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少版五年級上《I like sweets》的教學反思
1、學生參與的全體性,即參與的廣度。要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實效性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本課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不斷為學生提供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不管是作業展示,還是TPR體驗活動,甚至是最后的語言運用活動,都確保了學生充分參與的時間和空間,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
2、學生參與的建構性,即參與的深度。學生主動參與的實效性更突出地體現在其思維參與的建構性上。本課中,我不是盲目追求課堂教學熱熱鬧鬧的表象,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從比較外貌和性格特點的比較到比較能力,從各語言項目的理解到運用,從機械練習到有意義的任務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觀察和體驗遞進式的`參與學習活動,將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歸納、分析,逐步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3、適時的德育滲透。本課的結束部分制作并贈送欣賞卡的活動設計,在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材德育內容的挖掘。筆者沒有機械、生硬進行思想教育的說教,而是在活動引導那些處處被捧為“小太陽”的學生在操練語言中學習發現和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學習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
當然,本課中也存在著一些遺憾和不足的地方。例如,在課中設計了多處小型的任務活動,但卻沒能將這些任務有機的結合起來。如果能用一項大的任務貫穿課的始終,“以任務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或許會實現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