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小書架》教學反思
《小書架》是北師大教材一年級上冊第8單元的一篇兒歌。兒歌安排在學習了6個單韻母之后,重在復習單韻母,隨文識字,理解兒歌內容。
本次教學,在復習導入的環節,我安排了抽讀6個單韻母,又復習了單韻母兒歌,讓學生對已學過的單韻母有更全面的認識。在隨文識字的環節中,識字也是帶著拼音識字,特別是“書、架、下、它”等幾個涉及到單韻母的音節,都是要求學生拼讀的。拼音教學是本冊的重點,也是學生認知的難點,很多學生會認單個的韻母,但是和著聲母就拼不出來了,有的學生是對聲調的把握有問題,特別是二聲和四聲很難區分。要突破拼音這個難關,就得抓住所有拼音練習的機會,特別是要落實口頭拼讀的練習。
語文課堂上,讀書是基礎,一年級的課文內容都比較簡單,容易理解,《小書架》一文也是這樣。在閱讀教學中,我安排了很多讀的環節。先是初讀識字,這里面有自讀圈出不認識的字的環節,也有教師范讀,同桌共用一本書讀,指明分句讀,男女聲合作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等環節,把讀的工作落到了實處。在多讀識字的基礎了,第二個環節是理解課文,深層識字,在這個環節,教學也是用讀貫穿起來。邊理解邊讀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節奏,讀出層次。本環節也有個人讀,分組讀、打著節奏讀等。在讀中識字,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學會朗讀。有了不同層次的朗讀和不同形式的朗讀,我以前在語文教學中讀得少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在以后的教學中,仍然要抓住讀這根主線,訓練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還想談一談低段語文教學中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在以往的教學中,我都是用成人的眼光,很理性的面對每一個學生,性格比較內斂的.我接受不了課堂上“瘋瘋癲癲”的角色,由于過于理性,我的言語過于平淡,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的注意力也不易集中,一年級的孩子很難接受這樣的語文老師和缺乏生機、感染力的語文課堂。我也在不斷地嘗試:我是否也能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待他們,課堂上能否“瘋狂”一點,讓孩子更有激情?本次教學,面對那么多的家長,我真正放開了,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快樂、活潑、和藹,很愉快的度過了四十分鐘。我的嘗試成功了,原來,只要用心,自己是可以做到的。針對小學低段孩子的年齡特點,真的需要教師調整心態,兒童化的語言,兒童化的行為舉止。課堂上,語文老師就是孩子的一個大朋友。
另外,上好一堂課,備課是特別重要的。以前我在備課的時候備得比較初略,寫出了大的環節,腦袋里面也預設了課堂上學生的一些表現,但沒有落到筆頭上。在看了數學吳老師的一篇詳細的教案以后,自己深受啟發:吳老師講一次就能成功,她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教案寫得非常詳細,細到了教師所說的每句話和孩子可能出現的很多種回答。事后,我也嘗試著寫了一篇詳細的教案,寫完以后心里有譜了,上課的時候也就游刃有余了。作為教學經驗不夠豐富的老師,上課之前,真的要做足工作,下足功夫。
有了這次較成功的教學經驗,我對以后的教學工作也更有信心,其實很多事情是可以做好的,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己太自負,準備工作沒做好,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這些失敗的教訓,時時提醒自己,不斷學習,敢于嘗試,不斷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