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年月日》教學反思
年月日這節課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生活中孩子們都有看日歷的經驗,有些家長也教給孩子如何記住大、小月,有些孩子知道平年、閏年的概念等等,因此在設計教學中,我遵從了合作探究->集體整理->實踐應用的總體教學思路來展開教學。
一、取得的成績
在合作探究環節,具體的思路是先自主觀察整理,再對比交流,給學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時間,讓學生自發地去尋找不同年份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與區別。在學習單的準備上,我設計了2007-2016年10年間的年歷,一則考慮這些年份離學生經驗較近,而且這10年中會有三次出現閏年的情況,基本可以保證每個小組會有1-2名學生出現閏年情況,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什么其他11個月都一樣,卻只有2月不一樣?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在大月和小月的呈現方式上,我采用了12個數字卡片一字排開再通過上下移動進行分類的方法。我認為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選擇先分出大月還是小月,拋開了PPT一般按特定順序呈現的尷尬,另外一點,也是本節課我最大的一個嘗試,就是利用數的.排列,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大月或小月中,月份排列的特點。比如7和8月是挨著的,表示連續的大月,其他的大月都不是挨著的,也就是說同一年中沒有其他連續的大月了。
另一點,就是在練習完成后,安排了數學知識的拓展,讓學生去了解公歷歷法的由來。在選擇數學知識延伸這一環節時,可選的素材有很多,在考慮到知識的難度、趣味性和學生感興趣程度的基礎上,我選擇了這一項。在授課中,我也發現,這很好地迎合了學生在最開始時的學習活動中所寫下的疑惑,很多孩子會問,為什么公歷長成這個樣子?為什么7月和8月是連續的大月?為什么2月的天數最少?通過這個故事,很好地解答了孩子們的疑問,也是本節課前后的一個呼應。
二、存在的不足
這節課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
首先,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預設不足。本來在學習活動的設計時,我是想讓孩子們去找一找年歷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考慮到孩子可能會“偏激”地一味找不同點,因此在授課前,我把活動要求換成了找相同點,然而孩子們對相同點的發現還是不好,在指導活動時,我采取的策略時一組一組引導修正,這樣效率很低,我想,如果能叫停,再加以引導,可能這個活動的開展會更充分又不耽誤太多的時間。因為我認為這個環節的討論必須充分而且全員參與,所以即使在知道超時的情況下,也沒有中途叫停,導致了后邊的延伸知識的環節在課堂時間沒有真正講完,占用了一點課余時間,這是很遺憾的。
其次,課堂知識的容量偏小。在聽完了全組老師的課之后,我深覺自己的課容量偏小。最開始我們討論是要將有關閏年的知識也講完的。然而通過聽課和自己試講,我發現,這樣做,在我的班里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即使勉強做,也可能會導致重難點哪個也突破不了。所以臨時大改了教學設計,將閏年的知識定為知道這個概念、會從二月去判斷平年、閏年,從而更大的力度去突破大月、小月的重難點。不過這樣做,就像前邊提到的,課的容量偏小了,對有關年月日的知識的介紹也不夠全面。
練習的設計是層層遞進的,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發現時間即將來不及,所以在練習處理上有些倉促了,沒有很好地體現設計意圖,即幫助學生鞏固新知,運用新知。
對學生缺少激勵性評價。在整堂課中,學生發言還是很多的,但我的評價語言較為單一,只從正確與否、完整與否的角度予以評價,我覺得這方面做得還是很不夠的。
三、改進措施
1、加強教學設計能力。我覺得這方面的鍛煉還是很有限的,計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多觀察學生、多研究教材教參、多觀摩優秀課拓展教學思路的角度來加強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
2、提高應變能力。無論平時上課,還是公開課,學生總會出現很多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儲備對突發狀況的處理經驗,積累教學機智。平時應該做到面對學生心要細,及時做筆記的習慣。
3、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教態。曾經被批評語言不夠兒童化,孩子們聽不懂,于是我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改自己的這個習慣,多與學生溝通多聊天;也被批評親和力不夠,所以我有意識地放松自己上課的狀態,盡量微笑上課。但對于激勵性評價這一方面,一直沒有很大的突破。這一點自己現在也沒有特別有效地改進措施,有待進一步尋找、嘗試、發掘。
【三年級《年月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年月日教學反思04-11
《年月日》教學反思04-12
《年月日》教學反思04-12
年月日教學反思05-04
年月日教學反思01-03
《年月日》的教學反思11-25
《年月日》教學反思10-23
《年月日》教學反思05-12
《年月日》教學反思設計07-03
年月日數學教學反思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