌生,可對于今年讀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他們早已把這事忘記。 新課開始我本來想引導學生說說各自所見所聞的關于抗擊“非典”的故事,但學生除了粗略知道課文中所介紹的葉欣的事跡外,其它的一無所知。盡管我在課堂上補充介紹了一些葉欣的其它事跡,但是學生還是不能順利地進入課文情境。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教學決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而經驗是體驗的基礎!
學生對這場災難的不了解,缺乏情感體驗這是不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主要原因。教學這篇紀實文章,課前幫助學生篩選資料自由閱讀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提醒我以后上課要注意這些。
3、課堂上眉毛胡子一把抓
由于對教材把握不深,學生說到哪,我就講到哪,導致課堂上出現了前松后緊的現象,使得學生對于課文中的一些感人的句子理解得不夠透徹,對葉欣的精神品質的理解只是浮在表面,沒有深入理解,沒有達到預定教學目標。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5
教學完《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后,我想反思如下:
一、從整體入手,理清主要事件。這篇課文雖然特別長,雖然文長,但是描寫的事件卻特別清楚。對葉欣這位最美麗的白衣戰士的描寫主要通過三件事情來刻畫其大公無私,無畏無懼,身先士卒的高貴品質。我首先讓孩子默讀課文5到7自然段,然后要求孩子用三個字分別概括事情。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會,我加以引導:“救病人”接著讓孩子自己思考后面的內容;孩子非常清楚地明白后面的內容“保同事”、“染重病”。接著讓學生細讀課文,從具體的字句中發現事情的真相,讀懂葉欣的偉大。
二、重視朗讀,在讀中感受人物的品質。在精讀課文的時候,我重點引導孩子讀好精彩的語句,感受人物的品質。例如讀葉欣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吧!”一句時,首先讓孩子讀好詞語“斬釘截鐵”,然后指導孩子讀好詞語,再讀好句子。
通過這樣的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的方式,讓孩子感受人物的光輝形象,體會人物的高貴品質。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6
白衣戰士葉欣的事,對于我們老師來說不陌生,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早已經忘記,甚至是不知道。非典宣布結束后,很快國家搞了個表彰會,葉欣就是被表彰的,在表彰會上,中央電視臺現場轉播了她的動人事跡,我們還知道葉欣獲得了白衣天使南丁格爾獎,后來圍繞葉欣的事跡還創作了一部電視劇,再后來,廣東還專門給她建立一個紀念館……想到這一些,我覺得引領學生學這篇文章教學方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讓學生廣泛收集資料。
有了上面的閱讀,在來學這篇紀實文學就簡單了,就會更有情了,就能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了。就能用上自己的話解釋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著"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就能明白這位英雄真的了不起。當時,我們有多少人被感動,今天同樣會有更多的人被感動。
學到這一步,應該說學生得到了許多,下一步怎么辦?其實這正是水到渠成之時,我想讓學生拿起筆來寫葉欣,寫心中的這位白衣天使,在網上給她送上鮮花,送上一文祝福。
愛這位天使英雄,我認為這種方法最好。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想法,當應用到實際當中去的時候才發現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很多學生的家庭情況并非能夠提供他們這樣的學習方法,而且對于現在四年級的孩子,讓他們自行篩選和自由閱讀,孩子的自覺性和選擇性還很不成熟,上課的時候已經體現出來。孩子收集了很多資料,但面對這么多資料卻沒有選擇性,這就提醒了我以后上課要注意這些相關細節的考慮。
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對"三高"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從而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學生對葉欣的工作情況的理解上不能體會通透。朗讀上感情就出不來。這節課在過程上感覺比較流暢,但最后資料挑選上把學生被感動的氣氛沖淡了,所以資料的挑選也是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是我要加強和改進的。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7
本節課的教學由始直終學生都沉浸在學習的熱情之中,以至于下課了還有孩子說:老師還有5分鐘。因此,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自己教學目標已達成;有幾個亮點:
1、課前準備做的比較充分,“非典”時期,孩子們還小,對抗擊非典的事了解得不多,我從網上下了相關資料讓孩子們在預習的時候閱讀交流,并讓孩子們回家詢問家長,或上網看抗擊非典的影片,讓學生對03非典有了情感上的認知。
2、情景導入恰如其分,開課時,利用課件,讓學生在視聽方面對學習情景進行渲染看著課題下帶著葉欣照片的網上紀念館,伴隨著《為了誰》(從老百曉課件中得到的啟示)的樂曲學生走入了課堂,接著導入,利用《為了誰》的伴奏老師深情并茂地朗讀精選出來的網友寫的悼詞。此時,孩子們沉浸在對葉欣的無限懷念之中,我順勢讓孩子們快速閱讀,感知大意。
3、理解生字新詞,既讓學生讀通了課文,又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了詞語,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意識較強,為第二課時的教學鋪墊,訓練到位。其次,我的教學一個最大的優點也展示出來了,我的教學宗旨一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教學緊扣目標,教學重點突出。自己第一課時的教學模式是值得肯定的。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詞語放在語境中理解之外,教學中應該體現中華民族文字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同時應該放在語言文字中來理解,領悟文字的內涵。對于零知識,老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從語境、從本義和引申義來理解,做到工具性與文學性的統一。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8
