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反思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反思 1
一、教學目標:
1、借助朗讀,認識“猴、結(jié)”等12個生字,利用范讀及例句比較等方式讀準多音字“結(jié)、只、空”的字音。通過范寫、臨摹寫“塊、常”等7個生字。
2、朗讀課文,圖文對照,讀懂前四個自然段中相同相異的部分,利用表格,提取整合導致小猴子“空著手回家”的主要信息,進行簡單推斷,并通過此過程理解“掰、扛”等動詞的意思。
3、仿照課文形式,說說小猴子如果第二次下山會怎樣,并適當運用所學動詞。
二、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語境中識字寫字。
三、教學難點:
從反復的結(jié)構(gòu)中,能推斷出小猴子空著手回家的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導入新課。
1、爬桿上樹是高手,愛吃香蕉和桃子,家里沒有山上有。
(1)板書課題,讀準課題。
(2)舌前舌后音要讀標準,認識猴子的猴,侯爵的候,時候的候。反犬旁還有哪些字?豬·狗·貓等,和動物有關(guān)。
(二)朗讀課文,識字。
(1)范讀課文,請認真聽準每個音。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生字。學生朗讀課文,注意不多字,不少字,不錯字。
(3)出示字卡,粘貼到白板上。
①帶拼音讀三遍。
②去掉拼音讀三遍。
第一句中的“空”是《要下雨了》一課中的,讀knɡ,猜一猜,第二句中的“空”是什么讀音?
①玉米結(jié)(jiē)得又大又多。
②小猴子下山來,最后的結(jié)(jié)果是空手而歸。
這兩句話中的“結(jié)”讀音不同,想想課文中的“結(jié)”是什么意思,你還能說這樣的句子嗎?
(4)仔細看課后第3題的插圖,先讀準字音,再做一做動作。
(5)認讀其他生字,組詞鞏固。男女生讀詞,開火車讀詞。
(三)朗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同桌帶動作朗讀課文,了解動詞意思,體會小猴子的情感變化。
2、圖文結(jié)合,朗讀匯報,再結(jié)合課后第3題的插圖,說說這些動作都與身體的哪個部位有關(guān),哪個動作是這幾次中都有的。
3、結(jié)合課文最后一幅插圖,比較句子,想一想句子中的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4、你想對小猴子說什么?
(四)情境創(chuàng)設(shè),信息整合,簡單推斷。
小猴子知錯就改,以后會怎么樣呢?
(五)生字書寫。
重點指導“空”字和“常”字的中心對稱。
(六)作業(yè)設(shè)計。
1、背誦課文。
2、情境延伸: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了,他會做什么,想些什么?畫一畫,寫一寫,如果能用上幾個剛剛學過的表示動作的詞語就更好了。
五、教后反思。
1、通過朗讀,識字釋詞示意。
學習朗讀是通過朗讀可以識字學詞,可以理解內(nèi)容,也可以學習語用。所以,本課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朗讀的學習來完成。學生初讀,圈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范讀,不但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初步感知內(nèi)容及反復的結(jié)構(gòu)。通過朗讀理解內(nèi)容,體會結(jié)構(gòu)特點。達到正確流利朗讀的程度。加上表情和動作,使學生自主完成對人物心情的體會、對動詞意思的理解。正是通過多次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多次感受相似的做法和相似的心情。也正是在多次朗讀的過程中,生字多次“復現(xiàn)”,建立了音、形、義三者的聯(lián)系。多音字的學習,在語境中據(jù)意辨音,使得朗讀的學習和字詞學習、閱讀理解有機結(jié)合。
2、調(diào)整視角,使推斷有跡可循。
呼應單元語文要素,本課要整合信息,作簡單推斷。在小猴子下山空手而歸的結(jié)果已然明確的前提下,推斷就要由果溯因。所以,將課后第2題調(diào)整為: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他會想到些什么?
