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教學反思
一、滿意之處
1、知識的鋪墊,加強舊知識的復習和訓練,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了準備。
2、講授新課,更改教學例題,通過直觀演示和做手勢口述,使學生直觀感知把兩個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的加法含義。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用兒童化的語言,形象化的比喻,學習加號,生動有趣,便于學生記憶。從老師自己的生活事例入手,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給學生創造了獨立運用語言表達的機會。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
3、課堂練習安排了看圖擺一擺、看圖說算式、口算、提高題等四個不同形式的練習,既突出了教學重點,體現練習的坡度,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的要求,注意了練習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從而有利于學生鞏固新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建構合理的認知結構,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落到了實處。
二、不足之處
1、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教師,使用連貫、科學、精練的數學語言,對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沒有充分調動課堂教學氣氛,學生沒有激情。
教學氣氛是課堂教學中由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種人際氛圍,他以精神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心理,引起學生情緒上的變化。教師只有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才能使課堂紀律良好,課堂氣氛莊重,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專注,情緒穩定,同時情緒飽滿,狀態良好,自信心強,求知欲旺,學習投入,討論問題暢所欲言。在本堂課中,只有小部分學生一直認真思考問題,積極舉手回答,而這部分人又相對集中在左邊兩組,其余組,特別是距離屏幕較遠的第一組的學生,幾乎沒有人舉手。主要是我對他們的關注度不夠,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發散聯想太急、太快。我這節課設計的意圖是力求讓學生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從而加深對加法意義的理解。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例題后直接要他們找出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出來,就顯得如坐云霧了。如果此處放在習題后再說,學生通過了充分的習題練習,他們在對加法的認知,語言的表達上有了一定的基礎,此時再讓他們發散聯想,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失敗的原因是我對學生預設不夠。
教和學是一個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重要的過程屬于學生也屬于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處在主體的地位,但這個主體地位不是教師給的.,而是教師應該尊重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但這個主導作用的發揮必須圍繞著學生這個主體得到發展這個中心,只要是有利于學生主體發展需要的,就應該是我們教學需要努力的。只有把學生的發展放在心中,這才是我們教學所要追求的,才能守住教學永遠不應該改變的東西,把學生放在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得到充分主動發展。
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要求我們繼續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多學習,多思考,讓自己過去的經驗成為進一步探索的出發點,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