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反思
《平均數》教學反思1
我教過老教材的《平均數》這節課,我當時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來上的,記得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題——分析條件問題——引導列式計算——總結規律:總數÷份數=平均數,然后是反復地、機械地在一個平臺上進行訓練。訓練題目是書上有什么就訓練什么,從沒有想過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解決問題。這樣的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對數量關系式:總數÷份數=平均數自然是掌握得非常熟練,凡是能套用公式的題正確率都很高。但對稍有變化的題,錯誤率也相當高。如當學生在做:學校圖書室一周5天向學生出借圖書,其中科技書出借了250本,文藝類書出借了368本,其它書342本,求圖書室平均每天出借圖書多少本?有一部分學生列式成(250+368+342)÷3。當時我也沒有過多去考慮為什么?更沒有懷疑自己的教學有問題,只是一味地埋怨學生學習不用心,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真是夠苯的。
現在看了吳正憲老師的《平均數》一課的教學設計,才深深感到當時自己的教學確實存在好多問題,課上我只重視學生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這一知識點,教學中急于把規律拋給學生,天真地以為孩子只要掌握了這個數量關系式,就能解決求平均數的所有問題了。卻忽視了八、九歲的孩子他們對平均數的認識和理解。為什么要學習平均數?它是怎么產生的?它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數?這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
平均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求平均數的方法并不難,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應是本課的重點。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首先產生對平均數的需求,經歷平均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讓求平均數的方法在學生理解意義的過程中發現并學會。再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相信,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自己一定會因“遠程研修”的學習,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平均數》教學反思2
《新課標》強調“數學應用于現實生活,要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這就向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挑戰:必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題材。 本課教學中,我一上課就再現“神六”成功發射的輝煌場面,一下子拉近了數學與生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數學、對教師產生親近感。而最后的總結可謂“經典”,將學生從課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跡,這樣與開頭相互照應,真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體地位,創造了自然和諧的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給他們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教學活動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人人得到發展。
本課中,在創設問題情景、呈現例題的表格之后,我讓學生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自己提出數學問題。提問題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主動發現,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的過程。同時,學生通過提出數學問題,也復習了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有關問題。在復習的過程中,由學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內容:“兩次平均每分鐘拍攝多少張?”這樣學生感到:今天學習的問題是由我提出來的,心里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尊重個體差異,設計了滿足不同需求的練習
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與社會文化氛圍,形成了學生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持一種客觀的態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對有特殊數學才能和愛好的學生可以為他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本課整個練習設計分為四個層次,既有鞏固性的只列式不計算、列式計算的例題原型的還原,又有較高層次的拓展練習,層層遞進,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練習的方式上,既有筆算題、又有估算題,更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培養學生估算能力這一宗旨,可謂匠心獨具,令人流連。
思維深度延伸,激活了學生內在的發展潛能
在求平均數應用題中,學生常常將兩個平均數相加除以2,這是平均數應用題中極易出錯的典型問題。一般情況下,學生能認識錯誤,選擇出正確答案就行了,但我對題目進行了深度挖掘,引導討論:
1.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數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數比141大還是小?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數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數比141大還是小?為什么?4.再讓學生比眼力,猜測五年級四個班哪個班學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這樣深入挖掘,有意識地對學生思維進行深度引領,將一條簡單的選擇題進行多次討論,讓學生享受到數學思維帶來的樂趣。《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平均數》數學教學反思10-09
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03-08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4-04
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反思范文03-31
數學《求平均數》教學反思范文04-28
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聽后反思04-27
初二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課件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