3、借助插圖,情境延伸,思維和語言相互促進。
語言的學習、思維的.發(fā)展都要在語言實踐中進行,而且要注意學用結(jié)合。考慮到一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讀圖和說圖的能力,課文的每幅插圖又情趣盎然,因此課始就讓學生看圖按“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怎么樣”的句式,大體說一說圖的內(nèi)容;結(jié)合單元課文,試著再運用“要是……就……”的句式,建立結(jié)果和行為之間的聯(lián)系;表格中重點詞語、動作詞語的選擇填空;情境延伸出小猴子第二天又下山了,他會怎樣做,怎樣想。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都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使學練結(jié)合,語言和思維相互促進和提升。
因為本課要承擔“信息整合,簡單推斷”訓練,所以,在朗讀課文、內(nèi)容理解上,教師引導得相對較多。實際教學時,面對不同的學情,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減少教的成分,增加學的分量,使教學更有效。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反思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猴、結(jié)、掰”等生字,會寫“塊、非、常”等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結(jié)合插圖講述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著那山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動詞。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達標檢測
一、以圖導言,激趣導入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教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瞧,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就來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貼上一只小猴子圖片)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呢?(學生自由發(fā)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大聲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在文中畫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組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給下列漢字注音。
()掰()扔()摘
()捧()蹦()追
三、學習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來了,他首先來到玉米地里。他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書:玉米地)
課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見,非常高興,就。
2.理解“掰、扛”兩個動詞。
(1)指名上臺做“掰、扛”的動作。
(2)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用“掰”“扛”這樣的動作,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導表情朗讀。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猶豫地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甭提有多高興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戴上小猴子的頭飾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有表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2)指名上臺表演讀。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小猴子來到了,看到的玉米。
3.小猴子非常高興。“非常”一詞可以用來替換。(填序號)
A.時常
B.十分
C.經(jīng)常四、回顧所學,小結(jié)學法
1.剛剛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師板書: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總結(jié)出學習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來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動作。
(3)有表情地朗讀課文。4.照樣子,說一說。
(又大又多的)玉米
()蘋果
()葡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達標檢測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課文第1~4自然段結(jié)構(gòu)類似,下面,四人小組選擇第2~4自然段中你們喜歡的一個自然段嘗試用老師剛才使用的方法進行學習。
二、利用學法學習第2~4自然段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長的帶領(lǐng)下自由選擇一段學習。
多媒體出示小組合作學習向?qū)В?/p>
①讀一讀:把課文讀通順,爭取讀明白。
②想一想: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小猴子是怎樣做的?
③議一議: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動作的詞,學著做一做。
④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讀并表演。
2.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教師板書。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小猴子后來去了和。摘到了和。桃樹下(扔摘捧)
西瓜地里(扔摘抱)
回家路上(扔追)
三、學習第5自然段
同學們,小猴子下山來,它掰到過又大又多的玉米,摘到過又大又紅的桃子,摘到過又大又圓的西瓜,追過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這次下山來看到了那么多的好東西,最后卻空著手回家。這是為什么呢?
1.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出示:喜新厭舊)
喜新厭舊導致的結(jié)果是什么?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一無所獲)
2.聯(lián)系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說說自己有沒有做過像小猴子一樣的事情呢。如果有,今后你準備怎樣做?6.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
四、復習生字、學習詞語
1.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2.學習量詞。
(1)出示課件,讓學生找出課本中的`量詞填入括號里。
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樹下,接著走過一()西瓜地,最后看見了一()小兔子。
(2)指名學生讀句子,學習量詞的使用。
3.積累并學會運用“又()又()”的詞語。
(1)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又()又()”的詞語。
(2)出示圖片,讓學生將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三個詞語貼在對應的圖片處。
(3)拓展運用。
①讓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知道的“又()又()”的詞語。
②老師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兩個特點是不能用“又……又……”來連接的。
③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又()”方式來說一說它嗎?
4.說話練習。用今天所學的動詞說一句話。
5.在括號里填入恰當?shù)牧吭~。
一()玉米地
一()玉米
一()桃樹
一()瓜地
一()小兔子
6.選擇幾個詞各說一句話。
掰扛扔摘捧抱
[教學板書]
小猴子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子——又大又紅——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圓——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著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
[教學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強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圖,形象生動,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執(zhí)教這一課時,我首先示范講解一個自然段,教學生總結(jié)學法,然后放手讓學生自主支配課堂,學生的自學積極性很高。
在學生自主學習,讀懂課文后,我抓住文本特點,讓學生自主積累課本中的好詞,然后引導學生運用,起到良好效果。在字詞教學上不但要善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還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關(guān)注從識記到運用的落實。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二、重點難點
重點:會認會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猴子嗎?那你們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你們想聽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請同學們把書翻到94頁。
(二)、初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生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段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動作演示掰、扛、扔、捧、摘這些動作。
③、為什么要掰玉米?又為什么要扛著走?
