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毛毛蟲》教學反思
活動描述:某小班下學期美術活動——《可愛的毛毛蟲》。活動的核心目標是鞏固以劃圈方式進行涂色,初步學習兩個半圓圈連結的技能表現毛毛蟲的身體。本活動難點與重點就是用幾個連接在一起的半圓來表現毛毛蟲的身體,老師先是以童話的方式引入,并借助邊講故事邊現場示范毛毛蟲的畫法:毛毛蟲有一個圓圓的腦袋,兩只圓圓的眼睛,臉上還有鼻子和嘴巴,頭上還有兩個觸角;示范完頭部后,接著教師重點示范毛毛蟲的身子,為了突出毛毛蟲身子是一節節構成的,教師說,后面的肚子要和前面的肚子連在一起,要不然,毛毛蟲吃下的東西就會滴漏下來。示范完,就是幼兒直接學習繪畫……
分析:這個活動對小班下學期幼兒來講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的,教師用范畫方式,而且采用擬人化語言(“吃下去以東西才不會滴漏下來”)來提醒幼兒將兩個半圓連接在一起,應該說教師指導工作是重點突出而到位,活動效果也很好,在此想分析的`是諸如此類的活動素材是值得教師進一步加以深挖問題。深挖教材的價值所指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合理的活動目標的制訂,更主要的是指如何將之設計成遞進的系列活動。就本案例而言,由于教師在所范畫的毛毛蟲是一只平躺著的毛毛蟲,即幾個半圓同是排成一條直線(是屬于靜態的),再加上幼兒初次學習兩個半圓圈連結的技能,有些幼兒并不是很熟練,還需做進一步的練習予以鞏固。如果對素材做深入分析,便可知這樣的活動還可以開展相應的系列活動的。比如,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變換毛毛蟲身子的半圓圈連結的位置來突出毛毛蟲的不同動態,如毛毛蟲弓起身子,毛毛蟲在跳舞、打滾等;也可以由畫一只毛毛蟲到畫上兩只毛毛蟲是好朋友(數量上的變化);也可以引導幼兒通過添加適當的背景,如小草、小花、下雨等,使畫面具有初步的情境性,如毛毛蟲在草地上玩……這樣基于對素材蘊涵的內在價值的深挖,而形成的系列遞進的活動。一是解決了教師有時苦于沒有合適的活動素材可以上;二是能更大程度上保證有在學習經驗上的連續性,有助于幼兒在系列活動中喚醒已有的經驗與新的學習經驗建立聯系,從而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可愛的毛毛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體育教案反思《可愛的毛毛蟲》09-23
毛毛蟲的教學活動教學反思12-22
毛毛蟲散步教學反思05-18
《毛毛蟲變變變》教學反思01-01
《毛毛蟲和蝴蝶》教學反思01-20
毛毛蟲和蝴蝶教學反思11-23
可愛的毛毛蟲教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