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橘子》教學反思范文
《分橘子》一課是新北師大版第六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算理,經過反復揣摩,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立為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進而理解算理。
課堂伊始,我采用大屏幕呈現了本課的情境圖,在學生進行了尋找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之后,我拋出了今天我們要探究的問題,48?=。在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通過巡視,我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方法在大屏幕上做了展示。
(1)畫小棒
由于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方式不同,在分小棒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分法,通過比較,學生確立了較為合理的操作方法:先分整捆的,再把剩下的整捆的拆分開后和單根的合起來再進行分配。在這里,我也要向教材編委組提出一點我的想法,教材中在分小棒的過程中直接出示了單根的十八根小棒,沒有體現出分完整捆小棒后剩下那一捆小棒的拆分過程,我覺得這樣不利于孩子的理解,是否能將拆分剩下那一捆小棒的過程畫的再完整一些呢?
(2)畫表格
學生已有了學習乘法的經驗,所以很自然的將畫乘法表格的思想轉移到除法算式中來,但在拆分被除數48時又產生了分歧,按照以往的經驗,我們應該把48拆分成40和8,然后分別去除以3,但在這里,3卻不能夠被40整除。通過和拆分小棒的.過程聯系以后,學生理解到要從40中拿出來10,把48分成30和18,這樣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3)列豎式
有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除盡)的學習作為基礎,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獨立完成48?的豎式計算。所以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說清楚每一個數字的含義,每一步的算理上,邊操作邊講解,使得抽象的算理變得直觀易懂。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感受到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了解學生不同的思維過程,并在課堂上有效地引導,逐步讓學生在比較明晰合理的方法上理解算理,從而提高計算技能。
【《分橘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橘子》教學反思06-01
《分橘子》教學設計及反思11-18
分橘子的教學設計07-04
《分橘子》教學設計02-13
分橘子的教學設計01-16
《分橘子》教學設計范文12-25
關于分橘子的教學設計07-03
《分橘子》教學設計模板11-18
《分餅》教學反思_數學教學反思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