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華山的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畫畫、學生評議等環節,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既受到華山美麗景色的熏陶,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然后,讓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既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評議,在反饋過程中,有機捕捉學生評議中的`亮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大膽地發表創見,集思廣益,發揚民主,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設計,看似散,實質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也不是旁觀者,而是引領者,一步一步引領學生在讀中悟,畫中悟,并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過朗讀、交流表達出來,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
【詠華山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詠華山教學反思06-07
《詠華山》的教學反思01-02
《詠華山》教學反思12-08
《詠華山》教學反思12-16
《詠華山》教學反思10-21
《詠華山》教學反思范文07-04
詠華山的教學反思范文03-25
有關詠華山教學反思11-03
語文《詠華山》教學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