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教學反思
1、從歷史教學的三大任務的完成情況看
第一、在知識傳授方面,總體看較好,但也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具體來說,一是在貫徹整體知識結構的教學方面,教師應注意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結構和發展脈絡,尤其還要重視對內容的深廣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規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學;二是要重視學生知識結構的轉化,即將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
第二、在學生的智能培養方面,雖已有所側重,但與素質教育的智能培養目標尚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要想使智能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說: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并進行思辯性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系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系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地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著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國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應試教育有直接的.關系,歷史教師應引以為戒,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予以重視和進一步地落實。
2、從教學方法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突出
很多教師,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師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傳統的單一型,即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突出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提倡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啟發式教學。據統計,目前教法已有14類72種之多。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去學,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并且要教會學生分析歷史人物、事件的立場、觀點,引導學生去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和駕馭知識。
3、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底來看,還有待于進一步強化
關于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這里從三點來談一下個人想法:
第一,關于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問題。
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首先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完善的知識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個知識結構應當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貫通古今的通史知識結構;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識結構;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學范圍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
第二、關于歷史教師的語言問題。
歷史教學以其學科的特點,對教師的語言也有相應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動、具體,又要準確、無誤;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時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質樸風格;四是既要邏輯嚴謹,又要有節奏感。但要達到上述要求,教師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培養和訓練。
第三、關于歷史教師的板書、板畫問題。
板書是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設計板書的過程,既是一種教學藝術再創造的過程,又是教師對教材分析、把握、濃縮和轉化的過程。關于板書的要求、形式等,這里不作闡述。只想說明的是關于板書的書寫時間問題,這是個易被忽略的問題。恰當的書寫時間是在教師說完某一知識后,再掉轉頭去板書,而非邊說邊寫。板畫。筆者只想談談自繪地圖,這是歷史教師必備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學實際中,其落實情況是不盡人意的。故筆者建議歷史教研指導部門,應加強對教師自繪地圖的基本功的監督和指導。
此外,在目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為還存在著教學信息反饋不及時、教學評估不盡科學等問題,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對當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反思07-22
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0-08
對當前“開放式”教學的反思06-22
課堂教學的反思12-19
課堂教學反思06-22
課堂教學反思11-01
課堂教學反思06-07
課堂教學反思05-26
反思課堂教學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