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教學反思范文
上完魯迅的小說《藥》,我離開教室,問自己:這堂課,我講了些什么?講清楚了沒有?學生有沒有收獲?我的教學到底有多大意義?
每每問之,沒有喜悅,只有滄桑之感:在講臺上“身經千戰(zhàn)”的我,為什么還是不能出彩?
講課中的`失誤,記錄如下:
一、先入為主,是錯誤。
為了吸引學生聽講,在導入新課時,我講了小說的寫作背景。講光復會,講徐錫麟,講秋瑾,也講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講得似乎有聲有色。其實,這樣講,沒有必要,有提前披露小說主題的嫌疑。
導入新課,不能直接給出結論,要隱藏;不能枝枝蔓蔓,要簡潔。最好的方法,是開門見山,直奔課題。
二、板書字詞,有失誤。
一個字,寫錯了,“瘐斃”的“瘐”,我寫成了“瘦”。一個字,書寫不規(guī)范,“感冒”的“冒”,應是上大下小,我寫成了上小下大。
三、貪多求全,適得其反。
夏瑜是一個悲劇性的英雄,他的悲,體現在八個方面。這八個方面,學生只找出了三個,我著急,想啟發(fā)他們,可學生一頭霧水,課堂卡殼了。
其實,這八個方面,沒有必要讓學生找全。找出一部分,只要讓學生明白,夏瑜脫離了群眾是孤單寂寞的,就可以了。
四、板書雜亂,不連貫。
《藥》是雙線結構(明線和暗線),從并行、相交到相融,它們環(huán)環(huán)相扣,非常清晰。但講課中,我的板書是隨機的,沒有做到“板書跟著分析走”,斷橋了,不吻合,兩張皮。
五、點評課本劇,語言乏味。
學生很努力,他們精心編排了課本劇,演繹得活靈活現,趣味盎然。我點評時,演出中的優(yōu)與劣,分析不到位;并且語言乏味,不夠煽情,缺乏感染學生的力量。
六、思想教育,沒有針對性。
1919年,那個社會生病了,魯迅開出了藥方。作為人,我們經常患有哪些病,應該怎樣醫(yī)治,我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還有,魯迅的憂國憂民思想,我也沒有很好地濡染學生。
失誤,失敗,當警醒!
【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魯迅《藥》教學設計及反思09-21
我教魯迅的《藥》反思11-25
《藥》教學設計06-17
藥 教案教學設計12-05
分享《藥》的教學設計06-17
《藥》教學教案課件02-24
《藥》的教學設計參考07-18
魯迅《藥》教學設計11-01
《藥》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