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復習課》的教學反思
學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題很困難,原因就在于浮力題中綜合了有關質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壓強等許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復習這些知識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特別是力學重點實驗——“用天平和量筒測物質密度”,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需要測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我在上這堂課之前,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測物質密度,還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哪些物理知識尤其是浮力知識來測量物質的密度?盡可能多地寫出你的實驗方案。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基礎上,進而形成有利于學生主體精神、創新能力健康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和教學體系。
一、案例背景:
這是八年級(上)《科學》第一章的一節復習公開課。力學中的浮力部分是個難點,是中考中得分率最低的知識點,在這個知識點上通過“實驗設計”開展創新教育,學生的能力是否能夠達到?
二、案例描述: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對這堂課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一)做好知識的準備
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特別是力學重點實驗——“用天平和量筒測物質密度”,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需要測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
(二)課前學生自主設計好實驗方案
要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就要為學生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選擇性;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突出實踐性,便于學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動;要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 ),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基礎上,進而形成有利于學生主體精神、創新能力健康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和教學體系。在上這堂課之前,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測物質密度,還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哪些物理知識尤其是浮力知識來測量物質的密度?盡可能多地寫出你的實驗方案。
(三)課堂實驗過程設計
由于學校的實驗器材有限,課堂上進行限定器材的實驗。共進行三組實驗:
(1)測密度大于水的石塊的密度;
(2)測密度小于水的蠟燭的密度;
(3)測鹽水的'密度(利用已測出的石塊的密度)。
(四)課后展示學生的各種方案,供全班學生討論。教師講評、鼓勵和表揚
三、本課的反思:
公開課之后獲得十余位聽課教師的廣泛好評。有的教師評論說:“沒想到像7班學生在課上表現出來的素質如此之高,本校別的學科聽課的教師感嘆到:“沒想到×××同學(學習差生)在科學課上表現得這么積極。如果我們課都上成這樣,學生還會感到負擔重嗎?還會有學生厭學嗎?”
學生解浮力題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題時,常常有學生驚呼:“這道題不是和我們做的實驗一樣嗎?”“這道中考題不是和我們提的實驗方案一樣嗎?”浮力計算題在學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呆板和枯燥,而是與自己設計或討論過的實驗方案緊密相連的,學習的物理知識可以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與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是緊密相連的。
有的教師除了教學大綱要求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不愿多做實驗,認為耽誤時間。創造性的學生主體活動,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全面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實現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有機結合。事實證明,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和動手做實驗,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發散思維、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激發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下課后,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大膽地設想和設計方案。有的學生用彈簧秤測固體重力,再根據公式m=G/g算出固體的質量,用排液法測出固體體積,最后算出固體的密度。有的用彈簧秤測出物重G和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秤的拉力,算出物體體積V,再根據G/g算出物體的質量計算密度。旁邊的學生說:你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密度大于水的物質,若物質的密度小于水的怎么辦?然后得意洋洋地拿出自己的實驗方案。還有的學生提出了利用浮力知識測密度的方法。有幾個學生每人設計了六七種方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激發和誘導了學生的創造性。事實說明我們原先對學生能力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還說明學生蘊藏著很大的潛能,而我們教師往往對其估計不足,因而束縛了自己教學改革的手腳,放慢了教學改革的步伐。
利用浮力知識測物質密度的實驗學生沒有做過,教師也沒有演示過,所以有相當的難度。如何讓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在這堂課上也有所收獲,就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策略。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水平及學生之間的差異來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 ),并且根據教學進程中的具體情況來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讓學習好的學生主動與學習較差的學生結合在一起,使學習較差的學生也能設計出一兩個實驗方案,培養了這些學生的自信心,使這些學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教師要保護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學生的實驗方案并非都是科學的、嚴密的,有的設計實屬于“一竅不通”。我們應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保護學生的創造欲。首先要肯定學生的努力,然后再幫助他們找出不足或錯誤的地方,最后完成合格的實驗方案。
集體研討,全面提升創造能力。在學生分組討論、實驗、驗證的基礎上,適時地組織全班進行集體研討,針對不同的設計、不同的方案,學生們各抒己見,在討論和爭論中,教師適時點出問題關鍵,幫助學生理順思路,同時明確解題邏輯性和規范性,使學生能夠掌握若干個用浮力知識測定固體、液體密度的方法,使全班學生都有所提高。
通過對這堂反映良好的科學課的總結,說明只要我們用心去做,進行創新教育,不斷探索教學改革之路,必能譜寫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必能開創教育改革的新局面。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浮力復習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浮力復習課的教學反思04-19
浮力復習課教學反思05-24
浮力復習課教學反思范文01-23
浮力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5篇)07-02
浮力復習教學反思05-31
浮力復習課教學反思(通用5篇)01-23
浮力課的教學反思05-29
《浮力-復習課》說課稿09-08
浮力復習課說課稿02-13