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紙片慢紙片》教學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快紙片和慢紙片》是一節比較有趣的活動,其中蘊涵著較為復雜的科學原理。活動重點在于通過直觀感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動的三個環節是很清楚的。
細節描述:
第一環節是探究紙片下落的樣子。教師出示一張紙片,請幼兒先猜測紙片下落的樣子,孩子用語言、動作和簡單的線條進行表現。接著教師分別給幼兒每人1張紙片,然后通過自己的操作發現紙片小落的樣子:歪歪扭扭的、翻著跟頭飄下來。
第二個環節是發現紙片下落的快慢和紙片厚度的關系。給每個幼兒兩張一樣大小,但是厚度不同的紙片,先請幼兒猜測這兩個紙片誰是快紙片,誰是慢紙片。猜測后和孩子一起認識了記錄表,將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的猜想欄。接著讓它們從一樣高的地方同時下落,看看結果怎樣,孩子通過自己動手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得到結果后將結論記錄在記錄表的實驗欄。在猜想與實驗中感知了紙片的厚度與下落快慢速度的關系。
第三環節是引導孩子改變紙片的形狀,讓其下落的速度發生改變。孩子想到了多種方法:有的用折一折的方法,有的折了多次,有的用撕的方法。薄紙片經過變一變之后,再和厚紙片進行比賽,發現了經過折疊,紙片的形狀改變了之后,紙片的下落速度也產生了變化。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幾個折疊后的紙片的速度比較,發現:紙片折疊越小,紙片下落的速度越快。
最后一個環節:延伸活動,將紙片變成紙蜻蜓,落下去會是什么樣子的,速度是快還是慢呢?引起孩子繼續探索紙片下落現象的興趣。
評價分析:
對于科學活動而言,最主要的就是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自主地去探索,并從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養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本次活動,主要的`活動材料是兩張小紙片,孩子通過這兩張紙片的飛落速度來探索其中的奧秘之處。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好奇、大膽地去猜測、記錄、嘗試、一遍又一遍地進行實驗其中的為什么?在孩子自身的探索、比較、記錄、感知、發現的基礎之上教師以簡單明了的小結幫助孩子梳理經驗,提升經驗。孩子們知道了紙片下落的樣子以及影響紙片下落的速度因素。
所思所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中的子領域科學探究中有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目標指出:4-5歲中班年齡段的幼兒能對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其中的相同與不同,能用圖畫或其他符號進行記錄。本次活動中又三次記錄,第一次猜測記錄紙片下落得樣子,個別孩子用簡單的線條記錄自己的猜測。第二次記錄是活動的一個難點,孩子第一次接觸記錄表記錄的形式,因此孩子沒有記錄表記錄的相關經驗,能看懂記錄表、明白記錄的各個項目意義就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幾次調整,將記錄表的項目欄的標記下放到下面的格子里,孩子在格子里相應的標記上做記錄,降低了記錄的難度,符合中班孩子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特點。本次活動中畫對號“√ ”和畫叉號“×”單一的記錄形式不利于孩子的思維能力發展記錄的形式上可以鼓勵孩子用圖畫或其他符號進行記錄。
【《快紙片慢紙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快紙片慢紙片》08-23
中班科學:快紙片和慢紙片11-25
中班科學活動:《快紙片和慢紙片》11-25
幼兒園中班快紙片和慢紙片科學教案10-02
《紙片插接》教學反思07-09
《紙片插接》的教學反思09-01
大班《紙片力量大》教學反思05-26
《紙片變變》的教學設計07-02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