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語文教學反思范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扁鵲治病》語文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扁鵲治病》語文教學反思 篇1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簡單易懂,取材于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這則寓言就是要警示人們不要諱疾忌醫,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防微杜漸,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本課教學安排一課時,由復習《紀昌學射》引到第二則寓言,讓學生向大家介紹扁鵲,學生課前搜集過資料,所以說的很到位,點出扁鵲是位名醫。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寓言故事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再引導學生體會寓意。在指名學生說課文主要內容時,第一位學生幾乎是把課文復述了一次,連對話都講的清清楚楚,出現這樣的情況,我還是給了他肯定,適機提出他的問題,在概括大意時要簡潔,抓住重點,簡單講述。后來請了幾位學生說的比較到位,以后在概括內容方面還要多花時間。
在課堂交流中,學生慢慢體會到寓意,大多學生能說出應該多聽取別人的正確建議,不要太固執。其實學生能說到這點就已經可以了,至于“防微杜漸”這個詞語,學生是說不出來的,所以這個詞語就送給學生,掌握一個新知識。
上了本課之后,我深切地體會到,老師要啟發學生思考,就必須善于引導,善于對話,因為在對話中才能了解到學生想的什么,怎么想的,在對話中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中反應要靈敏,及時抓住學生的回答,并有效的引導學生思考。而我在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還是過于考慮自己的教案,對學生關注不夠,特別是對學生的回答沒有認真聽,對于學生的不足和精彩之處不能及時做出評價。
《扁鵲治病》語文教學反思 篇2
從備課上來說,課前準備較充分。查閱了不少關于扁鵲和桓公的資料,記住了扁鵲的小故事。對于文中桓公的表現,進行了合理的推測與分析,得出了獨到的見解。絞盡腦汁將課文的各個環節用自然的過渡性語句串到一起。盡量的打開思維的空間,不拘泥于課文中僅有的文字描述,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補足了文中人物的豐滿度和立體感,讓學生們察覺到:其實看似遙遠戰國人物也并不是那么平面化,那么不可感知,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覺得好像和他們一起度過了故事中的這段時間,因為有了親身經歷的體會了,入文了,所以感覺就實在了,道理也就水落石出了。另外在其它幾個班級試講,又有和同級部老師以及領導的交流和溝通,對這一課的了解只有越來越清楚和深刻。那么,即使沒把交流的內容悉數呈在課堂上,但因為感覺知道的多了,所以,講課的底氣就不一樣了,好像什么樣的狀況都可以駕馭了。
從上課上來說,總體課堂確實氣氛不錯,學生的發言,回答問題的準確性(針對我班學生的特點,一個問題可以有好幾種問法,舉例說明,如果一個問題太難,太寬泛,那么可以問得具體點;可以提些選擇性的問題;也可以把一個問題分成三節來問,環環相扣,層層加深;可以把上一個問題的答案變成下一個環節的問題;還可以給學生一些簡短的暗示、提示等等,這是課堂氣氛能否活躍的技巧),聽講的態度,老師的整體調度,基本上較為順利。除了有個別小環節有遺漏,再是對板書有些小遺憾之外,凡是能想到的差不多都做到了。
《扁鵲治病》語文教學反思 篇3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比較簡單,以對話為主,在教學時,我也是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在這堂課上,學生提出了幾個較有價值的'問題:
。、蔡桓公為什么總是不聽扁鵲勸告?
。、既然蔡桓公根本不愿聽扁鵲的話,扁鵲為什么還要幾次三番對蔡桓公說他的病呢?
。、扁鵲可以直接告訴蔡桓公不治的后果,為什么要一次次地說?
對教材的思考及對教學的反思:
第3個問題引起了紛爭,學生需要重新回到文本,仔細體會蔡桓公的性格。有的說,蔡桓公根本不會聽的,一位是天方夜譚,因為當時他覺得身體很健康。有的說,這樣將會使蔡桓公誤會更深,以為他又在故弄玄虛。有的說,如果那么直接,說不定蔡桓公一怒之下會把扁鵲拉出去殺了,不是說“伴君如伴虎”嘛。最后再回到扁鵲這個固執偏見,自以為是,最終導致小病不醫,一命嗚呼的結果。這個問題深化了對全篇課文的理解。
《扁鵲治病》語文教學反思 篇4
說到備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鉆研教材,但在《扁鵲治病》一課的教學中,我更感受到的是,備課除了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原有的認知基礎和學生的盲點,讓課堂教學真正的“以學生為本”。
拿到《扁鵲治病》的第一稿,導入和初讀課文的環節基本一致。在切入課文學習是這樣設計的:
1、同學們,課文中扁鵲給誰治病,結果怎樣?
2、同學們,我們剛剛從故事中知道扁鵲是一位神醫,他能從死神手里把人救活,這次神醫為何治不好病?是否徒有虛名?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描寫扁鵲的句子,細心體會,動筆寫寫;你從這些句子中,獲得了什么信息?(了解扁鵲的醫術高明,具有先知先覺的智慧。)
看起來較滿意,板塊也較清晰,因而一開始也沒試教。等到試教時。第一個問題一出示:同學們,課文中扁鵲給誰治病,結果怎樣?很多同學都紛紛舉手:扁鵲給蔡桓公治病,可蔡桓公不讓他治,最后蔡桓公死了。學生都已知道了是蔡桓公不讓扁鵲治病,接下去我們還怎么去找原因呢?這些環節不是形同虛設嗎?
于是,這天晚上霍老師和我一起修改教案稿。當我打入“同學們,課文中扁鵲給誰治病,結果怎樣?”腦中立刻跳出白天試教時學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打入“你從哪兒看出蔡桓公不讓扁鵲治病呢?”學生的一句句回答仿佛響在我耳旁……“扁鵲那么有名,為什么蔡桓公不讓他治呢?”思路越來越順暢……
第二天,我拿著修改稿去試教,感覺課堂十分融洽。其實,里面的內容我沒換,只是提問的切入口改變了。
這堂課又一次讓我感受到:備課真的要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卻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教師只是在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課堂秩序方面,作了適當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課文的感悟與質辯:扁鵲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他應該怎么做呢?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將扁鵲與現在的醫生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適當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多向思維,多種表達。
【《扁鵲治病》語文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扁鵲治病說課稿11-07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5篇)12-07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集合15篇12-07
扁鵲治病說課稿(精選2篇)11-25
關于扁鵲治病的讀書筆記10-13
四年級下《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2-16
寓言紀昌學射、扁鵲治病教案08-26
語文搭石教學反思范文12-17
小學語文老舍《貓》教學反思范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