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范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慣例還是以教材的藍框導讀語為指導,確定了本篇課文的教學內容:
1、梳理出季羨林和苗苗談了哪幾方面的問題;
2、對不同問題,兩人的見解是什么;
3、同學間探討讀后感受。
不足之處:
1、根據教學重點,我由題目開始,提問:“這難道是一篇童話嗎?”引起學生對題目中小苗和大樹對應人物的思考。
但是,孩子對于苗苗是小苗可以理解到,但是為什么把季羨林比作大樹,就只停留在歲數的差距上,忽略了象征含義:“小苗”暗指苗苗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求學路上需要汲取營養;“大樹”暗指季羨林爺爺學識淵博、學有建樹,好似根深葉茂的大樹。
2、在尋找、勾畫不同話題的.見解時,沒有直觀的表格或者帶箭頭的板書,容易造成少部分學生雖然找得到每一次季羨林提出的見解,但是不能區分是針對哪一個問題提出的。(在同步練習時填空)
做得好的地方:因為班級拼音普遍不好,特別是平翹舌和前后鼻音,所以我把學生向上網錄音中錯誤率高的字整理出來,課前單獨板書糾正讀音,并舉例強調字音。
之后還可以將口音特別重的學生(謝欣鈺),單獨發送標準錄音,讓他們先聽再跟讀,再自己朗讀,最后錄音。
【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課文11-17
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設計12-10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教學反思10-29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的教學反思11-09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05-18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06-11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04-1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01-05
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設計范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