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他真的是在尋找大海嗎?”找出“山的那邊是海”就是這個作者一生苦苦思索的命題,這一貫穿全詩的主線。對于山的那邊是不是海的問題,作者經歷了四次情感上的攀登,從最初將信將疑--心存疑慮--肯定--感嘆,詩人對命題的思索終于有了內心的肯定答案。四次求索,更是作者對理想和信念的肯定,到詩的最末,詩人感情達到最高昂最強烈。我在黑板上畫了四座山,在每座山的山頭,都用一個符號代表作者的情感狀態,形象生動地引導孩子體會詩歌感情。
海,其實代表了外面的世界,代表了夢想、理想、未來、或者成功。而山,就是走向成功的'路途上的困難、磨難、挫折、失敗。
這樣,我才終于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思路,孩子們也對詩歌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想,這是孩子們在自主創生,這是孩子們的課堂。如今,我也看到了七班的孩子真是有主見的,有想法的孩子。雖然他們有點鬧,但做起事情來,卻很有自己的想法。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在山的那邊》語文教學反思07-24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5-28
《在山的那邊》的教學反思02-20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2-21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0-11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2-12
在山的那邊課程教學反思02-15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7則02-08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范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