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話古今的教學反思
本次我有幸參加了教研中心組織的品社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我選的課題是《服飾變化看社會》。本課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第二個主題《吃穿住話古今》中的一個話題。通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巧奪天工的紡織品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服飾文化內涵,同時讓孩子學習用聯系、比較、發(fā)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從課的設計到準備到執(zhí)教到無數次的磨課和最終的參賽……一直參與這個過程中的我,如同一只慢慢破繭而出的小蝶,困惑、彷徨,到感悟、收獲。我也想把我的點滴心得與大家分享交流。
一、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基礎。教師首先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設計教學,同時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他們對社會的認識。應該注意到,在現實生活中,學教學前,教師對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過觀察、聊天等調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提供和多樣化的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的機會。
本次教學中,由于沒有直接執(zhí)教四年級,但是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溝通了解,我發(fā)現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對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tài)度和能力。同時,我還通過觀察、聊天等方法調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且根據學生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創(chuàng)設了許多活動情境,比如,披麻袋,體驗遠古人穿麻衣的感覺,比如想象自己穿上樹葉獸皮的換位體驗活動等等,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遠古人簡單粗糙的衣料的不便。
二、課堂上的主體永遠是學生,教師要做好課堂的引導者
最初在設計這一課時,盡管小心翼翼,卻還是走了彎路,一堂生動活潑又耐人尋味的品社課卻在我的引導下成了一問,一答,一總結評價……仔細再讀了課程標準,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或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于是,我重新對課進行了設計,在處理“衣料的變化”時,一張調查表貫穿整個活動,在交流調查的結果的過程中穿插適宜的小活動代替問答和看圖,孩子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個體參與性也大大增強了。以前我總怕學生做不好課前的搜集準備工作,覺得他們的生活范圍小,搜集不到多少資料,其實真正放手了,才發(fā)現原來他們可以做許多我們想象不到的事情。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對學習任務就已經有了初步的感悟,在課堂中他們就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得更深入。很多老照片的搜集和整理以及交流,讓我對孩子們刮目相看。
不過老師的引導作用也不可忽視,這節(jié)課我的引導作用還體現在課前布置同學們搜集資料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前一天讓學生收集、整理資料時,我通過提出若干問題,提示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要點,避免學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資料,照本宣讀。
不過,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小缺憾值得反思,比如:我發(fā)現學生對前幾個活動“衣料變化看社會”比較感興趣,在交流和碰撞中往往能夠有很多火花出現,但知識面廣且思路活躍的學生回答問題,往往會讓老師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去根據學生回答做出正確的反饋,所以,我反思,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中,一定要把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一一設計進去,防止冷場的情況。評價時也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比如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方法以及學習結果等,還可以引導與幫助學生對自己和同伴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
學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鑒,相互促進。
【吃穿住話古今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吃穿住話古今教學反思05-31
《吃穿住話古今》教學反思范文02-05
吃穿住話古今課件03-31
品德與社會吃穿住話古今教學設計09-14
《古今賢文》教學個人反思09-29
吃西瓜教學反思05-16
青蛙吃害蟲教學反思05-15
吃瓜果的人教學反思05-23
《青蛙吃害蟲》的教學反思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