2、想一想老師剛才提出了哪些問題?學生自學課文的2、3、4自然段。
讀一讀: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
議一議:小組討論小猴子是怎么做的?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
3、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見那么多的好東西,最后的結(jié)果怎么樣?它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
(四)、拓展練習
1、填空練習。出示投影,填空量詞。
2、學習并運用“又()又()”形式詞語。
3、詞語大闖關(guān)。
4、指1、2名學生看投影復述課文內(nèi)容排圖片順序。
5、聯(lián)系學生實際,說說自己平時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學生檢查自己平時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確。
6、續(xù)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節(jié)課評一評,講一講看誰編得精彩。
(五)、板書:
小猴子下山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扛桃樹下
又大又紅
扔摘西瓜地
又大又圓
扔摘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追空著手回家去
四、教學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第二冊里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課文趣味性很強,全文配有四幅畫,講的是一只小猴下山,先掰了一個玉米,后又看見桃子、西瓜、小兔,見一個愛一個,扔下這個去抓那個,結(jié)果什么也沒得到的故事。下面談以下三點感受:
1、積累詞語
采用“又()又()”的詞語教學,首先出示“又大又多”,給學生一個示范,然后讓學生到課文中去找同類詞語,在同學們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下進行了拓展訓練;學習動詞的使用。通過表演體會,讓學生們能夠區(qū)別“摘、扛、捧、抱、追”等詞語的正確使用。
2、圖文結(jié)合
緊密結(jié)合圖文,使學生了解小猴子活動的`順序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思維能力。
3、以生為本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通過質(zhì)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jié)合,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語文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仍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努力改進。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反思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作者用詞的準確和漢語言的豐富性。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不要三心二意,見異思遷,否則結(jié)果只能是空手而歸的道理。
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不要三心二意,見異思遷,否則結(jié)果只能是空手而歸的道理。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課文相關(guān)動物、事物圖片。
(2)重點句段教學輔助課件。
2.學生準備:制作本課字卡。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談話,揭示課題
(一)今天,我們請來一位好朋友,它是——(孫悟空)。大家來說說孫悟空。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發(fā)生在一只小猴子身上的故事《小猴子下山》。
(二)教師板寫課題,學習“猴”字。
提示:猴子是動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豎。
(三)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寫生字。
(一)朗讀全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自讀要求。
(1)大聲朗讀,標出自然段,遇到難讀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邊讀邊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小猴子看見了什么,做了那些事情?用“——”劃出來
2.師生聽讀課文,正音。認讀字詞,
(二)學習文中表示動作的生字。
(1)指導認讀。
(課件出示生字:扛、捧、掰、摘、扔、抱、蹦、追)指名讀一讀。
(2)通過分組,了解生字意思。
教師提示:提手旁的字一般表示手部的動作,足字旁和走之旁都可以表示腳的動作。
(3)跟老師一起讀。
(三)學習文中“會寫字”。
(1)初識生字(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塊、非、常、往、瓜、空、進)。
(2)認讀,找朋友(組詞)。
(3)指導書寫,簡單評價。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分段讀課文,提出聽讀要求:小猴子下山到過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做了哪些事?