學習《永遠的白衣戰士》這一課前,我在備課時發現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句中“盡量”的“盡”,應該讀成幾聲呢,三聲還是四聲?拿不準,那就查查詞典吧。一查查到這樣的結果,讀四聲時該詞的意思是“達到最大限度”,讀三聲時該詞的意思是“在一定范圍內達到最大限度”。這也太相似了,從感覺上,我判斷應該讀三聲,就用紅筆在書上標注了三聲的讀音。
第二天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我放了光碟,布置學生留心聽,我自己也特別留心地聽著,讀到這個地方時,我分明聽到播音員讀的是四聲,我便馬上用黑筆把聲調描成了四聲。
學第二課時之時之前,我又進行了分析,葉欣的盡量包攬,盡的是什么量,那不是她個人的最大力量嗎?她個人的力量那終究是有限的,是有一定范圍的,那這個詞中,盡就應該讀三聲。定下來之后,我在上第二課時時,就帶著學生這樣分析了,還讓學生都把“盡”標成三聲。
學完課文,我看了看《學案》,上面正好有給“盡”標音這個題,看了答案,是三聲,我心里就更踏實了。
由這個讀音,我又想到《人類的“老師”》一課中,有個糾纏老師們很久的詞“薄殼結構”,參考書中明確給了讀音“boqiao”,有了這個權威的標注,老師們就不用再爭論它讀“baoke”,還是“boke”了。其實這個詞擺在那里不讀,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課文不讀怎么行呢?另外還有“血”這個字,不管讀哪個音,意思都一樣,可是還得分清楚。
當了語文老師,常常會在這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上糾纏,讓人說“摳字眼”,可是語文老師干的就是這個專業,不摳也不行,那些善摳的人,不是成了專家了嗎?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9
《永遠的白衣戰士》是篇新課文,而這個單元的四篇文章其實就有三篇是新的。非典型肺炎老師們都不會忘記,四年級的孩子應該說也不會忘記,因為那次兩個月的戰爭太可怕了,那場戰爭全國人民都動起來。
白衣戰士葉欣的事,對于我們老師來說不陌生,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早已經忘記,甚至是不知道。今年好多報刊在討論教材選文問題,金庸的小說、劉翔進入教材引起了社會廣泛的反思,反對的人非常多,其實蘇教版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蘇教版是先行動再說話。其實印象非常深刻,葉欣的事跡全國人民知道后,以鳳凰語文中就有許多網友轉載了許多文章,并有老師說應該把這一內容放入教材,這種放入教材的呼聲當時還是非常強烈的,應該說蘇教版主編把葉欣選進來與鳳凰語文當時的討論還是有關的。
事實上,如果老師能夠活用教材的話,當時就可以教。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沒有這么做。研究這種現象,我為中國教育中的這種現象起名為“資源信息冷漠癥”。非典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才學雖然時代性還是很強,但現在的學遠遠感不上當時那種氣氛。非典宣布結束后,很快國家搞了個表彰會,葉欣就是被表彰的,在表彰會上,中央電視臺現場轉播了她的動人事跡,我們還知道葉欣獲得了白衣天使南丁格爾獎,后來圍繞葉欣的事跡還創作了一部電視劇,再后來,廣東還專門給她建立一個紀念館。想到這一些,我覺得引領學生學這篇文章教學方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讓學生自由閱讀,到葉欣網站中自由閱讀。
自由閱讀,其實就是引導學生主動占有信息,這對于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一課的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把學生帶到網絡室,搜索葉欣的信息,然后引導他們直接走進葉欣紀念館,一字一字認真地閱讀這里面的每一個內容。
有了上面的閱讀,在來學這篇紀實文學就簡單了,就會更有情了,就能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了。就能用上自己的話解釋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著“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就能明白這位英雄真的了不起。當時,我們有多少人被感動,今天同樣會有更多的人被感動。
學到這一步,應該說學生得到了許多,下一步怎么辦?其實這正是水到渠成之時,我們應該讓學生拿起筆來寫葉欣,寫心中的這位白衣天使,在網上給她送上鮮花,送上一文祝福。激勵學生寫著,并且打印出來,然后把自己選的花與自己寫的文章一起貼在網站上,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愛這位天使英雄,我認為這種方法最好。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 篇10
這是一篇特殊的教學反思,不僅是反思我的教學設計,更多是我的教學方式。
在上這課之前,有幸聽了方老師這一課的“生本課堂”公開課。當時方老師以他高超的文本駕馭能力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帶孩子們深入地了解了非典戰爭和無數個像葉欣一樣光榮偉大的白衣戰士。那堂課,方老師上得聲情并茂,孩子們聽得無比投入,講到動情處,很多孩子和聽課老師都潸然淚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堂課使我很震撼,我希望自己在上課的時候也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讓孩子們真正感動于葉欣的事跡。
于是我在班上這節課前準備的時間很長,大多借鑒了方老師的教學設計,希望也能達到較高的效果,但是課堂效果卻比較令人失望。首先,可能我自身對于文本的理解并沒有方老師那么深刻,所以直接引用方老師的一些設計顯得比較生硬;其次,在課堂把控上也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雖然有的語言是一樣的,但還是難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另外就是我們班的課堂秩序較差,總有學生情不自禁地高聲發問或談自己的想法,打斷了教師的節奏和營造的氛圍,不能讓全班同學都全神貫注地跟走指引的方向走。
所以我覺得以后我要在以下方面作出改正:
一、即使再好的教學設計,也必須自己先徹底了解文本,有自己的想法,再適當借鑒,否則難以融合,弄巧成拙。
二、多多磨煉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帶動學生的感情。
三、更加關注課堂情境,把握好課堂節奏、氛圍。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06-24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0-08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07-22
《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10-23
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案12-18
永遠的白衣戰士課文原文11-12
關于《永遠的白衣戰士》的教學反思05-25
《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范文12-12
教學反思之永遠的白衣戰士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