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范文
【篇一: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搭配中的學問》教學反思】
《搭配中的學問》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是“配菜”,通過這一情境活動的逐步深入,訓練學生有序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1、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交流和全班反饋。學生在完成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進行指導,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困難,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有一些困難,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
2、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表達自己不同的想法的時候,學生不同的解決思路放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有趣的是學生在交流各自的想法的時候,學生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走的。
3、運用方法,引申練習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交流和全班反饋,重點讓學生說從配餐的知識遷移到走路有一些困難,但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特別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前展示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時候都是都非常有順序的,我在學校和少年宮之間又增加了一條路,叫做F路,問題是這個時候有幾條路可以走,學生竟然脫口而出是3×3=9,學生還解釋為什么是9條路。)
總之,這節課我先從學生身邊的情景出發,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教學中,我注意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緊密聯系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給學生創設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放手讓學生玩,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等方式進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數學、感悟數學和體驗數學,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后進行全班交流學習,教師給學生留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積極的參與研究與學習,教師注意走進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比較、分析,引導學生從無序思維過渡到有序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明晰化、條理化。
【篇二:三年級《面積》知識的教學】
在面積這課的教學實踐之前,聽了許多節課堂觀摩課,有市級的優秀年輕教師,有省級教壇新秀,還有兩位特級教師,在他們的課堂組織中都大同小異,特別是在導入整體感知的過程中,都是把“物體的表面或圖形的大小就是面積”這個概念進行整體感知,理順什么叫做物體表面,什么又是圖形大小,無不利用課桌,橡皮,文具盒,黑板,身體某些部位等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讓學生通過看,摸等親身體驗表面與圖形,引出面積的定義,學生基本上能夠對面積的概念有個深刻的認識,雖然看到在親身體驗學生做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漫不經心,但可以想象學生那時的活動體會是心理安全的,是對老師的課堂放心的,是純真的,唯美的,但我在想,我們的教學大講創新,講與時俱進,培養時代特色的新一代,我們這節課難道就只能這種“模式”嗎?
在此我做如下思考:到底是我們的課堂資源開發的差不多了,教室學生的生活資源開發完了,還是我們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的確教師內,我們能面對的就這么多,那么在此如何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這堂課上,我進行了這樣的嘗試,我隨手拿了三個本子,一個聽寫本,一個作業本,一個硬殼筆記本,先對學生展示聽寫本和作業本,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生能馬上說出作業本大,再請學生說說根據,學生能夠得出因為它的表面大,所以作業本大,然后給學生出示正面大小一樣的筆記本和聽寫本,學生能夠馬上說出筆記本大,因為厚,找動側面這個表面,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初步明白面積就是物體表面的大小,然后在組織學生自己到身邊找面積,再根據學生的討論,語文書的封面和數學書的封面作比較,得出數學書封面大,老師提出異議,語文書大,和學生進行辯論,引出因為語文書封面圖案大,得出面積就是圖形的大小,再讓學生到身邊去找找。
這樣子,不僅讓學生自主到生活中去感悟認識什么是面積,而且有效的形成參照物,感知形成面積的概念意識,并與學生設置懸念,一辯論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自主學習,完成了小學的學習以培養認識世界為最終目標的目的。
【篇三:除法的驗算教2學反思】
要想學生學會除法的驗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驗算習慣,達到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判斷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發現計算錯誤及時糾正,以減少計算錯誤的教學目的。就要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除法驗算方法的必要性,調動他們的學習源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來的教案,課始安排了一組基礎練習,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與技能,當我發現學生出錯較多時,就及時調整了教學方案。學生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馬虎,抄錯題目;二是沒有掌握計算方法;三是余數大于除數。展示學生的作業,暴露以上的種種錯誤,學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計算時必須要養成認真、仔細的閱題習慣,更產生了要學習除法驗算方法的迫切需求。
“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材中的主題圖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購物情境,采用這樣的主題圖,可以促進學生了解學習除法驗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教學例題4時,直接觀察主題圖,“從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引導學生列出100÷5=20(本),和100÷7=14(本)……2(元)他們算得對嗎?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說明他的計算是正確的?接著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活動概括出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的方法。教到有余數的除法,100元可以買幾本大的筆記本?100÷7=14(本)……2(元),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驗算呢?給足學生探索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出現了多種驗算有余數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2、100-2=14×7,3、100-2=9814×7=9898=98……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過程中明確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教學時要求學生把例4這道題的豎式列出來,按照除法的法則一步一步地計算,同時明確:對題中要求驗算的除法算式,在除法豎式的右邊寫出相應的乘法豎式;對于題中沒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驗算,則要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草稿紙上驗算。
設計練習時,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多層分散練習加深對除法驗算方法的理解,并促進學生靈活運用除法驗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學習除法的作用,在練習中感受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驗算和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通過練習進一步比較得出有余數除法與沒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全面的掌握和運用除法的驗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