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空手而歸
2.匯報,教師適度評價,強調(diào)文中量詞與動詞的運用。
四、課堂小結(jié)
小猴子高高興興下山來,到過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情,最后卻空手而歸,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請同學們替小猴子想一下,我們下節(jié)課一起來探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總體感知
1.復習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戲:給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將提手旁分別與“工”“奉”“乃”組合,學生念字組詞。
(2)請學生邊表演動作邊讀字:“捧”“扛”“扔”。
2.學生活動:請你邊貼詞卡,邊講故事。(指一名學生把小猴子下山經(jīng)過的地方按順序貼在黑板上,并說出小猴子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最后得到了什么。)玉米地——桃樹下——西瓜地——樹林邊——一無所有
二、圍繞“所見”,積累詞語
1.自由讀課文,找出 “又~又~”式詞語。
(1)教師引學: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小猴子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貼詞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詞語來說一說嗎?(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紅、西瓜又大又圓。)
(3)進行說話訓練。太陽____________、蘋果____________;(提供主語)獨立用“又~又~”式詞語說話。
2.教師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
3.拓展運用。
這些好東西光是看看(板畫: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嘗一嘗的話(板畫:嘴巴),還會品嘗到怎樣的.好味道?選一種說說:除了品嘗到甜,吃起來還有怎樣的感覺?(脆、鮮、嫩、糯、松、爽、軟……)如果用鼻子聞一聞呢?還會覺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樣,用“又~又~”式詞語把這些好味道連起來說一說嗎? 如:又香又甜、又鮮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點: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兩個特點是不能用“又~又~”式詞語來連接的。)
三、圍繞“所做”,體會動詞(一)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教師導學:哇,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還等什么呢!我們趕快一起出發(fā)吧!看,玉米地到了!(課件出示)咦,畫上怎么沒畫小猴子呢!是這樣的,課文中寫小猴子來到玉米地這部分沒有配插圖,請小朋友們幫忙想想,這幅圖上該畫一只怎樣的小猴子呢?還是先讀讀這部分故事是怎么寫的吧!
2.你會畫一只什么樣的猴子?(提示:表情、動作。)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積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讀,找一找小猴子的動作,并圈一圈。
教師導學:小猴子繼續(xù)走啊走,來到桃樹下,走過西瓜地,還看見了一只小兔子,在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們?nèi)プx讀寫這部分的課文吧!拿起筆,邊讀邊圈一圈像這樣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
2.學生評價,并談理解。討論要點:
(1)區(qū)別:捧、抱。(指兩名學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應該扔了三樣東西。老師把這些動作都拿掉了。(正是所有的東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沒追上,小猴子才會兩手空空回家去。)
4.指導朗讀。
(1)“他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示范:表現(xiàn)出很得意的樣子)
(2)“他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們有沒有想到他會把玉米扔了?(指導:覺得猴子可笑的口氣。)
(3)“他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讀出覺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氣,語氣加重。)誰來試試,指名讀。
(4)“他看見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覺得小猴子真不像話,用批評小猴子的語氣讀。)
(5)“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要讀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6)指名讀、齊讀、練習有表情地朗讀。
四、想象創(chuàng)造,續(xù)編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媽媽的一段對話。
提示:
①猴媽媽會怎么問?
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
③聽完了小猴子的話,猴媽媽又可能怎樣教育小猴子?
④小猴子又會怎么回答?
⑤小猴子又下山了,這一次他可能是怎樣吸取教訓的?
2.同桌復述;連貫復述;全班展示。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復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漢字,做一做這樣的動作。
2.根據(jù)故事先后順序,把故事完整地復述給爸爸媽媽聽。板書設(shè)計
掰玉米
又大又多
掰 扛 摘桃子
又大又紅
扔 摘 空著手 摘西瓜
又大又圓
扔 摘 回家去 追兔子
蹦蹦跳跳
扔 追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shè)計,以識字與寫字教學為重點,依托童話故事,結(jié)合學生年齡特點進行閱讀教學活動,從而實現(xiàn)基礎(chǔ)知識的夯實與基本能力的提高。
采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將學生帶到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中。教學時為了將學生引入情境,把握順序,緊緊抓住本文關(guān)鍵詞,隨文識字的同時,理清文章脈絡(luò)。如,圍繞故事情節(jié)按順序貼圖片,再講故事;圍繞小猴子所見,積累“又~又~”式的詞語;圍繞小猴子所做,體會動詞妙用等,這些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輕松抓住本課重點,突破難點,而且將隨文識字與積累語言巧妙結(jié)合,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04-04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01-03
教學設(shè)計《小猴子下山》11-22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shè)計05-27
《小猴子下山》教學反思03-13
小猴子下山教學反思02-06
小猴子下山教學反思02-06
《小猴子下山》教學反思04-20
《小猴子下山》的教學反思06-10
小學《小猴子下山》的教學設(shè)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