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科舉制的創立》的教學反思
本課所講述的是科舉制的誕生和完善的過程。由于科舉制的出現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因素之一,所以學好這一課對于把握整個單元的內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課前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搜集了一些通過科舉取仕考取功名的一些名人,以便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書上密密麻批注了很多,但是到了課堂,有些東西卻未能和預設的那樣。比如,剛開始導語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們在選拔班委和三好學生時要求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必須成績優良、有真才實學。良好成績的取得與一次次的考試是分不開的。提到考試,我們每位同學都可謂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我們知道考試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一種較為公平的`選拔方式。那我們知不知道在古代社會是如何選拔人才的呢?”但是在課堂上,當我檢查完學生上節所學內容,卻感覺這段導語有些生硬,所以就臨時改了,直接開門見山,展示預習提綱。
還有就是,我曾經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準備參加進士科考試的舉人,得知唐玄宗規定詩賦作為今年考試的內容,你會怎樣做?”可是課堂上卻沒有用上,看來預設和生成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當然本課也還是有一些成功之處,首先,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教材,使學生大致掌握在科舉制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哪幾個皇帝起著重要作用,從而對本課內容有個大致了解。其次,運用理論分析問題。對科舉制的具體考試辦法逐步深入的分析,使學生理解它的實質是為統治階級所服務的一種制度,培養學生[此文轉于]能透過事物表象而了解實質的能力。第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把科舉制和今天的人事制度加以比較,使學生能夠從現實中反思歷史,加深理解了科舉制的深遠影響。第四,互相交流,共同提高。通過分組討論科舉制對封建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培養學生[此文轉于]的自主合作精神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引進信息,擴展延伸。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科舉制的資料,培養學生[此文轉于]通過多咱渠道獲取知識的能力,再通過我們引進的一些資料,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此文轉于]的發散思維能力。
通過這節課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特別是備課時對學生備的比較少,在在以后的教學中,改進這些不足,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嚴謹,提高教學中的應變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七年級歷史《科舉制的創立》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科舉制的創立》歷史教學反思10-18
《科舉制的創立》教學反思12-29
科舉制的創立教學反思05-22
科舉制的創立-歷史教學設計06-17
科舉制的創立歷史教學設計12-18
七年級歷史《科舉制的創立》教學反思10-16
《科舉制的創立》歷史說課稿10-03
歷史科舉制的創立教案01-18
科舉制的創立優秀教學反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