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法的驗算》教學反思范文
在學校組織的公開教學中,我上了一節三年級數學上冊的《加法的驗算》。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經過實踐探索認識到加法驗算方法的多樣性并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重點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驗算方法對加法進行驗算。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養成驗算的好習慣。本節課我抓住重點讓學生通過主題情境提出疑問,由疑問引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經過學生合作學習之后得到方法,最后用得出的方法完成練習。我的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都有突破,但在細節的教學和練習的實效性上有些不足.我逐一列下來,對自己起個警示作用。
一、教學的成功之處:
《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上課前我先讓學生復習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出示算式135+48=( ),48+135=( ),183-135=( ),183-48=( )讓學生獨立填寫,然后小組內交流填寫結果,意圖讓學生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為本節課學習加法的驗算做好知識鋪墊。接著出示教材中兩幅有聯系的買東西付款情景圖,讓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并自己計算。指名計算后,“你覺得××同學算的對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怎樣檢驗呢?”激發學生探索加法驗算方法的激情。在講完例題1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1)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2)和-其中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板書)。驗算雖然是第一次接觸,但由于有了“復習準備”的鋪墊,所以我就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動手算一算,動腦想一想,目的是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獨立創新的能力。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驗算方法,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這樣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適合自己發展的思維方式和解題策略,學生的方法對他自己來說就是最好的方法,然后再進行優化,讓學生在計算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最優化方法,并找出理由和根據。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是知識的創造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他們主動地建構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不僅僅摘到了自己想要的“蘋果”,同時也發展了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最后通過小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以及課外拓展練習:回家幫爸爸、媽媽驗算買東西付的.錢對不對?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
1. 準備不夠充分。練習環節,覺得給予學生的練習不夠靈活,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改成比賽的形式更好。
2.老師的言傳身教,細節很重要。我要求學生筆算格式要標準,用直尺畫豎式的橫線,計算要正確,書寫要漂亮,自己在黑板上寫反而沒做到。
3.激勵性語言不夠豐富,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計算類的數學課會使學生或多或少地覺得枯燥無味,這需要老師不停地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在激勵性語言方面我還需要多積累,向有經驗的老師們多學習。
4.時間的掌握不夠準確。因為沒有準確地計算好各個環節的時間,本節課最后的比賽練習我沒能好好講解,全課總結也顯得有些倉促。
以上這些都是對我的一個經驗教訓,上好一節課并不容易,需要花很多心思認真準備,課前要想到可能發生的所有狀況。一堂課下來,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是高興的,沉重于對自己認識不夠,自視過高,高興的是我發現了這么多不足,以后的教學里我會有意識地去改正這些不足,多向其他老師學習。
教學中存在缺憾不可怕,有了缺憾,只要能及時、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課堂,總結經驗教訓,自己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遠,走的更踏實
【三年級數學上冊《加法的驗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加法的驗算》教學反思07-19
《加法的驗算》教學反思的范文05-09
《加法驗算》課程教學反思12-14
加法的驗算教學反思三篇07-15
《加法的驗算》教學反思8篇04-13
小學數學《加法的驗算》說課稿02-09
三年級上冊數學《加法的驗算》說課稿10-22
《加法的驗算》說課稿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