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教學反思范文
《出師表》全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無非是想讓諸臣不要忘了劉禪是先帝之嗣,不要忘了先帝之“殊遇”和“簡拔”,其用心可謂深遠。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出師表》教學反思范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出師表》教學反思范文(1)
《出師表》是人教版就年級上冊第24課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感情真摯文章。由于本文的注釋比較多,多數學生都能結合注釋讀懂課文,所以學習這篇課文時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先讀課文,基本讀熟后再讀注釋,然后抽學生翻譯課文——每人翻譯一段。第二課時讓學生先做練習題,然后練習背課文,通過20分鐘的背誦練習,基本能集體背過,我認為我這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教學設計的“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和語文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教學效果是理想的。
在第二課時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練習題:
①諸葛亮在這篇文章中表現出了怎樣的人格魅力?
②諸葛亮的那些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學生通過對這兩個題目的探討,可以提高思想修養的認識,從而體現教學設計的“文道統一”的原則。
這兩堂課不足的是,因為重情感體驗,所以在字詞咀嚼的精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夠盡可能地多積累品味字詞,又能讓學生對人物和主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這才是文言教學的最佳效果。
《出師表》教學反思范文(2)
如何讓學生學好文言文,我認為應把好四個關,即“讀”“譯”“賞”“用”,但怎樣讀,如何譯,如何引導鑒賞和運用,需要提煉有效的方法。本課教學設計運用“斷句朗讀”和“口譯朗讀”兩種方法通讀全文,突破傳統“教師譯,學生聽”,“盲目讀,收效微”的弊端,對訓練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有積極的作用,同時省時省力,為學生所接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學習的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鑒賞。
設計中,注意處理學法指導與教材的關系,力圖突破傳統的唯教材論、唯知識論,重在學法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成果從學法嘗試中獲得。最后的作文設計,
目的是引導學生積累寫作材料,養成學以致用的習慣,克服傳統教學讀寫分離的弊端。另外讓學生們根據課內課外對諸葛亮的認識和了解,結合自己的人生觀,對這個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其實也就是培養學生們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學過程中不足的是臨場點拔不夠到位,鑒賞分析和知識點的落實尚不能自然有機的結合,教學的空間拓展不夠。還有就是師生互動這個環節沒有展開好,主要是學生沒有積極的配合,這是失敗的'地方,以后在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
成功之處,自己在授課的過程當中,還是能積極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體內容和主題,以及本文的寫作特色,對文章中的重點句子也都掌握。
《出師表》教學反思范文(3)
這堂課,本質上還是一種文言“仿真學習”,其所“仿”之“真”,乃是采用角色換位的方式,讓學生真實地進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實地揣測人物心態,真實地體驗人物情感,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地品味、咀嚼文言。這次特殊的文言情景教學,促使我對現在關于文言教學的兩個熱門論題繼續進行著思考。
第一,文言文的教學是背讀在前還是分析在前。傳統的文言教學模式是重背讀在前的。現在臺灣等地正在大力倡導的幼童讀經活動也在回歸傳統力主文言學習“背下來”再說。為了讓《出師表》的這次“背讀在前”的學習能夠有效實施,我采取了很多的輔助措施。比如為學生講述劉勰、文天祥、杜甫、陸游、岳飛等人和《出師表》的故事,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聽課文錄音,發起總動員,掀起背誦大潮。采用豐富多彩的比賽的形式進行誦讀比賽,如“背誦擊鼓傳花”、“背誦比賽”等,力爭優生中等生熟誦,“憂生”重點段落基本成誦等等。有了全文的反復誦讀,才可能有整體的獨特感知,“情景教學”才能取得實效。可以說,從語感的培養規律來說,“背讀在前”的方式對學習文言文是經濟有效的。
第二,文言文的教學是以文言字詞積累為主還是以理解內容為主。我認為,這并不是矛盾的問題。比如關于識字教學的問題,小學初年級采取集中識字的方法,而高年級則采取分散識字的方式。從人的長遠學習來看,字詞的掌握和文本內容的理解是融和在一起的。“融和觀”也應該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片面強調文言字詞的積累只會把文言文學習推到純粹技術化的尷尬境地。我們應該相信,文言學習也不能夠脫離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當然,有意識地恰當的總結歸納文言字詞的用法是有必要的,這和片面追求文言學習字詞化不是同一個概念。
這堂課不足的是,因為重情感體驗,所以在字詞咀嚼的精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夠盡可能地多積累品味字詞,又能讓學生對人物和主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這就是文言教學的較高層次了吧。
《出師表》教學反思范文(4)
《出師表》出自于語文版語文九年級下冊,是諸葛亮決定出師伐魏,在北伐之前上奏后主劉禪的一篇奏表。在這篇表文中,諸葛亮勸說后主劉禪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達了要報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為了更深入理解諸葛亮要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效忠陛下的強烈思想感情,幫助理解本篇文章,在教授這篇文章前,我首先引導學生了解諸葛亮這個人物,以及和先帝劉備之間的故事。諸葛亮青年時隱居隆中,人稱“臥龍”,素懷大志,自比管仲、樂毅。后來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遂輔劉備,后建蜀漢政權,與孫、曹成鼎立之勢。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任諸葛亮為相,后繼續輔佐后主劉禪,職掌軍政大權。他勵精圖志,賞罰嚴明。他在平定南中諸郡后又揮師北伐,在北伐前上奏此表。
本篇文言文,雖然比較長,但并不是很難懂,所以在講解課文時,我讓學生多讀本課,通過學生自由讀,匯報讀,齊讀等方法讓學生基本了解課文內容,在掌握了奏表的三條基本建議以及作者追憶往事,表達興復漢室決心后,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以小級為單位結合注節和工具書弄清文言詞語含義,翻譯課文,疏通課文內容。
在掌握課文內容基礎之上,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文章從哪些發方可以看出作者要報答先帝知遇之恩和效忠陛下強烈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同學們經過幾分鐘的共同討論后,紛紛發言。有的說:作者在提建議時,總是誠宜……不宜……,表現了作者對后主劉禪具體的、細心的教導。有的說:在提出親賢遠佞這條建議時,依次告訴后主要在內政上和軍事上要親近哪些人,信任哪些人,可見他的憂慮之深。有的說:本文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在最質樸的語言中傳達出“報先帝”“忠陛下”的真情實感等等。
通過本文的講解,不僅掌握了一些文言詞匯,而且讓我們了解了作者的耿耿忠心。
【《出師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出師表教學反思05-19
《出師表》教學反思05-26
《出師表》教學反思07-06
出師表的教學反思09-22
出師表的教學反思10-09
《出師表》教學反思04-18
出師表教學反思04-24
語文《出師表》教學反思03-31
《出師表》教學反思心得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