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的工作反思
音樂課是實施美育的學科,是讓學生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真實地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長期過程,本學期我的音樂教學工作遵循了以下三個原則:
一、從日常生活著手,充分挖掘音樂與生活的關系。
要研究音樂與生活的關系,只有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卻又最不經意的事情著手,才最有說服力。例如我在上《音樂與生活》一課中新課的導入語后安排了兩位同學做一段走路的示范,同時請其他同學注意觀察走路同學從無音樂到樂伴奏后發生了哪些變化?是什么使他們起了變化?很顯然。從隨意走到昂首闊步、精神抖擻,從行為上的變化到情緒上的變化,是音樂在這里起了非凡的作用。
二、注重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個體感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沒有創造力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在欣賞音樂作品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正體現了藝術欣賞的結果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藝術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都有自己獨特感受,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一定的豐富和提高。為了完成這個教學目的,我在每首作品欣賞后都設計了學生的參與活動,這既可以檢查學生對作品理解的程度又可以發揮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想象力,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課堂里的民主意識。
美育核心是對美的感知和理解,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是建立在對作品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對幾首作品欣賞,同學們已能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音樂”,“音樂伴隨人的一生”的道理。為加深理解,我鼓勵學生積極討論,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同時參加各種活動讓他們直接感受。課堂上體現出了濃厚的民主意識,每位學生均有發表自己見解和上臺表演的機會,教師在這里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并沒有像以往那樣整堂課老師站在講臺上,以專家演講的姿態出理。那樣的課堂氣氛只會令學生感到緊張,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尤其是音樂課,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音樂課是在美妙的音樂聲中不知不覺地體現其教育功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道德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勞動紀律教育等等,學生通過這樣的潛移默化,逐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本學期在音樂教學方面感到不足的是在學生唱歌呼吸的訓練上沒有做到細心、耐心的指導,只是用自己的體會來強加于學生,而沒有怎樣去啟發他們正確的吸氣,然后再結合做具體的練習,如兒童每天的早操他們都知道怎樣的深呼吸,總之,百尺竿頭尚需更進一步。
【小學音樂教學的工作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3-05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5-03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11-23
小學的音樂教學反思01-09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2-01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7-29
音樂教學反思_音樂教學反思03-08
音樂教學的一點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3-06
音樂教學的工作反思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