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師恩難忘》一課時,認為課堂生成不是無規律可循,應該是在師生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自然產生的,就好像兩個人在閑聊,順著一個話題能夠越談越深入,越談越有勁,越談話越多。
所以,我覺得教師課堂生成的能力應該是可以通過日常的課堂教學自覺培養的,課堂生成強調師生交流的自由平等,但同樣強調教師的“心中有數”,不能“偏題”、“跑題”,這就需要教師還要有較強的課堂調控能力。在教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時,學生就“戛然而止、引人入勝、身臨其境”詞語只是說字典上的意思,后來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來解釋詞語的意思,學生就很自然的理解詞語的意思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將預設和生成結合起來才是學生思維解放的保證,是課堂精彩的源泉。關于春雨、冬雨和夏雨的討論,以及把“滋潤”換種說法等等,既是語言的訓練和是情感的領悟,又是教育的熏陶。課文語言的品味,課文情感的品悟,思想情感的熏陶就是一個相互交融的整體。像這樣的交流討論,就是最有效的閱讀教學。本文最后一段,雖然不是文章的重點段,但是在教學中,我卻重點的講授和啟發學生去理解。在這一段課文里,“如春雨點點”的比喻。我是這樣教學的:這句話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請問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呢?就是說老師的故事像春天的`雨一樣怎樣?田老師的故事還給人怎樣的感覺?春天的雨是綿綿的,田老師的故事是娓娓動聽的。它們給人的感覺是相似的,所以,作者才會由田老師的故事想到“春雨”。是啊,春雨讓花草樹木快樂地生長,老師的故事則讓作者健康的成長,這是多么美妙的比喻啊!“這些故事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滋潤”還可以換成什么樣的說法?有如春雨點點說明什么?那么,像這樣的好句子該怎樣來讀呢?
在教學“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敬禮”的舉止,“深深感謝”,“教誨之恩,終身難忘”的直抒胸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感恩情懷。教學時,我注意啟發學生想象作者再一次見到恩師時的心情,讓學生感悟當時的場面,效果較好。
【五年級《師恩難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11-28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5-24
《師恩難忘》的教學反思08-26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6-12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6-13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8-12
師恩難忘的教學反思10-20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11-07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6-13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