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范文
《鄉下人家》為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1課,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文章按照房前房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要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怎樣才能突出“引導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這一教學重點和突破“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勞動場面展現鄉村的美,了解課文在時空、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這一難點呢?課前,我認真的學習研究了教材,結合最近學校推行的郭思明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課堂模式進行大膽的嘗試,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體,以教師輔導為主導”開展教學,從中得到了的啟示,獲得了感受。
一、自讀時想象畫面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鼻疤K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要想讀通讀懂課文的內容,了解鄉下人家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畫面,就必須多讀,讀通、讀熟。因此,在教學時,我設置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讀,讓他們在自讀的過程中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中描寫的鄉村生活的畫面。
1、鄉下人家是怎樣裝點自己的家園的?
2、鄉下人家又是怎樣生活的?
3、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多讀幾遍,并畫下來。
通過初讀課文后,學生們不僅解決了字詞,感知了課文內容,對老師所提的問題也找到了答案,在交流時,同學們答道:
鄉下人家真會打扮自己的家園,他們在房前種瓜養花,屋后養雞養鴨……
他們也真會生活,在小河邊搗衣,在傍晚門前吃飯,在夜晚聽歌入眠……
二、自悟時體會情味
在初讀感受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抓住重點句段閱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找出作者描寫鄉下人家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畫面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讀中自悟鄉下人家的情趣,感受鄉村生活的質樸、美好。
教學中注意突出“學生學習、探究合作”的特點,給學生一些思考的問題和討論學習的空間,讓他們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勞動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從而體會鄉村生活的美好,積累豐富的詞匯。
通過這樣的`學習,收到了我班前所未有的學習效果。如,同學們在討論交流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生1:從“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的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這個句子中我感到了鄉下人家獨特的風景美。
生2:我認為“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地理探出頭來”這個句子寫得最好,作者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竹筍迅速生長,如同淘氣的孩子和我們迷藏。
生3:“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大踏步地走來走去”這個句子寫出了農家小院動態的美,母雞愛小雞,公雞守家園,多有人情味。
生4:我覺得最有情趣的是在夏天的傍晚,他們和“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和諧相處親切自然,這是多么亮麗的一道田園風景。
三、自歸時升華提高
“歸”就是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
作者把鄉下人家的風景寫得如此之美,讀后,使人無限向往,這是與作者熱愛自然,善于感悟自然分不開的。學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試著歸納一下。
聽到老師的問題,同學們可樂開了,有的說:“本文寫了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庇械恼f:“學習了本文,我知道了寫作文要注意觀察身邊的人或事,注意抓住平凡、普通的事物來表現生活。”還有的說:“寫作時要注意寫好結尾,如:課文的結尾,他不但是概括了鄉下人家生活的美好,而且是對全文的總結,還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通過本課的嘗試,不僅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提高了語文素養,得到了學習鍛煉。我也感到了生本教育的優點,體會到了生本教育給我帶來的樂趣。同時,我還感悟到,只有改變教育觀,改變學習觀,改變教師觀,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前提下,以教師激勵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促使學生快樂地高效地學習,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11-18
鄉下人家課文教學反思02-16
課文《鄉下人家》的教學反思范文06-22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精選5篇)06-10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精選6篇)06-30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通用9篇)04-05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反思(通用12篇)07-14
課文《鄉下人家》教學設計04-14
課文鄉下人家的教學設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