整節課,教師能夠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培養,教師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來展示學生的個性,學生完全處于自主地學習過程中。本節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學習的怎樣直接體現教師教的如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的程度,能力得到了怎樣的鍛煉,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這節課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很多,但關注學習結果卻很少,學生對知識從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數學思維的培養還不夠。尤其是當學生在做練習時出現了書寫不規范,格式不正確的現象,如果練習中加入一些判斷題型,就會引起學生注意,避免出現這種問題。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增加評價意識,尤其是學生之間的`評價,沒有評價就沒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
【篇四:《搭一搭》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第一冊第二單元觀察物體搭一搭一課時,我比較注重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發展。
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安排了“搭一搭”、“看一看”、和“畫一畫”三個教學活動。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課件情境演示讓學生觀察。每個活動我都比較注重活動的層次性。
第一個活動是:學生聽老師的指令,并按指令要求用積木擺搭圖體。這樣的活動很有意思,既可以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學生要根據老師的指令進行積木擺搭,還要想象物體的相對位置,還要根據教師的語言的表達來理解這種交流的含義。這樣通過動手實踐大大增加了學習的興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做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認真聽能力和合作精神。并有計劃地組織他們進行活動,為他們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在集體合作中展示自己,創造個性。同時,展示合作的成果,可以藝術地處理小組合作的成果。學一個活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動手操作,俗話說的好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個活動是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活動,在活動時讓學生先觀察情境圖“小鳥、機靈狗和笑笑在不同地方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情況,提問“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說說他們分別看到什么?”,鼓勵學生認真細心觀察并充分展開想象。當然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水平有高低,不管學生情況怎樣,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觀察、小組討論活動。學生在活動中交流,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都很有好處。接著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積木搭拼實物觀察,指導他們從上面、正面和側面進行觀察,進一步使學生明白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圖體的形狀可能不同。
設計意圖:由情境圖觀察向實物觀察過度,有學生觀察起來很吃力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有的學生有良好的空間感覺,他們也許很快就觀察出來了,還有些學生不敢確定,那這就又是一個亮點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怎樣才能準確地說出所觀察到的圖形呢?通過指導學生從正方形的個數以及正方形的排列順序來理解,讓學生有組織、有計劃和有目的地進行觀察物體。
第三個活動是讓學生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積木搭拼實物所看到的形狀和看圖畫出從不同方位所看到的形狀畫出來。由于三年級學生畫正方形的基本功不成熟,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正方格本,要求學生在正方格本上畫。部分學生對于“把立體圖形從不同的面看到的形狀分別是什么,畫到紙上”的題,當圖形的面不是在同一個平面上時,學生感覺有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是先讓學生觀察實物畫,再觀察圖畫中的立體圖形進行畫。由具體形象向抽象過渡。
設計意圖:怎樣做才能既準確又迅速地畫出平面圖形呢?這就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了!讓學生知道想象是多么地重要,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參與欲,學得積極主動。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也獲得了實施新課標的一次成功體驗。穩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學生的特點。我們要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節課,學生學習情趣高,個個搶著發言,搶著上臺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每個學生都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課通過實物觀察、動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徑,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標: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立體圖形,并且能夠說出和畫出從上面、側面、正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了一種學習的過程,使其聰明才智有機會發揮出來,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力求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篇五:《有多重》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實踐活動,親身經歷對實際物體感性操作,才能建立物體質量概念,體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在處理教學環節比較清楚,過度自然。如教學1千克結束之后,這時用1枚1角硬幣放到臺秤上稱重,指示針針沒有動,老師問:是不是,它沒有質量了呢?學生馬上說1枚1角硬幣它也有質量,只是很輕。教學自然引導學生學習“克”的概念教學。
了解千克、克這一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教學“1千克”概念時選擇標準材料顯得非常重要,而且是否必要。課前我準備了2瓶各500克重的自灌的礦泉水,5只重1千克的蘋果。我調查市場上的食鹽是每袋350克,沒有多方調查,我就讓學生帶3袋食鹽,可是學生帶的食鹽每袋質量多少不一,有的每袋300克,也有的350克、400克、450克。學生通過掂一掂,如再稱重時3袋350克食鹽重臺秤上顯示數是1050克,老師也沒有及時調整多余的50克。學生對1千克概念形不成標準模式。
在教學不足之處如何留下作業時間和空間。練習是應該用什么方式如何指導學生?例如:掂一掂,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約有多重?再稱一稱。教學時,教師沒有對學生估計不足。學生有說500克,600克,1千克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掂一掂1瓶500克礦泉水與一本字典。思考兩個誰輕誰重?然后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約有多重?這樣有的放矢。學生就可以估計出一本字典約300克等數量。
【篇六:北師大版《有多重》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我體會到計量單位的教學,不能教師的“說”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學生的“做”為基礎,讓學生自己活動、體驗、感悟,充分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最后通過自己總結提煉作為知識外顯的手段。“體驗”是計量單位教學的關鍵。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教學關注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千克,是為了獲得關于“千克重”的觸覺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維的基礎。表象有兩個特點: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對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樣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讓學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體后說說感覺如何,還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體和比1千克輕的物體讓學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較中鞏固表象。至于概括性,可以讓學生在掂量物體的重量時,提供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質料的物體,使學生排除物體的質料、形狀、大小、顏色等屬性,而把有關重量的感覺概括出來。
《1噸有多重》------噸的實際意義比較抽象,學生較難掌握。因而,我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明白1噸=1000千克。具體例子有1噸是40個25千克的小朋友的重量。而成人大約是20個就有1噸,所以書上有一幅圖就提到電梯限重1000千克,就要限乘15人。(學生對15人的理解是三個原因:1、電梯本身有重量。2、電梯可能有成人有小孩,還有體重比較重的人。3、出于安全考慮最多只能乘15人,否則容易造成事故。)你看,學生考慮得多仔細。還有一些例子,這里不一一列舉,總而言之,學生學得有興趣,教師教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