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順序結構》課堂教學反思
一、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對VB的常量、變量、表達式及常用函數有所了解。順序結構是三大編程結構的入門,學生初次接觸編程結構比較難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程序設計與實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相聯系。
二、教材分析
本課設計基于中山市教研室編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第3課:《程序的順序結構》。為了激活學生對順序結構的學習興趣,我引用了廣州教材的畫圓的實例,讓學生初步了解程序的三種結構,對順序結構編程重點掌握,并逐步把順序結構編程思想向解決其它問題遷移。
三、授課過程分析
1、亮點
本節課的設計能很好地通過生活實例引入新課,通過學生天天見的作息時間表的執行讓學生對三種程序的結構有初步的了解,通過廣州教材的畫圓的實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本節課的兩個難點輸入函數Inputbox和畫圓函數Circle的理解與使用得到突破。
例題設計思路:
例題1“已知圓的半徑;輸出園的面積” 例題2“輸入一個圓的半徑;輸出圓半徑和面積。”(InputBox函數的.使用)。 例題3“輸入一個圓的半徑;輸出圓半徑和面積,并畫出這各個圓!保–ircle函數的使用)
學生通過上機實踐學案上由淺入深的例題練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都能使用賦值語句、輸入和輸出語句來實現順序結構,解決VB順序結構編程的一些簡單習題。
2、不足
這堂課用時49分鐘,比正常上課時間略長4分鐘。知識講解環節停留時間較長,特別是通過學生完成學案1的生活例子來理解程序的三種結構特點耗時較多,沒有控制好上課時間,導致后來學生上機實踐時間不夠充裕。知識講解環節應該更緊湊些,給學生留更多上機實踐的時間。另外,在整體教學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沒有得到關注,希望在以后的課堂上有所改進。注意兼顧個別學習吃力學生,并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進度,發掘和發揮不同差異的學生的特長。
四、授課結果分析
從學生課后交來的學案進行分析,絕大部分同學都能順利地完成學案的例題。通過學案的教學評價表分析,全班53個學生填寫評價表,評價指標有6項,全部掌握的學生達39人次,掌握4項以上的10人,不熟練掌握的4人。全部掌握的比率達73%,這個數字很鼓舞人心?偨Y中發現,在講授編程的這種相對枯燥的課程時,教師教學設計一定要巧妙,密切聯系生活的例子,把難理解的編程原理讓學生通過生活實例來理解,在課程設計中應當充分利用例題修改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生對程序的體驗修改,克服學習過程中的畏難情緒,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究和思考中培養探索精神。
【《程序的順序結構》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程序的順序結構教學反思01-04
程序的選擇結構教學反思范文02-23
程序的循環結構教學反思范文02-23
集體合同程序順序模板04-26
程序的分支結構說課稿11-04
《數的順序》教學反思10-28
數的順序的教學反思07-02
數字的順序教學反思05-23
《位置與順序》教學反思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